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现代体育教学中涵盖的育人理念

2011-08-15 00:50:25李秀荣杨润琴
武术研究 2011年8期
关键词:教材体育课程

李秀荣 杨润琴

(1.山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山西 太原 030021;2.山西医科大学体育部,山西 太原 030001)

浅析现代体育教学中涵盖的育人理念

李秀荣1杨润琴2

(1.山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山西 太原 030021;2.山西医科大学体育部,山西 太原 030001)

当今我国的体育课程体系有了新的发展,体育课程改革当之无愧地成为了学校体育教育改革的中心,同时也衍生和固化了一些急需探明和解决的课程实际矛盾和理论疑难,因此,体育课程改革的推进与课程理论自我完善亟待改变。

趣 能 情 智 美

1 体育载知识之车而寓道德之舍也筋骨者吾人之身,知识,感情,意志人之心

体育从产生的那一刻就始终把人作为自己的对象,它利用自己特有的身体运动来促进人的发展,发掘人的潜能,美化人的生活,树立理想的人生,进而创造完美的人。体育以人为中心,不仅在于要使人的身体获得健康和谐的发展,而要发掘人的潜力。惟有以人为中心培养人,发展人,造就人,才是人类一切活动中最值得最有价值和最有意义的事。所以张人杰在《大教育中》认为人的全面发展含义包括三个方面,即人的体力和智力获得充分的自由的发展和运用,人的道德审美情趣的高度发展,人的个性的充分发展。

2 传统向现代的转变

(1)在大多数的观念中,一提体育就是和跑、跳、投,强调身体相联系。而一提体育教学,人们一定会说无非是教学生打打球,跑跑步,锻炼锻炼身体而已。这也是传统观念对体育教学教育理念的理解。即仅仅将体育教学框归于一个狭小的身体活动的范围当中,却没有考虑到体育教学对学生智力、心理、道德行为,人格魅力等全方位的教育影响。具体而言,传统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主要受教学“三中心”思想影响,教学中强调严密的组织纪律性,重视教师的主导地位与作用。教学被程式化、竞技化、训练化所淹没,忽视学生在体育教学中主体作用的发挥,注意力过分集中于运动技术的传授,忽视个人的创造力和体育能力的发展,忽视了体育课是一种身体精神与智力活动相结合的特殊的教育基本形式,将体育教学改革的注意力完全集中在体育课堂的教学形式上,忽视了体育教学空间的横向发展。对此,惠蜀在《体育哲学》中有一个较深刻的认识,他指出:“体育并不把自己的上浮仅仅停留在‘身体’上,体育在促进人体的健康与完美的同时,还促进人格的完美与精神的健康,而且还要发掘人的潜力。”

(2)1979年我国学校体育的一次重要会议,——扬州会议(这是我国体育课程论的一次重要的历史性转折),以“增强体质为主”成为体育工作者普遍接受的观点(但言外不能理解为增强体质是唯一目的)。为适应世界范围内的人文主义课程理论的发展趋势,有必要从生理、心理和社会三个维度来挖掘学校体育功能。把学校体育的价值目标真正定位于人的素质的全面提高。

3 趣、能、情、智、美的提出

首先,人的身体是一切脑力劳动,体力劳动的物质基础,没有良好的身体状况,一切都只能是纸上谈兵。正因如此: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大大促进了现代体育课程理念的发展。庞无宁教授提出了“怡情、溶智、达美”的新思维。具体目标是:(1)培养学生良好的体育意识知识,使学生终身热爱体育、参与体育。(趣)(2)通过体育教学活动,掌握各年龄阶段相应的体育知识和技能。(能)(3)完美学生的品质,丰富学生的情感。(情)(4)发展学生的创造力,提高学生的体育锻炼能力。(智)(5)在增强学生审美意识,提高学生审美能力的同时,不断拓宽体育文化内涵。(美)

其次,体育教学并非简单的身体锻炼,而是一个综合性的全面育人过程。因此,体育教学的内容应是丰富多彩的。若简言之即:体育教学的“教”应是“有用”的内容。那么,怎样来解释“有用”呢?(1)纵向现在与未来有用。对人将来健身、锻炼有用,对学生成长阶段,现在的锻炼有用。(2)横向有用。不仅对人的健身、锻炼,娱乐有实用价值,而且对人的全面发展,成长有用。对人的创造力的培养,人的协调发展有用。(3)直接或间接有用。即对健身有用,又对人的发展创造力,个性完美有直接和间接作用。“教什么”的问题,一方面对我们的体育教学内容提出改进;另一方面,也要求选择教材要精优,内容丰富多彩,既具有使用价值,又能健身,还可娱乐,更有育人之功效,所谓达到寓教于乐。

