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苏祖泉 王俊
京山县劳动就业管理局党支部组织全局党员干部放下身段,全力开创就业服务新局面。去年该局被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评为“全省失业与就业工作先进单位”,被荆门市局评为失业保险工作“先进单位”,综合治理、计划生育、档案管理工作也被相关部门授予“先进单位”。基本做法是:
紧密结合全县就业工作实际,制定了“五个基本建设”工作方案,纳入全局工作的重要内容,与就业再就业工作、“三定测评”等工作有机结合,全面推进工作发展。
1.建设一支稳定可靠的基本工作队伍。一是调整充实支部委员会的成员。二是狠抓党务干部队伍建设,保证支部成员有足够时间开展党务工作。三是完善党组织网络,形成“网络覆盖,工作落实,成效彰显”的全新局面。
2.建立和完善党建各项规章制度。不仅完善了《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制度》、《干部选拔任用制度》等党建制度,还完善了《岗位责任制度》、《规范服务制度》等机关管理制度。以制度规范党建工作,以制度规范管理,以制度保障各项工作顺利开展并取得成效。
3.提供必要的基本保障。班子成员在抓业务工作的同时,通过党建专干、电教员抓好党建工作。
1.就业安置与培训工作再创新高。以高标准、高质量完成县政府向全县人民承诺的十件实事中涉及劳动就业的两件实事为目标,大力开展劳动就业工作。一是城镇新增就业6000人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3%以内;二是帮助城镇劳动者成功创业80人,带动就业300人以上。
2.再就业与就业援助工作成效明显。去年共支出四项补贴资金1626.4万元,其中职业培训补贴134.13万元,社会保险补贴891万元,公益性岗位补贴578.9万元,职业介绍补贴22.37万元。全年共发放49笔小额担保贷款共计463万元,发放失业保险金164.14万元。
3.基层劳动保障工作日益规范。为夯实基础平台建设,开展了以“便民利民”为主题的活动,进一步强化了全县30个基层劳动保障工作站的管理,为了提升其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分三批对具体工作人员进行了政策和业务工作培训。
4.“城乡互联,结对共建”成绩斐然。结合雁门口太和村实际情况制定了“五帮五助”方案。
一是将党务党建工作与全县流动党员“阳光驿站”结合起来。局党支部与县委组织部联合为全县流动党员开通“阳光驿站”,为流动党员排忧解难,使“阳光驿站”真正成为了流动党员的温馨之家。
二是将党务党建工作与援企稳岗、公益性岗位开发结合起来。去年向各类企业派遣劳务人员560人次。投入“援企稳岗”资金167万元,为全县困难企业稳定1100多个岗位,开发公益性岗位1205个,全部用于安置就业困难人员。
三是将党务党建工作与本单位“三定测评”结合起来。“便民服务五制度”,即领导值周制、挂牌上岗制、首问接待制、岗位责任制、过错追究制;“优质服务五个一”活动,即一张笑脸相迎、一杯茶水暖心、一把椅子让座、一腔热情待人,一句好话送行,达到“内强素质,外树形象”的要求,使“窗口”焕然一新。
四是将党务党建工作与县政府承诺的十件实事结合起来。
1.加强学习。进一步增强党员干部政治理论学习的自觉性,不断提高党建队伍的综合素质和工作能力。
2.武装思想。坚持理论指导实践的原则,按制度规定的长效机制,认真学习党的新理论、新思想。建立党性分析与撰写心得体会的长效机制,坚持理论指导实践的原则。
3.真抓实干。紧紧围绕“解放思想,跨越发展”的工作主题,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和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创先争优,为推动全县就业工作跨越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