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加强高校党外干部培养选拔工作的原则和途径

2011-08-15 00:45何军峰
党史文苑 2011年2期
关键词:后备干部干部工作

何军峰 刘 兵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 广东广州 510225)

论加强高校党外干部培养选拔工作的原则和途径

何军峰 刘 兵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 广东广州 510225)

重视培养选拔优秀的党外干部,是当前高校党组织和统战工作努力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学校民主政治建设,构建和谐校园的重要内容。高校加强党外干部的培养和选拔工作,要重点坚持三方面的原则:“党管干部,统筹兼顾,全面规划,长远打算”、“遵循规律,建立科学的选拔标准和评价体系”、“开阔视野,拓宽党外干部的选拔培养渠道”;把握四条途径:加强培养选拔的组织管理,重视后备干部队伍储备,加强培养教育,搭建锻炼和创新平台。

高校党外干部 培养选拔 原则 途径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贯彻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加强同民主党派合作共事,支持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更好履行参政议政、民主监督职能,选拔和推荐更多优秀党外干部担任领导职务。”重视培养、认真选拔优秀的党外干部,是当前高校党组织和统战工作努力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学校民主政治建设,构建和谐校园的重要内容。如何坚持原则,完善机制,拓宽途径,加强党外干部的培养和选拔工作,是高校党组织面临的迫切课题。

一、加强高校党外干部的选拔和培养工作的原则

1.坚持“党管干部,统筹兼顾,全面规划,长远打算”的原则。

要从干部培养的全局把握高校党外干部的培养的选拔工作,全面规划。高校要坚持“党管干部,党管人才”的原则,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站在干部培养战略全局的高度,审时度势,统筹安排,整体推进,使这一工作更加系统化、科学化和规范化,从而从整体上推进高校干部队伍建设,建设一支结构合理、素质精良的干部队伍。高校党委要认真分析全校党外干部队伍现状,结合学校的中心工作和长远发展目标,将其纳入学校整体干部队伍建设和人才工作的总体规划。既遵循干部工作的一般规律,又充分考虑高校党外干部的特殊性和新特点,科学制定培养选拔党外干部工作计划,提出实施措施,实行分类指导,形成工作规范,使之在目标上有机衔接、在政策上统筹考虑、在责任上同步落实、在工作上协调推进,使党外干部的培养选拔的各个环节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从而全面推进这一工作向广度和深度发展。

站在统战工作高度把握高校党外干部的培养选拔工作,长远打算。新一代党外代表人士的层次复杂多样,思想观念多元化,民主意识增强。高校党委应从统战工作高度,对党外干部高看一眼,厚爱一层,全力加大对党外干部的培养选拔和使用力度。首先,要大力宣传党的统一战线的方针政策,为党外干部脱颖而出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为培养选拔党外干部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其次,要不断完善民主协商制度,对党外干部要平等相待,协商办事,团结合作;另外,要认真研究统战工作和党外干部的新特点和新变化,从第一线抓起,推进党外干部工作的制度化和规范化建设,切实增强培养选拔工作的针对性、系统性和科学性,形成优秀党外千部脱顺而出的的长效机制。

2.坚持“遵循规律,建立科学的选拔标准和评价体系”的原则。

高校配备党外干部,不是为配备而配备,而是要把握规律,科学培养选拔,选准人,用好人,最大限度地调动党外干部的积极性,发挥其聪明才智。新一代党外干部大多成长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新的历史时期,有自身的特点和成长规律,高校必须构建建立科学合理的全方位、多层面选拔评价体系。

一是在评价标准上要做到“三个坚持”。①坚持“德才兼备,任人唯贤”的标准。坚持先进性与代表性的统一,在坚持思想品德标准的前提下,注重选拔那些既是专业骨干,又有较强参政议政能力和组织管理能力的党外干部。对特别优秀的,要及时大胆地选拔培养,做到既按标准选拔,又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②坚持“组织信任,群众公认”的标准。坚定不移地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拥护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作为首要条件。政治上可靠,能合作、善谋事、会干事是组织信任的前提。“群众公认”就是要广泛征求民意,全方位地了解干部的民意状况,选群众满意的干部;③坚持“比较权衡,实绩为重”的标准。选拔培养党外干部,要注重实际工作业绩,要看“主流”,安排任用时“扬长避短”,发挥其优势。充分考虑党外干部工作的特殊性,做到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要注意把握不同层次、不同类型党外干部的特点,通过对党外干部能力素质分析、实绩考察,实现“好中选优”;特别是对长期在基层和第一线单位工作的、成绩突出、有发展潜力的中青年党外干部,要重点选拔培养。

