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 婧
北京理工大学,北京 100081
从剑桥科学节看科学普及的有效形式
周 婧
北京理工大学,北京 100081
21世纪以来,利用科学节进行科学知识普及与扩散已经成为科学技术普及的一种重要的途径和方式。科学节的传播方式多种多样,包括是讲座、展览、研讨会、现场实验演示、参观以及戏剧表演等,这些方式都促使了公众直接参与到科学中来,提高了科学传播效应。本文着重分析了美国剑桥科学节的在科学传播活动领域的一些做法和经验,希望对完善我国科学日活动以及面向公众开放、开展科普活动的相关方式有所启示。
剑桥科学节;科技普及;传播方式
我国颁布的《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对科学素质概念的界定为“科学素质是公民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四科”是科学素质的基础,而提高“两种能力”才是公民科学素质建设的根本目标 。从我国的科技普及发展来看,科普形式明显多样化,如科普长廊、科普橱窗、科普讲座、科普知识竞赛、科学节等等。但是与国外相比,我国科技传播形式与国外相比有一定差距,本文着重分析“剑桥科学节”在公众科技传播活动形式方面的一些做法和经验,对我国公众科技传播形式的有效实施提供参考。
剑桥科学嘉年华是美国首个影响较大的科学类的庆祝活动,从2007年开始至今已成功举办了五届,吸引了各界人士的参与。它的传播理念在于激发了青少年和科技爱好者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同时展示剑桥大学在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STEM)方面的国际领导地位,促进人们之间的科学交流、互动和对科学的兴趣,也强调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对人们生活各个方面的影响 。
剑桥科学节每年在4月底至5月初时间举办,一共持续9天。包括两百多项展出和活动,分别在城内30多处地点进行。由于剑桥科学节的成功举办,纽约、费城和圣地哥等地也开始举办同类型的活动。
提起剑桥科学节举办的动因,这与剑桥市有极大关联。首先剑桥市是美国著名大学城,剑桥市中有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学院等著名高校和科研机构。有统计显示,至2006年, 世界上共有780人获诺贝尔奖;其中剑桥市就培养了780人中的130诺贝尔奖得主,专家们也预测,这个纪录将永远不会被打破 。因此,丰厚的科技资源使剑桥市成了活动地点的首选。就像剑桥科学节创始人、麻省理工学院博物馆馆长约翰·杜兰特提到:“世界上没有哪个地方比剑桥市更合适开展科技嘉年华活动,因为这里有许多世界上最伟大的科学家和工程师。科技嘉年华是使全社会参与世界上重要科技的一种有效方式,并且这些科技活动也充满乐趣。”
剑桥科学节活动囊括了航天科技、机器人设计、生物技术、建筑设计、药物科学、信息技术、艺术、环保、科学与宗教等各领域。依据目标群体,活动大致可以分为三类:一类面向儿童和家庭团体;二类面向中小学(K-12 Outreach)学生和青少年;三类面向成年学习者和普通公众。依据活动方式的不同,可分为艺术与表演、互动娱乐性活动、博物馆和实验室参观、研讨会、电视广播节目和其他推广展示。下面主要从活动形式来介绍剑桥科学节 。
2010年作为激光技术发明50周年纪念成了当届剑桥科技节艺术以表演类活动中最大的亮点 。在2010年剑桥科学节中,除了激光表演外,科学节还包括许多有关科技知识的话剧、舞台剧、音乐会等表演。如《从兰花到章鱼:一个进化般的爱情故事》的话剧,该剧通过凄美的爱情、曲折的情节,从艺术欣赏的角度把达尔文物种起源的科学知识传播给了公众。北部剑桥家庭剧院也推出了科技史剧目《仰望》,以纪念伽利略发现木星400周年。卡纳斯剧院也举办了有关天文的歌曲的音乐会,会场以巨大的幻灯片为背景,播放着星云、极光到恒星星系等天文现象,给公众带来视听盛宴同时,也带来了知识。
