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 欣[上海大学文学院, 上海 200444]
愤与爱的双重变奏
——论徐訏的戏剧创作
⊙刘 欣[上海大学文学院, 上海 200444]
徐訏在青年时代表现出激进地改造、推动中国社会走向现代化企望的同时,又超越艰难时世倾心构建一个“爱”的乌托邦,而且这种浪漫主义的构建诉求一直延续到他晚年。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当中国的阶级斗争、民族危机要求全部的文艺必须服从于紧迫的社会政治革命的情势下,徐訏逃离了主流的话剧思潮和运动,以一个自由主义者的姿态,表达了他对社会人生的爱与愤。
愤与爱 无政府主义 国民性 婚恋观 人性
在中国现代戏剧史上,徐 (1908——1980)是一位被长期遗忘的全才全能的多产剧作家。徐 一生至少创作了四十个风格样式独特的剧本,其中大部分集中在1930至1941年间。早在1940年,就有人对徐 的戏剧倍加赞赏并大力宣传,说他的戏剧“向以布局之新颖,设想之奇巧,对话之漂亮,文字之美丽,为读者所推崇”①。港台评论界也认为“徐 先生是文坛鬼才,也是全才,小说、新诗、散文、戏剧样样都来,也样样都精”②。然而这样一位杰出的剧作家,长期以来被主流的戏剧界有意地冷落了。本文试图在全面分析徐 剧作的基础上把握其创作的心路历程和思想意蕴,探讨其剧作的得失,给徐 剧作一个公正的评价。
上世纪30年代上半期,初登文坛的青年徐 是一位思想复杂、广泛涉猎各种文体而又偏好创作戏剧的“进步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③在左翼思潮成为时代主潮、国内阶级矛盾尖锐和民族危机日益深重的历史文化语境下,徐 用话剧这种能及时反映现实社会人生的文体,发出忧愤的鸣叫,传达出一个浮躁激进的痛苦灵魂对黑暗乱世的批判和改造社会的宏愿。
徐 这一时期的《人类史》《子谏盗跖》等剧作虽然隐约地显露出马克思主义浸润的印痕,但总体的思想意识已滑向无政府主义。无政府主义作为欧洲的一种社会思潮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传入我国,经过“五四”时期的泛滥和大革命时期的分化,于上世纪三四十年代被抗战的洪流所淹没。短小的三幕剧《人类史》是徐 “拟未来派剧”之一,此剧利用马克思的唯物史观,从宏观的角度把人类社会的发展抽象为“奴隶社会”、“现代文明社会”和“未来社会”人们吃饭方式和性质的不同,即对生活资料的占有和阶级地位的不同,勾画了未来共产主义社会消灭阶级差别、人类共同劳动、共同分享生产资料的大好蓝图。独幕喜剧《子谏盗跖》则通过盗跖与孔子的论辩,表达了利用暴力革命来摧毁国家和横扫一切传统礼仪道德的虚无思想,以及对未来自由平等大同社会的构想。徐 对未来社会的乌托邦想象体现出他意欲急剧改造现存社会的思想。
徐 变革社会的愿望来自于对中国社会现实的体认。《纠纷》《无业工会》《漏水》《水中的人们》这些现实题材的独幕剧反映了上世纪三十年代上半期国内阶级斗争尖锐的社会状况。在这组反映阶级斗争风潮的剧作中,1931年的《无业工会》是一篇比较特别的独幕喜剧。同上述三个剧作一样,《无业工会》也反映了下层群众的饥寒交迫和奋起斗争,不同的是,此剧同时流露了作者对当时占据文学主流的“革命文学”的认识。剧中的“革命诗人”带领一群失业群众写下了诸如“肚子已空得三天拉不出矢”、“为什么全脑子好像都爬着饥饿的虫”这样诗句,鼓动大家发起暴动。由此剧显而易见的嘲讽意味,可见徐 对当时占据文学主流的左翼文学是持一种批判姿态的,他在后来的文艺批评中也明确地表述了类似的态度:“文学在左联完全看做是一种武器,是服从于革命斗争、统战与宣传的一种工具。”④这种认识和评价固然不乏片面的深刻,但也说明了徐 在戏剧创作伊始就有偏离中国话剧主流的趋向。
就在徐 愤怒于社会不公、希冀改造现实之际,日本侵略者的炮火划破中国黑暗的长空,徐 以敏锐的笔触开始了为民族的爱与愤的抒写。
