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数字乡村工程建设分析

2011-08-15 00:48云南省农业信息中心650224张永金
云南农业 2011年10期
关键词:自然村数字工程

□云南省农业信息中心 650224 张永金

数字乡村工程是云南省委省政府加强农业、加快农村信息化建设进程所采取的重大战略举措,实施数字乡村工程建设是我省信息化、数字化、电子政务和数字云南建设的重要内容,是新农村建设的基础性、系统性工程,也是一项德政工程、民心工程。

1 数字乡村建设成效

数字乡村工程以自然村为单位,把乡(镇)村委会、自然村三级的图片、文字介绍、155项数据报表指标、视频等资料采编后上传至服务器。生成的基础信息资料客观、真实、科学、系统地反映出当地农业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变化情况,取得了五大成效:

1.1 采集了丰富的乡村信息,实现了乡村信息上网发布

截止2010年底统计:全站累计发布信息204万条,栏目图片1 406万张,数据报表44万个,上传视频文件31 389个。建站以来访问量达1 974万人次,日均2.8万人次。

1.2 建成乡村基本情况数据库,进一步摸清了乡村“家底”

全省以自然村为基础和重点的乡村基本情况数据库基本建成,涉及“三农”各个领域,内容涵盖自然资源、基础设施、农村经济、特色产业、人口卫生、文化教育、基层组织等方面,进一步摸清了乡村特别是自然村的基本情况。

1.3 建成了覆盖全省的数字乡村网站群,服务能力大幅提升

全省数字乡村网站群中含省级网站1个,州市网站16个,县级网站130个,乡级网站1 348个,村委会网页13 431个,自然村网页12.4万个。覆盖省、州市、县(市、区)、乡镇、行政村、自然村六级,大幅提升了农业和农村信息化服务能力。

1.4 拓展了建设内容,信息服务覆盖面不断扩大

数字乡村工程建设内容丰富,并逐步向涉农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种养大户和广大农民延伸,不断扩大了农业和农村信息服务的覆盖面。

1.5 初步整合了“三农”信息资源,信息共享功能进一步增强

项目建设中整合了各种信息资源,实现了省、州市、县(市、区)、乡镇及有关部门的互联互通,进一步增强了信息共享功能,已初步建成了覆盖全省的农业和农村信息服务体系。

2 数字乡村工程建设主要经验

2.1 切实加强组织领导

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把数字乡村工程建设列为省委、省政府20项重点工程之一。确定了领导小组设在农业厅后,各州、市县也相继成立了领导小组和办公机构。各州市、县(市、区)、乡镇均成立了以党委、政府领导为组长的领导小组和工作班子,全省有近4万人参与了工程建设,确保了具体工作的落实。

2.2 认真研究制定实施方案

2007年6月21日,成立了副省长孔垂柱任组长的农业和农村信息化建设领导小组,及时下发了《关于实施数字乡村工程建设的意见》、省农业和农村信息化领导小组和办公室下发了《云南省数字乡村工程建设工作方案》和《云南省数字乡村工程建设信息网络项目实施方案》等文件及简报30余份。省农业厅和信息产业办对数字乡村工程建设的技术方案进行了认真研究,多次征求了有关部门和专家的意见,并组织了专家评审。各地结合自身实际,制定了“数字乡村”工作建设实施方案,进一步明确工作步骤和工作责任。

2.3 及时安排部署工作,确保建设资金到位

省政府于2007年6月22日主持召开全省工作会议,对先期试点工作进行了认真总结及面上工作作了安排部署。各州市先后召开了不同形式、级别的动员部署会议,对工作进行了总体研究和部署,并对数字乡村工程建设的项目资金作出了特事特办的批示,确保了配套资金落实到位。

2.4 各部门通力配合协作

各部门在数字乡村工程实施中给予大力支持和配合。省信息产业办多次和农业厅研究工程方案,并派员参与了省农信办的有关工作,省财政厅及时安排了补助经费,省民委、交通厅、广播电视局和通讯管理局等部分成员单位和省委督查室多次派出工作组进行督查和调研。新华社、云南日报、云南电视台等新闻媒体对数字乡村工程进行了全面深入的宣传报道,形成了良好的舆论氛围。

2.5 充分整合各种资源

省级在省农业信息中心搭建数据中心,节约了软硬件投入。多数州市将工程作为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来抓,抽调了信息、统计、学校等有关部门熟悉计算机操作的骨干参与工程建设,有效整合人力、财力和设备资源,避免了重复投资建设。

