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英哲
(哈尔滨市文物管理站 黑龙江 哈尔滨 150001)
宗教建筑是彰显哈尔滨历史的珍贵遗产
贾英哲
(哈尔滨市文物管理站 黑龙江 哈尔滨 150001)
哈尔滨这座历经百年的年轻城市,在它暂短的发展历程中建有许多样式丰富,具有浓郁欧洲风格的宗教建筑以及气宇轩昂的中国寺庙。这些具有代表性、典型性的宗教建筑遗产,蕴含着很高的文物价值,已成为哈尔滨这座年轻城市独具魅力的城市景观和文化象征,同时也在宣传哈尔滨,发展哈尔滨经济,促进哈尔滨向国际大都市迈进的过程中,发挥越来越突出的作用。
在世界遗产名录中有许多宗教建筑。哈尔滨这座年轻的城市所保存下来的宗教建筑和墨西哥的瓦哈卡、秘鲁的库斯科、巴西的萨尔瓦多一样,在建筑风格上表现出浓郁的欧洲风格和殖民色彩,生动体现了哈尔滨这个历时100多年中心城市的发展历程。
1896年,清政府与沙俄签订了《中俄密约》,沙俄攫取了从满洲里到绥芬河的中东铁路(东清铁路)修筑权,并决定在铁路与松花江相交的位置建设铁路管理中心。随着中东铁路的修筑和新城建设的进行,新兴的哈尔滨吸纳了大量的外国移民和来自山东、河北等地的中国民工。移民的增多和社区的形成,使哈尔滨作为“欧亚大陆桥”的重要枢纽迅速崛起。俄国、美国、日本等20多个国家先后在南岗和道里选址设立领事馆;30多家外国商社在哈尔滨开店设厂从事商务活动。在新城的建设中,世界十几个建筑流派竞相装点这座年轻的城市,新艺术运动流派带来了流畅的曲线,哥特流派带来了陡峻的塔楼,巴洛克流派带来了雍容的花饰,古典流派带来了雄劲的石柱……生活在这片热土上的建筑师,把中国传统的建筑风格融入外来建筑文化之中,创造了中华巴洛克风格,令世界刮目相看。最令人们叹为观止的是哈尔滨这座历经百年的年轻城市,在它暂短的发展历程中建立了许多样式丰富、具有浓郁欧洲风格的宗教建筑以及气宇轩昂的中国寺庙。
据《哈尔滨市志·人口志》记载,1922年,哈尔滨市的总人口为380 206人,其中,中国籍人口为183 696人,俄罗斯、波兰、犹太、德国、英国、日本等30多个国家的侨民及无国籍人为196 510人,占哈尔滨总人口的51.69%。哈尔滨特别市管辖的南岗,外国人口所占比重接近88%。所有这些,为各种宗教的传入提供了人文环境和社会基础。教堂、寺庙等宗教建筑是信仰宗教的公民进行宗教活动的公共场所,是举行宗教仪式、收藏宗教典籍与圣物、抚慰教徒心灵的神圣之地。据《哈尔滨市志·宗教志》记载,截至1939年,全市有宗教活动场所84处。其中:佛教15处、伊斯兰教4处、天主教3处、基督教28处、东正教21处、道教10处、犹太教3处。拜占庭式、哥特式教堂与中国宫殿式庙宇交相分布在市内街道和角落,与城市其它公共建筑自然融为一体,至今有17处宗教建筑被政府批准为文物保护单位。这些具有代表性、典型性的宗教建筑遗产,蕴含着很高的文物价值,已成为哈尔滨独具魅力的城市景观和文化象征,使哈尔滨成为近代中国建筑样式丰富、教堂较多的城市之一。
文物主要指如下几方面的内容:
一是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古文化遗址、古墓葬、古建筑、石窟寺和石刻、壁画。例如,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金上京会宁府遗址是迄今保存较为完好的一处金代都城遗址,对研究金代政治、经济、文化和军事以及社会生活方面,提供了极其丰富的资料。
二是与重大历史事件、革命运动或者著名人物有关的以及具有重要纪念意义、教育意义或者史料价值的近代现代重要史迹、实物、代表性建筑。例如,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遗址,位于哈尔滨市区以南20公里处的平房区北部,是侵华日军自1935年开始在哈尔滨市南郊建立的细菌战基地。
三是历史上各时代珍贵的艺术品、工艺美术品。例如,昂昂溪藤家墓葬出土的玉璧、尚志亚布力出土三连玉璧,道外区巨源乡城子村金齐国王墓地出土的银质铭牌,花珠冠、金耳档、金握等。
四是历史上各时代重要的文献资料以及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手稿和图书资料等。例如,李大钊主编的《新青年》、毛泽东主编的《湘江评论》以及中共满洲省委秘书长冯仲云在1946年出版的《东北抗日联军十四年苦斗简史》这类资料已经成为文物了。
五是反映历史上各时代、各民族社会制度、社会生产、社会生活的代表性实物。
文物作为一种特殊的资源,具有不可再生性和不可替代性。
文物价值是凝结在历史文化遗迹和遗物(包括精神和物质的遗物)中的一般人类劳动,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和历史进步的标志。历史上遗留下来的具有代表性、典型性的宗教建筑,作为历史的产物,无不打上时代的烙印。因此,它是研究历史科学的实物例证,是新建筑设计和新艺术创作的重要借鉴。不仅具有客观存在的历史价值,同时还具有鲜明的艺术价值和科学价值。