二是在评价选拔手段上要做到两个“突出”。①突出综合评价。对党外干部的评价要采取更多考核评价手段,如笔试、面试、民主推荐、民主测评、个别谈话、民意调查、实绩分析、组织考察等行之有效的考察方法,评价要客观、公正,尽可能地反映出党外干部个综合素质和个性特征。对评价对象信息的掌握尽可能丰富、客观;②突出程序公开、公平。选拔任用程序要进一步完善,增加透明度,尽量采取公开招聘、竞争上岗的方式,应在充分听取有关党派、团体成员以及广大教职工的意见,使选拔任用党外干部工作置于广大教职工参与和监督之下,考察人选经党委常委会集体研究决定后要予以公示。

3.坚持“开阔视野,拓宽党外干部的选拔培养渠道”的原则。

现在党外干部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之一就是选拔的渠道和视野过窄。许多优秀的党外人才没有充分挖掘出来,因此要解放思想,要更新观念,广辟选人渠道,广开进贤之路。

一是要调查研究,建立和完善党外干部档案和党外干部人才库。组织和统战部门要全面掌握学校党外干部的整体和个体详细情况,认真分析并关注他们的工作、业务和思想,了解党外知识分子在人数、专业、思想和工作上的情况及变化,为选好用好打下基础。

二是不拘一格,大胆选拔。当前,高校要在全面掌握学校党外干部的具体情况后,分层选拔,梯队培养,形成结构合理的党外人才队伍。要充分考虑年龄、性别、学历、专业岗位和作风等方面的因素,针对不同的职务、不同的岗位,应明确不同要求,确保选拔到各层面的优秀党外人才。既要关注各民主党派的干部,又要重视无党派人才;既要关注教学科研一线岗位上的党外干部,又要重视机关管理部门的党外干部;既要关注本土党外专业人才,又要关注海外留学归国的党外人才。

三是拓宽党外干部参政议政的渠道。要完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通过召开座谈会、情况通报会、联谊会等多种形式,畅通参政渠道,营造民主氛围,激励党外干部发挥专业优势,知无不言、言无不尽,为学校的改革发展献计献策。要积极支持党外干部参政议政,帮助党外干部围绕学校的中心工作开展调查研究和建言献策活动,开展多渠道、多形式地对外联系,加强学术交流,进一步推动学校更好更快发展;充分发挥群众团体和职能部门的作用,使它们真正成为党组织导联系党外干部的桥梁与纽带,进一步调动广大党外知识分子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他们人尽其才、才尽其用,为学校建设和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二、加强高校党外干部培养和选拔工作的有效途径

1.加强培养选拔的组织管理,增强高校党外干部成长的推动力。

对于高校党外干部而言,组织关怀是其成长基础和前提。培养选拔党外干部是一项系统工程,做好这项工作,关键在党委,落实在部门。一是努力形成齐抓共管、多方联动的培养机制。要坚持在学校党委的领导下,不断完善由组织部牵头、统战部推荐,相互支持,通力合作,各有关部门大力支持和积极参与,共同做好党外干部工作的多方联动工作机制。组织部门应主动与统战部门加强联系,定期召开党外干部工作专题会议,研究党外干部的培养选拔和管理工作;统战部门应主动配合组织部门,认真做好党外干部的发现、考察、培养等工作,及时为组织部门积极推荐;各有关单位和部门应积极在本单位和本部门发现和培养党外干部,并主动向组织部门和统战部门推荐;二是管理有序,形成有利于优秀党外干部培养选拔的工作机制。对党外干部的管理动态化和经常化,及时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和工作情况,鼓励和帮助他们发挥专业特长,干出最佳成绩。要搞好党外干部的年度考核。对考核优秀的党外干部,要宣传和表彰,树立优秀党外人士的典型,让学校师生员工了解他们、认可他们,让更多优秀的党外干部能够脱颖而出。当前,加强党外干部的监督和提醒,应该成为党外干部管理的重要内容,高校要结合实际,建立科学合理的党外干部管理和监控机制,促使党外干部干净干事,健康成长。

2.重视后备干部队伍储备,打牢高校党外干部选拔培养的基础。

高校党外后备干部队伍储备工作是选拔培养优秀党外干部的基础和源头。党外后备干部素质的高低,决定着党外干部的配备质量。要做好这一工作,应主要从四个方面着力:一是注重在实际工作中储备党外后备干部。从三方面选拔后备干部:从一线和基层工作中发现储备党外后备干部。把经得起艰苦环境和复杂工作考验,有真才实学的,组织信得过,群众口碑好的党外人士纳入培养视野;从公开选拔、公推公选中的优秀党外人才发现选拔后备干部,及时列入后备干部人才库,实行分级、分类、动态管理;从年度考核优秀的党外人士中发现和选拔后备干部;三是优化后备干部队伍结构。在后备干部的选择上,实现个体素质与群体结构在年龄、性别、专业、素质等方面的优势互补,充分考虑岗位需要,干部队伍的整体结构和功能发挥的综合因素,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进一步整合党外干部的智力和资源优势,把党外干部的力量有效地集中起来,更好地发挥整体优势。

