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兴伟
(哈尔滨师范大学 黑龙江 哈尔滨 150080)
延安整风是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使全党普遍受到了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时值建党90周年之际,重温延安整风时期对党性教育的成功实践,对当前加强党的建设、增强党的执政能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延安整风对于加强无产阶级政党的建设,是一次成功的实践,一个伟大的创举。尽管毛泽东早在1929年古田会议上就提出要着重从思想上建设党的原则,但当时并未被全党接受。因此在反对党内错误倾向的斗争中,全党并未找到正确的方法。遵义会议后,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深切认识到要正确解决党内矛盾就必须学会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来观察问题,分辨是非,这就要求在全党范围内进行一次普遍的马克思主义教育运动。延安整风就是在这样的条件下展开的。
1941年5月,毛泽东在延安干部会议上作了《改造我们的学习》的报告。这个报告标志着整风运动的开始。毛泽东在报告中科学阐释了中国共产党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1941年7月1日,中共中央做出了 《关于增强党性的决定》,这是我党第一次正式颁布关于增强党性的文件。在《决定》的指导下,我党历史上第一次全党范围的党性教育活动全面展开。《决定》对深入开展整风,切实增强党性,发挥了重要的指导作用。1942年7月,时任中央党校管理委员会主任的任弼时作了 《关于增强党性问题的报告大纲》的报告,指出增强党性是解决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巩固党的问题的关键。
延安整风把增强党性作为核心内容来强调,抓住了问题的关键。党性的强弱,不仅是衡量一个党员是否完全合格的标准,也是判断一个政党成熟与否、有无战斗力的重要标志。延安整风使我党找到了解决党内矛盾的正确形式,提高了全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增强了党性。可以说,没有延安整风,就不会有中共七大上全党思想的空前统一,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就不会那么快取得胜利。历史证明,延安整风是中共创立的在党内进行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教育的好方法,是加强党性锻炼的好方法,
无产阶级政党建设中最基本的建设是思想建设,思想建设的首要任务就是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来武装全党的思想。1938年10月,毛泽东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指出:“指导一个伟大的革命运动的政党,如果没有革命理论,没有历史知识,没有对于实际运动的深刻的了解,要取得胜利是不可能的。”[1]六中全会后,全党深刻体会到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必要性与紧迫性。刘少奇也讲过: “一个共产党员如果不努力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和方法,如果不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指导自己的思想和行动,他要在一切革命斗争中坚持无产阶级的立场、体现无产阶级的思想意识,这也是不可能的。”[2]1940年6月,毛泽东在延安新哲学会第一届年会讲话时强调:“理论这件事是很重要的,中国革命有了许多年,但理论活动仍很落后,这是个大缺憾。要知道革命如不提高革命理论,革命胜利是不可能的。”“必须承认现在我们的理论水平还是很低,全国的理论水平还是很低,大家才能负起克服这种现象的责任。”[3]
从中国革命实践中可以看出,中共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虽然取得了很大的成绩,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日益发展和巩固,但由于理论准备不足和马列主义水平不高,革命出现了许多挫折。针对主观主义带来的危害,毛泽东同志分析了当时党内存在的几种错误认识,又强调了提高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水平是增强党性的关键。他指出,主观主义“是党性不纯的一种表现。” “只有打倒了主观主义,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真理才会抬头,党性才会巩固,革命才会胜利。”“没有科学的态度,即没有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和实践统一的态度,就叫做没有党性,或叫做党性不完全。”[4]“教条主义、经验主义,两者都是主观主义。”[5]“宗派主义是主观主义在组织关系上的一种表现”。[6]“党八股是藏垢纳污的东西,是主观主义和宗派主义的一种表现形式。”[7]毛泽东认为:“我们共产党要领导革命。共产党在全国的党员过去是几万个,现在有几十万,将来会有几百万,这几十万、几百万共产党员要领导几千万、几万万人的革命,假使没有学问,是不成的,共产党人就应该懂得各种各样的事情。因此,要领导革命就须要学习,这是我们发起学习运动的原因之一”[8]。
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加强党性修养,最根本的就是要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共产党员坚定的党性立场都来源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武装。在新时期新阶段,理论教育事业由于受到社会转型以及其他各种负面影响,正面临着新的复杂形势和情况,接受着巨大的挑战。延安整风时期的理论教育是极为重要的。恩格斯曾说过:“人们只要不是无谓地停留在它们面前,而是深入到大厦里面去,那就会发现无数的珍宝,这些珍宝就是在今天也还保持充分的价值。”[9]延安整风时期的理论教育运动,在无产阶级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发展史上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在不同时期,我们党的根本宗旨、最高理想和目标始终没有变,但在不同历史时期却赋予了党性不同的时代特征。江泽民同志在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七十二周年座谈会上指出:“党对党员的党性要求,从来是和党在各个不同历史时期所肩负的任务紧密相连的”。[10]“在我党发展壮大的每一历史阶段,都非常重视加强对党员、干部的党性教育。”[11]
