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最蓝的眼睛》中文化殖民主义批判评析

2011-08-15 00:42王天润濮阳职业技术学院河南濮阳457000
名作欣赏 2011年24期
关键词:拉夫布莱德莫里森

⊙王天润[濮阳职业技术学院, 河南 濮阳 457000]

“文化殖民”是指强势文化凭借其经济、政治、军事和传媒等优势,向弱势文化推销自己的经济理念、政治价值、文化观念等,从而使处于弱势文化的国家或民族不知不觉地接受其社会价值观念,它是一种不平等的文化交流现象。托妮·莫里森(1931— )是1993年度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得者,是当今美国最有影响的黑人女作家。《最蓝的眼睛》(1970)是她出版的第一部小说,讲述的是一个年仅十一岁的黑人少女佩克拉·布莱德拉夫,因为相貌平平,不被家人、同学和邻居喜欢,生活压抑,于是便梦想着能有一双像白人姑娘那样美丽的蓝眼睛。但是,母亲的厌恶、社会的歧视使佩克拉经历了种种的精神创伤,在被自己的亲生父亲强暴并怀孕之后,小佩克拉精神失常了。心智狂乱之中,她认为自己终于拥有了那双梦寐以求的最蓝的眼睛。在这部小说《最蓝的眼睛》中,读者可清楚地看到,在文化殖民主义影响下,黑人与本土文化疏离的恶果。书中描写的黑人大众便是文化殖民主义的受害者,书中对美国20世纪40年代社会生活中文化殖民现象予以抨击并为重塑黑人文化身份作出了巨大的努力。

一、美国欧裔白人的文化霸权

美国是一个由多个民族构成的国家。在美国社会中,来自欧洲的白人殖民主义者成了美国社会的实际统治者,他们控制着国家机器,通过政治、经济等手段压迫包括黑人在内的其他少数民族。长期以来,欧洲人有一种坚定的信仰,他们认为欧洲是世界文明的发源地,欧洲是先进的、进步的、现代化的。而在以白人意识形态为主导的美国社会中,这种欧洲中心论就逐步演绎为白人文化优越论。欧裔美国白人通过不断强调白人主流文化的进步性来压抑黑人等非主流文化群体,实现白人的文化霸权。

美国白人文化霸权除了政治、经济等手段外,主要是通过宗教、大众传媒等工具来实现的。美国社会中整个黑人社区就是对白人社区的模仿。在小说中可以看到,黑人社区也是以教会为核心形成的,而加入教堂是被社区接受的最佳方法。佩克拉的母亲波琳在主流社会审美观的打击下对自己的外貌彻底失去信心后,开始加入教堂,“通过比那些瞧不起她的女人们更恪守道德规范来加入她们”①。混血女人杰拉尔丁更是被白人基督教精神殖民的一个典型的例子,她完全按照白人中产阶级的样式布置自己的家,她自己则坚守着清教徒的禁欲道德观,对夫妻之道极力排斥,对自己的孩子也缺少热情。但是,这样的女人是缺少人性的,正如莫里森在小说中所述,“她努力压抑生活中的那种黑人性激情”。所以这个家庭虽然看似同中产阶级家庭相似,却没有应有的欢声笑语和爱意。波琳对自己的丈夫感到失望后认为:“我已不再在乎这些。上帝会关照我。”这本身就是将现世的幸福寄托于死后。这种宗教统治的影响一直持续至今,成为欧裔白人在精神、文化上控制黑人少数族裔的有效方法。

波琳曾经怀着对生活的美好憧憬,与丈夫乔利从南方迁移到北方,却发现那里的生活与她理想中的北方生活截然不同。周围的黑人女性受白人的同化,也以白人的标准来衡量她,“她们因为她没拉直头发感到惊奇”。此时,她对自己的黑人身份也渐渐疑惑起来。在女儿出生前,她也曾暗自下决心,要好好地爱自己的孩子。但她听到医生的一句话,“她们生小孩很快,不痛的,跟马生崽一样”,歧视性的语言伤害了她的自尊,使她迷失了自我,对自己和自己的女儿失去了信心。她不再爱自己的女儿,反而将自己的爱全部给了白人雇主,对自己的家却全然不顾。其实,在美国,佩克拉一家的情况绝非偶然。黑人处在社会的边缘,成为白人文化霸权的牺牲品。为了得到社会的认可,不少黑人特别是混血儿便为自己塑造一些白人特征,以达到心理上的平衡。白人对黑人的精神洗脑就是要求黑人放弃自己的生存方式,否定黑人的本质性特征,并最终导致黑人的自我否定,在一种扭曲的文化氛围中,白人完成了在现实生活中对黑人的心理和精神的控制。

