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圣琪[南通广播电视大学, 江苏 南通 226006]
作 者:景圣琪,硕士,南通广播电视大学副校长,副教授,研究方向:中国古代文学。
《红楼梦》涉及了历史、政治、宗教、民俗等社会的方方面面,涵盖了烹饪、服饰、书画、医学、金石等生活的林林总总,曹雪芹在此书中凭借精妙的结构布局、高超的语言艺术、独特的写作技巧、含蓄的表现手法,将明清时期各阶层人们的性格特征、生活状况自然、逼真地展现在世人面前,致使其被广泛传诵,并赢得了诸多研究者的关注。
鉴于《红楼梦》如此优秀、如此完美,致使全世界《红楼梦》的读者数以亿计,研究“红学”的文章不计其数。曹雪芹的《红楼梦》共写了数百位人物,清明嘉庆年间姜祺统计共四百四十八人;民国初年兰上星编了一部《红楼梦人物谱》,共收七百二十一人;近年,徐恭时做了新统计,其中有姓名称谓的七百三十二人,无姓名称谓的二百四十三人。这些个性鲜明、情感丰富、熠熠生辉的主次人物堪称中国小说之最,亦构成了《红楼梦》中炫目亮丽的风景线。诸多虚拟、饱满、不朽的人物塑造,在曹雪芹的现实生活中都可找到其原型,致使“红学”研究中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有关那超豪华阵容的十二钗,声势煊赫四大家族中的贾宝玉、史湘云、薛宝钗、王熙凤等一批青年男女典型人物形象的研究作品、论文、论著有很多,而贾府中老年形象中最具风采的一个重要对象——贾母往往被冷落,其研究是少之又少,这与贾母在该书中所占的比重及她的典型意义(是贾府上下几百口人的衣食父母,手握家业大权的最高持家者),显然是大不相称的。
1.富贵。贾母成长于四大家族(贾、史、薛、王)的鼎盛时期,正是这样优越的家世、环境,使得其不仅一生衣食无忧,而且受到了良好的教育,雍容高雅、见多识广,有气质、有修养,会吃、会穿、懂茶道,有生活情趣,爱听琴、赏戏。随着时间的推移、子孙的繁衍,贾母“荣升”为贾赦、贾政、贾敏之母,贾迎春、贾宝玉、林黛玉等的(外)祖母,作为荣宁二府的“老祖宗”,作为贾家辈分最高的老太太(母亲、婆婆、祖母、曾祖母),她可以说是儿孙满堂、地位尊崇,进而成为贾氏家族的最高领导者,稳控贾氏家族大局。
2.长寿。无论从贾母自己的话“我进了这门子作重孙子媳妇起,到如今我也有了重孙子媳妇了,连头带尾五十四年”,以及小说第三十九回刘姥姥二进大观园中贾母和刘姥姥的对话,贾母道:“你今年多大年纪了?”刘姥姥忙立身答道:“我今年七十五了。”贾母向众人道“比我大好几岁呢……”还是在高鹗后四十回续本对贾母之死的介绍“一直撑到贾宝玉和贾兰中了举人……脸变笑容安详死去……享年八十三岁”中,我们都可以了解到贾母是很长寿的,正因为她的长寿,使其在《红楼梦》中生活时间跨度大,亲自经历了贾家的由盛转衰,并且其出场频率甚高。
3.慈爱。慈祥、和蔼等词语,往往用来形容老人。《红楼梦》中对于贾母慈爱的描写,并没有通过细致的肖像或者优美的词语,而仅以其鲜明的个性特征、独特的言语行动、动人的音容笑貌来打动读者,使人们看到一位虽然肖像简约——“鬓发如银”,但形象照人的“老太太”。贾母的慈爱,最突出的表现就是对不管是自己的孙子、孙女还是近亲、远亲家的孩子,甚至是府里的丫环们、清虚观的小道士,她都是疼爱、怜惜有加。贾母对宝玉的疼爱可谓是宠爱至极、无原则溺爱,这种做法我们姑且不去探讨对与错,单是她这所具有的娇宠仁慈的天性和母爱灼热的情怀,在中国文学史上,没有一个老母形象能望其项背。
4.智慧。有人这样评价贾母:“她是大观园女儿王国的国王。大观园有了她才有了群体感、整体感,才有了精神核心。”从此评价中我们不难看出贾母的地位有多重要。虽然,贾母一出场就是位“鬓发如银”的老太太,每天只是听听曲、品品茶、打打牌,和孙子、孙女们一起说说笑话,把家里的一切事情都交由王熙凤管理,但实际上,她时刻都在注视着家族的兴盛衰亡,在一些重要问题上,能够明察秋毫、机敏果决,将局势稳稳掌控于她的谈笑间。
1.卓识远见。贾母的一生,无论是做大小姐,还是为人妻、为人母、为人婆,她都拥有着任何人所无法企及的、丰富多彩的人生阅历。虽然作品中并没有详细地介绍贾母是如何治家、理家的,反而对贾母如何安然度日、享受生活、自寻其乐所用的笔墨多一些,其实这正是贾母的厉害、非凡之处。对贾府琐事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如她能看透“哪个猫儿不偷腥”,这正体现了贾母的宽容、大度;对贾府大事的明察秋毫、锐利果决,如在贾赦谋娶鸳鸯时她的发飙,这正体现了贾母的警觉、凛然;对贾府颓败的全心全意、殚精竭虑,如她为日渐没落的家族严格家规、力行节约,甚至用自己的梯己补贴贾府奢靡的开支,这正体现了贾母的无私、卓识。
