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风砺铁骨柔情系民心
——记方山县纪委、监察局举报中心主任刘晓红

2011-08-15 00:51李乃全
支部建设 2011年2期
关键词:监察局养父来访者

■李乃全

清风砺铁骨柔情系民心
——记方山县纪委、监察局举报中心主任刘晓红

■李乃全

在纪检监察系统信访部门这个特殊的岗位上,担任领导职务的女同志不多,方山县纪委、监察局举报中心主任刘晓红就是其中一位。她用女性特有的思维和坚韧的作风,在纪检监察工作中仗义执剑,用单薄而又坚强的肩膀扬起了事业的风帆。她先后两次捧回“省、市纪检监察信访举报工作先进单位”奖匾;本人也多次受到省、市和县的表彰奖励。方山县纪检监察信访举报工作连年在全市考核中领先,荣誉光环折射出的是这位“纪检监察战线铁娘子”的雷厉风行,而她的柔情似水解民忧的故事也为人们津津乐道。

爱本职 怀揣仁爱与真诚之心

自1991年学校毕业被安置到县监察局后,刘晓红深知,从校门跨进社会是人生的一大转折,适应新岗位不仅要加倍钻研业务知识,提高自己的业务素养,而且要熟悉掌握相关技能技巧,提高自己的办事能力。所以从一开始上班,刘晓红就把自己置身于“两头忙”的“适应工作速成训练”中,一头忙书本学习,钻研业务知识,掌握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制度;一头忙经验积累,一有空就缠着老同志传授工作经验。经过不到半年的刻苦磨练,她迅速适应了新岗位,完成了从“学生兵”到“业务通”的转变。在近五年的工作中,刘晓红针对信访工作中常出现的“老访、缠访、闹访”问题,对当时的信访工作进行了深刻的剖析,发觉要改变现状、创新工作局面,不仅需要完善相关的规章制度,而且还需要熟练掌握心理学知识,掌握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技巧和方法。为此,她自费购买了相关书籍,刻苦钻研,吸取营养,笔记和心得体会记了好几本,对于疑难问题,她虚心向领导和同事求教。

信访工作每天面对的是有事相求的上访群众,是生活困难需要扶助的来访者,甚至是无家可归的流浪汉,每每听到的都是怨声、哭声,甚至骂声。这对刘晓红来说不是什么问题,虽然因接待经常误了吃饭、误了下班,有时还要受委屈,但这在她眼里好像很正常。有些同事对她这种好脾气不理解,问她这种面临“暴风雨”还能神闲气定的境界是怎么练出来的。刘晓红倒是看得很开,“纪检部门哪个岗位都有它的难处,做接访工作谁都会遇到不顺心,但细想想,来这里的人大都是怀着一肚子委屈,许多人是碰了很多钉子后才找到这里,有些偏激情绪是可以理解的,多从他们的角度考虑考虑,你就会平心静气许多。”

听民声 走进上访人心中

刘晓红常说:“群众上访是因为有心声要向党和政府倾诉,是群众相信党、相信政府的表现,作为党风廉政这个大窗口中的一线窗口,近距离同群众打交道,更要践行科学发展观,切实帮助群众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

“只有通过心理疏导,走进他们的心中,找到打开其‘心锁’的钥匙,才能息访罢诉。”这是她接访多年的经验之谈,同时,她还总结出一套心理疏导的理论,即通过解释、说明、引导、启发等方式,与上访人员进行平等交流、真诚沟通,使其调整心态,排除心理障碍,及时消除不良情绪。2005年冬天的一个晚上,大雪纷飞,忙碌了一天的她刚刚回到家,就听见有人敲门。开门一看,是三位农民模样的人,看着他们冻得手脸通红,刘晓红二话没说,把上访者让进家里坐下。交谈中得知,他们村里的粮食直补款还没有发到村民手中,刘晓红一边给他们做思想工作,一边电话联系镇村干部。经过核实后,她向三位农民保证道:“三天后,你们反映的事情一定会得到解决。”听了刘晓红的话,三位农民满意地踏上了回家的路途。

