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淑凤[中国民航大学外国语学院, 天津 300300]
作 者:王淑凤,中国民航大学外国语学院教师,主要研究方向为俄罗斯语言文学。
阿·康·托尔斯泰(1817—1875)是俄罗斯19世纪中期享有盛誉的一位诗人、剧作家。他写有历史长篇小说《谢列勃良内公爵》,历史剧三部曲《伊凡雷帝之死》《沙皇费多尔·伊凡诺维奇》和《沙皇鲍里斯》,还有讽刺沙皇官僚的讽刺诗《波波夫的梦》等。他的抒情诗在描写爱情、大自然以及俄罗斯原野和农村的风土人情上,都具有独特的色彩。因他的抒情诗具有民族风味,并有内在的音乐美,激荡着迷人的情感律动,所以他的诗作有七十余首被著名的作曲家柴可夫斯基、里姆斯基—科萨科夫、穆索尔斯基、拉赫玛尼诺夫等谱成歌曲,广为流传。俄国著名的作家屠格涅夫曾这样宣称:“他遗留给自己同胞的剧本、小说和抒情诗均堪称美的典范。在今后久远的岁月里,任何一个有文化教养的俄罗斯人都将以不了解他的作品为耻辱。”
阿·康·托尔斯泰一生创作了近一百二十首抒情诗。这些诗歌按其表述的内容大体上可以分为如下几类:自然诗、爱情诗、哲理诗、怀乡诗、题赠诗等。其中自然诗是最有特色的一类,以下就其自然诗进行赏析,以便探究其诗歌的艺术魅力和诗意的生命力。综观其自然诗,大约有如下特点:
第一,富有俄罗斯地方特色,并在描写这些特色的同时抒发了诗人对家乡的热爱。
诗人在乌克兰南部切尔尼戈夫省风景如画的大自然中长大。美丽的大自然以多姿多彩的光影声色丰富了他的感觉,培养了他童年的诗心。他从六岁就开始写作,并对音乐十分着迷,但他美学观的形成是在19世纪30年代,那时尽管现实主义文学潮流非常强大,但浪漫主义(尤其德国浪漫主义)对他的影响仍很巨大。从早年到晚年,诗人整个一生都在不断地观察自然、描写自然景物、探索自然与生命的奥秘。阿·康·托尔斯泰热爱大自然,咏叹大自然,在他的诗中描绘出一幅幅大海、高山、飞瀑、流泉、森林、草原等俄罗斯大自然的绮丽画卷。像组诗《克里米亚速写》等作品,其美令人不忍释卷。浪漫主义对大自然的热爱进一步强化了他对大自然的诗情,他在《致阿克萨科夫》一诗中就抒发了对自然的无比热爱和深情依恋:
请相信,我热爱粗犷的大自然,/也热爱我们亲爱人民的生活——/我分享着他们的渴望与追求,/我热爱大地上的所有一切,/爱那日常所见的各种景象:/田野、村庄、辽阔的平原,/碧波澎湃的大森林的喧闹,/镰声奏鸣在闪着露珠的草原,/……/草原上盐粮贩子过夜的营地,/河流那浩淼无涯的潋滟汛潮,/在草原上流徙的大车的辚辚声,/禾浪滚滚的庄稼田的壮丽风景;/……/我爱那个地方,那儿冬天很长,/但春天那样年轻,那般娇媚,/……
他的自然诗中的自然风景,无论是在早期创作还是在晚期创作都非常具有俄罗斯地方特色,像“白桦、夜莺、云雀、橡树、椴树、柞树、矢车菊”等具有俄罗斯地方特色的词语经常出现,尤其是“白桦”和“夜莺”。
白桦是俄罗斯国土上最常见的一种树,它深受俄罗斯人的喜爱,已成为俄罗斯民族的象征。阿·康·托尔斯泰诗歌中经常写到白桦,如:
白桦被锋利的斧头砍伤,/泪珠顺着银色的树皮流淌;/可怜的白桦呀,你不要哭泣,不要抱怨!/(《白桦被锋利的斧头砍伤》)/望着小溪那沼泽如鳞的缓缓斜岸,进入/附近的树林。那里,开始变红的槭树,/仍然青葱的橡树和叶片金黄的白桦树,/忧伤地向地面抛洒着自己晶莹的泪珠;(《当整个大自然飘摇浮动,……》)
