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联璧合的魅力
——浅谈贝里尼艺术歌曲的伴奏特点和艺术

2011-08-15 00:42:44翟玥坤郑州师范学院音乐系郑州450052
名作欣赏 2011年6期
关键词:织体艺术歌曲演唱者

⊙翟玥坤[郑州师范学院音乐系, 郑州 450052]

珠联璧合的魅力
——浅谈贝里尼艺术歌曲的伴奏特点和艺术

⊙翟玥坤[郑州师范学院音乐系, 郑州 450052]

贝里尼是浪漫主义时期的意大利作曲家,创作的艺术歌曲以旋律优美著称,文章通过介绍贝里尼艺术歌曲的创作特征,阐述伴奏特点,继而就伴奏艺术特点展开论述,以期对贝里尼的艺术歌曲获得更深刻的认识,展现演唱与伴奏,歌声与琴韵相融合带来的珠联璧合的艺术魅力。

贝里尼 艺术歌曲 演唱 伴奏

贝里尼是19世纪上半叶意大利著名作曲家,美声学派巅峰时期杰出的代表人物之一。在声乐创作上以歌剧为主,并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其作品深受演唱者的喜爱,他创作的艺术歌曲同他的歌剧一样,以旋律优美著称,甚至由于不受剧情的限制而更加淋漓尽致,更加精美。贝里尼的艺术歌曲主要代表性作品有《游移的月亮》《我心灵的忧伤》《温雅的女神》《玫瑰激情》《离弃》《请让她高高兴兴》《如果我不能陪伴她》等。就这些艺术歌曲的艺术价值来看,不仅属于声乐教学的范畴,同时也应当成为艺术指导,伴奏艺术的典范。

一、贝里尼艺术歌曲的伴奏特点

贝里尼是一位十分懂得发挥声乐技巧的歌剧作家,更是一位天才横溢的旋律作家。他写的旋律热情而动人,流畅而优美,十分富有诗意,总是让人沉浸在或忧郁动情,或幸福温暖的意境中。与此相呼应的是,贝里尼艺术歌曲的伴奏也有其独特的特点和弹奏要求,首先我们就从其作品的伴奏特点入手,展开对伴奏艺术的探讨。

1.和声织体变化与优美旋律的统一

贝里尼的音乐风格最主要的特征是带有浪漫主义梦幻意境的优美的抒情性,善于运用细腻优美的旋律刻画人物复杂的内心世界。主要集中于英雄性和抒情性两大审美范畴。在他的艺术歌曲中以抒情性为主,曲体古典、单纯,略带优美的忧郁;歌词多为优美的诗歌,他重视音乐与诗歌的关系,总是使语言重音与歌曲重音保持一致。歌曲的调性、节奏、情绪都依照歌词内容的发展而变化,创作的歌曲体裁和音乐风格多样,歌曲含义深刻,结构精致、严谨,情感细腻,充满诗情画意。其旋律线条流畅,简洁而富有诗意,伴奏织体贯穿其中,与旋律线呈呼应状态,和声织体烘托或静或动的情感表达,不喧宾夺主,又能适时在演唱间隙,以不温不火,承前启后的伴奏旋律引入下个音乐情感表达。体现着和声织体与优美旋律的统一,使演唱者与演奏者感受声音与琴音的交流融汇带来的音乐享受。

2.节奏感强,和声明快而典雅,适时的休止停顿,使人物形象生动

贝里尼艺术歌曲的旋律常常是在低声部分解和弦的伴奏衬托下,声乐旋律由宽广悠长的音调开始,逐渐形成高潮,然后又回到宽广悠长的音调上,形成流线型线条,这种独特的旋律擅长表达温柔、忧郁、悲哀的感情,蕴藏着一种内在的动力,富于浪漫情趣,被后人誉为“贝里尼式的声乐旋律”;在他的艺术歌曲中,连唱是表现歌曲情感的最重要手段,另外,善于用技巧性的装饰性花腔或走句来表现主人公内心深处细腻的变化,回音、三连音、切分音、休止符也在他的作品中大量得到运用,使得刻画人物形象惟妙惟肖,或伤感、或悲寂、或忧郁、或怀念、或绝望。而此时的伴奏织体大多是简洁明了的,甚至以一段空白休止来突出演唱,此时唯有声音能刻画人物形象,唯有声音能宣泄人物情感,伴奏在这里就是休止符,而随之而来的,或者是更加充满激情的伴奏织体,或者渐渐平缓以分解和弦形式出现的伴奏音型,将演唱者的情绪引入下面的演唱,真正的“此时无声胜有声”。

