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 扬,冯泽立
(昆明医学院基础学院,云南 昆明 650031)
亚健康状态是机体在无器质性病变情况下发生了一些功能性改变,造成人体生理机能低下,严重影响人们的工作能力和生存质量。大多数学者认为,亚健康的主要原因是过大的精神压力,不良的环境、饮食及作息等生活习惯等[1]。对亚健康状态的研究,国内文献主要集中在教师、机关干部、医务人员及学生等脑力劳动者及军人群体[2],而公交司机人群亚健康调查研究却很少报道。公交司机这类身体和精神压力都十分巨大的职业群体的健康状况堪忧,虽然公交司机有定期例行体检,然而大部分突发疾病的司机在例行体检时却并未显示异常,这一矛盾现象提示了该群体的亚健康状态应该受到高度关注。因此,本研究拟通过对昆明市公交司机亚健康状况的调查研究,了解这一群体亚健康状态的特征表现,分析相关的症状和频度,并试图分析其原因,提出应对策略。
资料和方法 选取昆明市5个公交车公司司机为对象,共发放问卷408份,收回有效问卷398份,其中男性333人份(83.7%),女性65份(16.3%),有效率97.54%。采用调查问卷方法,调查问卷分3部分:第1部分为人口学基本信息;第2部分为司机工作以及生活情况问卷;第3部分为症状自评量表(SCL-90)[3]。根据文献检索筛查出亚健康状态的常见症状[4],以生理、心理、社会适应以及饮食、睡眠等为基础而制定,在进行预调查测试的基础上,根据反馈信息修改后形成“亚健康症状量表”。每个症状分为从无、轻度、中度、偏重、严重五个等级作为被选答案,采用1~5级记分,总分>160或单项因子分>3为筛查阳性。
结 果 调查对象一般资料:本次调查平均年龄为33.49±6.509岁。男性司机333人,占83.7%;女性司机65人,占16.3%;20~29岁有119人,占29.9%,30~39岁有209人,占52.5%,40~49岁有63人,占15.8%,50岁以上有7人,占1.8%;汉族有365人,占91.7%,少数民族有33人,占8.3%;未婚有125人,占31.5%,已婚有252人,占63.3%;离异有21人,占5.3%;高中及以下有172人,占43.3%,中专有144人,占36.2%,大专及以上有82人,占20.6%;平均公交驾龄为5.55±5.329年。
调查对象工作、生活情况:在本次调查中,工作时间以8~10h为主,占总人数的64.8%;睡眠时间以6~8h为主,占总人数的67.6%;加班/超时工作的情况有36.4%的司机选择有,29.6%的司机选择很少有;在体育锻炼这一项中,有50%的司机选择很少进行锻炼;有58.5%以上的司机选择很少能够按时吃饭;吃饭时间以5~10min为主,占总人数的61.7%;在饮食习惯中,有48%的司机选择口味偏辣;有34.9%的司机不喝酒,53.5%的司机选择偶尔喝;有31.2%的司机不抽烟,26.1%的司机选择每天要抽11~20支烟;月收入以2000~3000元为主,占总人数的64.6%;在过去1年中遇到过何种问题中,占前3位的为有借款、子女问题和婚姻障碍,分别占25.6%、16.3%、11.8%。
调查对象疾病情况:在所有司机中其中79例有确诊性疾病,其中占第1位的为腰椎间盘突出和腰痛,有10人填写,占疾病人数的12.65%;第2位为肠胃道疾病,有9人填写,占疾病总人数的11.39;第3位为颈椎病,有8人填写,占疾病总人数的10.12%。另外填写出来的常见疾病还有:坐骨神经痛、肩周炎、前列腺炎、肝部疾病、消化道结石、泌尿系统结石、高血压、高血脂等等。女性司机如果有由于工作导致的疾病,排在前3位的是月经周期改变、妇科疾病和乳腺疾病,分别占63.3%、32.7%、20.4%。
调查对象亚健康情况:调查问卷结果显示398名司机有76人处于疾病状态,占被调查对象的19.1%;根据SCL90自评量表判断标准,在排除患病人群后的被调查对象中,233人为健康者,占全部调查对象的58.5%;有89人为亚健康者,占全部调查对象的22.4%。
性别分布:所有调查对象中,男性共有333例,占总人数的83.7,其中疾病状况有61例,患病率为18.3%,其中处于亚健康状态有71例,亚健康状态现患率为21.3%;女性共有65例,占总人数的16.3,其中疾病状况有15例,患病率为23.1%,其中处于亚健康状态有19例,亚健康状态现患率为29.2%。女性患病率与亚健康状态现患率都稍高于男性,但无显著性差异(χ2=1.414,P=0.234)。
年龄分布:本次调查中,年龄20~29的共有119例,占总人数的29.9%,其中疾病状况有13例,疾病率为10.9%,处于亚健康状态有31例,亚健康状态现患率为26.1%;年龄在30~39岁之间的共有209例,占总人数的52.5,其中疾病状况有48例,疾病率为22.9%,其中处于亚健康状态有45例,亚健康状态现患率为21.4%;年龄40~49岁的共有63例,占总人数的15.8,其中疾病状况有15例,疾病率为23.4%,其中处于亚健康状态有13例,亚健康状态现患率为20.3%;年龄在50岁以上的共有7例,占总人数的1.8,其中处于亚健康状态的有2例,亚健康状态现患率为28.6%。患病率以年龄段40~50岁之间的人群最高达到23.4%;各年龄段患病率有显著性差异(χ2=9.728,P<0.05) 亚健康状态现患率以年龄段在50岁以上的人群最高,达到28.6%。各年龄段亚健康状态现患率无有显著性差异。
