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 璐(湖北师范学院 湖北 黄石 435000)
我国有13亿人口,其中有超过9.88亿的人口生活在小城镇和村庄。随着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广大农村居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农村人居环境也有了显著的改善。农村建筑房屋的改建以及新建已成为村民生活的事项之一。由于农民只考虑建筑形式美观,没有考虑地域特点是否适合建造,还没有专门建设部门的施工质量监督和检查,出现私建民房地基不牢固、跨度过大、主体强度不够等问题,导致房屋整体安全性能差。
十六届五中全会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坚持从各地实际出发,尊重农民意愿,扎实稳步地推进新农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政府的集中行为,有一些地方的实施者,由于对指导性文件领悟不到位,或者缺少科学系统的研究分析,缺乏对不同地域文化的认识,使村镇中的民居建筑、院落以及原来生活中形成的邻里关系、社区关系在人为的改变着、消失着,而取而代之的多是千篇一律的建筑形式和街区格局,缺少历史感、缺少地域文化的痕迹。新农村民居建设不应该是机械的重复,不应该是以新为美、以统一为好,应该强调重视地域性、注重多元性、重视风土民俗的传承。
地域特色、人文环境都能对房屋建造的结构及样式产生影响。如苏北、皖北、豫东和鲁南接壤的淮海地区民居建筑形式和平面布局最单调,基本上都是硬山式的平房;平面与立面的处理自由灵活、变化多样的是江浙民居,以不封闭式为多,屋顶形式有悬山、硬山、歇山、四坡水等等。论者发现当今新农村民居建设中普遍存在着生活方式越来越城市化与地域文化逐渐消失的现象。“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孟浩然的诗描写了恬静秀美的农村,让人心向往之。但是这已经不再是农村居民的追求。农村居民们羡慕通过网络知道最新讯息的城市人,他们追求的是城市里的混凝土高楼,追逐着城市化的现代生活。人们不再看重地方特色的事物,而是青睐于现代化的林林种种,而这种对现代化的盲目追捧,带来的将会是地域性文化的逐渐消失。
我们希望在新一轮的农村建设中看到的是对地域文化的重视和保护。在改变广大农民居住水平的同时,保护、传承、发展好地域、民族文化及其各种物质形态。
在我们进行新农村民居建设的时候,我们要注重对地域性的发掘。在实施建设前,要进行调查研究,对项目进行实地考察,发掘出地方自然条件、民俗文化特色以及地方建筑形式等,以调研为依据,得出合理的民居建设构思,然后再进行整体的规划设计。
每个地域都有被人们视为标志性的建筑形式。比如江南水乡、岭南建筑文化、四川山地建筑、客家建筑文化、干阑式建筑文化、蒙古包、新疆维吾尔族民居、西藏的藏碉楼、北方的四合院,纳西族的井干式木楼房,西北的窑洞等等,这些标志凝集着当地的风土民情、丰富着当地的精神文化生活,突显着地方特色。在新农村民居建设中,也要把地方标志性的建筑符号运用到设计中,以此来体现不同地域民居建设风格。构建和谐社会,建设新农村,这些“地域性标志”起着突显地域性的作用,是人们区别每个地方的重要标志。
新农村民居不仅是社会基层物质文化的集中体现,又是联系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中介,体现了人民对生活的不同看法。当地的自然条件和人文环境制约着地域性的农村民居建筑形式和风格。我们常说 “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用在民居建筑中可以说成“一个地域养育一种建筑形式”。我们不能把一种建筑模式运用到全国各个地方,这会带来地域文化的缺失,带来建筑安全的隐患,很多人都记得工业学大寨的那个时期,大寨地处山西晋中昔阳县,这里七沟八梁一面坡,因为特殊的地理环境,他们建起的“海绵田”大大提高了农田的产量,国家把这里作为典型,开始全国学大寨。不管是平原还是山地,都照搬大寨,毁田造林,破坏生态平衡,结果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这都是因为只看重结果不注重地域特点的原因。所以在新农村民居建设中,我们不能重复以前的错误,要充分认识到尊重地域性对于人居环境的可持续性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现在很多快速建起的“新农村”,既缺少我们的地域民族文化背景,同时也没有很好的将新农村发展规划和文化形态相结合。我们发展建设新型农村,既是为了改变农村面貌以求“新”,也是为了突显地域文化的“旧”。没有了“新”就没有了发展的空间,没有“旧”就没有了构建“新”的根本。遗弃新农村规划的地域文化意识,会丢失许多民族的文化和传统原素,令传统民居被批量化的民房代替,应尊重地域性特色,将中国地域的特色进行保留,并穿插新的时代符号,使新农村民居在历史与现代的融合中实现创新发展。
[1]于金富.《生产方式》.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
[2]王其钧.《中国民居》.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年1月.
[3]郁建兴.《新农村建设》.重庆:重庆出版社,2009年9月.
[4]四川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规划 发布机构:四川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007年.07月04日文件编号:川委办〔2007〕23号.
[5]宋慧洁.《当代地域性建筑的特色》.《建筑设计与装饰》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