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彝良县农技推广中心 657600 郭天军
彝良县位于滇东北高原,昭通市中部,全县平均海拔1 500.2m,属亚热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3.4℃,平均日照1 217.6h。全县魔芋种植面积约3 466.7hm2。其中白魔芋 1 466.7hm2,花魔芋 2 000hm2。
根据魔芋生物学特性,我县具有魔芋最适宜区1.4万hm2,适宜区1.83万hm2。土壤疏松,保水、保肥、保土能力好,气候温和温润,雨热同季,干湿分明,适宜魔芋生长的需要,发展魔芋生产土地资源潜力大。
魔芋生产效益比较高,价格一直走好。白魔芋平均价格稳定在2.60元/kg,扣除每亩成本1 200元,纯收入达2 687元;花魔芋稳定在1.80元/kg,扣除每亩成本1 000元,纯收入达3 590元。
魔芋种植在我县历史悠久,广大魔芋种植户具有丰富的种植经验,并掌握了地块选择,种芋分级,处理及消毒,中耕管理,病虫防治,采收等一系列基础技术。
我县交通四通八达,目前巧(家)威(信)公路、入川公路、县县通油路工程全面开通,县城距昭阳区只有70km,距内昆铁路的彝良火车站20km,水、电、路、通讯畅通,区位优势明显,有利于搞活产品流通。
1)我县因为大部分农民都是零星种植,规模小,缺乏深加工企业的有效带动,全县魔芋仅销售原材料或半成品,资源优势难以转化为经济优势。
2)魔芋病害严重,且由于我县因资金严重不足,从而无法引进脱毒种芋及对魔芋种植的病害进行研究及防治,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影响了我县魔芋产量、品质的提高。
3)由于魔芋生产投入高,种植农户多数无力购买种芋等生产资料,从而无法形成大规模的连片种植。
4)营销紊乱,市场价格不稳。到目前为止我县都没有一个魔芋加工厂,无法形成农户—基地—厂商的一体化;种植区域远离城镇,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信息的传送,种植农户不能及时了解市场信息;农户种植面积不大,产品数量不多,零星的运输增加了成本的投入,加大了种植农户的负担;交易都是等待收购商贩到村收购,因此出现收购商在收购时压级压价等现象,导致魔芋价格不稳定,形成市场混乱。另外,当年的销售价格直接影响了农民第二年种植规模和产量。
进一步拟定魔芋发展规划,争取国家、省的项目投入。市、县各有关涉农部门应将有关的项目资金向魔芋产业倾斜;加大金融机构信贷投入,通过财政贴息、小额信贷等多种方式增加信贷规模;充分集纳社会资金投入,采取入股、集资等形式大量吸收民间资本和其他社会资金用于发展魔芋加工业。重点抓好魔芋新品种引进及品种改良、良种繁育基地建设,以发展标准化魔芋种子基地为基础,突破性发展标准化商品魔芋生产基地,从而降低脱毒薯的生产成本,减轻种植农户的负担。
3.2.1 加强领导,强化职责。成立魔芋产业化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对全县魔芋基地建设、规模化和标准化种植及产业化发展建设规划。设立魔芋管理机构,明确管理职能,核定人员编制,安排工作经费,做到有牌子、有职责、有经费、有专人,抓好魔芋产业化建设的组织管理、协调和服务,促进魔芋产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3.2.2 制定政策,招商引资。努力改善投资环境,简化办事程序,为投资商搭建良好的生产和经营平台;以高起点规划、高规格管理、高效率运转、高质量服务为标准,对从事魔芋生产、科研、加工、销售的企业,在税收上给予优惠;对龙头企业要从信贷资金、政策扶持、科技开发等方面给予积极支持,使企业在收购原料、加工工艺改进等方面有充足的资金;促成企业提前与农户签订保护价收购鲜魔芋或魔芋角的订单合同,使农户与龙头企业形成诚实守信、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经济共同体。
3.2.3 扶持种植大户。有关部门给予魔芋种植大户产业扶持政策,并出台鼓励发展大户政策,以大户的辐射作用来带动其他农户,并对走向产业发展的魔芋大户,给予更多政策倾斜和支持。
1)县级涉农部门组织和派出技术骨干出外进行培训,学习先进的魔芋种植和病虫害防治技术,以增强自身的专业技术,加大对村民的技术培训,传授科学种植知识。
2)积极开展试验、示范工作。科技部门要有针对性的对在魔芋生产上容易出现的软腐病、白绢病进行防治性实验的研究和探索,并请外地的魔芋专家到我县种植实地进行讲解。针对魔芋出现的病虫害、土壤施肥度和不良生长等情况进行实地讲解,结合自身的经验拟定出一套高产栽培技术方案,提高农民科学种植技术水平。
3)乡镇和村两委班子购买和提供农业技术指导相关方面的书籍,成立科学种植技术学习班,结合种植经验,共同探讨如何高效种植魔芋。
4)在魔芋规划区内重点扶持几家种植农户,充分发挥魔芋带头人作用,由他们向群众传授种植魔芋的经验和技术,充分发挥“双培双带”作用,号召、带领和鼓励群众发展魔芋种植,带领群众发家致富奔小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