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闻娇,牛 峰
云南电视台新闻中心,云南 昆明 650031
随着大众传媒的不断发展,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现代科普传播载体从单一的纸介质转向多媒体,呈现出了许多崭新的特征。然而第八次中国公民科学素养调查结果显示,2010年,我国具备基本科学素养的公民比例为3.27%,相当于日本、加拿大和欧盟等主要发达国家在20世纪80年代末的水平。科普如何更有效的借助媒体进行传播值得不断研究探索,笔者试以近期科普借力媒体传播的表现进行此方面的探析。
传统科普的传播途径主要是平面媒体的传播,包括科普报刊和图书资料。其次是以展览和声像为媒体的传播,如科普展览,科普画廊,科教电影,广播电视与录像等等。应该说这些途径曾经起到过很好的传播效果,然而新媒体技术的发展和知识经济的崛起,直接冲击着传统的科普观念和科普方法。
1)传统科普的内容干瘪无趣,灌输说教的形式,把引人入胜的科技世界变得枯燥无味,覆盖面窄,不可能实现真正的“普及”;
2)传统科普不能有效借鉴现代通讯技术和大众最易接受的传播方式,受传播方式所限,无法实现科技信息的快速更替;
3)传统传播成本太高,传播效能却很低,科普投入和产出不是呈正比例。例如,中文大百科全书第一版是78000多个字条,两万多专家参与,但是一个科普网站的信息更海量,受众面的局限性较前者更小。
科普工作是一项“润物细无声”的文化建设,科普的效应往往不能在一个很短的时期内就能够显现出来。但是“5·12”汶川特大地震后,广播电视新闻直播中持续的科普传播,却让受众感受到了科普的巨大力量。抗震知识、海事卫星电话、生命探索仪等科技被老百姓熟知。日本地震以及海啸,韩国电视台和日本电视台都采用动画和三维技术,做了生动直观的普及传播。北方大面积干旱,进行相关的气象和农业的科学知识普及教育其效果将比固定栏目的科普教育效果将会更好。突发公共事件和救灾防灾过程中,媒体对科普传播的效果通常也是最好的,效率往往也是最高的。因为这个时候科普知识,不仅人们非常关注,而且还与公众的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留给公众的记忆也是最深刻的。从这个角度来说,要把握好突发公共事件发生后的媒体科普传播的机遇。
相对于传统科普传播,网络科普根本上改变了“受众”在传播中的地位。传播互动性更强,受众不再是处于被动的接受端,而是可以主动搜索自己感兴趣的信息,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信息的内容。换句话说,信息不是从传播者那里“推”出去,而是由接受者从传播者那里“拉”出来。网络科普将全世界的计算机连接起来,从而形成了一个巨大无比的数据库,不但有海量的信息,还可以海量的存储,以及个性化的“各取所需”,受众还可以自由的选择信息接收的时间、地点以及声音、视频、文字等媒介表现形式。2010年,我国公民利用互联网获取科技信息比例为26.6%,较2005年提高了20.2个百分点。网络日渐成为科普主力军。
科普传播要利用公众易于理解、接受和参与的方式为载体来实现,手机作为迅猛崛起新媒体,成为科普传播的新“蓝海”。各地手机报作为“掌上科技”,走进受众每天的生活。例如云南省科技厅主办的《科技与健康》手机报,分为城市版“科技与健康”和农村版“农村科技”两个版本,提供分众化传播。内容涉及更灵活,贴近生活、结合热点,例如为何手足口病专伤儿童?为什么晴天里突然下冰雹?食品添加剂能不能用?更容易被受众接受。统计数据显示,在位于西部的云南省手机用户超过2000万人口,普及率几乎达到平均每个家庭有一部手机的程度。手机报覆盖面的传播市场扩展空间还很广阔。
第八次中国公民科学素养调查结果显示,2010年我国公民对与科技有关的新闻话题感兴趣的比例增长较快,其中,科学新发现为71.6%,医学新进展为71.1%,新发明和新技术为68.2%,均比2005年的调查结果提升了一二十个百分点。虽然中国公众与美国和欧洲等国公众在科学素养水平方面还存在差距,但是他们对科学技术的感兴趣程度基本相同。比如,对“新发明和新技术应用”话题,有49.2%的中国公众表示“感兴趣”,而欧盟的这一数据为49%。在所有与科学相关的信息中,与公民生活息息相关的话题更受关注。调查显示,中国公众最感兴趣的科技发展信息是“医学与健康”,选择比例为82.7%。传播内容就是要从公众的需求出发,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这是媒体传播坚持的工作原则,提高科普传播效果同样离不开“三贴近”。
在新媒体层出不穷的时代,科普传播需要更加多元化,借助新媒体技术,例如手机、博客、微博等等拓展传播,让更多受众体会到科普的力量和魅力。
科普传播的信息是连续不断地进入与输出的,因而它是变化的、开放的系统,需要随着社会的发展适时调整,针对分众后的群体进行内容的专门设定,带动全民科学素质的整体提高。
[1]孔庆华,曲彬赫.现代科普传播模式的创新与发展[J].科技传播,2010(2).
[2]韩霜.中国元素与科普传播[J].广东科技,2010(8).
[3]朝昕.电视科普传播的人本思想[J].新闻前哨,200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