互动娱乐类活动主要是针对儿童、青少年和家庭团体的参观者设立的。活动主要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互动娱乐性活动,例如液氮冰激凌的制作,活动中,孩子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口味,添加奶油和糖,亲自制作冰激凌。同时可以观察液氮的冻结情况,了解雪糕的成分和制作。有趣的形式使孩子们都感叹科学也可以很美味!在物理游乐场中,青少年成为儿童的物理专家,他们可以通过滑梯和跷跷板等游乐设施,向儿童讲解摩擦、杠杆和重力等物理现象。类似的活动还包括车轮上的小孩(涉及汽车知识);有趣的食物(涉及食物知识);家庭计划完善线路(涉及考古学知识)等 。
第二类是竞赛活动,主要是面向中小学生、青少年和大学生,当然有些活动也面向成人。主要的科技竞赛活动有以下几种:
1)K-12项目;K-12 项目面向中小学生,分为两个小项。第一个是科技视频大赛。在科学节举办前,组委会就开始了征集视频作品。规定视频内容必须与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相关,时间为5s~5min,形式不限,甚至可以包括音乐或舞蹈等让人轻松的形式。如作品被选中,除了得到奖赏外,作品也会在科学节各个会场中播放。第二个是好奇心奖。这个活动的口号就是——“来吧,敢于挑战好奇心”,主要是挖掘青少年大胆探索世界的能力,参赛者可以通过写一篇文章或者绘一幅图来表明自己天马行空的想法。这种活动形式激发了公众探索科学的热情,特别是在青少年一代中起了重要作用;
2)科学小知识挑战赛(Science Trivia Challenge);比赛分为大众组和青少年组。这个活动特别受到学生的推崇,挑战中的问题都是主办者精心挑选和准备的,极具趣味性和挑战性。活动不仅激发了孩子的想象力和对科学的兴趣,还为他们提供了一个认识新朋友的平台。值得一提的是,活动的奖品很特殊,就是和诺内尔得主一起共进晚餐!对于申请大学的高中生来说,参加这些活动更加意义非凡了,如果想被麻省理工学院或哈佛大学录取,活动中的优异表现会对升学很有帮助;
3)微博竞赛;2010年的剑桥科学节也与时俱进的首次使用了微博,而且公众反应很不错,据统计有600多名公众参与了其中。竞赛中,公众每转发一次关于科学节消息的微博,就会被输入到中奖者名单中一次,转发越多,得奖几率越大。这种方式不仅有效的宣传了科学节,也让人们在不经意中参与了进来。
由于“科学城”有着许多著名的科研院所和科研机构,因此剑桥科学节拥有众多一流合作伙伴,如微软公司、辉瑞公司、IBM公司等,近距离接触这些一流的实验室更加令人激动。
“科技之夜”是参观类活动中的特色典型,这个活动主要面向对科技有一定了解的成年人。公众除了参观实验室外,还能与研发人员会面,探讨科技经验与想法。例如走进剑桥创新中心,公众从这可以了解数据分析(HubSpot)软件,同时可以查看互动性的产品演示,并参与令人兴奋的游戏。公众还能走进微软实验室,探讨微软最新技术等。如同活动名称,这些参观使剑桥市的夜晚充满科技色彩,给爱好信息科技的公众带来了一个不眠之夜。
社会群体性科技普及活动主要针对大范围公众,形式多种多样,包括参观、学术讲座、研讨会、科学俱乐部、科学咖啡馆等。其中比较有特色的活动主要有以下两个:
1)大忙人有大主意;这场大讨论在哈佛大学实验室里举行,汇集了10位剑桥优秀的科学家。讨论热烈而尖锐,针对前沿科学问题,每五分钟陈述后就有五分钟的讨论时间,整个活动类似于头脑风暴,令人瞠目结舌。全场讨论都用扬声器进行播放,在短短2个小时活动中,公众可以聆听科学家间的谈话,领略各种思想的撞击和交汇;
2)米德尔塞克斯新星之夜;有谁会想到科学家能走进一家酒吧来进行科普宣传呢,不敢相信!这项活动就以非正式的科学咖啡馆为目标形式,在活动中没有演讲、没有简报报告、没有科技术语,有的只是欢乐的聚会、美味的食品以及与科学家的尽情讨论。这既拉近公众与科学家的距离,也拉近公众与科学的距离。