夜莺是俄罗斯人非常喜爱的一种鸟,因歌声婉转动听而深受人们喜爱。夜莺的歌唱往往被认为是在歌唱爱情、眼泪和欢笑,在俄罗斯人心中还被认为有一种忧郁的相思之情,也有对美好生活的渴望。阿·康·托尔斯泰笔下有不少描写夜莺的诗行,如:
在高大的槭树的翠枝绿叶间,/有一只夜莺在我头顶娓娓歌唱,/它唱得那样温柔,热情奔放,/……(《雨滴停止了噼噼啪啪的喧闹……》);夜莺在白桦林中歌声婉转,/青草的芳香随风飘送。/夜莺的歌声忧郁凄凉,/就像珠泪滚滚的怨诉。(《西天白里透红的晚霞渐渐暗淡……》)
托尔斯泰的自然诗中也有不少诗抒发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与赞美之情,在这些诗中更是富有俄罗斯地方特色,诗人通过这些特色的描写充分表达了自己对故乡的热爱:
你是我的故乡,亲爱的故乡,/马儿在那里自由地奔跑,/天空中鹰群的叫声嘹亮,/田野里传来阵阵狼嚎!/哦,你,我的故乡!/哦,你,繁茂的松林!/那里有午夜夜莺的歌唱,/风儿,草原和乌云!/(《你是我的故乡,亲爱的故乡……》)
奔跑的马儿、空中的鹰群、嚎叫在田野里的狼、繁茂的松林、午夜歌唱的夜莺……一幅幅俄罗斯大自然的景色不断出现在我们的视野中,没有对家乡的爱怎能描绘出如此美妙的风景?正因为诗人对自己的家乡有着深沉炽热的爱,因此诗人相当细腻地感受着家乡的美,他以极强的艺术感染力与艺术信心来描述这种爱。
托尔斯泰依恋着故乡的土地,对于诗人来说,土地不是具体的物质存在,而是某种“永恒思想”的反映。托尔斯泰向往大自然的和谐,向往风景的美丽,善于抓住俄罗斯大自然的形态与色彩,并用语言表达出来,而且诗人还经常用鲜明的,甚至过于艳丽的色彩来描述家乡的大自然和日常生活的图景。如:你可知道那片土地?/……/流动的河水如月光般清澈见底,/……/樱桃园中村庄若隐若现,/花园中垂到地面的树枝挂满果实。/湖上的芦苇哗哗作响,/天空纯净、沉寂、明朗,/镰刀叮当响闪银光,钐草的人在歌唱,/……/蓝色的水汽飞向云端。/……/马露霞在那里编制花环,/小伙子们在平整的草地上旋转,/欢快的舞步将尘土阵阵扬起!/天蓝色的矢车菊点缀在金色的庄稼间,/远处是放牧的犍牛群,/车队的吱嘎声由远传来,/绿如地毯般的荞麦田,/周日的清晨向日葵的露珠闪闪发光,/云雀的歌声是那么嘹亮,/羊群咩咩叫,钟声响不停,/盛装的哥萨克女子们/头戴花环走向教堂。/……(《你可知那片土地?……》)诗中的颜色有月光的清澈、天空的纯净、蓝色的水汽、金色的庄稼、天蓝色的矢车菊、绿茵茵的荞麦田……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幅五彩缤纷的俄罗斯大自然。诗中描述的生活场景有樱桃园中的村庄、草原上钐草的人们、编花环的马露霞、唱歌的盲人、跳舞的小伙子、放牧的牛群、咩咩叫的羊群……多么亲切,多么自然。朴素的描写中释放的是诗人对家乡的热爱。
诗人在《致阿克萨科夫》一诗中也强烈表达了对自己家乡日常图景的爱与向往。诗中有家乡的田野、村庄、辽阔的草原、碧涛澎湃的大森林、镰声奏鸣闪着露珠的草原、醉醺醺庄稼汉的谈话、跺着脚、打着唿哨的舞蹈、草原上盐粮贩子过夜的营地、浩淼无涯、潋滟汛潮的河流、草原上流徙的大车发出的辚辚声、禾浪滚滚庄稼地的壮丽、轻捷驰骋的三套车、迅疾飞奔的雪橇,这一切景色与日常生活场景的描述带给我们的是一种美的享受。而且诗人对自己的家乡饱含思念之情,他笔下的壮士萨特阔,被囚在水下王宫,心却一直向往自己的家乡诺夫哥罗德,他的心会因为听到鹌鹑的叫声、马车的吱嘎声,闻到焦油的气息、谷物房冒出的烟味而变得温柔。诗人通过描述俄罗斯大自然的声音与气息来表达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第二,阿·康·托尔斯泰的自然诗还很富有哲理性。