1931年,日本发动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徐 及时创作了反映这一事件的独幕剧《旗帜》,来抒发他满腔的悲愤。1936年,在文坛出现以明末的暴政和亡国气象来讽喻当世的潮流下,徐 发表四幕历史剧《费宫人》,讲述明朝灭亡之际,一名小宫女费贞娥在宫破国亡、统治者或自杀或逃亡或投降的情势下杀身成仁的人生选择。徐 把费贞娥塑造成了一个采取暗杀手段来绝望反抗的无政府主义者的形象,并拿她同李自成领导的没知识的造反百姓做了对比,批判了他们“大哥做皇帝,兄弟都发财”的落后国民意识。
基于对抗战时局的深入思考和对下层民众的认识,徐 痛感到中国国民性改造的必要。在1936年和1939年,徐 分别写了《鬼戏》和《军事利器》。三幕剧《鬼戏》采用未来派戏剧的形式,直观表述了中国近代以来屡遭侵略的根源。他把包括日本在内的外国侵略者比喻成“鬼”,通过拥有强大机械科学而又野心勃勃的“鬼”对“人”由殷勤利诱到武力威逼、固守传统的“人”对鬼从置若罔闻到畏缩逃避的态度变化,批判了中国固守传统、退让中庸、拒绝接受现代文明、盲目自大的贫弱国民性和外国列强的无耻侵略。在四幕剧《军事利器》中,徐 把中国人与德国人做了对比,否定了中国人千百年来形成的因循守旧、耽于幻想的消极人生态度。徐 对中国国民性的反思,从总体上讲是对“五四”文学启蒙理念的一种认同和坚执。这种启蒙理念客观上固然尖锐得一针见血,不过在轰轰烈烈的“革命”和“救亡”历史语境中,它无疑是不合时宜甚至是背逆时代和主流文艺思潮的,徐 的剧作在当时遭到左翼文化人有意的冷落和打压也在情理之中了。
徐 在青年时代表现出激进地改造、推动中国社会走向现代化企望的同时,又超越艰难时世倾心构建一个“爱”的乌托邦,而且这种浪漫主义的构建诉求一直延续到他晚年。
在徐 长达半个世纪的创作生涯中,“爱”这一美好的人性一直是他执著地透视和彰显的母题。他认为文学的本质是人性,只有写人性的作品才有普遍性和永久性,“因为人性是不变的,文艺是由人所创造的,而人的概念中,就有一个共同的‘性质’,这就是‘人性’。”⑤徐 剧作的人性主题主要是通过“男女之爱”、“手足之情”等表现出来的,其中“男女之爱”是他关注的核心。徐 倾力探讨了爱情婚姻本身及其与人生、社会、国家、亲情、友情等多方面的关系,对爱情婚姻本质的探寻,构成了他独特的婚恋观和人性观的哲学理念,而且,徐 还把文化反思融进了他的婚恋描写中,从而使其剧作的文化、哲理内涵更为深邃和厚重。
1.开放的“男女之爱”。大学时代,青春岁月的浪漫情怀和热情激进使徐 以一种空前开放的叛逆姿态宣扬抓住青春、珍惜生命、及时享受美好爱情的思想。他发表的第一个剧本《青春》就表达了开放的“男女之爱”的主题。一位教授苦恋女学生十八年,求爱遭到拒绝,而一青年用及时享受青春的快乐哲学却马上俘获女学生的芳心。作者以强烈的对比,肯定了珍惜青春享受男女情爱的思想。《跳着的东西》《男女》《野花》《难填的缺憾》《忐忑》等剧也表达了和《青春》同样的主题。如《男女》《野花》中的“男”皆因为“女”钟情于某一虚幻的爱情偶像而失恋自杀。徐 从反面的角度,对“女”和“男”浪费青春、轻易结束生命的错误爱情观皆予以了嘲讽和批评。他后来在小品文《论中西的风景观》中也说,因“一时名利”和“情爱的打击”就自杀是“多么可笑的事情”⑥。徐 这种对待爱情的急切态度反映了他对生命的一种焦虑情绪。
徐 热烈、开放的“男女之爱”纯属青春期唯美的理想爱情。徐 以对人的生理特点的分析和对人生的哲理思索为基点,本着快乐的原则,高举“五四”启蒙主义的大旗,用纯美张扬的爱情这把锐利的武器,直刺被革命和抗战暂时遮蔽的束缚、戕害人性的封建礼教和风俗观念,体现出年轻人所特有的无所顾忌的狂妄和勇猛尖锐的反叛精神。
1933年徐 走向社会以后,他“爱”的理想构建遭遇到严酷现实的激烈碰撞。他悲剧中的男女主人公或以死亡来追求爱的永恒,或在无奈与感伤中战栗地倾听爱的碎裂,体现出浓重的悲观主义色彩。