2.6 大胆探索创新工作方式

由于乡村网页制作等方面没有现成可供借鉴的经验,为确保完成任务,全省组织开展了试点,积累了经验;针对数据传输量庞大,而基层互联网带宽低、人员技术力量薄弱等情况,开发了乡村基础信息离线录入软件,有效解决了12万多个自然村的数据保存和上传的问题;为增强13万多个网站的特色提供了多种网站模板自行选择;依靠自身力量开发了电子地图导航系统,采用语音合成软件进行视频配音;编制了村级文本自动生成软件,确保了工程有序推进。

3 存在问题

3.1 组织保障跟不上,信息队伍不稳定

一是在当前的数字乡村工程建设工作中,由于乡镇农业机构改革,导致部分已经过培训能独立应用信息技术开展信息工作的乡镇信息员分流到其他单位,造成部分乡镇的数字乡村工程建设工作陷入了极为被动的局面,致使工作难以正常开展。二是由于目前从事农业信息工作的人员都是专业技术人员,而事业单位的专业技术人员工资都是与职称相挂钩,如这些人员长期从事农业信息工作,而不从事相对应的专业技术工作,这必将会影响到他们今后的职称晋升评定与待遇。因此,造成了目前这些从事农业信息工作的人员不能安下心来全身心的投入到搞好农业信息化建设工作上来,这一因素已成为今后能否稳定农业信息队伍的主要因素。

3.2 信息来源不畅,致使网站信息得不到及时更新

由于数字乡村网是一个涉及面广且内容多的综合性政府涉农网站,网站信息来源涉及农村工作的各部门和各单位。而目前网站的信息来源仅依靠农业系统,致使网站信息来源不足,网站信息得不到及时更新。

3.3 基础数据更新较慢

目前在农业系统内普遍缺乏熟练掌握应用计算机和摄影摄像的专业人员,这给网站的安全运行维护管理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困难,相关专业技术人员的缺乏,已成为制约农业信息化建设和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

3.4 经费投入问题

2007年以来,省级财政虽然每年都有投入,但是,“数字乡村”工程建设涉及面广,仅省级财政支持是不够的,各地在争取本地财政配套资金方面力度不够,导致工程建设进度滞后,不能按时完成当年的工作任务。

4 下一步建设建议

4.1 加强组织领导,明确工作重点

各级农业部门要把数字乡村作为一项长期性的工程重点来抓,将其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列入信息化总体规划和新农村建设发展规划,并将“数字乡村”网站纳入政府网站平台进行建设和管理,建立责任制、明确目标任务,强化检查督促,为数字乡村工程建设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证。

4.2 着力加强数字乡村网站信息发布

要及时公布政策法规、发布适宜公开的规范性文件和我省农村经济统计数据、重大工作部署等重要信息,及时更新已经变动的信息,不断提升信息发布的深度和广度。

4.3 进一步完善运行管理机制

一是建立资源共享机制。二是建立工作激励机制。三是要建立信息报送机制,稳定信息来源渠道。四是要将数字乡村系统维护费用纳入正常的财政支出。

4.4 进一步拓展“数字乡村”工程的应用功能

有条件的州(市)、县也可根据实际工作需要,开发适合本地服务的应用系统。通过应用系统的拓展,不断增强数字乡村工程服务“三农”的能力。

4.5 加强“数字乡村”省级数据中心安全管理

省级数据中心是支撑各级数字乡村网站及各个应用系统的神经中枢,做好省级数据中心系统维护工作,确保各级数字乡村网站高效安全运行,为“三农”事业提供优质服务,巩固工程成果。要强化信息网络安全意识,制定统一规范的安全管理制度,提高安全管理人员技术水平,配备必要的安全设施设备,防范信息网络安全事故发生。

4.6 进一步健全农业信息服务体系

农业信息服务体系是“数字乡村”工程建设的关键和重要保障。要继续推动农村综合信息服务站规范建设,提升农村综合信息服务能力。一是建立健全各级管理和运行维护机构,解决相应的工作条件。二是配备相应的人员。三要加强信息管理人员的培训。

4.7 进一步强化保障措施

实施“数字乡村”工程建设,推进农业信息化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各级农业部门要高度重视。一是要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二是加大投入,落实工作经费。三是加大宣传力度。

猜你喜欢
自然村数字工程
《计算机辅助工程》征稿启事
山东:2025年底硬化路铺到每个自然村
2025年山西垃圾收运覆盖90%以上自然村
高速透平真空泵工程应用
答数字
河南所有贫困自然村 实现4G网络全覆盖
河南安排部署贫困自然村宽带网络全覆盖
数字看G20
子午工程
成双成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