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岢岚县委常委、纪委书记 赵辰隆
提高效能促转型创优环境谋发展
■中共岢岚县委常委、纪委书记 赵辰隆
岢岚县地处晋西北高寒山区,总面积1984平方公里,总人口8.4万,其中农业人口6.6万,资源贫乏,经济落后,是一个以农牧业为主导产业的国家级贫困县。2010年全县财政收入2.01亿元,远远低于忻州市平均水平,与兄弟县市相比还有很大差距。赶队前行、强县富民一直是县委、县政府和广大干部群众的迫切愿望。特别是去年省委提出转型发展、跨越发展目标之后,我们认为制约我县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最关键的问题是环境,环境的优劣决定经济社会发展的高度;加强机关效能建设,改进工作作风,创优发展环境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首要条件。
一是构建效能投诉举报平台。为鼓励群众积极投诉举报,县委、县政府专门开设惠民蓝天网,设立了网上投诉举报栏目,在各乡镇集镇、公路沿线村庄、群众密集的街道、社区等公共场所设置举报信箱100个,公布举报电话7部,并专门成立了县行政效能投诉中心,拓宽领域,畅通渠道,充分满足群众诉求的需要。
二是构建便捷高效的服务平台。县委、县政府以“强化硬约束,提高办事率”为基本思路,决定组建县便民服务中心。经过精心组织,完成投资100余万元,改造建成2层29间、面积达1000多平方米的办公场所,装备电脑34台、电子显示屏1套、触摸查询机1台、闭路监控系统1套;设立15个办事窗口,并筛选吸收14个职能部门的涉民、涉企的审批、审核、办证、办照等29个事项及工作人员42人进驻便民服务中心,显著地方便了群众办事。
三是构建投诉受理追究平台。以县效能监察协调小组为统领,整合县委督查室、政府督查室、县效能投诉中心、县纪委效能室等多个力量,构建运转灵活、分工协作的投诉受理追究平台,制定了五个部门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召开投诉受理联席会议,通报投诉受理工作情况,协调统一办公,研究协商重大事项、重要问题的解决办法,形成了完整的投诉受理及责任追究体系。
四是构建电子监察对话平台。首先是充分运用惠民蓝天网的平台,将服务、审批事项所需时限、程序等录入预定程序软件,一旦超时或违规,就会启动电子监察系统进行预提醒,提醒后在规定时间还没改正或办结的,县纪委效能室将进行督办和责任追究。其次是针对各职能部门的服务事项成立便民服务值班室,将电子视频与县纪委效能室连接起来,实行随时监控。最后是建立领导与群众视频对话互动平台,县委、县政府两套班子成员与22个职能局的主要领导通过QQ视频轮流在线值班,直接受理群众诉求,群众可以随时随地面对面地向领导咨询政策、信息,反馈社情民意和投诉举报。
着力推进部门和单位的服务事项作全方位、全过程的公示公开,是实现阳光操作和接受群众监督最为有效的方法。一是重要工作、重大项目目标责任公开。通过惠民蓝天网、电视、墙体专栏、传单等多种渠道、多种形式公示公开,让群众广泛享有知情权、监督权、问效权、问责权。二是办事程序公开。在各服务窗口、便民服务中心的显要位置公示公开主要服务事项的办事流程、办理时限,让群众明明白白、简简单单办事。三是廉政服务承诺公开。四是“三务”公开。机关、乡镇、农村三级设立党务、政务、村务公开公示专栏,重大事项专项公开,日常工作定期公开。五是投诉处理反馈公开。
按照工作的性质,将责任追究分为四个模块:一是重要工作重大项目目标责任追究,二是窗口服务人员过错责任追究,三是机关工作人员违反工作纪律过错责任追究,四是效能投诉查处追究,并建立和完善了相应的追究办法,做到了事事有制度可依。在此基础上,我们加大督查力度,每月不定期明查一次、暗访二次,对机关工作中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以及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的现象持续施以高压,以案说法、以案代训,促进了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的不断提升,促进了党风、政风和社会风气的好转,加快了政府职能的转变。
我们坚持县委是关键、部门是基础、群众是主体的原则,出台了《岢岚县提高行政效能创优发展环境工作实施方案》和相应的《考核考评办法》,成立了县提高行政效能创优发展环境工作领导组,由县委书记任组长,县长任第一副组长,县纪委书记任办公室主任,县委、县政府其他班子成员任副组长,并按照“一岗双责”分工,将提效创优工作与日常工作同部署、同落实、同检查。具体操作中,我们实行百分制考核,群众满意度占到一半分值,对群众满意度不达的单位实行一票否决,限期整改;对综合考核排名倒数1至3名的单位“一把手”进行组织审查,责令倒数4至6名的单位“一把手”责令作出公开检讨,并作为重点监督对象。
提高行政效能,创优发展环境的成效最终体现在和谐社会建设上,体现在经济赶超、跨越的发展中。经过不懈努力,我们感到有以下几点收获:一是机关作风明显改善,办事效率明显提高。二是干群关系更加密切,社会矛盾悄然化解。提效创优工作顺应民心,使干群拧成了一股劲,形成了人人关心、人人参与环境建设的浓厚氛围。2010年全市工作考核,我们岢岚是忻州惟一零上访的县份。此外,我们还先后获得国家级“平安县”、省级“文明和谐县城建设先进县”、国家级“双拥模范工作先进县”等一系列荣誉称号。三是加快了经济发展和跨越赶超的步伐。随着发展环境的不断优化,外地企业、客商、有识之士纷纷到岢岚投资办企业,一批大项目、优质项目,如大唐发电、西山煤电、国新能源等顺利落户岢岚。我县仅2010年协商引进项目就达106个,引资23.6亿元,超出了前10年引资的总和,被评为全市“项目建设工作先进县”,全市项目建设工作现场会在我县成功召开,招商引资成为富民强县的经济支柱。“十一五”期间,我县经济总量实现翻两番,2008年、2010年财政收入相继突破一亿元大关和两亿元大关,极大地激发了全县广大干部群众跨越赶超的信心和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