诗人不仅善于感受大自然的美妙,而且善于领悟其中蕴含的深奥哲理。对于诗人来说,大海的涌动、叶片的颤抖、花儿的芳香、夜莺的歌声都能让人对生命、对存在有所领悟。在那些歌咏大自然的诗篇中,诗人不仅放情于山水之间,而且反省于飞波流云之中。他凝望大海,一个波浪紧追着另一个波浪,于是沉思:“我何必忧郁,/如果明天一个忧虑驱散另一个忧虑?”(《我坐着观看一切……》);诗人观赏“大海轻轻摇摆;一浪追着一浪/急慌慌地奔跑,喧嚷……”于是想到思想的波动与爱情的波动:“我满怀希望,也不断绝望,/波动的思想时而拍岸时而退回,/爱情既有潮落也有潮涨。”(《大海轻轻摇摆……》);当看到小扁桃树开满鲜花的枝条,诗人心中不由生出几分忧郁的思绪:“满树的鲜花将会凋落,/不请自来的果实将挂满枝头,/树身不堪痛苦的重荷,/青枝绿叶向地面深深佝偻。”(《我的小扁桃树……》)慨叹生命的成长历程中青春要为成熟付出的代价;看到白桦被锋利的斧头砍伤,泪珠流淌,于是慨叹:“伤口并不致命,到夏天就会复原,/……只有心里的创伤无法痊愈!”(《白桦被锋利的斧头砍伤……》);葡萄架下,凝视疏影,揣测含义,于是他想到:“正在进行的,不久会知晓;/已经过去的,永远不复返!”(《为什么你把头低低垂下……》);雨后,月亮从乌云后露出脸庞,坐在槭树下,听到杜鹃鸟在远处放声歌唱,诗人开始回想从前已逝的时光,最后夜莺娓娓歌唱:“开心点,莫要无谓地抱怨——/还会重返那美好的时光!”(《雨滴停止了噼噼啪啪的喧闹……》)虽然逝去的时光令人忧伤,但夜莺的歌声让诗人对人生充满乐观的期望。
第三,阿·康·托尔斯泰对大自然观察敏锐、笔触细腻,并在描写景物的同时抒发内心情感,给人以情景交融的美感。
阿·康·托尔斯泰对大自然的观察非常细致,感觉很敏锐,他善于体察大自然的每一个细微的变化,而且笔触细腻,语言优美,所以能把大自然中的细小变化精确、细腻地描绘出来。如:
雷声沉寂,雷雨疲倦了喧乱,/天空一片晴朗;/乌云间一长溜晶蓝,/亲切地闪亮。/花儿还在抖颤,/满身水珠和黄尘,……/(《雷声沉寂,雷雨疲倦了喧乱……》)
这首诗写的是暴雨过后的自然景象,雷声停后,先是“天空一片晴朗”,继而乌云瓦解,闪耀出一带蔚蓝色的晴空,而地面上,挂着雨珠和暴雨溅上去的泥土的花儿犹在震颤,有如余悸未尽。再如:
最后一场雪已在田野里融化,/地面上升腾起袅袅热气,/蓝色的睡莲舒苞开花,/鹤群彼此呼唤,传来声声鹤唳。/幼嫩的树林,身穿绿莹莹的雾衣,/急不可耐地等待温暖春雨的滋养……(《最后一场雪已在田野里融化……》)
这里,诗人准确地描绘出一幅散发着温暖气息的春天,先是写田野里雪融化,因雪融化升腾起的热气,然后写睡莲舒苞开放,再写天上鹤群从南方飞回,又回到地上写树木发芽,如穿上绿衣。总之到处让我们感觉到大自然中万物都在春的气息中复苏、热恋和欢唱。还有:
秋天,我们凄凉的花园一片凋萎,/黄干干的叶子纷纷随风飘飞;/只有远处峡谷底鲜艳美丽,/那是花楸树上熟透的红艳艳果实。(《秋天,我们凄凉的花园一片凋萎……》)
诗中几个景象依次呈现在我们面前:近处凄凉凋萎的花园、随风飘舞的黄色落叶、远处峡谷底叶子鲜艳的花椒树,枝头挂满红艳艳的果实。一远一近的两处风景就把秋天的景象准确地呈现在眼前。可以说诗人通过细腻观察,精确地把握了宏伟大自然的细微变化,从而撷取了最富表现力的、具有典型性的个别细节,鲜明、准确地描绘出自然景象的某种本质特征。这样的例子在他的抒情诗中俯仰即是,信手拈来,让人读来感觉甚美,没有故意雕琢的痕迹。