2.永恒的“男女之爱”。徐 《潮来的时候》、《母亲的肖像》等多幕剧描写了建立在物质和金钱之上的世俗的婚恋观念所造成的爱情悲剧。
《潮来的时候》是四幕四十三场大型诗剧,写美丽的姑娘缘茵随工程师父亲到一个偏僻的海边渔村安装灯塔,父亲反对她和流浪诗人觉岸的纯真恋情,要把她嫁给当地富有凶恶的地主之子,缘茵投海自杀,觉岸也投海殉情。剧中的灯塔象征着现代科学文明,它给渔民带来便利的同时,也让他们备受压榨;它使工程师固执地信奉西方资本主义的科学精神和金钱万能的价值观念。缘茵认为爱是天堂,应该“为爱存在,为爱忙,为爱死去”。徐 通过此剧反思了中国社会在引进西方文明的现代化过程中科学和金钱对人性的异化现象尤其是对爱情婚姻观念的影响,从而使此剧在思想意识上表现出浓厚的现代主义色彩。
徐 的四幕剧《母亲的肖像》剔除了《潮来的时候》中科学因素对世道人心作用,集中描写了金钱主宰下的婚恋悲剧。为了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作者精心设计了一个现代有产者的大家庭:富商李莫卿,他年轻美丽的继妻同时也是他长子的前女友晓镜,他四个年轻的儿女卓榆、卓梅、卓梧、卓桐,他死去的前妻的表哥、贫病的老画家王朴羽。剧中的爱情悲剧有两个:王朴羽和其表妹——肖像中的“母亲”,晓镜和卓榆。这两个悲剧都源于世俗的婚姻观念。李莫卿用金钱维持着和前妻无爱的婚姻,导致了王朴羽和表妹一生都生活在不能见天日的秘密情感中。晓镜的悲剧首先在于卓榆把她当做了附属品,还在于她对男人失望之后偏执的报复心态和逐渐安于金钱享受的沉沦。晓镜的悲剧是女性性别的悲剧。徐 对女子的悲剧命运表示出深深的同情,他给女子指出的唯一的路是“爱”,富有牺牲精神、永恒的“情爱”和“母爱”。
3.矛盾的“手足之爱”。在徐 构建的博大的“爱”的世界里,除了“男女之爱”外,触及较多的就是“手足之情”了。他主要以悲剧的形式来批判人性的沦丧、控诉社会和战争的罪恶,从而倡导对伦理道德、人格尊严、精神信仰、民族大义的维护。
他早期的独角戏《两重声音》是第一个反映矛盾的“手足之情”的剧作。徐 设计了人生境遇处在极端悬殊状态的一对同父异母兄弟手足相残的故事:哥哥重病缠身、一无所有,并且从幼年时期起就被当做弟弟的奴仆遭受欺辱,弟弟富有显赫,对哥哥冷酷无情。哥哥在一个午夜蓄意把弟弟枪杀个半死,然后疯狂地在精神上折磨弟弟,最后两人都痛苦地死去。全剧笼罩着一种令人毛骨悚然的阴森、变态、血腥、恐怖气氛。徐
通过对人性之“恶”的心理分析,抨击了破坏人伦和人格尊严的行为,呼唤一种温厚和谐、亲密无间的亲情。与《两重声音》反映社会中普遍意义上人伦的沦丧不同,五幕剧《兄弟》把兄弟之间的矛盾放在了抗战的大背景下,表现个人的“兄弟之爱”与民族大义、信仰之间的冲突。兄弟俩为中日混血,弟弟何特甫是中国的抗日游击队长,哥哥秋田是日军司令。昔日相亲相爱的同胞兄弟在战争中变为敌人,他们该何去何从?秋田最后亲手杀死弟弟,自己也痛苦不堪,服毒身亡,两人最终都为大众的利益牺牲了个人情感。
在徐 看来,“爱”是生命的本质,是救世济人的良方,也是人类永恒的精神家园。但在抗战的惨烈现实中,徐 不合时宜的理想构建必定遭到覆灭的命运。他只有在无奈与感伤中让缘茵和觉岸、何特甫与秋田等男女主人公,在无法也不愿承受严酷的现实情状下,各自以“爱”的方式走向死亡,以此来绝望反抗无“爱”的社会人生,赋予生命生存的价值和意义。
从20世纪30年代的风俗喜剧《北平风光》开始,徐由愤世走向讽世,创作了《遗产》《契约》《租押顶卖》《男婚女嫁》《红楼今梦》《白手兴学》等大量的幽默和怪诞喜剧,展现了渗透着金钱和商品气息的现代都市社会的世态人情和生活方式。
徐 的“拟未来派剧”《女性史》,可以说是一个从历史的视角概括他对建立在物质和金钱之上的病态的婚恋观念总体认识的短剧。剧本写男人以财富买来了美色,女人以青春换来了享受和安全,深刻揭示了几千年来两性关系中男性的中心意识和女性追求物质和金钱享受、依附于男性的本质。
