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容娟
(湖北经济学院体育系,湖北 武汉 430205)
体育舞蹈中国创新发展路径略论
刘容娟
(湖北经济学院体育系,湖北 武汉 430205)
体育舞蹈在中国的创新与发展必须适应中国的国情,以服务“全民健身”为主旨。体育舞蹈在中国创新发展的途径主要有3条:一是动作与编排的创新;二是团体舞队形的创新;三是音乐配置上的创新。在3条路径中增加“中国元素”,是体育舞蹈发展到一定程度历史的必然。体育舞蹈只有创新,才能有发展,才能永葆旺盛的生命力。
体育舞蹈;创新与发展;《全民健身计划纲要》;中国元素;动作队形编排;音乐配置
在谈到体育舞蹈时,业内人士普遍持有“西化”的观点,认为体育舞蹈的10个舞种,完全是从西方各民族舞蹈中演变而来的,那么在我国推广体育舞蹈时,必须一招一式都得严格的按照西方的标准,不得有一点点走样,这不仅仅包括体育舞蹈的动作与编排、舞者外在形体与内在气质的表现,就连音乐的配置也必须是原汁原味的外国乐曲。严格按照国际标准,这本无可厚非。但是我们所处的是一个创新的时代,任何事物如果保持一成不变,就没有鲜活的生命力,也不会得到创新与发展。探戈舞发展到今天被誉为交谊舞中的皇帝,恰好地说明了舞蹈的创新发展是多么重要。探戈最初源于英国乡间的一种土风舞,后流传至西班牙,在那里得到了一定的发展,西班牙人称它为“danza”。其后,西班牙殖民者将“danza”带入古巴,“danza”与古巴当地的土风舞融合而演变为“哈瓦那舞”(Danza Habanera)。哈瓦那舞在古巴逐渐地占据了主流舞蹈的地位。后来随着世界各地移民大量地涌入阿根廷以及各民族的相互融合,热那亚人从意大利带来了优美抒情的小夜曲,高乔人从自己家乡带来了舞蹈“米隆加”,船员和水手们从古巴带来了曲调明快的“哈巴涅拉”,随着时间的向前推移,各种舞蹈元素音乐元素逐步地融合在一起,在19世纪逐步形成了独具特色与风格的一种新型舞蹈,即我们今天所见到的探戈舞的原形。另外一例也能充分说明艺术创新发展的重要性,有着严格标准的体操运动,为什么会在我国会取得巨大成功呢?就因为我国的体操运动能创新,在严格遵守国际体操竞技标准的前提下,根据我国运动员自身的特点创造出“程菲跳”“楼云跳”等一系列高难度的动作,这些具有中国特色的体操动作,不仅为中国运动员在各类世界大赛上摘金夺银创造了条件,并为国际体操界所认可,成为体操运动新的国际标准。以上两例对体育舞蹈在中国的创新发展应是一个极好的启示。那么,体育舞蹈在中国创新发展的途径是哪些呢?
目前,我国体育舞蹈的套路动作绝大多数都是按西方既定的模式编排的,在动作与创编上还没有形成自己的特色,这也是我国体育舞蹈与其他体育舞蹈强国之间明显的差距。我们知道,动作是构成体育舞蹈的最基本要素,是体育舞蹈各种表现形式的载体,它形成体育舞蹈的基本特点。当今世界,体育舞蹈的动作技术发展较快,主要表现为单个动作和动作组合更新快、数量多,在成套动作的创编上,也是不断推陈出新。中国体育舞蹈要想立于世界舞林,在动作与创编上必须紧紧盯住国际上体育舞蹈的发展趋势,在紧跟世界潮流的同时,要敢于创新,充分发挥我们的想像力和创造力,汲取中国古代艺术的精华而为我所用。例如,我们知道在中国古代的文化史上,“武”与“舞”字是通用的,因此就有了“武舞同源”之说,这早已为文字学家与史学家们所证实。经学者们考证:中国自宋代以后消失了的古典舞,某些动作仍在武术中得到了保存,这也充分说明舞蹈与武术二者的关系是何等的密切。如果我们的化育舞蹈工作者与体育舞蹈的编导者能够认真深入地探讨中国武术的美学观,有的放矢地汲取武术中的动作、技巧和造型艺术,将之为体育舞蹈所用,无疑会对体育舞蹈的创新发展大有好处的。我国舞蹈艺术的开拓者吴晓邦先生曾说过:“搞舞蹈不学中国武术,不研究中国武术是不行的。武术在舞蹈中占极重要的位置,武舞同源共生,舞蹈的一半属武术,武术与舞蹈是密不可分的……”吴老先生的这段话是值得我们深思的。
体育舞蹈的动作与编排要想在中国创新发展,体育舞蹈家们就必须善于将本民族舞蹈、武术、戏曲以及优秀的其他种类的艺术素材融汇于体育舞蹈的套路编排中,突出有中国特色的体育舞蹈编排风格,向世界舞林充分展示中国体育舞蹈的魅力,力争在国际标准舞的规范动作中,像中国体操项目中的“程菲跳”“楼云跳”一样,出现更多的“中国动作”“中国舞步”“中国组合”的新标准。
团体舞是体育舞蹈的一个重要项目,其特点就是队形的变化。比赛时,体育舞蹈的团体舞是由8对男女选手组成,他们以集体表演的形式,在23 ×15米的场地上,通过队形的不断变化及空间不同层次的穿插,形成整齐一致中的错落有致和变化中的依次有序的艺术效果。例如,斯洛文尼亚队在参加体育舞蹈团体舞比赛时,在规定时间内共完成38个队形变化,平均6s就变换一次队形,丰富的队形变化成为他们取得奖牌的制胜法宝。
