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教育历程及基本经验

2011-08-15 00:50王元昌
重庆与世界 2011年21期
关键词:理论体系概论中国化

王元昌

(广东省城市建设技师学院,广州 510520)

高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教育已走过30年的历程,经历了三次大的课程改革,在课程教材体系中及时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最新理论成果。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05”方案中的核心课程“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在2007年十七大召开之后,又作了两次较大修改,充实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新内容,体现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教育的学科发展趋势,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这对增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具有巨大的指导意义。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教育历程

理论只有掌握群众才能变成强大的物质力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始终伴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教育。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为了适应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对高等教育提出的新要求,我党不断明确高校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目标与内容。高校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在“文革”后恢复期的“老三门”基础上经历了3个发展阶段。

第一个阶段,1985年的“新三门”。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迅速发展,对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提出了新的要求。从1987年开始,全国各高等院校陆续开设“中国革命史”、“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马克思主义原理”等政治理论课程。1987年11月25日,党的十三大报告概括了构成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轮廓”的12个观点。1992年10月12日,党的十四大报告概括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9项主要内容。江泽民1994年初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提出,教育系统要编写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教材,作为学校政治课的主要内容。他在同年召开的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提出,要针对改革和建设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不断加强和改革学校的思想政治工作和政治课教育。要加强对学生进行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基本理论特别是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教育,加强党的基本路线的教育,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的教育,加强中国近代史、现代史和国情的教育,加强我国优秀文化传统和革命传统的教育。要通过总结经验、改进教学方法,使各级各类学校的政治课上得更好。加强理论教育、思想教育和政治工作的目的,就是要引导和帮助青年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打下科学理论的基础,确立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奋斗的政治方向。江总书记的讲话,为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改革指明了方向。

第二个阶段,“98方案”。1997年9月12日召开的党的十五大报告把邓小平理论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1998年4月,党中央讨论了教育部党组“两课”课程设置的报告,并作出重要指示。1998年6月,中宣部、教育部印发了《关于普通高等学校“两课”课程规定及其实施工作的意见》。《意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用当代马克思主义的最新成果充实教育内容。它指出:“‘邓小平理论概论’主要是进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教育,帮助学生理解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掌握邓小平理论的科学体系和精神实质,重点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认识社会主义的本质和社会主义建设的规律,认识我国现在处于并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增强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执行党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的自觉性和坚定性。”《意见》不仅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成果——邓小平理论纳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体系,而且确定了它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体系中的主体地位。

第三个阶段,“05方案”。2002年党的十六大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一起写入党章。教育部为了贯彻《中共中央关于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的通知》精神,将“邓小平理论概论”调整为“‘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从而大大推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三进”工作。200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意见》强调指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要按照充分体现当代马克思主义最新成果的要求,进一步推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大学生头脑工作。在中央决定对高校思想政治课改革的背景下,根据教育部的安排,2005年部分高校试行“05方案”,编写了“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概论”等教材,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角度对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和改革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在对政治理论课程进行试点实验的基础上,教育部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作了新的调整。新的调整中,将原来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与科学社会主义一起整合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而以前分列的“毛泽东思想概论”、“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则整合为“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即“中国马克思主义概论”。另两门思想政治课,则分别名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这是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高校第三次对思想政治课进行大的调整,并于2006年9月1日在高校一年级大学生中开始实施。

2008年“概论”修订版。在“概论”课程刚刚在高等院校实行的时候,就进行了这么大的修改,页数由275增加到300,既保证了课程的稳定性,又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充实进教材,在教材中充分体现了十七大精神,为十七大精神进教材,进课堂,进大学生头脑提供了可靠的物质保证。根据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办公室的安排,《概论》课题组2008年8月对教材又进行了一次修改。这次修改,一是按照中央要求,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改名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二是适应课程名称的变化并吸收有关专家对《概论》2008年2月第2版的修改意见和建议。从各章所作的修改(各章所注页数都以高等教育出版社本教材2008年2月第2版为参照)来看,这次最新修订,在2008年2月修订本的基础上,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新概括为坐标,对教材进行了改写、删节和补充。与2月份的修订相比,这次对“概论”教材的调整,总体上看,无论是内容上还是语言表达上,较为深刻地体现了理论的科学性的追求和课程的学科性的倾向,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把“概论”课上成对大学生有帮助和有吸引力的课程,提供了一个科学规范的“概论”教材,也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提出了一个重大的研究任务。