阿·康·托尔斯泰描写自然的诗,表面上看,只是优美的风景描绘,但这优美的“诗中风景画”却包含着作者丰富而深刻的内心情感的波动。为了表现心灵的波动,托尔斯泰在自然诗中最喜欢让自然与人心沟通,通过对自然的描绘展示心灵的运动过程。如:大海不再嘶嘶冒泡,波浪不再哗哗拍击,/树叶儿也不再轻轻晃动,/……/我坐在岩石上,一片片白云/纹丝不动地悬挂在碧蓝的苍茫;/心儿安恬,心儿深沉,/一如这宁静的海洋(《大海不再嘶嘶冒泡,波浪不再哗哗拍击……》)。诗中描绘了一幅大自然静谧的景象:没有浪花的大海、不再晃动的树叶、天上的白云纹丝不动,自然的静谧反映在心灵中就是心儿的安恬与深沉。再如:我坐着观看这一切,弟兄们,就在这地方,/波浪翻滚,一个波浪紧追着另一个波浪。/波涛汹涌的海面,波浪追赶着波浪,/……/我坐着沉思:我何必忧郁,/如果明天一个忧虑驱散另一个忧虑?/……(《我坐着观看这一切,弟兄们,就在这地方……》)诗中先描绘一幅大海波浪翻滚,一浪紧追一浪,然后回到人的内心处境,人的内心烦恼就像大海的波浪,一个追赶一个地出现,所以劝慰自己不必悲伤。
自然诗的描写往往都会触景生情,阿·康·托尔斯泰很多自然诗也是如此,各种各样的情感通过对大自然的描绘表现出来。诗人把自然与人结合起来写,进而探索人与自然的关系。有的诗表现了诗人的忧伤之情:
湖上的雾气一块块一团团/白蒙蒙地升起;/善良的青年/内心充满痛苦与忧郁。/成块成团的雾/总是白光闪动,/青年内心的痛苦/也从不消逝无踪!(《湖上的雾气……》)
诗人形象地用湖上升起的成团成团的雾气来比喻青年内心的忧愁痛苦久久不能散去。
有的诗表现了诗人的欢快之情:
比云雀的歌声更响亮动听,/比春天的花儿更色彩艳丽,/天空洋溢着美丽,/心中激荡着灵感。(《比云雀的歌声更响亮动听……》)
听到云雀响亮动听的歌声、看到春天艳丽的鲜花,任何人的心情都会无比愉悦。不过特别吸引诗人的是色彩鲜活艳丽的春天,春天美丽的景色可以使诗人摆脱内心的矛盾纠结与灵魂的痛苦,把愉快的乐观的情绪传递到诗人的歌喉:
空气中回荡着不知是谁的话语,/讲述着幸福、爱情、青春与信任,/奔腾的小溪喧闹着向他们随声附和,/片片芦苇晃动起金黄的叶子大声欢歌。(《潮湿的台阶上门又重新敞开……》)
有些诗抒发了作者对心爱人的思念之情:
寂静溜降到金灿灿的庄稼地,/夜色渐浓的村庄清凉的空气中,/铃声颤抖着飘传。我的心底,/对你的离愁和痛苦的懊悔漫涌。(《寂静溜降到金灿灿的庄稼地……》)
寂静的夜晚给诗人带来的是无限的离愁与思念,让人不由自主地想起心中的恋人。
在以上所有这些诗中,诗人始终将人的内心情绪与大自然的潜在律动相协调,给我们一种情景交融、天人合一的感觉。自然诗写景也是写人,自然景物感染了人,人的内心感受、主观色彩又反过来濡染了自然环境,从而情与景达到统一,自然与人合为一体。不过托尔斯泰自然诗中的情景交融带给我们的是一种浑然天成、无刀斧之痕的感觉。
总之,德国的浪漫主义、俄罗斯美丽的大自然以及深厚的文化底蕴,把阿·康·托尔斯泰造就成了一位“为艺术而艺术”的“纯艺术派”诗人。他的抒情诗风格唯美,但在唯美的艺术中关注着人性、人的灵魂、人的信仰与精神追求、人的生存和本质以及对自己祖国的热爱。他的诗歌有着迷人的艺术魅力,令读者不忍释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