3.加强培养教育,提高高校党外干部整体素质。

要注重加强党外人士的教育培训,把任职前的培训和任职后的教育相结合,把日常教育和阶段性培训相结合,通过举办培训班、短期深造、专题研讨班、攻读学位、挂职锻炼、轮岗交流等教育形式和渠道,不断提高党外干部的政治把握能力、参政议政能力、合作共事能力,使他们专业上精益求精,政治上更加坚定,思想上日益成熟,更加善于参政议政。高校党外干部的日常教育培训重点,一是切实做好党外干部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高校党委应帮助和引导他们认真学习邓小平理论、十七大精神、科学发展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党的基本路线、统战知识的教育与培训,提高高校党外干部的政治把握能力和参政议政能力;二是加强现代管理、法律、经济,科技知识教育培训,提高高校党外干部的组织管理能力和业务工作能力,着力培养一批既精通专业知识,又有一定管理能力,能担当重任、促进高校提高教育管理和科研水平的“学习型、专业型、创新型、实干型”的党外干部。

4.搭建平台,拓展高校党外干部发展空间。

实力是通过实践锤炼积累起来的,作为是通过解决问题体现出来的。积极为党外干部,特别是给年轻干部压担子、搭台子,创造更多锻炼的机会,帮助他们拓宽知识面,积累工作经验,提高工作能力,拓展发展空间,让他们逐步成长起来,是高校党组织加强党外干部培养选拔工作的有效途径之一。

一是充分信任,大胆使用,搭建使用平台。毛泽东在1949年3月的 《中国共产党第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报告》指出:“我们必须把党外绝大多数民主人士看成和自己的干部一样,同他们诚恳地坦白地商量和解决那些必须商量和解决的问题,给他们工作做,使他们在工作岗位上有职有权,使他们在工作上做出成绩来。”党组织要一视同仁,强化党外干部安排意识,要根据党外干部的特长,合理分工,扬长避短,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使他们立足本职岗位,做好教学、科研、管理工作,充分发挥智力和知识优势,积极投身于学校改革和发展中去。

二是落实制度,创造机会,搭建锻炼平台。重视加强党外干部的实践锻炼,将党外干部实践锻炼计划纳入党外干部工作的总体方案,实行党外干部挂职锻炼轮岗锻炼工作制度。加大党外干部交流力度,根据党外干部的主要经历、专业特长、培养方向,有针对性地把党外干部放入到基层、不同工作岗位、各种复杂环境中去锻炼,使党外干部在实践锻炼中磨练意志,积累经验,开阔视野,全面提高其素质和能力。

三是完善机制,鼓励创新,搭建创新平台。高校党外干部汇集一大批创新型人才,特别是海外归来的优秀学者,一部分人掌握专业前沿知识和高新技术。高校应采取各种有效措施,调动党外干部的一切积极因素,要把党外干部的智力优势发挥到学校教学管理、科研开发和人才培养工作中去,促使他们注重自身特色,在工作创新上下功夫。在制度设计和经费保障上,积极支持和鼓励党外干部围绕学校的中心工作,在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学科建设、科技开发、人才培养等方面,进一步解放思想,发挥整体优势,开拓创新,形成学校改革创新强大合力,破解学校发展难题,实现学校各项事业更好更快发展,培养更多具有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

[1]毛泽东选集(第四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2]安洋.反腐败,“党外”也不“例外”[N].人民日报,2008 年9月12日.

[3]刘润堂.党外代表人士综合评价体系研究[J].广东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7(4).

[4]王安利.高校党外干部成长规律的多维视角[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9(11).

[5]谢浩,王香丽.完善党外干部培养选拔机制的探讨[J].广东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7(4).

[6]罗建平.试论加强和改进新时期高校党外知识分子工作的路径[J].党史文苑,2007(5).

[7]黄明芳,苏艺玲.充分发挥高校党外人才在人才战略中的重要作用,http://tzb.hust.edu.cn/article.

[8]戴占国.新形势下高校党外干部培养选拔工作遇到的问题及对策,http://www.yzu.edu.cn/bmweb.

责任编辑 张荣辉

何军峰,仲恺农业工程学院生命科学学院党总支书记,副教授。研究方向: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刘兵,仲恺农业工程学院组织部、统战部部长,研究员。研究方向: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

本文系中共广东省委统战部2009年统战理论研究课题“高校党外干部成长规律及培养选拔研究”的研究成果之一。

猜你喜欢
后备干部干部工作
当干部切忌“打官腔”
加强盐业企业后备干部队伍建设的思考
不工作,爽飞了?
关于加强党外后备干部队伍建设的思考
创新『选育留用』机制 推进村级后备干部成长
选工作
“三一一工程”强化培养后备干部
干部任免
干部任免
信干部任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