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在音乐鉴赏中音乐审美能力与音乐文化修养的重要性

2011-08-15 00:47俞冠晶杭州师范大学钱江学院音舞分院浙江杭州310036
大众文艺 2011年18期
关键词:音乐艺术能力

俞冠晶(杭州师范大学钱江学院音舞分院 浙江 杭州 310036)

一、引言

音乐是所有的艺术类型中最抽象的艺术,是一种特殊的文化形态,能够反映现实生活中人们所处的社会地位,所以,我们在听某种音乐的时候,不仅能够呈现出我们的心理状态,也能够表现出我们的音乐审美能力和音乐文化修养。

那么,音乐审美能力和音乐文化修养到底有多么的重要呢?

在音乐快速发展的同时,由于处在不同的时代,音乐也会展现出不同的功能。为了维持音乐在社会中的功能,或拓展其效益,很多人意识到只是单方面的发展音乐是不够的,必须还要有好的音乐欣赏能力和音乐知识才能正确的评价音乐,那么,如何才能更好地欣赏音乐呢?针对这一问题国内外很多人对其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提高自身的音乐审美能力和增强自身的文化修养对欣赏音乐有着重要的作用。

二、对音乐审美能力和音乐文化修养的认识

(一)音乐审美能力

审美感知、想像、情感、理解四个要素构成了音乐审美。

先来说说音乐的审美感知。音乐审美感知是一切音乐审美活动的基础,是人们把感觉到的美通过知觉反映、评价做出的情感判断。审美感知其实是人生来就存在的一种本能,当然,后天的生活环境对它的影响也是更重要的一个因素。再来说说音乐审美想像。音乐想象是大脑对感知到的声音图像等事物重新组合并发展创造的过程。如果说感知是对眼前形象的呈现,那么想象则是运用这种形象思维来设计音乐语言。最后,音乐情感和音乐理解其实是密不可分的。人们对于客观事物不仅进行认识,还会对它产生一定的态度和体验。音乐审美理解是人们在音乐审美中,用某种感性形式对审美活动意蕴进行直接的整体把握和领会。

(二)音乐文化修养

“修养”,是指正确的为人处世的态度,是指在理论、知识、艺术、思想等方面达到了一定的水平。谈到修养,我通常会想到人们在生活中的举止行为还有说话方式,其实这也是一种修养。现实生活中,每个行业、每个学科,每个人对文化修养都有一些特定的理解。比如说“音乐修养”,人们除了会想到一个人在演技、创作方面等表面看到成就之外,更多的还会联想到他在生活中是怎么样对待音乐、文学、理想的。通常一个人只有在储备了丰富的知识,经历过纷繁复杂的人生的人,才会在艺术上有所感悟,毕竟艺术源于生活。

我国古时候的《诗经》《山海经》、还有少数民族的叙事诗歌等都是在具备一定的历史文化条件下产生的,却仍然能够沿用至今,可见,它们是我们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孔子听《韶乐》 “三月不知肉味”,它是来自其对舜统治时期社会的赞叹与推崇。在我国古代历史上音乐就已经被看作是一个人的人格修养和品质的体现,也是当时精神文化的一个重要的显现。

三、早期对音乐审美能力和音乐文化修养的认识

(一)早期对音乐审美的认识

从早期的西方美学研究中我们可以看出,关于艺术审美的研究一直都困扰着学者们,直到德国哲学家黑格尔首次把艺术美进行了系统地阐述。从古希腊的道德主义原则到罗马学派的象征主义再到文艺复兴时的人文主义,对于艺术的审美都还只是存在于书本之中,还只能用某个单一的作品来表达它的美。在哲学研究中,有关音乐的内容并不少见,如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斯多得、以及在他们之前的色诺芬尼、与柏拉图同时期的亚里斯提卜和稍后些的斯多噶学派的波塞多尼阿斯等等都曾在他们的哲学论著中提到了关于对音乐方面的见解。在我国古代的许多文学著作中也有很多有关于对这方面的记载,如《尧典》《乐记》《论语》等等。在这些早期的东西方哲人们对待“乐”的审美看法上,大多集中在了“道德教化”这一块,他们都普遍地认为在对于艺术的表现或追求问题上应该以道德秩序的需求为标准。

音乐感觉对象方面的研究到了亚里斯多德时期已经表现的比较系统和完整了。他认为音乐或诗歌能够表现出一个人在某种在心理上或者精神上的情绪,“一个人之所以能辨别并判断两种不同的主体,既非觉、视,亦非其两者之结合体,而是凭借所有感觉所共有的某一部分,即有一种感觉功能……随着不同的感觉对象的变化而变化”。

公元二世纪左右,希腊哲学家普罗提诺的思想出现了。这位新柏拉图主义创始者在他的著作《九章集》也写到了他自己对美的见解,在他认为美是存在于形式之中而并非物质之中的。他把美从理性的感官的道德表现中释放了出来,他还认为美感是以审美形象的方式通过感官得以表现出来的结果,所以美与道德之间是不存在隶属关系的。这位伟大的哲学家的决断,使美的外延扩大了不少。对后来研究者们对美的研究也指引了一条光明的道路。

