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瑞玲
(内黄县审计局 河南 内黄 456300)
审计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从事经济监督和经济证明性质的管理活动而形成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审计文化就是在审计监督过程中形成的具有本行业特点的工作技艺、行业风格、行为模式、审计理念等。独立性是审计文化最重要、最能反映审计本质特征的精神元素。审计必须独立于经济责任受托人,否则就无法站在公正的立场,对审计事项作出客观的评价。历史告诉我们,只有当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从而产生了经济责任时,以监督、鉴证为使命,独立于双方的审计才应运而生,因而,独立是审计文化最本质的特征。一旦失去了独立性,审计将完全沦为别人手中的工具,丧失掉存在的主体性。
审计的独立性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组织上的独立性。审计机构单独设置,与被审计单位没有组织上的隶属关系。二是人员上的独立性。审计人员与被审计单位不存在经济利害关系,不参与被审计单位的经营管理活动。三是工作上的独立性。审计机关及其人员依法独立开展审计工作,独立作出审计判断、提出审计报告、出具审计意见、作出审计决定,其他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无权干涉。四是经费上的独立性。审计机构履行职责所必需的经费,依照审计法的规定单独列入财政预算,以避免因经费问题影响独立开展工作。
审计的独立性一般被分为形式的和实质的。审计在组织、人员、经费和业务上的独立性只是形式上的独立性,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因为这种独立性至少能让外人看上去审计是独立的。但是,审计最重要的独立性还是指实质上的独立性,即思想上的独立性。这种独立性内在于人们思想之中,没有可视性。但是,它决定了一次审计是否是真正地保持了独立。这种隐含的独立性,才是审计能否真正独立的最终决定者。在思想上保持独立,或者,保持独立的精神状态,是审计人员的最高精神境界,也是审计组织职业教育工作所追求的最高目标。独立是对审计人员思想上的要求。要求审计人员的审计行为必须遵守公认审计准则和职业道德规范,因为,遵守职业界共同研发的公认审计准则和职业道德规范,可将因疏忽或失职而导致审计失败或他人损失的风险降至最低水平。因此,遵守公认审计准则和职业道德规范是对审计人员审计行为的基本要求。
审计人员作为开展审计工作、完成审计任务的具体执行者,担负着为国家、为社会公众提供高质量的、可以信赖的专业服务的神圣职责。审计人员职业道德素质和廉洁从审水平的高低,是影响审计工作质量的关键,决定了审计独立性的存在。审计职业道德建设是指对审计人员的职业品德、职业纪律、业务能力、工作规则及所负的责任等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所作的基本规定和要求。审计人员要保持审计独立性必须做到“勤、灵、稳、硬”四项基本要求:1)勤,是前提。勤是做好一切工作所必须具备的素质要求。是审计职业道德规范与廉政制度的首要内涵,也是审计人员做好审计工作的第一要求。审计人员的职业道德首先通过勤来体现。只有勤于业务、勤于思考、勤于跑动、勤于学习、勤于钻研,才能切实做好审计工作;2)灵,是条件。在做审计业务时,就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因人制宜,采取灵活多变、主动出击的审计方式办法,通过账里账外来发现问题,而不是守株待免、以逸待劳、就账审账、墨守成规,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改变被动、疲惫的审计局面;3)稳,是基础。审计人员为人处世要四平八稳,切忌轻浮躁动。稳了,在大是大非问题上,才会旗帜鲜明、立场坚定。审计人员不论在任何事情上,都要有稳定的思想情绪、稳重的工作作风、稳妥的审查办法、平稳的处罚力度,才能在腐败行为的诱惑、侵蚀面前做到不为所动、刚正不阿,才能从根本上克服审计随意、处理不公的不良现象,真正做到依法审计、公正处理;4)硬,是保证。硬是审计人员遵守审计职业道德、做好审计业务工作的保证。审计工作不能吃软怕硬,不能怕得罪人。吃软怕硬,审计工作就会过于潦草、流于形式;怕得罪人,审计工作就无法开展。因此,我们必须更进一步地加强职业道德修养,增强廉洁纪律意识,要有过硬的思想认识、过硬的业务技能、过硬的工作能力、过硬的处罚力度。
审计人员必须不断加强政策理论学习和业务学习,提高自己的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才能适应审计事业发展的要求。审计人员首先要知道国家当前的大政方针是什么,只有知道国家的这些大政方针,才能全面理解相关政策法规的含义,并履行好监督其贯彻落实的职责,才能理解当地党委和政府工作的意义、方向,才能真正了解大局,增强宏观意识,把握正确的执法和工作方向。 其次是要知道当地党委和政府的工作重点是什么。“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是当前审计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针。要想切实把工作做好,发挥好审计的作用,不能只会“跟着感觉走”,必须要加强学习和研究,要知道党委和政府在做什么,想做什么,要达到什么目的、目标,这样才能抓住中心,明确工作的方向。三是要知道审计工作的切入点在哪里。掌握了党委、政府工作的重点和中心,但审计应该做些什么,适合做些什么,什么地方最需要审计,什么地方能发挥审计的作用,这些还需要我们深入进行研究。这就是找准切入点的问题,也是找准位置的问题。切入点找准了,工作就能干到点子上,就会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另外,还要准确地把握和知道上级审计机关当前审计工作的指导方针和原则是什么,并做到融会贯通,这样才能形成正确的工作思路。
审计人员应具备和其审计工作相适应的专业技能。熟练掌握审计知识和方法,熟悉会计知识及其相关业务,运用审计专业技术方法或者其他合法的、有效的方法进行审计,发现问题疑点、问题线索,深入检查核实。
审计人员应该具备有关行业的法律、法规,具有准确运用中央和地方政策的能力,了解中央、省对本地的特殊政策,掌握本地制定的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政策和措施,围绕县委、县政府中心工作把握审计工作方向、把握处罚原则,站在全县的高度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处理问题,积极主动向县委、县政府提出有价值的审计建议。
审计人员应该具备较高的文字写作与综合分析能力。认真编写审计工作计划、项目审计实施方案,起草审计文件等一般性审计文书;能够撰写审计与审计调查报告、审计决定、送阅件、专题报告;能够撰写审计综合报告、审计调研报告;行文符合规范,主题突出,结构严谨,数据准确,事实表述清楚,分析透彻,建议可行。
审计人员从事审计工作时要做到原则性和灵活性相结合,既要坚持原则,又要协调好各方面的关系。审计具有监督和服务双重功能,二者共同附着于一个载体,构成了相辅相称的两个工作层面,在新的形势下更多的表现出以审计监督为基础和审计服务为方向的统一性。因此,我们必须把审计监督与审计服务有机结合起来,有效地发挥审计的双重职能作用。
审计不是找茬,不是添乱。在坚持原则保持审计独立性的同时,也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开展审计,要把握好政策和实际之间的关系,也就是要把握好一个“度”,使审计更好的体现服务职能。
廉洁奉公是保持审计独立性的必然要求。审计是审计人员在代表国家行使公共权利,因此履行职责时,不仅要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而且要严守审计工作纪律、廉政纪律,自觉维护国家审计权威,不做有损审计机关形象和政府形象的事。只有始终严守审计廉政纪律,不授人之柄,不给违法乱纪者以可乘之机,审计的职能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