宗教建筑是由创造、制作它的那个时代的宗教组织和虔诚的信徒,根据当时的政治、军事、宗教信仰的需要,运用当时所能得到的材料、掌握的技术和各种艺术表现手段创造、制作出来的。它把精神世界和尘世凡间融合在一起,体现出宗教的思维意识和时代精神,以及唯有它们才有的独特的人文价值。哈尔滨的宗教建筑从不同的侧面,反映了当时哈尔滨的政治、经济、科学技术、文化艺术、宗教信仰、风情习俗等,具有重要的史证价值。
从1898年开始修建中东铁路到俄国十月革命前,外侨在哈尔滨先后修建了包括圣·尼古拉大教堂、圣母领抱教堂、哈尔滨市基督教堂(德国路德会教堂)等9座教堂进行宗教活动。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后,大批白俄贵族、军官和知识分子来到这座城市,教徒数量急剧增长。据哈尔滨主教区监理局统计,1922年,哈尔滨大主教区的东正教信徒人数已达30万人,新建东正教堂15座。如在兆麟街的索菲亚教堂(木结构)附近重建了一座新的砖石结构圣索菲亚大教堂和在东大直街建的圣母帡幪教堂等。
在东正教教堂的外部设计中,最为显眼的是“洋葱头”圆顶。由于圆顶在教堂内部寓意着至高无上的苍穹,在教堂外部象征着帮助教徒接近上帝的阶梯。因此,这些教堂在设计和建设中,严格遵循俄罗斯东正教堂的型制,在外观上耸立着饱满的“洋葱头”式穹顶,墙身和鼓座上装点着各种复杂精美的砖饰和线脚,造型严谨,主次分明,具有独特的俄罗斯民族传统建筑风格。城市的建设者继承和借鉴了教堂建筑的许多技艺、技巧和经验,并在这种风格的影响下,哈尔滨城市中的楼宇出现了一批精美的集仿式建筑和中华巴洛克式建筑。因此现存的宗教建筑,对于研究哈尔滨城市建筑发展的历史,更是直观、生动可靠的实物见证。
文物的艺术价值,内涵十分丰富。宗教建筑是一种以实用性为目的、具有较高艺术价值的不可移动文物。宗教建筑蕴含的艺术价值,首先表现在建筑艺术上,包括空间构成、造型、装饰和形式美;各种艺术创意构思和表现手法;雕刻、壁画、塑像,固定的装饰和陈设品等。其次,宗教建筑展示了具有文化内涵的艺术美,它的存在提高了城市的文化品位和知名度。许多学者认为宗教是推动艺术发展不可忽视的力量。而建筑艺术受宗教的影响最大,有许多宫殿建筑就是模仿宗教建筑的风格兴建的。哈尔滨的城市建筑风格同样一直延续这一文脉,形成了哈尔滨独有的城市文化特色。
圣·索菲亚教堂在其木结构教堂附近开始的第二次重建共用了9年的时间,建成现今规模最大、建筑艺术水平最高的砖木结构大教堂。这座大教堂的前身原是沙俄东西伯利亚第四步兵师修建的随军教堂。该师团撤离后,师团长将其捐赠给哈尔滨的俄罗斯东正教徒。1923年,由俄罗斯建筑师重新设计的圣·索菲亚教堂在现址举行了第二次重建奠基典礼,1932年落成后,使圣·索菲亚教堂成为哈尔滨乃至远东地区规模最大的教堂。远远望去,红砖墙,绿穹顶,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呈现出宏伟多姿的迷人景色。
文物作为一种历史传承的资源或资产已成为旅游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依托。这是文物附加值的另一重要体现。1999年通过的《关于文化旅游的国际宪章》中指出:“旅游和文化遗产内容之间的动态的相互作用,以及国际旅游业的持续发展已经成为文化交流、增加个人经历的最重要的渠道,这不仅是为了保护过去的遗存,也是为了当代社会和生活的发展。20世纪后期的世界经济发展状况以及对21世纪世界经济趋势的预测都表明,旅游业已成为当代经济的一个热点。
文物作为最具观赏吸引力的旅游资源之一,正有效发挥着巨大的经济功能。它包括遗产景点的门票收入和依靠遗产品牌而开发出来的相关文化产品的经济效益,如索菲亚教堂每年收入约200万,侵华日军第731部队遗址每年门票收入约80万;推动旅游经济的发展,带动交通、餐饮、酒店、购物等行业的发展,增加就业机会,改变地方经济结构,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的综合经济效益等。
任何城市的发展和文物保护之间,都存在着或多或少的矛盾,需要的是理性而科学的决策,大胆而缜密地实践。和平与发展已成为当代社会的主题,为保护哈尔滨市宗教建筑遗存,使历史文化能够得到根本的保护和延续。市委、市政府等部门作了种种努力。例如1997~2006年分三次投入巨资初步完成了圣·索菲亚教堂和建筑艺术广场周边环境的改造。教堂前的索菲亚广场和喷泉,使游人不仅可在此纳凉休息,还可以欣赏到哈尔滨不同时期、不同流派、不同风格的建筑精品图片资料,观看、参与在此举办的各种丰富多彩的文化艺术活动。2004年,哈尔滨市政府对犹太总会堂、犹太新会堂投入2 800万元,实施全面修缮,力求恢复其原貌,并对整体结构进行保护性加固。修复一新的犹太新会堂,成为介绍犹太人在哈尔滨的艺术博物馆。
这些围绕宗教活动场所进行的修建改造工程,不仅美化了宗教活动场所的周边环境,保护了宗教建筑遗产,而且已成为宣传哈尔滨、发展旅游业的重要物质基础。历史,使我们成了其他民族宗教建筑的保护者。开放、兼容、多元成为哈尔滨的文化性格。我们对所有的信仰表示尊重,为艺术家和建设者所取得的成就感到自豪。创造和形成一种保护哈尔滨城市文化遗产,提高了哈尔滨的城市文化品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