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通市农村经济发展与实现方法探讨

2011-08-15 00:48昭通市农业科学推广研究所657000
云南农业 2011年11期
关键词:昭通市城市化特色

□昭通市农业科学推广研究所 657000 阳 敏

昭通是一个农业大市,农村面积大,农业人口占89.73%,农业资源丰富,特色优势农业发展迅速,是云南省粮食、畜牧、烟草、马铃薯、苹果、蔬菜、蚕桑、魔芋、竹子、天麻等的主要产区。农业在全市的经济发展中占据着很大的比重,农村经济的发展与否直接关系着昭通市的社会经济发展。

1 农村经济发展构想

1.1 转变思想观念,实现农业现代化

农业现代化是未来农业经济发展的唯一出路。昭通市农业基础相对比较落后薄弱,想要实现农村经济的再次飞跃最好的切入点只能在基础条件较好的郊区农村做试点,灵活的适当改变现有的土地承包制度,在农民承包优先的条件下,把多余的大片土地承包给有一定资金和技术的团体或个人,推行农业生产的“招商引资”。当农业实现集约化生产后,将有大部分的农业劳动力解放出来,解放出来的劳动力又可以补充到城市发展其他行业,剩余的劳动力又可以通过劳务输出增加经济收入,这样将能很好的促进城乡之间的良性经济发展。

1.2 以城郊为切入点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

现今的城乡“二元结构”严重阻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这一桎梏必须要打破,代之逐步实现城乡一体化即全面城市化。目前昭通市各县区的城郊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城市化条件,以城郊为实现城市化的切入点是切实可行的办法,只要合理开发正确引导,就可以加快城市化进程。

2 实现途径

2.1 明确发展目标,走城郊城市化道路

1)充分利用各县区城郊的区位优势、资源优势和产业优势,积极围绕休闲、生态、观光、旅游农业以及名优农产品进行项目包装,积极开展各类相关招商活动,做精有限资源农业。

2)借助城市工业的辐射作用,充分利用当地人力资源,夯实工业经济基础,加速资本和产业转移,促进农民职业和空间转移,做强短小精悍工业。

3)充分利用东接贵阳南连昆明北接成都的区位优势,建设特色农业生产基地,生产为城市配套的蔬菜、花卉、畜禽等副食品类农副产品,搞活三产服务业,形成新型的城乡产业结构和城郊农村经济体系。

4)以城带乡,以乡促城。面对耕地逐年减少的现实,引导农民向城市集聚,以“城乡一体,共同发展”为目标,借鉴城市管理的成功经验,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整治乡容村貌,以城带乡,以乡促城,实现城郊农村城市化、城郊农民市民化,使城郊农村经济成为城市经济的一部分。

2.2 鼓励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外转移

昭通市农村剩余劳动力达180万人,每年劳务输出124.16万人(次),工资性收入93.18亿元,占整个农村居民现金收入的比重达59.42%。劳务经济已成为全市的一大经济支柱产业。要做好农村劳动力的再就业,就必须为他们在城市就业创造良好的条件,让他们享受和城市劳动力一样的待遇和福利并平等就业,同时,也要为他们在城市定居提供便利。同时,要加大城镇建设力度,为农业人口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并引导他们合理的流动,以防过多增加城市的压力。

2.3 发挥特色优势,打造农村品牌效应

2.3.1 跳出农业看农业,跳出农村看农村,在种植结构上有特色。随着城市文明和生态文明的发展,城郊农业的功能和作用不断延伸,生态农业、精品农业、旅游农业、观光农业、花卉农业、农业度假村不断涌现,城郊农村和农业成为城市的绿化带、景观带和大花园,为市民提供更多的休闲观光场所。如昭阳区的永丰镇,具有历史文化底蕴的龙家祠堂、特色的农业种植业和养殖业,现在百亩荷塘已经初具规模,这些必将成为永丰镇农村经济发展的强劲动力。

2.3.2 坚持在发展上有特色,在特色上有差别,在差别上创优势。大力发展花卉、蔬菜、林果、特色餐饮等产业,形成特色优势和规模效应,推动城郊型特色农业的发展。用工业化手段推进城郊农业,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用工业管理的方法和手段,把农业当工业抓、把农业当项目搞,实现企业化运作、产业化经营、工业化发展。如昭阳区作为昭通苹果的主要产区,具有自己的特色优势,现在已经有了很好的发展,扩大生产面积提高产量,做强做大苹果产业,必将为昭阳区农村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2.3.3 围绕城市二、三产业发展,优化资源配置。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和农村经济结构,提供充足的农业生产资料,满足城市产业发展需要,使城郊型特色农业成为城市产业发展的“大仓库”,使城郊特色的农村成为中心城市的“后花园”。

2.4 加大农业招商引资力度

要进行农业招商,就需要进行土地承包制度的改革,把农民手里富余或生产效率极低的土地承包给企业,让他们进行现代化耕作或者是多种形式的农业生产活动。这些措施和吸引人才交相呼应,给大中专毕业生进入这些企业发挥其技术专长提供平台。同时,小城镇的建设也可鼓励招商引资,江苏和浙江一带就有很多通过这种方式而成长起来的城市。如昭阳区小城镇建设已经轰轰烈烈的拉开了序幕,旧圃小城镇建设、三甲新农村建设、葡萄井彝族主题文化建设已经完成或在建,昭阳区农村经济发展将进入一个新的阶段,这也将为各县农村经济发展提供经验。

2.5 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农业投资

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不仅关系到招商引资的力度,也是城市化和提高农民生活质量的保障,必须引起重视,建议各级政府加大这方面的投入,切实改变农村的电力、通信、供水、供气、交通等状况。对农业的投资不但要减轻农业税,主要必须集中在加大对农业技术的科研上,改善农业生产的灌溉和抗灾害等能力。

猜你喜欢
昭通市城市化特色
昭通市种业现状与“十四五”种业发展对策
特色种植促增收
《城市化过程与特点》教学设计
特色睡床满足孩子们的童年梦
亲人
亲人
2009年热门特色风味小吃
抓普及、促提高、创特色
雕塑的城市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