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政府所起的作用

2011-08-15 00:47河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河南新乡453007
大众文艺 2011年19期
关键词:文化遗产物质政府

陈 巍 (河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河南新乡 453007)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提高公众的文化素质,维护健康的文化生态,为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发挥重要作用。河南境内有着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第一批和第二批国家级非遗名录中,河南共有120余项,数量多,种类全,在全国各省市区中排在前列。河南第一批省级非遗共计157项,包括民间文学、民间美术、民间音乐、民间舞蹈、戏曲、曲艺等14大类;2009年颁布的第二批省级非遗共包括10大类143项;第一批省级非遗扩展项目19项;共计300余项。河南是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发展进程较快的省份,但是目前非物质文化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保护与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需待加强。

一、河南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所面临的问题

1.法律法规建设的进程滞后

河南省区非物质遗产保护的法律法规尚未正式出台,相关的法律体系尚未建立,保护工作仍未能纳入河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整体规划,与保护相关的一系列问题不能得到系统性解决。

2.保护机制尚待完善

总体来看,保护工作仍处于起步阶段,尽管成立了相应的保护机构,但是最接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基层保护机构仍然很不健全。多是原有的文化单位兼行保护职能,人员编制、经费得不到落实。收集、整理、调查、记录、建档、展示、利用、人员培训等工作都还很薄弱、保护技术与方法相对落后,没有形成科学规范的工作机制。

3.非物质文化遗产濒危流失现象严重

一些依靠口传心授方式加以承传的文化遗产正在不断消失;许多传统技艺抢救速度跟不上濒危消亡的速度;大量有历史、文化价值的珍贵实物与资料遭到毁弃或流失到海外;随意滥用、过度开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象经常可见。

4.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教育严重滞后

现在非物质文化的教育形势非常严峻,首先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个体教育青黄不接,掌握了民间工艺技能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老艺人找不到学徒,许多独特技艺面临失传的危险。其次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社会教育跟不上,范围不广、气势不盛、影响不深。第三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学校教育也跟不上,在某种程度上甚至还没有社会教育做的好。教育领域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缺乏重视和价值认知,教育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脱节。大学中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学科极度缺乏,教育不能培养提供文化遗产所需社会人才。

5.保护与开发利用的矛盾比较突出

一些地方保护意识淡薄,重申报、重开发、轻保护、轻管理的现象比较普遍。少数地区进行超负荷利用和破坏性开发,存在商业化、人工化和城镇化倾向,甚至借继承创新之名随意篡改民俗艺术,损害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原真性。例如把原生态的歌舞按照当代肤浅时尚的审美趣味加以改造;把传统的民间手工艺制作大量机械复制;古老村落成了喧嚣的闹市。从表面上看,似乎是被保护项目的繁荣,实际上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种本质性伤害。

二、政府主导下保护与开发河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对策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是一个浩繁复杂的文化系统工程,做好此项工程,必须有政府的强力支持。要使保护工作落到实处且卓有成效,必须通过政府主导和社会参与的模式,采取合理有效的保护方法与措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不仅是单个群体和个人权益的实现,更是政府行使公共文化服务职能的重要体现。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应在政府主导下主要采取以下方法和措施:

1.构建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律保护体系,建立政府主导的管理机制

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种类繁多,性质各异,因此一部法律不可能包罗万象地涉及每个问题,需要有与之相匹配的法规条例。省级政府应尽快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法律保护纳入立法、司法日程。健全相关的法律、法规,使保护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省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抢救与保护工作才能由无序到有序,并走向层层深入的发展阶段。

2.重视人才队伍建设与管理

(1)要通过培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专业人员,使他们具备开展这项工作所必需的思想和理论素养,并掌握保护、开发、利用的方法和技能,以保证能使用最先进的方法和技能来完成这项工作。

(2)要在各级学校开设有关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的课程。在高校设置相关专业并招收学生,培养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发展、管理、研究的各类型、各层次人才。学校应成为民族文化遗产传承、发展、创造的主体,成为文化资源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桥梁、重要基地。

3.加大政府投入,多渠道筹措保护资金

长期以来,由于缺少足够的经济支持,许多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不到及时的抢救和必要的保护而处于濒临消亡的境地。要全面实施抢救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工程,就需要一定的资金投入、物质保证。所以,政府应设立抢救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专项基金,用于资助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资金的来源应该是多渠道的,要吸纳企业和社会的赞助,还可以考虑从与民俗文化有关的经济收入中提取适当比例,用来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发展基金。

4.采用科学有效保护机制

(1)开展普查,摸清家底,建立完整的资料数据库

全面而科学地采集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作品,忠实地记录下各种民俗文化事项,才能保存下流传至今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真实面貌,为政府制定、实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规划乃至文化发展国策,提供可靠而科学的依据。

(2)逐步建立起完善的省、市、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体系

省、市、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由同级政府批准公布,并报上一级政府备案。与此同时,政府应定期公布重要的、濒危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3)做好认定、命名和扶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工作

我们要对传承人的技艺进行全方位的记录、整理,为他们收徒、传承提供资金和政策支持,探索现代生活环境下以口传心授为特点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方式的继承与发扬,对于生活困难的传承人要给予适当补贴。要根据不同项目不同特点,研究制定传承人保护办法,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根脉出发,来保障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薪火相传。

(4)保护文化生态环境,建设文化生态保护区(村)

文化生态保护区(村)是指:在一个局部的特殊环境中,采取相应措施,使原生态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存活较长时间,并扩散其影响。建立文化生态保护区(村),既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设立最安全的屏障,又能将民族文化遗产真实状态保存在其所属的环境之中,使之成为“活文化”。

结语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任重道远,必须以政府为主导,实施全方位的保护。没有政府的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传承人得不到保护。各级政府的正确领导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取得成功的组织保障。这也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由民间发起,最终由文化部正式启动的原因之一。非物质文化遗产鲜活生动地传承着丰富的历史文化,是民族的生命动力,精神的依托,具有传承民族精神的重要作用和价值。所以,保护好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政府履行公共职能的时代要求,政府必须担负起主导作用。

猜你喜欢
文化遗产物质政府
World Heritage Day 世界遗产日
Task 3
物质至简,精神至盈
Tough Nut to Crack
知法犯法的政府副秘书长
省级政府金融权力榜
聚焦物质的分离与提纯
八大突破口攻克物质推断题
文化遗产与我们的生活
完形填空三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