美在普罗提诺看来既可以是平时用眼睛所看到的物体表面的美,也可以是靠心去感受体会的行为上面的美,还可以是靠心灵感觉才能体会得到的来自神明的理式美。无论是怎么样的美都来自于对理式美的分享,因此理式美才是真正的美。普罗提诺在有了自己的一套审美方式的同时也并不排斥感性美,他只是认为人们平时表面上看到的美不一定是真正的美,而是需要用心去判断自己所看到的是否是真的美。所以真正的美是要用心去体会的。这么看来文化的修养又成为了审美的前提条件了。

(二)早期对音乐文化修养的认识

音乐是一门特殊的艺术,同样的音乐可以对不同的人或动物产生不同的刺激、意识和幻想,所以我们平常所说的“知音”和“对牛弹琴”这样的说法其实也是有科学依据的。许多伟大的艺术家们正是因为具备了高深的文化修养和丰富的想象力,从而形成了一种感性的思维方式,然后通过他们精湛的艺术表现手法,把作品立足于舞台,最终获得人们的认可。

在西方,尤其是否认音乐有内容的一些音乐家们,对音乐的欣赏只限于研究形式以及技巧方面的问题,否认音乐的社会内容,甚至否认音乐能表现情感。马克思主义的艺术观认为:音乐的内容是作曲家对现实的具体反映,带有其主观的情感色彩及特定内涵,它通过形式表现出来,因而是可以理解并掌握的;只是由于音乐难以直接用具体形象来反映,因而带有一定程度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的辩证统一。为此,我们在欣赏音乐时,除欣赏其本身存在形式美以外,还有必要了解下它的时代背景或作者等因素,以便能够更加深入的了解,以求正确掌握音乐的本质。因此,我们可以说,深厚的文化修养能使我们从哲学的高度、思想的高度、人性的高度去触摸音乐艺术最深邃、最本质的东西,引领我们从音乐艺术的必然王国走进音乐艺术的自由王国。

音乐是全人类的共同财富,不分国界地域,但是要想真正的拥有它,就必须提高自身的整体文化修养。为什么呢?答案很简单,如果我们不了解西方音乐史,又如何真正的懂得什么是交响乐?如果不了解海顿(1732-1809一生写出了104部交响乐),我们就不能知道交响乐的历史和由来。如果不了解华彦“只卖艺,不卖人格”的宗旨,你就听不出《二泉》里那流淌着的期盼光明的泪水。如果不了解中国的近代史,就体会不到那气势磅礴的《黄河大合唱》所要表达的不屈和永恒!

四、如何增强音乐审美能力和音乐文化修养

上面的文字说明了音乐审美能力与音乐文化修养的重要性,那么怎样来提高音乐审美能力和音乐文化修养能力呢?

(一)对审美对象外在形式因素的感知

审美感受力首先从表面上可以理解为人们在生活中看到美好事物时做出的一种本能反应,一种能感知、欣赏生活中的美好事物,并能逐渐了解其本质和属性的能力。这里我所说的音乐外在形式因素同样也包含了在音乐作曲中所需的基本要素,如格里格在《培尔•金特》第一组曲的第一分曲《晨景》中,运用三度转调的方式来表现旭日东升的情景;其次,对音乐外在形式因素的认知还需掌握许多关于音乐的历史知识,如古希腊的音乐在当时主要都是以单声部为主,且全部都是即兴的表演;如在意大利正歌剧中,7个演员一定有一个会是阉人歌手等等,这些都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音乐外在形式。

只有对音乐的外在形式因素有深层认知能力后才能达到对审美对象的感知,比如当我们在聆听贝多芬《第五钢琴协奏曲》时,因为每个人在音乐审美感知能力上的差异,同样的曲子在各个聆听者心里的感受却会各不相同,有些甚至不能理解这个曲本身所要表达的情感、思想、意境。所以我们要不断地加强对音乐的感知能力,注重自身的文化的修养提高音乐审美能力,美不仅仅只是外表,只有用心感知到的美才持久永恒的美!

(二)对审美对象所蕴藏的内在情感因素的领悟

在音乐的审美过程中,聆听者所要把握的不仅仅是对音乐作品的节奏、力度、旋律的展开、和声的进行以及声部的交织这些情感的动态结构,在聆听、欣赏、理解该作品的同时我们还能迅速融洽的把自己的意识、思想、情感等融入进去。勋伯格曾说“一件艺术品,只有当它把作者内心激荡的感情传达给听众的时候,它才能产生最大的效率,才能由此引起听众内心感情的激荡。”作曲家不仅要有丰富的音乐知识,文化修养和超强的音乐审美能力,还需要富有敏锐的洞察能力和宽广的心怀和一颗敢于挑战的心,习惯各种各样的生活方式,还需要不断地用心感受和理解他人的喜、怒、哀、愁。只有这样用心创作出来的作品才会血有肉,才能够真正表现出人们心里的真实感受,才能使大多数人的身心从音乐中得到解放,音乐还能拉拢社会上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物与事之间的变化也很好的融入到自己的整个音乐创作过程之中。

