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曙光
(淮阴工学院 江苏 淮安 223001)
近年来,大学生社会实践不断加强并取得显著成效,已经成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而有效的途径。随着理论研究和实践活动的深入开展,大学生社会实践课程化逐渐引起重视,并被作为推进大学生社会实践规范化、长效化的一个重要方向。
1.关于大学生社会实践。2004年中央16号文件在阐述“努力拓展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时,首先要求深入开展社会实践,文件指出社会实践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对于促进大学生了解社会、了解国情,增长才干、奉献社会,锻炼毅力、培养品格,增强社会责任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文件要求高等学校要把社会实践纳入学校教育教学总体规划和教学大纲,规定学时和学分,提供必要经费。为了贯彻落实16号文件精神,2005年中宣部等下发的 《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意见》提出了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总体要求:以了解社会、服务社会为主要内容,以形式多样的活动为载体,以稳定的实践基地为依托,以建立长效机制为保障,引导大学生走出校门、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实际,开展教学实践、专业实习、军政训练、社会调查、生产劳动、志愿服务、公益活动、科技发明和勤工助学等,在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努力成长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两份文件充分肯定了改革开放特别是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大学生社会实践取得的显著成效,客观指出了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情况、新变化,必须采取更加有力措施,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社会实践,使之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两份文件科学指导了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深化研究和有效开展。
2.关于高等学校课程。高等学校课程,也即高等学校的学程,可以简捷理解为高等学校的教学科目及其内容。其主要特征是专业性、探究性和前沿性。高等学校课程体系具有纵向结构和横向结构。从纵向可分为四类课程:普通教育课程、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课程;从横向可分为两类课程:必修课程、选修课程。在课程开发中,当课程目标确定之后,重要的任务是制订课程方案(又称教学计划)、课程标准(又称教学大纲)等课程文件,选择课程内容[1]P113-122。高等学校的课程资源非常丰富,除教材外,还有学术著作、实验指导书、视听光盘、计算机软件、报刊、互联网、图书馆、实验室、实践基地,以及校外的博物馆、展览馆、科技馆、工厂、农村、科研院所等。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各种课程资源,是提高高校课程活动效益的重要途径。
3.关于大学生社会实践课程化。鉴于“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内涵特点和外延广度以及“高等学校课程”的内在规定性和开发要求,“大学生社会实践课程”开发还有众多问题有待研究解决,甚至“大学生社会实践”是否便于开发成科学意义上的“课程”也还值得探讨。但毫无疑问,按照“高等学校课程”开发的要求来对“大学生社会实践”加以建设、管理、推进,也即“大学生社会实践课程化”,使大学生社会实践“既能克服随意性与盲目性,又能与其它理论课程具有不同的教学组织形式、教学过程、教学方法和评价方法,具有课程的规定性,可以提高实践活动的实效”[2]。具体来讲,所谓大学生社会实践课程化,也就是响应中央16号文件精神,在认真总结大学生社会实践经验得失的基础上,根据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新形势、新情况、新要求,按照高等学校课程开发的要求,把大学生社会实践纳入高校教育教学总体规划和教学大纲,规定学时和学分,整合校内外多种课程资源,不断丰富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内容和形式,积极探索和建立大学生社会实践的长效机制,从而提高大学生社会实践的规范性和实效性。
1.大学生社会实践课程化是解决社会实践存在问题的主要举措。目前大学生社会实践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社会对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重视度不够,高校对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指导还不够深入,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自觉性还需进一步提高[3],大学生社会实践与专业结合不够紧密,大学生社会实践缺少科学的考核评价等。显然,大学生社会实践课程化是解决这些问题的主要举措。其一,大学生社会实践课程化有效解决了教师“教”的问题。大学生社会实践“课程化”后,按照高校课程开发实施的原则和要求,要确定大学生社会实践“课程目标”,制订“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组织学校党政干部和共青团干部、思想政治理论课和哲学社会科学课教师、辅导员和班主任参加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鼓励专业教师参与、指导大学生社会实践,充分发动社会各界有关人士成为大学生社会实践课程的指导老师。其二,大学生社会实践课程化解决了学生“学”的问题。“课程化”要求大学生社会实践规定学时和学分,为大学生有计划、分层次、全员参与社会实践提供了时空保证;选择、整合“课程资源”(课程内容),制订教学计划,解决了大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学什么”和“怎么学”的问题。其三,“课程化”将大学生社会实践纳入学校教育教学总体规划和体系,便于和专业课程紧密结合,增强大学生社会实践的“专业性”。其四,“课程化”也使大学生社会实践的考核评价成为应有之义,从而建立健全科学、可行的大学生社会实践考核评价体系。