独幕剧《契约》《租押顶卖》和两幕剧《男婚女嫁》这三个写于上海孤岛时期的喜剧继续了《女性史》的主题,通过具体描绘现代社会中世俗的男女婚恋生活,讽刺、批判了现代商业社会金钱对“爱情”这种美好人性的侵蚀和人的物化。这三个剧本的共同点是男人全赤裸裸地宣扬金钱万能的价值观念和男性的中心地位,女人都在金钱和物质的诱惑下主动投怀送抱,把自己等同于商品并置于男人的附属地位。如《契约》中的律师对应聘秘书的大学毕业生王英浅循循善诱,告诉她“社会的铁则”是“男子应当为女子工作”,“女子是为孩子工作”。王英浅最终心甘情愿地把自己同“洋房”、“牛肉干”、“巧克力”这些物品一起签在了与律师的婚姻契约上。《租押顶卖》中的林平湖坦言他有钱,轻易说动了渴望找一有钱人的张路影母女,不费分文就顶下了房子连带年轻美貌的女子。《男婚女嫁》中的几乎所有的男人都厚颜无耻地为金钱和女人蝇营狗苟。这三个喜剧也透露出了中国社会中男权文化传统的强大和妇女解放的艰难。徐 从男性创作主体的立场深刻地指出,要实现现代女性的解放和两性关系的平等,不仅要依靠女性自身的觉醒,也有赖于男性男权意识的最终消除。
《红楼今梦》《白手兴学》《鸡蛋与鸡》《日月昙开花的时候》《客自他乡来》等怪诞喜剧创作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香港时期。在创作方法上,它们大多受到西方荒诞派戏剧的影响,从总体上体现出荒诞派戏剧所揭示的人类存在的荒诞和无意义。如《日月昙开花的时候》写赵家的一帮亲友苦等看昙花开放,却因疏忽而错过,睡梦中的人却看到了。剧作隐喻了这样一个事实:人梦寐以求的东西在现实中通常是等不着也寻不到的,也许只有在梦中才会出现奇迹。《客自他乡来》的故事更不可思议,写一个老人的灵魂回家看望儿孙又消失的异事,表达了作者对现实社会的厌弃和对“灵”的乌托邦世界的向往。如果说徐 的幽默喜剧对人类的生存状态在揶揄和嘲讽的同时还表达着他的浪漫期许的话,那么他的这些荒诞喜剧则表露出悲观和绝望的情绪。徐 一生怀着悲悯之心对无“爱”的世界倔强地做着反抗,得到的却是失落和无奈,他只有把希望寄托于来生。去世之前,徐 皈依了天主教。
徐 在构建人生“爱”的历程中,在对世态人生嘲笑中,不仅反思了中国传统文化对人性的压抑和束缚,而且还明确批判了在中国社会的现代化进程中,西方现代文明尤其是金钱文明对中国传统文明的侵蚀和对人性的异化。徐 深刻的批判精神和清醒的反思意识,使他的剧作焕发出炫目的理性光辉,同时也体现出一种“反现代”的审美意蕴。
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当中国的阶级斗争、民族危机要求全部的文艺必须服从于紧迫的社会政治革命的情势下,徐 逃离了主流的话剧思潮和运动,以一个自由主义者的姿态,表达了他对社会人生的爱与愤。徐 剧作所蕴蓄着的思想内涵固然深刻,客观上对过分强调社会作用和功利性的主流的现实主义话剧具有补充作用,但当时中国人的心灵已经被国恨家仇充塞得没有一丝余暇了,人们很难以平和的心态和客观的眼光来评价他,徐 的孤独寂寞当然也是难免的了。
① 封三:《宇宙风乙刊》,1940年第19期。
② 陈乃欣等:《徐 二三事》,台北尔雅出版社1980年版。
③ 徐 :《我的马克思主义时代》,《现代中国文学过眼录》,台北时报文化出版公司1991年版,第377页。
④ 徐 :《左联分裂的过程及原因》,《现代中国文学过眼录》,台北时报文化出版公司1991年版,第69页。
⑤ 徐 :《门边文学》,上海印书馆1971年版,第77页。
⑥ 徐 :《论中西的风景观》,许道明、冯金牛编:《徐 集:文学家的脸孔》,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3年版,第35页。
作 者:刘欣,戏剧戏曲学博士,上海大学文学院博士后,研究方向:中国现当代戏剧。
编 辑:赵红玉 E-mail:zhaohongyu69@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