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 申[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艺术与传播学院, 广东 珠海 519085]
天下黄河
——聆听《天下黄河九十九道弯》
⊙蔡 申[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艺术与传播学院, 广东 珠海 519085]
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黄河,你不避泥沙,不惧艰险,奔流直下,一往无前。你用甘甜的乳汁哺育了中华大地的亿万子孙,你用宽广的胸怀孕育了辉煌灿烂的华夏文明。
黄河,古往今来,多少人在为你倾情歌唱!在这无数的颂歌中,有一个声音格外的高亢而深沉——那就是陕北民歌《天下黄河九十九道弯》:
你晓得,天下黄河几十几道弯哎?几十几道弯上几十几只船哎?几十几只船上几十几根杆哎?几十几个艄公哟嗬把船来搬? 我晓得,天下黄河九十九道弯哎,九十九道弯上九十九只船哎,九十九只船上九十九根杆哎,九十九个艄公哟嗬把船来搬!
长河落日,黄土高原。听到那九十九道弯弯上飘过来的苍凉歌声,能不心潮震荡,热血奔涌!
天下黄河呀,九十九道弯!在那“九十九道弯上”沉积了多少的历史风云,在那“九十九只船上”负载着多少的民族苦难,在那“九十九根杆”上飞舞着多少呼啦啦作响的旗帜,在那“九十九个艄公”里挺立着多少的顶天立地的英雄好汉!
《天下黄河九十九道弯》短短八句,上下两阕。上阕问,下阕答。问句质朴平实,但立意高远。起势一声“你晓得”,顿生天地悠悠、沧海桑田之感。接着,从黄河的“弯”,到“弯”里的船,再从船上的“竿”,到搬船的艄公,环环相扣,步步递进。答句只把“你”变作“我”,把“几十几”换作“九十九”,两个字的变换使作品达到了叹为观止的完美境地。吉祥的数字,从容的应答,开阔的意境,壮美的画面。夸张、重复、排比、顶针等修辞手法的密集使用,造成了一种循环往复、绵延不绝的美感,同时又有一种巨浪排空、响遏行云的气势。你可以从中触摸到黄土高原的心跳脉动,也能够感受到大河万里的波涛汹涌。
《天下黄河九十九道弯》的曲调与歌词水乳交融,天衣无缝。句首两小节是全曲旋律的浓缩;接下来四个重复的基本乐句,似呼似问,如悲如叹,仿佛要把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沧桑一泻而尽;结尾一个突然转调,五度跳进,此时,一种伟岸不屈的民族形象如异峰突起,矗立于天地之间。
陕北佳县是《东方红》的故乡,也是《天下黄河九十九道弯》的诞生地。20世纪20年代,位于黄河之滨的佳县荷叶坪村,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民船工李思命,创作了这首闻名天下的《天下黄河九十九道弯》。
李思命一家三辈船工。李思命十七八岁就跟着父亲,奔波于包头至禹门口的黄河水道。他性格粗犷豪放,才思捷敏,是当地著名的民歌高手。长期的船工生涯使李思命对奔腾迂回的黄河水路和两岸风情了如指掌,张口就来的船工号子更练就了他一副好嗓子。1920年春节,荷叶坪举办社火,演出秧歌《搬水船》。出演艄公的李思命即兴创作了这首歌。一曲《天下黄河九十九道弯》既是对黄河的深情咏叹,也是船工在惊涛骇浪中奋力拼搏的真实写照,引起了乡亲们的强烈共鸣。当时,李思命只是要表达自己的真切感受,没想到这不经意的随口一吼,竟吼出了一首轰动中外的民歌经典。
《搬水船》是一种艄公与坐船姑娘对唱的社火形式。当年演出时最为精彩的其实是前后相连的两段,一段是《天下黄河九十九道弯》,一段是紧接其后的《搬船难》:
老艄公白:姑娘!你要坐船,我老汉有个对子,你能对上我就搬你,对不上我就不搬你!
陈姑娘白:艄公,请开言!
老艄公唱:你晓得,天下黄河几十几道弯哎?几十几道湾上有几十几只船哎?几十几只船上有几十几根杆哎?几十几个艄公哟嗬来把船儿搬?
陈姑娘唱:我晓得,天下黄河九十九道弯哎!九十九道湾上有九十九只船哎!九十九只船上有九十九根杆哎!九十九个艄公哟嗬来把船儿搬。
老艄公白:楞的登,姑娘比咱能。不行,我还要难她一难!姑娘,我还有个对子……
陈姑娘白:艄公,请讲!