2009年深秋,张家塔村的村民赵冬喜到县纪委反映村干部打击报复他,要县纪委给个公正说法。刘晓红专心倾听,认真记录,并与其展开了朋友般的交谈。亲切的态度使来访者感受到了如家的温暖,客观公正、推心置腹的言语使对方对事情有了清醒正确的认识,老赵豁然开朗了,心结也解开了:“我现在服从村干部管理,执行村委决定,不再上访了,我会给村干部认错,处好关系的。”听了老赵一席话,刘晓红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闯新路 “三化三变”扮靓景

随着国家惠农政策的大批出台,“三农”工作的不断深入,农村村务、财务等方面的新问题不断出现。针对这一实际情况,刘晓红深入调研,悉心探讨,在与主管领导积极沟通论证后,提出了符合本地实际的“三化三变”工作举措。即:以化解群众信访举报问题为突破口,以创新为引擎,以责任为动力,以便民为目标,倾听民声、体察民情、畅通群众信访举报渠道,实现与群众沟通的“零障碍”。此项措施实施以来,方山县信访总量连续五年稳中有降,信访创新呈现出一派崭新气象。

接访便民化,变“群众上访”为“干部巡访”。县乡干部深入一线,开展信访矛盾排查活动,集中研究解决各类矛盾和问题隐患。县纪委定期组织干部下访,并区别不同情况不定期进行专题巡访,如:针对农村补贴、拆迁等问题上访较多的状况,专门组织机关部门联手分组开展“带感情进门,携政策入户”的巡访活动,上门解释政策、化解矛盾纠纷。从2009年以来,共开展信访矛盾排查活动6次,先后走访群众500余户,共收集“巡访”意见和建议100余条,解决信访问题60余件。

化解人性化,变“信访联络员”为“村有纪检信访员”。县纪委监察局建立了与纪检信访员沟通机制,多次分片召开座谈会,真心诚意征求意见,发挥他们作为党纪法规“宣传员”、集体资产管理“监督员”的作用,促进了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各项措施的落实。近两年来,有效遏制了3批集体访,反映社情民意200余条,参与监督300余次,提供廉政动态100余条,两年中全县农民纪检信访举报同比下降15%。

责任具体化,变“被动办理”为“主动办理”。县纪委信访室健全了信访档案、首办负责等制度,将信访责任具体化,按照分级负责、归口办案原则,实行领导日轮流接访、主办人负责制和限时办结责任制,明确办结时限和责任部门、责任人及包案领导,并通过公示的方式,接受群众监督。同时,对交给下级纪检组的信访案件实行催办以及逾期通报制度,变“被动”为“主动”,确保信访举报问题在第一时间办理完结。

临抉择 纪检事业为重

刘晓红出生后母亲无奶水,家里就把她抱养给人,因此她与养父母关系亲密,而养父母也把她视为“掌上明珠”。她不负养育之恩,不管多忙,每周至少要去看养父母两次,实在去不了也要打电话问候。

2009年4月,养父突发脑出血,送入医院已昏迷不醒,医院连续三次发出了病危通知书。她仅陪养父在医院度过了危险期后,就返回了自己的工作岗位。直到腊月,养父病情加重,本该请几天假服侍老人,可当时她不能不管手头的信访案件,一连10天加班加点,终于解决完了。直到大年初二清晨,她急风似火地赶到养父家时,年迈的养父已发不出声音,父女俩四手紧握,双双以泪洗面、泣不成声!

这就是刘晓红,默默地耕耘在这个让很多人颇感畏惧的“是非”之地,面对喧嚣的扰攘、浮躁的冲击,一直在积极地面对生活。她把来访者当作亲人,和他们一起哭、一起笑,为他们的事奔忙呼吁;她面对职级的“落伍”,没有丝毫抱怨,仍然兢兢业业地工作,从自身找问题。她用善良、真诚、仁爱之心接待着一个又一个来访者;她用坚贞不渝的忠诚、工作孜孜不倦的追求,践行着做党的忠诚卫士、当群众的贴心人的光荣承诺。

猜你喜欢
监察局养父来访者
第五章 一位重要的来访者
Chapter 5 An important visitor第五章 一位重要的来访者
Chapter 1 The beginning of things
不事张扬的爱
放下“应该”,才得自由
我给养父唱首歌
一个女博士的自述:遇见你,是我人生不幸中的大幸
“救护”专车
闻喜县:以“赛”促学建设学习型机关
江西:对违规党员“亮牌”预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