余 建
成都铁路局重庆供电段,四川 成都 400700
渝怀线细(纱)长(潭沟)供电臂系鱼泉牵引变电所供电输出,供电范围细纱站5#(K336+984)-长泔间18#(K356+827),供电里程19.843km。该供电臂连同供电线在内,一共穿越13座隧道(其中1000m以上长大隧道两座,分别是旗号岭隧道4545m、园梁山隧道11068m),因此该供电臂的供电环境相当的恶劣。
管内细长供电臂供电线利用5085m的供电线电缆(T-JKYJY-240)从鱼泉变电所穿出,通过鱼泉-细纱间的旗号岭隧道在细纱站14#上网。该供电线电缆共有6处电缆头,其中电缆终端头2处,分别位于鱼泉变电所内及细纱站1#。电缆中间头4处,分别位于旗号岭隧道5#、28#、55#、90#。
在电缆故障处理的过程中,均需麻旺变电所两台主变并列运行,麻长供电臂越区供电,限制列车运行对数的方式进行。而且由于该供电臂的设备基本处于隧道内或两隧道之间的狭小部位,抢修时的联系极度不便,加大了抢修组织的难度,因此每次抢修耗时都比较长,对行车造成的影响也比较大。同时每次长时间越区供电对麻长供电臂设备造成的隐形伤害不易被发现,加之该供电线电缆使用时间已经较长,电缆头又反复发生故障,因此该供电线电缆的供电一直处于不稳定状态。鉴于此,通过对该供电线及周边环境进行了反复调查,草拟了以下两套改造方案。
1)在鱼泉车站中央三股道分别安装三台XTK提速分相绝缘器;
2)将原鱼甘臂上网点处改造到鱼泉站中央30#或鱼泉站重方进站信号机2#的正线上网;
3)将原鱼甘臂与鱼细臂分隔的四跨开关合闭、将细纱站的分相绝缘器拆除,从而形成新的鱼(泉)长(潭沟)供电臂;
4)将原细长供电臂(包含供电线电缆、上网点及开关)全部拆除;
1)改造后原细长供电臂、鱼细供电臂整合为鱼长供电臂,供电方式趋于简单化;
2)改造后,原细长臂供电线及电缆、上网点全部废除,目的达到。
1)1该改造方案完成后,在设备管理上较未改造前增加了2台提速分相绝缘器,管内重点设备数量增加;
2)该改造方案完成后,设备管辖班组黔接在检修鱼泉站站场时变得复杂,易造成安全事故。如采用“凡涉及鱼泉站的检修一律必须双臂停电”,以便杜绝安全事故,但这样会加大天窗兑现的难度和兑现时间;
3)新供电臂供电范围较之前的细长臂增加了一个区间,供电压力加大;
4)该方案如果架设供电线至鱼泉站30#设置供电线下锚装置,则需架设供电线约600m,而且鱼泉站30#为桥支柱硬横梁结构(YX100/12.2),设置供电线下锚基本不现实;如果架设供电线至鱼泉站出站信号机处,则需架设供电线约1200m,而且架设供电线需要通过两座曲线半径R=1200m的大桥(鱼泉1#大桥和鱼泉2#大桥),因此该方案实施难度极大。
1)在鱼细间旗号岭隧道5#处新安装一台XTK分相绝缘器;
2)新架设约190m供电线电缆从G5#至旗号岭隧道5#上网,同时利用原鱼细臂供电线,分别在鱼泉变电所加装一连接引线与原鱼细臂抗雷圈硬母排相连和在G5#与新架设的供电点电缆相连,形成新的鱼长臂供电线;
3)原鱼细臂的抗雷圈推出运行、鱼细臂上网点、闭合鱼泉站61#“四跨”锚段关节隔离开关;同时拆除细纱站5#分相绝缘器及14#上网点。
1)改造方案较为简单,可行性较强,在原有设备上减少了部分设备,而且迁改作用也得到了体现,充分体现了接触网设备运行中的简单性和实效性,尤其实在现有渝怀线职工业务素质的条件下,该改造方案更易于实施;
2)改造后该区段接触网供电方式趋于简单,鱼泉变电所的供电臂数量由3条减少为2条,上网点数量也相应减少。
1)无隧道内设置分相绝缘器的经验,施工组织需要更加谨慎;
2)改造后将原有的5085m供电线电缆改造缩短为约190m供电线电缆,虽然电缆中间头将不存在,但是同样存在2处电缆终端头;
3)隧道内的分相绝缘器的绝缘子容易脏污,需要缩短检修周期;
1)关于分相绝缘器距离车站进站信号机距离302.8m的参考由来:
改造中轨道线路从细纱-鱼泉区段为10.5‰的坡道,考虑机车起动和停车减速时误停进中性区无法行驶的可能,借鉴其它铁路线路接触网的设计,将分相绝缘器与车站进站信号机的距离按照300m的位置进行了选择定位,因此将分相绝缘器定位在了最靠近300m距离的旗号岭隧道5#。
2)关于隧道内设置分相绝缘器的结构高度较小和承力索最小空气间歇距离较小的分析:结构高度较小。在机车带电闯分相器时产生的电弧可能会烧伤承力索导致其断股散股,但参考管内其它分相绝缘器的结构高度(如:冯黔间6#分相绝缘器结构高度最低处为662mm、最高处为1200mm),因此,在此隧道的结构高度下设置分相绝缘器的取值也不是完全行不通,而且在改造中可以采用一些其它的方法进行优化(如中性区的承力索全部采用79型钢绞线承力索并加装绝缘导管等),这样也可以有效避免机车带电闯分相器对接触网承力索造成的伤害;
虽然在实际施工中采用了第一种方案,但第二种施工方案有其明显的优点,仅仅因为“没有先例”等原因而被否决,作者认为十分可惜。原来确实没有在隧道内设置分相的先例,但那是基于原来隧道结构紧促,接触网结构高度较小的情况,近年随着各条新线的投运,大净空的双线路隧道成为普遍现象,隧道内的接触网参数和露天接触网参数基本一致,作者认为,完全可以打破原有思维禁制,在隧道内合适地点设置分相。
[1]柴书明,薛芳群.JG1759型分段绝缘器改进方案研究[J].电气化铁道,2001(2).
[2]苗为民,李勇力,郭晨曦.菱形分段绝缘器运行问题的研究[J].电气化铁道,200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