4 教育学的新思维

体育教学的特殊性在于身体练习为一种手段途径,来最终达到全面育人的目的,所以实施了弹性控制是相当必要的。教学应该是为学生和社会对人的需求标准服务。不能把注意力仅仅落在教材内容和教学任务上,而对学生的身体心理和对社会体育文化现状不管不顾。所以应注意以下问题:

(1)淡化以教材为中心,以完成教学任务的宗旨的思想。强化“以人和社会为本”的教育观念。

(2)充分认识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对教学工作切实负起责任。同时还要清楚意识到教师主导作用的关键是调动学生的主要性和积极性。

(3)全面了解学生,包括他们的身体状况,体能水平,个性特征,心理状态及其所处的学习和生活环境等。

(4)因材施教,发挥每个学生的特长。

(5)注重教的实效性,随时接收学校有关部门完成教学任务的反馈信息,及时分析实际效果与期望效果间产生差距的问题所在,并对以后的教学工作进行调整和改进。

(6)在教学中合理运用“弹性控制原理”,虽然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起到一个定向主导的作用,但学生是整个体育教学实践活动主体。与其它教学相比,学生在体育学习的时间大多是自控状况下的自主活动。给予学生足够的自我空间,以便及时适应客观事物的各种可能发生的变化。在确定教学控制目标,任务,制定计划和各种教学模型时,应该留有必要的可调节余地。

5 充分发挥“吸纳”功能,使教学更具有动态发展模式

传统教学理论的教学,教材,成为教学的基本要素。现代教学结构,不再把注意力放在强调“三角形”结构的稳定牢固,一成不变,而更趋向于动态发展,更重视学生、教师、教材功能的有机结合,以期达到一部分之和大于整体效应,即“学生+教师+教材=学生掌握的知识和形式的能力”原有教材提供的知识。该教学结构模式更为关注的是如何充分发挥学生和教师的主动性,无须拘泥于稳固的“三角形”支架上,要强调的是:

(1)学生:学生不是仅靠教师的“教”就可全面发展的。他们的学习必须要在学习与生活的过程中不断向课堂以外更大的空间延伸。包括与同学的互助,与教师的交流,社会活动参与,以及接受家庭成员的影响等等。

(2)教师:尽管教师对传授内容的浓缩提炼在教学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但再优秀的教师也不可能单靠自己教出优秀的学生。教师同样需要“吸纳”功能,包括吸取前人的经验,借鉴其他教师或其他学科的教学经验与方法,接收学生的反馈信息,以及老师自身的不断学习与提高等。

(3)教材:单个子系统内教材并非是独立存在的,学生学习后气馁的信息会对其产生影响,教师也会在讲授前后对其进行提炼修改,所以它是不断变化和更新的。与此同时,某子系统教材对其它学科教材交叉、融合。另外教材自身的传承与开发同样是一个“吸纳”的过程。

6 结语

由于教育是在为学生完善的成人生活做准备,因此,我们首先应该注重根据社会的需要来确定目标,对人类经验的分析,把人类经验分成一些主要领域,通过对整个体育领域的审视,推出目标,选择目标。在当今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中,体育课程必须是建立在对学生和课堂教学研究基础上,所以教师应该是一位研究者,而不是一个目标的顺从者。按照素质教育的要求,教师应鼓励学生对教材的质疑和对教师的超载。赞赏学生的独特性和富有个人性的见解,引导学生积极从事体育实践,提高终生体育的意识和独立体育锻炼的能力,完成历史赋予我们的使命。

[1]吴志超.现代教学论与体育教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3.

[2]张人杰.大学教育[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1995.

[3]惠 蜀.体育哲学[M].第一版,成才,四川教育出版社,2000.

[4]曲宗湖,杨文轩等.学校体育教学探索[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5]庞元宁,何建文.体育课程新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On the Man Development Concept of Modern Physical Education

Li Xiurong1Yang Runqin2
(1.Electrical Power Ocupational Technical Institue of SEPC,Taiyuan Shanxi 030021;2.P.E.Department of Shanxi Medical University,Taiyuan Shanxi 030001)

With the new progress of modern China physical education curriculum system,the reform of P.E.curriculum hasbecome the center of school P.E.reform,meanwhile,there are some contradictions and difficulties appeared from the reform,so it isurgent to promote the perfection of P.E.curriculum.

fun ability emotion intelligence beauty

G807.4

A

1004—5643(2011)08—0119—02

李秀荣(1958~),女,副教授。研究方向:体育教学改革。

杨润琴(1960~),女,教授。研究方向:体育教学。

猜你喜欢
教材体育课程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
教材精读
提倡体育100分 也需未雨绸缪
甘肃教育(2020年2期)2020-11-25 00:50:04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计算机教育(2020年5期)2020-07-24 08:53:38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
2016体育年
我们的“体育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