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璐平 (湖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湖南长沙 410000)
中小学的音乐课外活动是课堂以外的校园文化活动的主要形式,它是社会文化的一部分。现今,社会文化多种多样,千姿百态,其中不乏不适合青少年的东西,学校要培养学生的分辨能力,并创造适合学生内容健康的课外活动,而合唱正是从提高学生全面素质为思想,以课内课外教学活动作为实践舞台,逐步发展成为一种以美育为本的教学活动。因此,应把合唱融入中小学音乐课外活动中,发展学生的音乐视野,丰富他们的音乐素养,那样,就能调动中小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提高中小学的音乐教学质量,使它沿着正确的轨道稳步前进。
音乐课外活动是丰富学生课余生活,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学生在参加音乐活动过程中,发展了对音乐的兴趣及审美能力,丰富了精神生活,陶冶了情操。音乐课外活动可以大部分都是集体活动,有利于培养学生关心集体,团结友爱,遵守纪律的良好品质,有利于形成富有朝气,团结奋进和积极健康的身体。音乐课外活动是发展和培养音乐人才的摇篮,能满足有音乐才能和兴趣的学生进一步学习音乐的渴望,进一步发展他们的兴趣和才能。音乐课外活动能扩大学生的音乐视野,巩固和提高学生在音乐课上所学的基础知识和技能,拓宽知识领域,发展学生的音乐的感受,表现,创造,鉴赏能力。而对于中小学来说,合唱是音乐课外活动最主要的形式之一。而合唱对学生道德的培养,性格情操的熏陶,形象思维的丰富,都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它是一种互相配合,互相协作的集体艺术,可以反映出一个国家的国民教育水平,显示出一代青少年的精神素质和精神面貌。
合唱艺术传入我国的时间,大致可以追朔到20世纪初的20年代前后,从当时“学堂乐歌”的兴起,到抗日战争的歌咏运动以至1949年新中国建立以来的中国合唱艺术发展,可以说中国的合唱艺术走过了一个曲折而又漫长的发展过程。这当中,中国合唱艺术既有挥之不去的缺憾,但同时,以《长恨歌》、《黄河大合唱》、《长恨组歌》为代表的中国合唱,也为世界合唱艺术宝库增添了灿烂夺目的光彩。
可见,合唱活动在我国,由来已久,无论是过去的革命战争年代,还是在新中国的各个建设时期,群众性的歌咏活动一直存在着广泛的社会基础。同样,合唱教学活动在我国也是早已有之,但一般仅限于艺术专业院校和团体,普通中小学虽然没有音乐课,但只是传授一定的音乐知识,属于文化辅修课程。
合唱作为我国音乐基础教育的一个重要手段,作为学生进行音乐实践的重要园地,作为学校艺术教育成果的重要体现形式,在培养高素质的一代新人中发挥着巨大作用,它越来越多地被学校,音乐老师和学生重视。合唱可以使学生了解自己在多声部歌唱中所处的位置和所负担的作用,从而认识互相尊重。互相理解的道理。以班级为单位开展的合唱活动,能增进同学之间的团结,感到集体的温暖。
新的音乐课程《标准》指出:“学生课外艺术活动是音乐课程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课堂教学无论从内容和时间上看,对中小学学生的成长既是一个重要环境,又是一个有限的空间。开辟课外活动的场所,开展各种音乐活动以充实学生的课余生活,无疑是有利于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我们应当把课外音乐活动看作是音乐教学的延伸与补充,正因为课外音乐活动可以比课堂教学的内容与形式更为丰富多彩,更具有经常性、广泛性和群众性。它与课堂教学相互促进、相互补充、密切联系,成为学校音乐教育两个有机组成部分。那么作为音乐教育的重要内容的合唱教学,应该以学生为本,全面提高学生素质。通过实习指导老师的见解以及本人实习总结认为,如何把合唱更好的融入到中小学音乐课外活动中,应注意以下三点:
根据年龄特征,重视选材,注意音乐作品的多样性、趣味性。在训练中锻炼合作精神,体会、理解音乐的感觉及音准、音色、音高、旋律、节奏、和声等方面的知识含义,并从中体验合作的愉快。选排一些优秀的爱国题材的合唱歌曲,通过训练,借助歌曲优美的和声、旋律,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选排一些反映先进、英雄事迹的中小学生合唱作品,如《歌唱二小放牛郎》等,使学生在合唱训练过程中,认真学习歌曲的主要内容,学习英雄的先进事迹,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养成乐于助人,舍己为公的高尚品质。选排一些经典的民族合唱作品,如《茉莉花》等,可以拓宽学生的文化视野,领略我国民族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选排一些优秀的、反映中小学生现实生活为题材的歌曲,激发他们用欢快、热烈的歌颂感、歌声来歌唱幸福生活,教育学生热爱并努力创造生活。总之,合唱训练完全可以通过优秀的合唱作品来鼓舞人、感染人、教育人,培养学生高尚的人格和健全的心理素质。
解决好声音的高位置及音色的和谐统一是难点,也是提高合唱水平的关键。训练方法主要有:先哼后唱,以哼带唱,辅导学生寻找声音高位置的感觉;先念后唱以念带唱求得真假声的结合统一;重视气息控制训练,帮助学生体会气息支点和动力在小腹上的感觉;培养学生的听觉辨别能力,保护和珍爱学生音色的纯净和甜美,通过系统、科学的合唱训练,提高演唱歌曲的技术水平,充分展现出合唱的艺术魅力。声部的进入与传来、音量音色的变化、演唱情绪的表达等,均要求学生注意力高度集中,及时正确地理解指挥的意图,具有敏捷的反映的应变能力。这些能力的培养和训练,促使学生感觉器官逐渐敏锐,和声听辨力、曲调的记忆力、模唱能力、识谱能力逐渐提高。合唱训练中的试唱练耳促使学生“耳聪目明”;节奏训练培养学生的节奏感,促进学生体态动作协调优美;歌唱的呼吸训练,可增强学生的肺活量,锻炼横膈膜、腰肌、腹肌的控制能力;科学正确的发生练习,既能使学生声带得到正常的锻炼,又可得到适当保护,促使学生的歌喉更趋完美;歌唱中的咬字吐字的训练,促使学生口齿伶俐清楚。由此可见,合唱的基本技能技巧训练,对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正如伟大的音乐家普罗柯菲耶夫说过:“音乐歌颂人们的生活,引导人们走向光明的未来。”合唱教育不仅教会了学生欣赏美,更教育学生完善自身而创造美。
综上所述,在中小学广泛开展课外合唱训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是面向全体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和素质教育的重要一环。课外合唱活动把热爱并擅长歌唱的学生聚集起来,进行丰富多彩的活动,使学生得到充分的艺术训练,加深学生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艺术的体验,培养并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让我们为共同营造一个有利于培养学生个性和综合素质,使其健康成长的美好空间做不懈的努力。
1.毛凯.杨秋仪主编.《合唱艺术》.武汉.长江出版社,ISBN 7—5434—2370—1.2002年.
2.苗向阳编著,《合唱与指挥》.广州.花城出版社,ISBN 7—5360—3639—6.2001年10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