2.知人善用。一个如此庞大的贵族家庭中,贾母如何有效地处理好府中的大小事宜呢?这就是贾母领导才能的第二个体现,即在有效统领全局的基础上,放权享受,大胆委任年轻、有能力的人,并科学地配备府中人员。具体表现就是:第一,贾母对凤姐在众多场合的力挺。王熙凤,贾琏之妻,王夫人的内侄女,她精明强干,深得贾母和王夫人的信任。由于贾赦的龌龊、邢夫人的贪财,贾政的无能、王夫人的木讷,贾琏的不孝,宝玉的年少,家中长辈、男儿的弱势,使得贾母虽然对凤姐有诸多不喜欢、万般不满,但在无可奈何之下只能委以重任。一方面,贾母帮其树立权威。贾府中的事务本应是王夫人的责任,凤姐的工作就是协助,但实际上,真正主管大局的是王熙凤,无论从年龄,还是从阅历上,凤姐管理方面都存在着诸多的不足,这难免会让别人不服气,贾母就是她的后盾,全力支持她的工作。如因鲍二家之事,凤姐遭到贾琏持剑追击时,贾母令贾琏酒后当众给凤姐赔礼,为凤姐挽回了权威。另一方面,贾母对其适度限制。贾母对凤姐的称赞、支持也是有所保留的,虽然凤姐的权利范围越来越大,但终归是协助王夫人工作,并没有给凤姐任何许诺,这是其一;虽然对凤姐疼爱,有什么好事都想着她,但对凤姐的夸奖也只限于乖巧、伶俐,并没有让姐妹们以其为榜样,这是其二;虽然允许凤姐处理上下事务,但当有大事发生的时候,还是贾母予以定夺、处置,这是其三。从这三点可以看出,贾母虽然对凤姐委以重任,但最终的掌控权仍在贾母手中。第二,对府上各房的安排。贾母对府上各房的安排都是井然有序、言传身教的。虽然她重用王熙凤,但并不代表着其余孩子的差劲。凤姐病中,贾母授权探春、李纨代政,二人亦将府上打理得井井有条,而遍布大观园各房的丫环们,无论袭人、晴雯,还是鸳鸯、紫鹃,几乎个个都是相貌、资质、才干兼具,将小姐、少爷伺候得周到、体贴,做到了起居有序。
3.恩威并施。作为一个管理者,关爱、体恤下属,与其打成一片固然重要,这有助于其更好地了解员工的需求与想法,但在关键时刻更要展现自己的权威,对错误行径绝不能心慈手软。贾母在这方面做得就很好。第一,恩。作为一个贵妇人,贾母没有嫌贫爱富,没有时刻做足长辈的架势让人难以接近,反之,她怜贫惜老、关爱下人。当刘姥姥进大观园时,贾母并没有避而不见或者颐指气使,与之谈话语气随和、态度慈祥、关心备至。“让刘亲家近我这边坐着”(第三十九回《村姥姥是信口开合 情哥哥偏寻根究底》)、“可扭了腰了不曾?叫丫头们捶一捶。”(第四十回《史太君两宴大观园 金鸳鸯三宣牙牌令》)。当下人犯错的时候,贾母并没有像王熙凤一样,对其给予严厉的制裁,而是宽容、和蔼地对待。如她宽待犯错的小道童,生怕“唬着他”,还再三叮嘱人“别叫人难为了他”(第二十八回《蒋玉菡情赠茜香罗 薛宝钗羞笼红麝串》),这固然有着作为女人的同情和善良,但更体现出贾母宽容的处事方式和大气的领导风范。第二,威。众人眼中的贾母是和蔼可亲、平易近人、温婉慈爱的,可以和晚辈甚至是丫环一起玩、一起笑,但她的威严是绝对不容忽视的。无论品茶听戏,还是吟诗作对,贾母的在场都难免使宝玉、探春等人有着压力,她的离开能让众晚辈更加无所顾忌,这就是贾母的威严所在。贾母对贾府的管理中,最能体现其威严的一面,无外乎是处理“下人聚赌”事件,贾母下令“这事岂可轻恕”,全园盘查,并亲自处分,绝不手软,严办首恶(第七十三回《痴丫头误拾绣春囊懦小姐不问累金凤》)这是她精明、果断的一面,也是作为领导者应该掌握“生杀”大权的一面。
《红楼梦》中贾母这一极其重要的形象,虽然在“红学”研究中处于相对较弱的态势,对其评价也褒贬不一,存在明显的反差。要么高度赞扬,认为她是这部“千红一哭,万艳同悲”大悲剧中唯一成功的女性;要么极尽厌恶,认为她是“宝黛爱情”及贾氏家族没落的“刽子手”,认为是她对宁荣二府男主子们腐化堕落的一味纵容,才使得整个家族破落、腐化。但无论好与坏,从某种意义上讲,这正体现了作者曹雪芹对此人物形象的丰满刻画。无论从哪个角度说,贾母都是值得研究的,尤其是其身上的某些特质,如柔性的管理方式,更能体现出作为女性管理者的可取之处,是值得后人学习和借鉴的。
[1] 鲁迅:《中国小说史略》,北新书局1935年版。
[2] 王昆仑:《红楼梦人物论》,三联书店1983年版。
[3] 曹雪芹:《红楼梦》,人民文学出版社1996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