二、美国非裔黑人民族文化的疏离

来自欧洲的白人是美国社会的统治者,他们通过各种政治、经济手段来统治、压迫其他的有色民族,通过宗教、大众传媒等手段来影响其他民族。受影响最大的是黑人,他们受到严重的种族歧视,享受不到公平的社会地位。处于美国社会底层的美国黑人,在各种各样的重压之下,受到欧裔白人主流文化的冲击,本民族的文化受到压制,甚至于渐渐失去自己的民族文化传统。

弗朗兹·法农曾经指出“一切被殖民的民族……都面对开化民族的语言,即面对宗主国的文化。被殖民者尤其因为把宗主国的文化价值变为自己的而更要逃离他的穷乡僻壤了”②。美国的主流文化对黑人的文化殖民造成了黑人的自我憎恨和自我否定,造成他们对本民族文化的疏离。

黑人内部彼此间的敌意也正是出于潜在的自我否定和自我厌恶的心理。波琳从她的丈夫和孩子身上看见了她所厌恶的黑人特征,尤其是她的女儿。波林觉得她的女儿佩克拉就像是她自己的影子,而这一点一直不断地提醒着她,使她全然不顾自己的亲人,而投入到一个白人的家庭中,把本来应该对自己子女的爱倾注到白人身上。杰拉尔丁是个混血女人,她宁可把自己的感情倾注到一只猫身上,也不愿意对自己的丈夫和儿子付出自己的关爱。

黑人对黑人的暴力行为也是黑人自我否定和自我厌恶的表现。与以往的黑人作品不同的是,莫里森小说中的暴力行为主要是黑人对黑人的暴力,而不像其他作家作品中描述的白人对黑人的暴力行为。莫里森对黑人之间的暴力行为描述,不仅如实描述了黑人的生存现实,也展现了美国黑人文化流失的严重后果。

暴力作为过去白人奴隶主对黑人奴隶的惩罚,后来被黑人习得,也成为他们对别人发泄愤怒的方式,在这种充满暴力的社会中,黑人妇女和儿童处于社会最底层,她们是最大的受害者,承受着种族、阶级及性别等多重压迫。莫里森在描写黑人妇女的处境时指出:“世界上的每个人都可以对她们发号施令……当白人男性殴打她们的男人时,她们要负责擦干血渍然后再回家接受自己男人的毒打……她们唯一不怕的就是黑人孩子和其他黑人妇女。”黑人妇女的自我拯救也是通过对他人,尤其是比自己更弱的同类的伤害来实现的,这生动地点明了“种族主义的内在化”③。黑人内部相互伤害,使自己的处境更加雪上加霜。

三、美国黑人文化身份认同的困境

20世纪初,杜波伊斯在其《黑人的灵魂》一书中概括了黑人在现代美国社会中的两难处境,“一个(黑)人总是感觉到他的两重性——自己是美国人,而同时又是黑人;感觉到两个灵魂,两种思想,两种不可调和的努力;在一个黑色躯体里,有两种相互较量的思想,单凭其顽强的力量避免了被撕裂开来”④。杜波伊斯的话准确反映了美国黑人精神生存的困境。

由于长期受到白人基督教文化统治,黑人已经基本上接受了基督教中上帝的形象。在白人基督教中,上帝是一切善的代表与来源,魔鬼则永远是作为上帝意旨的对抗者而与之对立的。然而,由于身份、地位和处境的不同,黑人民族心中的上帝却有些不一样。首先,作为白人基督教信仰中唯一的神,上帝很容易让黑人联想成一位白皮肤的神形象,“上帝是个白皮肤的老家伙,长得不赖,白头发很长,白胡子在胸前飘着,还有一双蓝色的小眼睛”。而长期以来对于白人的憎恨与恐惧很难让黑人对这样的上帝感到亲切。这种陌生与恐惧使黑人倾向于以自己的方式来认知、理解上帝。