在我国推广普及体育舞蹈团体舞,可以突破人数的限制,这符合我国体育舞蹈参加者众多且活动场所多在公园的实际情况。人数多的团体舞更能收到令人意想不到的的艺术效果。例如,北京“动之韵舞蹈团”的体育舞蹈团体舞由46名舞者表演,他们娴熟的舞步、热情奔放的舞姿,特别是变幻莫测的队形组合所形成的令人眼花缭乱、大气磅礴的场面,赢得了无数观众的喜爱。然而,令人遗憾的是这种注重团体舞队形创编的事例,在我国的体育舞蹈界却很难见到。这种情况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群众性的体育舞蹈很少有团体舞,我们在公园及体育场所见到的多是双人舞;二是即使有团体舞,其编排也多是照搬西方的既定程式,极少有我们自己的、带创新性的队形编排。体育舞蹈要想成为全民健身的主打项目,就必须在团体舞的编排上创新。要创新,就必须积极拓展我们的思维,跳出西方团体舞编排程式的巢臼,在编排中大胆地创造性地加入中国艺术元素。在这点上,中国聋哑人艺术团《千手观音》集体舞蹈编排的成功,对我们是一个极好的启示。
如同动作与队形编排一样,中国的体育舞蹈在音乐的配置上也是以西方音乐为主,鲜有自己的民族特色。音乐作为体育舞蹈的灵魂,它引导舞者以形体动作渲泄自己的思想与情绪,传达自己民族的感情与风貌,反映一个时代的精神与生活。所以说,音乐有着强烈的民族性、地域性和时代性。
不可否认,西方音乐在体育舞蹈的传播与发展中起到了巨大的作用。例如,19世纪著名的奥地利作曲家约翰·施特劳斯创作的圆舞曲,不仅奠定了华尔兹快速舞步的标准(每分钟50 ~ 60拍),同时也确立了华尔兹舞“舞中之王”的至尊地位;探戈舞曲以其强烈的切分节奏,使人们深深为之感动,使探戈舞不仅风靡欧美,并以其特有的魅力征服了全世界;拉丁音乐凭着强烈的节奏,自由奔放、热情洋溢、欢快粗犷的风格,让拉丁舞迅速地蠃得了全世界年青人的喜爱。
体育舞蹈从20个世纪80年代初期传入我国,至今已有近30年的历程了,人们自然会对舞蹈的音乐配置提出更高的要求,亟需要能带给人们耳目一新的特别是有中国风格的体育舞蹈音乐出现,但令人遗憾的是时至今日,我们在体育舞蹈的表演或是比赛中几乎欣赏不到有中国风的伴奏舞曲。有一个非常有趣的例子值得我们深思:在2010年IDSF摩尔多瓦体育舞蹈锦标赛上,来自摩尔多瓦的16位舞蹈家(8男8女)参加体育舞蹈集体舞的比赛,比赛中,令人震惊的一幕出现了,摩尔多瓦舞蹈团的伴奏音乐全都采用的中国音乐,如高胜美版的《其实你不懂我的心》、尹相杰的《天不下雨,天不刮风,天上有太阳》、陶晶莹版的《姐姐妹妹站起来》等,这一崭新的体育舞蹈音乐伴奏形式引起了全场观众极大的兴奋,将赛场的欢乐氛围带入了高潮。最终,摩尔多瓦舞蹈团凭借出色的舞技及令人耳目一新的伴奏音乐赢得了此届比赛的亚军。其实,中国音乐有很多是非常适合体育舞蹈表演的,如广东音乐《彩云追月》,李谷一演唱的《乡恋》就非常适合体育舞蹈中探戈舞的伴奏;歌曲《今夜星光灿烂》可谓中国的华尔兹舞曲;中国古典乐曲《昭君出塞》是体育舞蹈中布鲁斯舞十分难得的音乐伴奏素材等。
我国有着博大精深的音乐宝库和人才济济的音乐创作资源,相信体育舞蹈界人士与中国音乐界的专家携手合作,将“体育舞蹈的中国音乐配置”作为一个科研课题进行深入地研究,是不难创作出有中国风格的体育舞蹈乐曲的。
综上所述,体育舞蹈在中国创新与发展的3条路径中增加“中国元素”,是体育舞蹈发展到一定程度历史的必然。任何事物,只有创新,才能有发展,才能永葆旺盛的生命力,体育舞蹈也不例外。让我们期待具有中国特色的体育舞蹈不仅在我国全民健身运动中更加普及,发扬光大,也能为国际体育舞蹈界送去一抹新的曙光。
[1] 张艳萍,袁志华.我国体育舞蹈“多元化”发展趋势及社会价值探析[J].成都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2).
[2] 冯双白,于平.吴晓邦舞蹈文集[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7.
[3] 摩尔多瓦舞者用中国流行乐伴奏获比赛亚军[N].扬子晚报,2011,2(14).
G834
A
1674-151X(2011)12-020-02
10.3969/j.issn.1674-151x.2011.12.009
投稿日期:2011-07-23
刘容娟(1973 ~),讲师。研究方向:体育教学与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