3.与声乐旋律紧密的结合

贝里尼的艺术歌曲伴奏较为简单,甚至有人认为他只知道追求旋律的优美和声音的华丽效果而忽视了歌曲的伴奏织体,在笔者认为,他伴奏织体虽然简单,但与声乐旋律结合紧密,演唱时的语言重音与伴奏时的歌曲重音保持一致,形成相呼应的歌唱和演奏体验,使歌曲整体更富有美感,更容易让演唱者充分发挥优美的声乐技巧,将人声尽善尽美地表现出来,同时结合伴奏若隐若现的烘托,使得歌声与琴声仿佛对话一般的协调和自然,给人以美的享受。

二、贝里尼艺术歌曲的伴奏艺术解读

贝里尼艺术歌曲的伴奏特点,看似简单却蕴含深刻。它包含了对其作品伴奏的和声织体、节奏结构、伴奏音型,以及伴奏情绪的概括,体现其作品伴奏的严谨性、协调性和生动性,在了解伴奏特点的基础上,如何在弹奏中体现伴奏特点,如何由对伴奏特点的认知上升到对伴奏艺术的解读,如何使得伴奏不仅仅只是“伴奏”,而成为一门艺术,我们就从旋律音调理解、伴奏织体分析、伴奏旋律把握以及与声乐相融合等四个方面进行解读:

1.结合“美声黄金时代”时期的艺术特点和表现力,理解旋律音调

贝里尼创作的艺术歌曲是在19世纪意大利浪漫主义时期音乐特点的框架下创作的,所以要掌握这一时期的音乐特点,尤其要关注贝里尼所处的“美声黄金时代”时期的艺术特点和表现力,从歌词入手,尽量准确地理解歌词的深刻寓意,理解语气、语调、语速和韵律,所要表达的内涵,认真分析旋律与伴奏声部的配合,适当地对和声变化给予注解和提示,理解贝里尼艺术歌曲的旋律音调,这是演奏好贝里尼艺术歌曲伴奏的一个重要方面。

2.在和声、调性、曲式等方面对艺术歌曲伴奏做全面的分析和研究

了解所用织体语言的意图,注意歌曲的伴奏特点和乐句的划分,弄清楚歌曲的旋律线、感情线,再与演唱者共同探讨歌词,并结合歌词来挖掘歌曲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注意歌曲中的装饰音、切分音、附点音符、圆连音、休止符等,这不仅仅是演唱者需要关注的,作为伴奏,这也是音乐的语气、语调,是歌曲艺术表现的关键。例如,在歌曲《怜悯我,心灵的偶像》中,贝里尼运用了很多附点音符和休止符来强调歌词的语气,运用装饰音如回音、颤音来丰富音乐的旋律色彩,同样在伴奏过程中,也产生相应的装饰音,休止符,切分音型等弹奏示意,使得旋律与歌词密切相连,伴奏与旋律相辅相成,突出了人声诠释情感的优势,起到了渲染音乐情绪的作用。

3.体现伴奏旋律的连贯性和优雅、华丽、活跃的灵敏性

连音是贝里尼艺术歌曲中的关键,要求演唱声音圆润连贯、灵活、准确清晰,即音色圆滑,音高准确。细致圆滑的连音能增加旋律的微妙感,这也是贝里尼艺术歌曲艺术表现的重要方面。这样更需要伴奏过程中弹奏出柔润的声音,体现流畅的旋律,并结合歌曲和伴奏中的速度、力度和音乐表情术语标记,掌握诗歌的韵律、语气、语调,进而把握整首歌曲的感情基调。