音乐审美的标准对一些乐器的制造和改进起到了一定的作用。1709年以前的羽管键琴是没有强弱变化的,直到1855年的斯坦威钢琴才有了88个键的音域,巴洛克时期的木管都是用黄杨木制造,而且当时还没有阀键。人的听觉系统对音乐审美的标准其到了决定性的作用。从对新石器时期陶埙测音和夏、商、西周以来的编钟、埙、磬的音序结构中,我们的祖先已经有了三度音程结构 (约公元前(427年-347年)并能从中得到在听觉上的享受。

(三)如何增强音乐文化修养能力

音乐大都以思想深刻、内涵丰富、文学性强、艺术性高的诗词作为音乐创作的文学基础,形成了音乐作品的文学性和文学特征。比如,中国风格的歌曲、歌剧中可能涉及的体裁有诗、词、剧本、小说、散曲、时调等。拿现在已知的著名音乐作品来讲,已涉及古诗数十首,蔡文姬的胡笳十八拍、唐诗、宋词诸多作家、元代以及明清时期的诗词作者,以及近现代的刘半农、徐志摩、田汉等作家。在外国歌曲、清唱剧和歌剧中所涉及的体裁有诗、剧本、小说、神话、史诗等。要唱好每一首歌曲才能表现出这个作品的完整性,所有演员们首先必需要对作品的思想内容和需要表现中心理解透彻,在充分理解并且把握的基础上,还要对歌曲进行系统的学习和练习,演员直接还要有相当的默契这样才可以把这个作品演完整,但要表现出作品所需要表现思想内容和中心思想的话还得看演员们的素质好坏和对作品的理解能力。如果没有一定的文化素养和对音乐的审美能力的话,作品就不可能达到作者想要的效果,演出就会失败或不理想。在音乐作品的演唱当中,不仅是歌唱演员能够很好的把作品中的意思表达出来就够了,更重要是在表达一个音乐作品的时候要把它演活了,这样才算的上一个真正的声乐演员。因此,提高自己的音乐审美能力与文化修养是多么的重要,只有自己具备和掌握了相应知识和对音乐理解,才能对音乐作品的时代背景、表现特征、艺术手法、民族特点等,进行分析和掌握,才能根据音乐作品需要表达的文学内容、音乐风格和表现特征等进行最佳的设计和安排,使作品在处理和表现上,更加合乎作者的创作意图,尽量使作品达到完美。所以,文化修养对于一个从事音乐方面工作的人,也是非常重要的,如果我们不能认识到这一点,只会看到现有的状况而不去提高自己充实自己的话,那我们的生活就会变得苍白无力、单薄乏味,在浩瀚的音乐知识的海洋里只能也只能停留在表面或不深的层面而显得华而不实,工作中也会心有余而力不足。这样看来,深厚的文化修养还能促使我们从哲学的高度、人性的高度去接触音乐中最深邃、最本质的东西。

人们创造了文化,可文化也同样反过来影响着我们。催促着我们不断的用它来充实自己,壮大自己。注重文化修养就像是抓住了音乐的灵魂,反之则是音乐将你抛弃了。只有具备较高的音乐文化修养才能真正体会到音乐中的真谛,所以我们在欣赏音乐的同时同样也体会到了提高自身的音乐审美能力与的文化修养对自己是多么的重要,只有不断的提高和充实自己,我们才能用心去读懂音乐,体会出音乐中的真谛和它给我们身心所带来的享受和宝贵的精神财富。

[1]舒伯特.关于音乐美的思想[M].2002,9

[2]郑州大学美学研究所.美与时代[J].2004.04.

[3]中国音乐家协会.音乐研究[M].1980.2.

[4]Pogue,David.Classical Music for Dummies.For Dummies, 1997.1.1.

[5]Andley/Rufers.A Young Person's Guide to Music.Dorling Kindersley,1995.12.1.

[6]赵梅伯.歌唱的艺术[M].上海音乐出版社,1997.

[7]沈湘.沈湘声乐教学艺术[M].上海音乐出版社,1998.

[8]汪明洁.声乐教程[M].人民音乐出版社,1995.

[9]修海林、李吉提.中国音乐的历史与审美[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10]阿诺德•勋伯格.月光下的皮埃罗.Pierrot Lunaire, 阿玛德乌斯出版社出版,1912.

[11]罗伯特•舒曼.罗沃尔特音乐家传记丛书[M].(德)迈尔杜 新华译人民音乐出版社 ,2004.

猜你喜欢
音乐艺术能力
大兴学习之风 提升履职能力
纸的艺术
你的换位思考能力如何
你的沟通能力很好吗?
音乐
因艺术而生
艺术之手
爆笑街头艺术
音乐
秋夜的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