延安整风时期是针对党内存在的教条主义及其危害而进行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运动。在整风过程中,全党在理论学习中做到了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按照具体形势变化的特征来科学地应用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摆脱主观上纯理论的抽象思维活动,鲜明地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在新时期,我党则需要从我国的实际出发,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增强共产党员的党性修养,这些对搞好我党的理论教育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条的,而是方法的。“它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12]“我们一定要看到《共产党宣言》发表一百五十多年来世界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发生的重大变化,一定要看到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发生的重大变化,一定要看到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工作、生活条件和社会环境发生的重大变化。要充分估计这些变化带来的影响。实践没有止境,解放思想也没有止境。”[13]马克思主义理论是发展着的理论,“而不是必须背得烂熟并机械地加以重复的教条”。[14]因此,把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与时俱进的品质才能体现党性教育的时代特征。
1938年3月15日,在《关于大量发展党员的决议》指导下,党的队伍得到迅速发展。到1942年党员队伍发展到80余万人,党的组织成为具有广泛群众基础的大党。随着中国共产党队伍的迅速发展,党员成分也日益多样化。在大量发展新党员的过程中,出现了追求数量忽视质量、突击入党、审查不严等问题。一方面,许多同志对错误路线的实质和产生根源还缺乏应有的认识,对于真假马克思主义还缺乏鉴别能力;另一方面,当时党员干部中绝大多数是抗战时期发展起来的新党员,他们虽然在组织上入了党,但在思想上并没有完全入党,他们中除了来自工人阶级以外,还来自其他的阶级,大多数是农民和小资产阶级出身,他们受着出身、环境、经历的影响,难免会带着各种非无产阶级的思想意识,自由主义、绝对平均主义、极端民主化等思想表现相当突出。
党员队伍的不断壮大以及党内存在的问题,使中共想起当年列宁对党的担心。1920年列宁在俄共(布)第九次代表大会上说到党的队伍迅速扩大时指出:“我们党员现在达到的巨大数字,使人有些担心,而且这里存在着很现实的危险:我们党在迅速发展,而我们教育这些党员去完成党的当前任务这项工作却不能随时跟上。”[15]新时期,我们的党员队伍已经发展到近8000万,一方面反映了党的事业兴旺发达,中国共产党党仍然是当代中国公民的政治向往和追求。另一方面,改革开放、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环境,给党员的党性锻炼、思想建设、作风建设带来了新的挑战。一些青年党员不了解党性锻炼和党性修养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也有些党龄长的同志淡化了党性修养,忘记了共产党人的理想,丢掉了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因此,深入开展党性教育,加强党员的理论学习,促进党员干部始终保持清醒的政治头脑和高尚道德情操是至关重要的。
党性是工人阶级的阶级性的集中表现。共产党员必须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努力改造主观世界,必须要经过长期的锻炼、修养,才能逐步养成纯洁完善的党性。因此,按照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特性,加强党性教育是至关重要的。刘少奇同志曾指出:“由一个幼稚的革命者,变成一个成熟的、老练的、能够‘运用自如’地掌握革命规律的革命军,要经过一个很长的革命的锻炼和修养的过程,一个长期的改造过程。”[16]坚强的党性不是与生俱来的,也不会自然形成,更不可能一劳永逸。十七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指出:“全党必须牢记,党的先进性和党的执政地位都不是一劳永逸、一成不变的,过去先进不等于现在先进,现在先进不等于永远先进;过去拥有不等于现在拥有,现在拥有不等于永远拥有。”可见,加强党性教育是我党必须长期坚持的任务。
[1][8]毛泽东选集(第 2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533,177.
[2]刘少奇选集(上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115.
[3]新中华报[N].1940-06-28.
[4][5][6][7]毛泽东选集(第 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800,819,825,827.
[9]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19.
[10]江泽民.论党的建设[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78.
[11]陆沪根.党校教育规律研究[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134.
[1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742-743.
[13]江泽民.论党的建设[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538-539.
[14]马克斯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681.
[15]列宁全集(第 38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311.
[16]刘少奇选集(上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