《最蓝的眼睛》中布莱德拉夫在一次教堂举行的户外野餐时,看着他的好友布鲁举起一个西瓜,要在石头上把它砸开。布鲁的这样一个充满力量的动作令布莱德拉夫联想到了上帝。这样的联想显然是受到白人基督教对于上帝形象的描述的影响。然而,布莱德拉夫很快就否定了自己的想法,他觉得:“只有魔鬼才会那样,将整个世界握在手中,要将它摔碎在地上,露出红瓤。只有这样,黑鬼们才能尝到里面香甜、温暖的滋味。”显然,布莱德拉夫混淆了上帝与魔鬼的形象,而且他在上帝与魔鬼之间选择时,选择了魔鬼。这种感觉即使是在黑人群体当中也是比较个别的。但是,像他这样模糊“上帝”与“魔鬼”的概念在黑人的宗教意识中确实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因为“黑人对于上帝全能全善的怀疑并不仅仅是出于对白人社会的厌恶与憎恨,也是黑人特有的哲学观念与思维方式对白人社会的哲学观念的一种折射”⑤。托妮·莫里森在一次访谈中就曾经提到过黑人的思维方式与白人的最大不同就是美国黑人文化最显著的特征——二元性。即善与恶、对与错并没有特别清晰的界限。究其原因,还是因为美国白人文化对黑人文化的冲击,白人社会对黑人的种族歧视和民族压迫。黑人在美国社会中得不到应有的公正待遇,因而迷失自我,丧失了对自己、对他人和对事物的判断能力,导致美国黑人对自己文化身份认同的困境。

四、黑人的生存之路

黑人民族文化身份认同困境的根源就在于在欧裔白人文化占统治地位的美国社会中黑人民族文化的流失。托妮·莫里森在《最蓝的眼睛》中描写了背弃黑人文化的布莱德拉夫一家和杰娜塔一家,以及坚守本民族文化的麦克蒂尔一家,暗示了黑人文化才是黑人赖以生存的根本。黑人只有继承和发扬自己的民族文化和传统,才能够在以欧裔白人文化为主流的美国社会中真正找到自己的立足点。

布莱德拉夫一家和杰娜塔一家背弃了自己的文化传统,崇尚白人审美标准,因此他们的身心遭受到严重的摧残。而莫里森对麦克蒂尔一家的描写,让我们了解到并非所有黑人都屈从于占统治地位的白人文化,这使我们看到了希望。他们同布莱德拉夫一家和杰娜塔一家形成鲜明对比。虽然书中并没有花大篇幅来描写麦克蒂尔先生,但书中告诉我们他是个好父亲,好丈夫,勤劳工作,保护女儿。麦克蒂尔夫人用歌声与女儿交流,关心爱护女儿。麦克蒂尔夫妇对女儿的关爱培养了女儿的自信,培养了她们健康的人格。莫里森对麦克蒂尔一家的描写告诉人们黑人家庭是完全可以过上幸福生活的。

莫里森在《最蓝的眼睛》里还描绘了一些坚守自己民族文化,充满反叛精神的坚强黑人女性,当周围的人们都在盲目追求白人审美价值的时候,她们却能够自尊自爱,自强不息,坚守黑人的传统民族文化,如佩克拉的好朋友克劳迪娅。莫里森通过塑造这样一位自强自尊、充满反抗精神的黑人小姑娘,向广大黑人同胞呼吁,只有首先尊重、热爱自己的民族文化,黑人个体才能真正找到自我和自己的文化身份。

小说《最蓝的眼睛》是托妮·莫里森的处女作,虽然篇幅不长,但其内涵却很丰富,其关注的视角与写作的手法也是很新颖的。故事关注的是在文化殖民语境下处在非主流地位的美国黑人的生存问题,从而揭开美国白人主流文化中人道精神的虚伪面纱,给美国白人主流文化予以抨击。该小说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和社会意义:在当今全球化时代,当某一种文化占主导地位时,如果放弃自己的传统,一味仰慕或迎合那种主流文化,就会丧失对本民族文化的自豪感和民族自尊,那么就必然会像《最蓝的眼睛》中的布莱德拉夫一家和杰娜塔一家那样产生心灵的扭曲和人格的分裂,最终结果是互相伤害。因此,黑人必须坚守自己的传统文化,自尊自爱,相互关心,互相帮助,才能真正改变黑人民族的生存现状。

① 托妮·莫里森.最蓝的眼睛[M].陈苏东译.海南出版公司,2005:68.(本文有关该小说引文均出自此书,不再另注)

② 朱波.白人文化对黑人心灵的冲击——评托妮·莫里森的小说《最蓝的眼睛》[J].潍坊学院学报,2007,(03):33-35.

③ 王守仁,吴新云.性别种族文化[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30.

④ W.E.B.DuBois.The Souls of Black Folk.[M].Bantam Classics,1989:2.

⑤ 洪增流,姚学丽.为分裂的灵魂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析托妮·莫里森小说中的黑人宗教思想 [J].国外文学.2008,(01):90-96.

猜你喜欢
拉夫布莱德莫里森
莫里森酒吧拉票遭民众痛批
加拿大游客穿T恤:我不是莫里森
英跳水名将到手的金牌“送”中国
叫我第一名
莫里森小说《爱》的女性主义身体政治研究
改变一生的音乐会
空药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