高校在改革开放时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所进行的三次改革,适应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对人才培养的要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和教育呈现出一种互相促进的态势,理论体系的形成是进行教育的前提和基础,理论体系的教育又从学科研究角度,以及在理论体系的普及与提高的结合的探索上又使理论体系得到深化和发展。

二、“概论”和十七大报告在实践主题和思想逻辑的一致性

“概论”2008年修订本能够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把十七大报告中提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基本体现出来,其内在依据是“概论”教材和十七大报告无论在实践主题上还是在行文的逻辑结构上都存在着一致性。这种一致性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教材提供了现实可能性。因此,从课程论和政治理论相结合的视角,对“概论”和十七大报告进行研究,是我们准确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及其教育的一个有效途径。

“概论”教材以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为主题,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为主线,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重点,因此,贯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的一条基本线索是,探索在中国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的道路。围绕上面提出的主题、主线、重点和基本线索,教材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总论。这部分设两章,一章概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的两大理论成果,一章单独分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即党的思想路线。第二部分,毛泽东思想体系中的两个特色内容。这部分设两章,一章讲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和经验,一章讲社会主义改造的理论和经验。第三部分开始讲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也是重点分析的部分。这个部分可以分为4个方面相对独立的内容:第一方面设三章,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3个基本问题,即社会主义本质和根本任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社会主义改革和对外开放;第二个方面设四章,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第三方面设两章,讲祖国完全统一的构想、国际战略及外交政策。第四方面设两章,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依靠力量和领导力量。

十七大报告的主题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其中主题中的第一句话和最后一句话结合起来就是报告的题目。基本内容有12个部分:过去5年的工作;改革开放的伟大历史进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坚定不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加快推进以改善民主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开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新局面;推进“一国两制”实践和祖国统一大业;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十七大报告的内在逻辑:第一、二部分是对过去的回顾,一是近的,二是远的,由近及远,近既是由远发展而来的,形成了现在的状况,又是从现实出发走向未来的依据。5年的工作是在以前工作的基础上做出来的,是以前工作的延伸。由近及远,为总结改革开放30年来的成绩、经验、存在的问题提供了便利。再者,30年的经验要比5年的经验更具有历史价值和指导意义,成为我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起点。第三、四部分是总论,前者从指导思想的角度,后者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总体目标角度分别进行阐述。第五、六、七、八部分是分论,分别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四位一体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做了阐述。第九、十、十一仍然是分论,从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到祖国统一,再到和平发展的对外政策。第十二部分则从党的建设伟大工程的角度作了论述,实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与党的建设的统一。也可以用这样一句话对十七大报告的内在逻辑进行简要概括:以30年来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就和经验为新的历史起点,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党的建设,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谐社会四位一体建设,加强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推进祖国统一大业,始终走和平发展道路,努力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由此可见,从标题到主题,再到文章的结构框架,是一个逐步展开的过程,按照中国的作文之道,是一个起承转合的过程;按照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的科学思维方法,是一个由抽象到具体的过程。