2.大学生社会实践课程化是深化社会实践的必然趋势。近年来,大学生社会实践取得较大的成绩。理论上,研究者厘清大学生社会实践本质和内涵,研究大学生社会实践内容、形式和类型,探索增强大学生社会实践实效性的长效机制,构建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制度保障和评价体系等等,为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深入发展提供了指导;实践上,很多高校创新开展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取得了较理想的效果。如东莞理工学院狠抓载体建设、强化队伍建设、拓展活动项目、促进校地联动,努力探索出地方院校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新模式。重庆市大学生“三进三同”社会实践得到团中央和教育部的高度肯定,赢得了大学生的认可。但是我们也清醒地知道,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新情况、新变化,要求大学生社会实践向规范化和纵深化方向发展。而“课程化”把大学生社会实践纳入学校教育教学计划,并遵循教育教学规律进行课程开发管理,避免了大学生社会实践的临时性、走过场、参与面小等不足,推动了大学生社会实践规范而深入开展,建立了社会实践的长效机制。
3.大学生社会实践课程化是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内在要求。中央16号文件明确指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原则之一,是“坚持政治理论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既重视课堂教育,又注重引导大学生深入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目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中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就是社会实践还没有真正纳入学校的教学计划,没有很好地组织实施,而存在着疏于管理、流于形式的状况。社会实践课程化已经成为制约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发展的一大薄弱环节。”[4]“课程化”使大学生社会实践按照一定的教学计划,科学而充分地整合课程资源,组织学生在深入社会、深入基层的具体活动中运用理论、掌握方法、训练技能,通过实践深化对理论的理解、增长才干、提高素质,也在实践中培养出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从而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
1.课程目标综合性。大学生社会实践课程特点决定了课程目标的综合性。其首要目标是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在亲身实践中认识社会,了解国情,加深对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理解,深化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认识,坚定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共同理想和信念,增强一个当代大学生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其次是提高动手实践能力,培养劳动观念和职业道德。在实践中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提高把理论运用于实践的能力,培养为人民服务的劳动观和道德观,了解职业规范,培养职业情感,增强爱岗敬业意识。再次是培养适应社会的综合素质。在实践中提高沟通交流能力、团结协作能力、筹划组织能力等。
2.教学方式实践性。“课程化”要求大学生社会实践具有必要的理论指导,但显然课程实施的主体是实践活动。其主要内容有以教学实践、专业实习为主要内容的实践教学,军政训练,社会调查,生产劳动、社会服务,科技发明,勤工助学,学习参观,“三下乡”和“四进社区”活动等。随着时代的发展,加之实践创新,必然有新的社会实践平台和载体出现,但社会实践的本质特点决定其课程的教学方式仍然以实践性为主体。
3.课程资源校本化。所谓课程资源校本化,也就是要求高校在开发、整合课程资源的时候,要立足于生情、校情、地情,因地制宜,充分并有效利用本地资源,提高大学生社会实践的针对性、实效性。充分利用校内资源,加强以教学实践、专业实习为主要内容的实践教学,引导学生深刻体会蕴涵在各门课程中反映人类文明成果、弘扬民族精神、体现科学精神、揭示事物本质规律的内容,培养其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主动与学校周边的城市社区、农村乡镇、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企事业单位、部队、社会服务机构等联系,本着合作共建、双向受益的原则,从地方建设发展的实际需求和大学生锻炼成长的需要出发,建立多种形式的社会实践基地。充分挖掘、开发带有学校、地方特色的文化、历史、经济资源,开发具有传承性的社会实践校本课程、地方课程,营造浓厚的社会实践文化氛围。
4.课程评价多元化。评价多元化是由大学生社会实践课程本质特征和功能决定的。课程考核既要注重结果,更要关注过程;既有老师对学生评价,也有学生自评和互评;既有校内评价,也有校外评价;既有定量评价,也有定性评价。总之,本着引导性、激励性的原则,要综合运用多种评价方式,力求评价科学、公正,以期通过评价进一步推动大学生社会实践深入开展。
1.教师及教学。课程化必然产生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教学问题,但作为一门综合性的特殊课程,不仅学校党政干部和共青团干部、思想政治理论课和哲学社会科学课教师、辅导员和班主任是教师,政府领导、办事员,企事业单位领导员工,社区干部、市民,部队首长、战士,农民,工人等都可能成为大学生的“老师”,都将参与对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指导和评价。不仅课堂知识传授是教学,实践过程中的参观讲解、技能指导、操作示范、沟通交流等也是教学。
2.继承及创新。大学生社会实践具有开放性,随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客观条件的变化,大学生社会实践需要不断创新形式和载体,不断完善内容、深化发展,从而不断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因此,大学生社会实践课程化要处理好继承和创新的关系,在凝炼提高传统教学的基础上,要根据新形势、新变化、新问题,不断更新教学内容,创新教学形式,不断提高大学生社会实践课程教学效果。
3.共性与个性。大学生社会实践课程化,要求参考“课程”开发的标准建设大学生社会实践课程,这在一定意义上使大学生社会实践具有高校 “课程”的普遍特征和形式特点;但同时要看到大学生社会实践是一门特殊“课程”,其内部因素有诸多不同于普通课程的地方,具有显著的个性特征。把共性当做一种努力方向,以不断提高大学生社会实践的规范性;认识其个性,在课程化中避免胶柱鼓瑟,以不断提高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实效性。
[1]周川.简明高等教育学[M].南京:河海大学出版社,2006.
[2]李同果.大学生社会实践发展趋势新论[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9,(07).
[3]杨继瑞.关于加强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思考[J].高校理论战线,2010,(02).
[4]姜建成.论社会实践课程化的价值意蕴[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