谈话类科普活动中值得一提的是“荣誉午餐”活动,在科学节的一周时间内,每天午餐时刻,在麻省理工学院博物馆的演讲厅中都会有一位获得诺贝尔奖的科学家到来,他会带着午餐与公众一同分享科学大餐。公众与科学家一边进餐,一边愉快的交流科学话题,公众和科学家之间进行平等交流,创新了科学普及形式。
科学节中,广播和电视的科学宣传十分普遍。除了美国媒体对科学节的跟踪报道外,科学节自己从广播媒体角度对科学知识进行了普及宣传。例如索尼剑桥广播电台,这个自称为不一样的广播电台,有着剑桥浓厚的科学风格。在科学节期间,它会播出有关科学知识类的广播节目,也会播出介绍剑桥市著名院校中的高智商的科学家的人物专访节目,听众也能通过网络和电话与上节目的科学家进行交流。
科学节的活动预算是400万美元~500万美元,但每年活动后评估所得的效果是远远大于投资的。翻开每年科学节参加单位 可以看出,政府的重视起了十分重要作用,特别是麻省理工学院倡导。这与剑桥市的科技实力与氛围分不开,也与麻省理工学院科技知识服务于社区、国家和全世界的理念分不开。除了政府重视外,也离不开科技人员的积极参与。在各类科学活动中,都能看到科技人员的身影,参与科学节对实验室和企业来说也是一次宣传、展现的机会。甚至是诺贝尔奖获得者,也与普通科技人员一样传播科学,甚至与公众一起共进晚餐,这样从外部就拉近了科学与公众的距离。
在剑桥科学节上,无论政府机构还是学院、企业,一律采用赞助模式。根据赞助的资金额度,一共有六种:总赞助商、白金赞助商、黄金赞助商、银赞助商、铜赞助商和氪赞助商。每种赞助的效益根据资金有所不同,赞助越多,效益越丰厚。这种商业模式既吸引了各社会团体的参与,激发了企业的积极性,也为政府机构、学校、企业起了宣传作用。
剑桥科学节的巨大成功,最主要的还是活动形式的丰富性。在长达为期九天的活动中,科学节依据社会群体的不同,为各种阶层、文化的公众设计了合适的科学项目,如面向儿童和家庭团体的活动,这类科技活动大大吸引了儿童对科学的好奇心和兴趣,也增进了家庭间的亲子关系;面向中小学生和青少年的活动,用科技竞赛的形式促进了青少年的参与,激发孩子想象力和兴趣,也为想就读著名院校的青少年提供了机会;面向成年人的活动,用有趣的形式提高了公众对科学知识的了解。同时,为了提倡环保,科学节还推出了绿色出行、垃圾回收等有关时代主题的活动,活动当天举办方倡导人们身着绿色衣服,手拿绿色宣传单页,用步行、骑车的出行方式在街边进行环保活动,倡导绿色出行和低碳生活。
科技节在各高等院校中大力组织志愿者队伍,这些高学识的科普工作人员在活动中为公众解析难懂的科学现象,传输科学理念,从内部提高了科学节活动的质量,也充分利用的当地的科技人才资源。另外,科技节的服务也十分周到,9天的200多项活动遍布全市的30多个地点,活动举办方在全市重要地点安排了免费巴士服务,接送参观人员往返于各类科技场馆间。同时,科学节主办方还发起了科学捐赠的活动,倡导大家捐献有科技相关的物品与书籍,十分有意义。
可以说,剑桥科学节的成功在于多种因素,也在于科学在当今社会中的重要作用,正如剑桥科学节创始人,MIT博物馆馆长约翰·杜兰特先生在波士顿环球报的采访中说的,“科学节在欧洲举办了很多年,当我五年前来到美国剑桥时,却非常惊奇这为什么没有任何公众科普活动能与欧洲相比……我们应该用更丰富的方式庆祝科学、传播科学,科学和技术的重要性,需要得到推广,而不仅仅局限于实验室中。 ”科技节需要开展公众科技传播活动,激励青少年学科学、爱科学的热情,促进公众理解科学,让公众体味到科学的乐趣,参与其中。
[1]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2006-2010-202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EB/OL]http://www.gov.cn/jrzg/2006-03/20/content_231610.htm.
[2]Cambridge Science Festival Overview.[EB/OL]http://cambridgesciencefestival.org/AboutUs/Overview.aspx.
G30
A
1674-6708(2011)57-000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