由此可见,“概论”教材和十七大报告,都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作为重点内容,主题思想和逻辑结构基本上相同,这就为在“概论”修订本上补充十七大提出的新理论新思想新举措,提供了现实可能性。“概论”2008年修订本在十七大召开之后开学之前及时将十七大的新思想新观点新举措,特别是将科学发展观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通过修改的方式补充到教材中,体现出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武装当代大学生的基本原则,为高校师生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提供了蓝本。与此同时,我们也清楚地看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补充进教材,是以修改的方式在教材课程结构框架基本保持稳定的情况下进行的。把党的政治报告转变为高校政治理论课程教材,或具有学科性质的教科书体现党提出的新理论新思想,并且在这种转换和体现中再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是一件非常不容易做得好的事情。“概论”2008年修订本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完成这样的工作,一方面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高校学习、研究的需要,另一方面,也为理论界和教育界留下许多值得深刻思考和认真研究的空间。因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无论是理论的本身,还是理论的教育,都需要作深入研究,才能使其成为“概论”课程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教育和改革的基本经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教育,从以政治动员为主的教育模式走上学科化发展的道路,取得了显著成效,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这些经验是高校有效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教育的重要指针。

1.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重要内容的“概论”课的核心课程地位。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是一个系统,系统中的各个因素与其他因素一起共同发挥作用,体现出系统的整体性。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系统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教育起着决定性作用,从而奠定了“概论”课程的核心课程地位。新方案中的4门必修课程,“原理”主要帮助大学生为了解和把握“概论”课所讲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奠定理论基础。“纲要”课主要为了解和把握“概论”课所讲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奠定实践基础。在这两门课提供的理论基础和实践基础上,“概论”课主要帮助大学生弄清楚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必然性,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对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大意义,从而坚定在党的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想信念。而“基础”课主要进行社会主义道德和法制教育,帮助大学生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提高思想道德素质。这4门课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充分体现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和根本要求。帮助和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最根本要求,这突出了“概论”课的核心课程地位。“原理”、“纲要”和“基础”课程,分别从指导思想、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思想道德,承担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不同层次的具体内容;而这3门课程,从与“概论”的关系而言,为“概论”课奠定了理论基础、实践基础和思想道德基础,由此显示出“概论”课的核心作用。

2.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现阶段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包含4个方面的内容,这些内容既相互联系,又彼此区别,构成一个逻辑严谨、层次分明、由高到低、由理论到实践、由思想到行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框架结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培育与树立,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为理论基础和指导思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指对实现共同理想的动力源泉的价值认同,共同服务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实现;社会主义荣辱观贯穿着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集中体现了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反映了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根本要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培育和树立的道德基础。无论是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放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还是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整体建设的系统工程的视角来观照,都开辟了一条培育和树立共同理想的切实有效的新途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突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强大的整合力和引导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任务是树立社会理想。当前,在资本主义“西潮”、市场经济“高潮”和社会主义“低潮”的冲击下,一些人的理想信念在淡化和动摇,讲“实惠”的人多起来,“中立主义”的价值观在泛滥。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必须强化理想信念教育,并把它摆在思想政治工作的首位。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就要坚持不懈地进行理想信念教育,使广大青年学生不断增强对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社会主义制度、改革开放事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信念和信心,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打牢共同的思想基础。

3.必须遵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教育的指导思想和基本思路。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是一个不断发展的动态过程。中国共产党不但在实践上善于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的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相结合,而且在理论上还善于进行创新,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次历史性飞跃,形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大理论成果。中国共产党改革开放时期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论述,揭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客观规律,是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教育的指导思想。当中国在改革开放时期开始进行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第二次结合的伟大实践中,中国共产党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宏大视角对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历程作了3次非常重要的论述。第一次是1987年召开的党的十三大。第二次是1997年召开的党的十五大。十三大报告和十五大报告都讲到了两次革命实现两次历史性飞跃,但侧重点不同。前者指的是实践上开辟了两条道路,即具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和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后者指的是形成两大理论成果,即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但是,无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还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都产生在改革开放之后。第一次历史性飞跃已经完成,毛泽东思想属于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第二次历史性飞跃30年前就已开始,至今仍在继续。第三次是2007年召开的党的十七大。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其中,邓小平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开拓和奠基之作,“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承上启下的中间环节,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最新理论成果。它们之间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既有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共同主题,又科学地回答了不同时期不同阶段所面临的新矛盾和新问题,是一个相互衔接、相互贯通的科学理论体系。社会主义是一个很长的历史阶段,在今后社会主义历史阶段中所形成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也都属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范畴。从理论研究的角度上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创新意义之一就在于,它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产生的三大理论成果的有机整合。