老艄公唱(秧歌调):说了个难,道了个难,十冬腊月搬水船。水船不是个人搬的,把我的脚片子冻稀烂。
陈姑娘对唱:说了个难,道了个难,十冬腊月坐水船。水船不是人坐的,冻坏我三寸小金莲。
老艄公接唱:你也难,我也难,你难我难不一般。你难坐在船里边,我难赤脚跑冰滩。
这后一段《搬船难》主要讲黄河纤夫寒冬腊月“赤脚跑冰滩”的艰辛,却举重若轻,幽默诙谐,意趣横生。
《搬水船》的精彩演出令村人齐声叫好。此后,经同村李韶华先生记录整理,词曲基本固定了下来,并很快在黄河两岸流传开来。每年春节闹秧歌,《搬水船》成为必演节目。1942年,延安鲁艺的安波、关鹤童、张鲁、刘炽等四人在佳县收集民歌,将其以《黄河船夫曲》的歌名整理发表在《陕甘宁老根据地民歌选》上。1952年,文化部组织文艺工作者搜集整理陕北民歌,曾专程到荷叶坪村采访李思命,并把这首歌编入了《陕北民歌选》。1958年,音乐家马可先生编写的《中国歌舞》对它的曲调、旋律及水船舞蹈形式做了详细介绍。2003年央视“魅力12”播出李进元、王长生演唱的《天下黄河九十九道弯》,使这首歌又一次在全国引起轰动,《黄河情》《西部风情》等十多部影视片将其用作插曲、主旋律和主题歌。
诗言志,人如歌。李思命这位黄河之子具有的远不只是艺术天赋。1957年夏,李思命去山西丛罗峪赶集,归途所乘渡船意外沉没,79岁高龄的李思命置个人生死于度外,奋力抢救落水者,终因水急浪大、体力不支而魂归黄河①。陕北人说,“最美的陕北民歌是用苦难、苦力、苦焦唱出的,是用真心、真情、真意唱出的,是用汗水、泪水、苦水唱出的,是用生存、生活、生命唱出的,是用大悲音、大思想、大付出、大人格唱出的”②。信哉斯言!
《天下黄河九十九道弯》的发掘整理者之一刘炽③说:陕北民歌张扬着陕北人的天性、野性、人性,“是用老镢头镌刻在黄土高坡上的音乐巨著”。在博大精深的中国民歌中,西北民歌独具魅力;在浩如大海的西北民歌中,陕北民歌尽领风骚。自清末民初以来,陕北民歌的繁盛成为一种极具地域特色的文化现象。在北起毛乌素沙漠,南至金锁关,东起山西河曲,西至宁夏平原的这块土地上,世世代代的陕北人“感于哀乐,缘事而发”,他们用“拦羊嗓子回牛声”,抒发着自己的冲天豪气,宣泄着自己的苦乐人生。一位陕北汉子不无骄傲地写道:“当匈奴的强劲之风席卷陕北时,当赫连勃勃修筑统万城以示不朽时,当十年九旱靠天吃饭的光景再也过不下去时,当姑娘爱上了后生、三哥哥喜欢上四妹子时,一种‘积于胸,发于口,成于歌’的东西倾泻而出”,这种东西“集陕北千山万壑厚重之气,合陕北大喜大悲张合之力”,它就是陕北民歌④!流传至今的两万余首陕北民歌,以信天游、二人台、秧歌曲、山曲、小调、劳动号子等多种形式,向人们展示着陕北特有的生活方式、人生态度和文化品格,上世纪40年代后,陕北民歌又伴随着中国革命的进军步伐传遍了全国。所以,人们说它是“唱红了天,哭恸了地,唱出一个新天地”⑤。
陕北民歌的高亢,来自陕北的高天厚土;陕北民歌的悠远,来自陕北的大漠孤烟。只有到过陕北,你才知道山有多高,沟有多深,塬有多宽,水有多长;也只有到过陕北,你才会感觉到一己世俗的微卑与渺小。千百年来,陕北以自己特有的地缘和人文基因,塑造了悲凉雄壮的高原文化和绚烂多姿的陕北民歌。著名美国记者斯诺在他的《西行漫记》中不无感慨地写道:“走向陕北,才知道什么是真正的中华民族文化”。是的,走进西北的高山大漠,面对奔腾不息的千古黄河,你才能真正把握到中华民族的根本和魂魄。
① 详见王建瓴(曾任佳县县长):《感悟铁佳州——陕北历史文化名城佳县纪实》,《人民日报·海外版》,2004-04-15。
② 王祖文:《最美的陕北民歌〈黄河船夫曲〉》,《榆林日报》,2010-3-11。
③ 刘炽:著名作曲家,13岁起就入延安鲁艺,参加当时的民歌采风,“一条大河波浪宽”等诸多名曲的作者。
④ 常耀:《陕北民歌情缘》,《榆林日报》,2010-4-13。
⑤ “唱红了天”:一曲《东方红》,不但影响了一个时代,而且作为人类送上太空的第一首乐曲彪炳史册;“哭恸了地”:1942年,鲁艺的刘炽、张鲁在米脂县常石畔村唢呐艺人常峁儿处采风,获得唢呐曲牌《粉红莲》,此曲音韵深沉宽广,凄楚哀怨中又凸显出一种生生不息的坚毅刚强,1943年边区军民恭迎成吉思汗灵位时,被作为哀乐使用。1956年刘炽在电影《上甘岭》中将此曲处理成管弦乐队演奏的追悼音乐,并由此定格成如今通用的哀乐;“唱出一个新天地”:《翻身道情》是1943年王岚、林农编剧,刘炽编曲的秧歌剧《减租会》中的一段唱腔,唱腔是在陕北道情基础上改创而成的,1945年中共“七大”庆祝晚会上首次以独唱形式出演,后由安波重新配词、刘炽修改定稿。“团结闹翻身”成了引领那个时代的旗帜。
作 者:蔡 申,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艺术与传播学院教授。
编 辑:吕晓东 E-mail:lvxiaodong818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