民族分布:本次调查中汉族司机共有365例,占总人数的91.7%,其中疾病状况有71例,疾病率为19.5%,其中处于亚健康状态有86例,亚健康状态现患率为23.6%;少数民族司机共有33例,占总人数的8.3%。其中疾病状况有5例,疾病率为14.7%,其中处于亚健康状态有4例,亚健康状态现患率为11.8%。各结果对比无显著性差异。
婚姻分布:本次调查中未婚司机共有125例,占总人数的31.5%,其中疾病状况有14例,疾病率为11.3%,其中处于亚健康状态有34例,亚健康状态现患率为27.4%;已婚司机共有252例,占总人数的63.3%,其中疾病状况有58例,疾病率为23%,其中处于亚健康状态有49例,亚健康状态现患率为19.4%;离异司机共有21例占总人数的5.3%,其中疾病状况有4例,疾病率为19%,其中处于亚健康状态有6例,亚健康状态现患率为28.6%。已婚司机患病率高于其他组司机,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χ2=7.633,P<0.05),离异司机亚健康状态现患率高于其他组司机,结果也具有统计学意义 (χ2=12.463,P<0.05)。
学历分布:本次调查中高中及以下学历司机共有172人,占总人数的43.3%,其中疾病状况有34例,疾病率为20.1%,其中处于亚健康状态有37例,亚健康状态现患率为21.9%;中专学历司机共有144例,共占总人数的36.2%,其中疾病状况有25例,疾病率为17.4%,其中处于亚健康状态有37例,亚健康状态现患率为25.7%;大专及以上学历的司机共有82人,共占总人数的20.6%,其中疾病状况有17例,疾病率为19.5%,其中处于亚健康状态有17例,亚健康状态现患率为19.5%。高中及以下学历司机患病率高与其他组,中专学历司机亚健康状态现患率高与其他组,但结果没有统计学意义。
亚健康状态的临床症状频数分析:本次调查显示,亚健康状态的临床表现非常复杂,涉及到9个因子的多个症状;其中出现频率最大的为腰痛38.4%,出现频率30%以上的症状有:忘性大、容易烦恼和激动、感到自己的精力下降,活动减慢、腰痛、肌肉酸痛。出现频率为20%以上的症状有:头痛、神经过敏,心中不踏实、责怪别人制造麻烦、胃口不好、感到难以完成任务、感到孤独、感到苦闷、过分担忧、对事物不感兴趣、恶心或胃部不舒服、难以入睡、做事,必须反复检查、脑子变空了、身体发麻或刺痛、喉咙有梗塞感、感到前途没有希望、感到身体的某一部分软弱无力、感到紧张或容易紧张、感到手或脚发重、有想打人或伤害他人的冲动、醒得太早、睡得不稳不深。
结论和建议 1.增加保健设施:在SCL90症状自评量表中有38.4%的司机选择了有中度以上的腰疼,这可能由于公交车司机需要长时间处于坐姿,无法自由活动造成的,所以建议公交公司在司机休息室中购置简易的保健设施,例如小型按摩器或者牵引器,这样既保证了公交车司机在换班时得到充分的休息,也保证了司机在工作时间可以更加安全顺利。
2.加入心理测评:公交司机作为一个较为特殊的行业,其从业人员面临着工作时间长,工作压力大,生活不规律等影响,导致公交司机成为亚健康高发人群。建议更多关注公交司机的身心健康状况,定期安排体检并在项目里面适当加入心理健康测评,同时在更加合理地制订轮班和休息制度,尽量避免过度疲劳情况的发生。
3.女性司机应当得到更多关注:女性亚健康状态人群月经周期改变、乳腺病较为多见。这些临床表现可能是因为女性司机长期在公交车这个特殊岗位工作,无法按时去厕所,加班加点,身体得不到充分的休息,而且工作压力大、精神负担重,社会交往较少以及其职业特点等多种原因所造成的。因此,建议公交公司改善女性员工的工作条件和工作环境,给他们一个宽松的工作环境。可根据各单位实际情况,酌情考虑适当减轻女性的工作负担,并提供适当的工间休息和放松的场所,使其在长时间的工作后,能够放松身心。
4.增加体育休闲项目
建议公交车公司在繁忙的工作之余组织员工进行一些适当的体育锻炼和休闲活动,例如篮球赛或者健美操。以增强体质和放松神经,做到劳逸结合、张弛有度,这样才能防止亚健康状态甚或疾病的发生,提高其生活质量和工作效率。
[1]曹志友,任旷,王华林,等.关于亚健康的几点认识[J].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2003,21(5):388-390.
[2]林妙霞,李泽楷,陈燕铭,等.广州市某企业人群亚健康状态流行病学调查[J].中山大学学报,2009,30(3S):36-37.
[3]汪向东.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M].北京: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社,1999:31-34.
[4]谢雁鸣,刘保延,朴海垠,等.北京地区不同人群亚健康状态危险因素分析[J].中国公共卫生,2006,22(9):1106-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