理论的形成和发展是理论进课堂的前提,进课堂又极大促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学习和研究。中国共产党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论述,为高校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教育不仅提供了指导思想,而且也提供了基本思路。

4.必须在引领社会思潮中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的建设和改革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在与各种社会思潮的交流和交锋中而逐步发展完善起来的。这就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具有了引领社会思潮的巨大功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只有密切联系当今中国社会上流行的各种各样的思潮,才能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高校政治理论课担负的主要任务是通过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教学,使青年学生树立起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并使这种信念和共同理想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在对青年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教育的同时,也应当考虑将当代西方社会的一些影响较大的政治社会思潮,如新自由主义、新保守主义、民主社会主义,以及在中国流行的各种社会思潮,引入理论教学的实践。有比较才有鉴别。青年学生只有对社会思潮的观点、主张有所了解,才能认清其作为资产阶级或非马克思主义社会思潮的反动性、改良性的实质,从而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科学性、进步性的认识。尤其是在各种思潮相互激荡的情况下,通过教导学生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认识、分析和评价各种社会思潮,才能取得理论教育工作的实效。

5.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教育中必须贯彻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大学时期是青年学生成长的一个关键阶段,大学生面临一系列的人生困惑。特别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大学生,会遇到许多新情况新问题,需要政治理论课教师的指导。而这些新情况新问题新困惑,许多都是由社会存在所引起的思想认识上的。青年学生的社会心理和思想动向是高校政治理论课教师面临的最大实际,也是政治理论课教学需要联系的最大实际。学生是教学对象,也是教学的主体。对教学对象和教学主体的社会心理和思想动向的了解和掌握,是有效开展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前提条件。青年学生的社会心理和思想动向,决定着教学内容的取舍、教学方法的选择和教学计划的安排。学生的思想实际包括:第一,青年学生成长时期遇到的困惑。第二,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树立状况。第三,对高校政治理论课的认同程度和满意度。第四,对社会重大问题和社会思潮的认识状况。第五,运用马克思主义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如果对青年学生的思想实际把握不准,理论联系实际就会落空,达不到预期目的。高校政治理论课教育最根本的途径是课堂教学的知识传授和政治理论素质的养成,因此,这就决定了高校政治理论课教师所面对的最大实际就是学生的思想实际。如果把理论联系实际的实际定位于社会实践活动,尽管社会实践活动是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重要内容,尽管加强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践环节是非常必要的,政治理论课就会“无的放矢”。以课堂教学为主的政治理论课,由于不适当地强调社会实践活动或实践的教学环节,形式主义的实践教学环节必然削弱政治理论课应有的科学性和理论性。从学生对社会问题和社会思潮的认识中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和社会心理趋势;利用问卷调查、考试、考查、小论文、交谈、课堂谈论等形式了解对马克思主义的掌握和信仰情况;根据青年学生对国家形势和政策的理解把握青年学生的心理动态,及时调整教学计划,充实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增强针对性和实效性。

猜你喜欢
理论体系概论中国化
再论推进藏传佛教中国化的三个维度①
正确认识和把握藏传佛教中国化的几个问题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基于霍尔三维结构的试验鉴定理论体系研究
《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体系概论》
李剑农和他的《政治学概论》
青铜器辨伪概论
山西省2018年专升本选拔考试 艺术概论
《文心雕龙》理论体系再认识①——兼论“依经立义”与《文心雕龙》理论体系之关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述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