4.与“贝里尼式的声乐旋律”相融合的伴奏艺术

贝里尼的艺术歌曲以抒情歌曲居多,以《游移的月亮》为例,这是一首借景抒情的爱情歌曲,主人公面对月亮、花朵、小河,回想到时间万物那样和谐、完美,唯自己孤独、寂寞,情不自禁地向着月亮娓娓道出自己对远方恋人的幽幽情思,盼望爱人回到自己身旁。这首歌曲属于典型的“贝里尼式的声乐旋律”,整首歌结构简单,构思精致,旋律平稳流畅,用分节歌的形式写成,自然真挚准确地刻画出主人公的思恋之情,在重复“向我的最心爱的人儿数一数我的心跳”时,贝里尼巧妙地运用了切分节奏把主人公激动不安的心情推向了高潮。这首歌曲伴奏也是值得品味的。前奏一开始,左手分解和弦和经过音填充,右手弹奏优美旋律线条的方式把人带入到宁静安详的意境中,三个八分音符小小的停顿,收敛而紧凑地结束在主和弦上,给人以期待,期待随之出现的歌声,自然真挚,忍不住倾听。随后采用无旋律伴奏形式,左手八度突出节奏重音,稳重的声部低音加之右手以分解或半分解和弦形式弹奏为主构成整体框架。适时的停顿,预留演唱空间,给演唱者以情感的发挥,在表现激动不安的心情时,以双手八分音符节奏穿插出现的方式烘托气氛,左手声部稳重而有力,右手声部连贯或与左手节奏呼应,在突出演唱的基础上做到衬托和发挥。弹奏要求声音轻盈而富有表现力。节奏如泣如诉,缓缓道来,尾声殷殷期盼,渐渐平复,体现伴奏与声乐的完美融合。

贝里尼的艺术歌曲已经引起演唱者和教育者的重视,挖掘和研究贝里尼的艺术歌曲也成为当今声乐教育者必要的课题。今天笔者仅仅是对贝里尼艺术歌曲的伴奏艺术谈了自己的想法,抛砖引玉,以期更多的音乐教育工作者能对声乐作品中的伴奏艺术展开更丰富的研究,体会珠联璧合的魅力,达到“人、声、琴、情”融合的最高境界。

[1] 李秀军.西方浪漫注意音乐分析与鉴赏[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8.

[2] 尚家骧.欧洲声乐发展史[M].上海:华东出版社,2003.

[3] 赵梅伯.唱歌的艺术[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1999.

[4] 沈旋,谷文娴,陶辛.西方音乐史简编[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1999.

作 者:翟 坤,郑州师范学院音乐系讲师,研究方向为钢琴教学、钢琴即兴伴奏教学。

编 辑:钱 丛 E-mail:qiancong0818@126.com

猜你喜欢
织体艺术歌曲演唱者
艺术歌曲《望终南山》的演唱分析
声乐表演中音乐素养对美声唱法的重要性
艺术家(2022年7期)2022-11-22 09:48:39
浅谈莫尔吉胡《弦乐四重奏第1号》第二乐章的织体运用
草原歌声(2021年2期)2021-10-14 08:27:54
“拨乱反正”时期的艺术歌曲创作
中国音乐学(2020年2期)2020-12-14 03:07:40
作曲技术理论中多声部音乐织体的探讨
丝路艺术(2018年11期)2018-04-01 12:14:44
声乐演唱中弱音技巧的训练与运用
黄河之声(2018年15期)2018-01-27 14:02:32
乐队艺术:语言规律与教学探索(二)——多声部织体中复调元素的认识与处理
声乐钢琴伴奏在与演唱者合作中的协调作用
大众文艺(2017年13期)2017-03-11 11:36:52
谈艺术歌曲《忆秦娥·娄山关》的钢琴伴奏
乐府新声(2016年4期)2016-06-22 13:02:54
论我国民族声乐演唱者的舞台形体表演
民族音乐(2016年3期)2016-06-05 11:3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