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晓东
追寻美国小说中的黑人形象
潘晓东
美国小说在短短的几百年时间里取得的辉煌的成就,这与其中蕴含的黑人因素是分不开的。美国黑人及其文化对美国主流文化和小说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福克纳等作家在作品中都不同程度地塑造了黑人形象,表现了黑人的文化。在美国小说本土化的道路上,黑人形象的出现使美国小说更贴近现实,更具有现实意义,使美国小说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同时,从小说中所描述黑人形象在不同时期的变化,也客观地反映美国黑人的悲惨、抗争和自强不息的历史。
第一,地位低下、逆来顺受的黑奴形象。在美国早期的殖民地文学里,黑人形象出现的次数并不多,即使出现也是微不足道、可有可无的小角色。在英国殖民者眼里,“黑色”是“危险的符号和卑微低下的象征”,他们常常将黑色与过失、邪恶、死亡和没有宗教信仰联系起来。因此,自从美国建国自后,黑人的种族身份低人一等的观念就已深深地嵌入白人的潜意识里,对后来白人小说作家的创作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反映在当时的美国文学作品中,黑人的形象确立就是为了衬托白人而存在的小人物、小角色,黑人明显的形象特征可用两个字来概括——“驯服”。乔治·塔克是南方早期的小说家。在他的《雪兰多河谷》里,一方面,他对黑人进行了理想化描写,描写黑人奴隶对白人的绝对忠诚和服从,他们大多都过着田园般的快乐生活,似乎没有世俗的烦恼。他笔下的黑奴像布利斯大叔、年轻人皮得和奶奶默特等,无不对主人感恩戴德,俯首帖耳。另一方面,塔克在小说情节中却常常忽视黑人的存在,只是轻描淡写敷衍几句,黑人形象只不过是白人的附属品。典型的黑人形象在哈莉特·伊丽莎白·比切·斯托的《汤姆叔叔的小屋》中得到集中表现,善良、老实的汤姆叔叔对主人忠心耿耿,毫无二心。但他经历十分坎坷,曾先后服侍过三个奴隶主,最后惨死在主人的皮鞭下。无论从历史角度还是以现实的观点审视“汤姆叔叔”形象,会发现汤姆叔叔身上带有致命的精神缺陷,他在精神上遭到了“阉割”,灵魂已被偷换,失去了黑人本应具有的反抗精神。
第二,人性化的黑人形象。描写黑人的白人作家大多都将黑人描写成“愚昧、野蛮、卑贱”的形象,而梅尔维尔却是个例外。与爱默生、梭罗等同时代的作家一样,梅尔维尔对蓄奴制这个社会问题十分关注,认为它是“民族的罪恶”。在的作品《白鲸》中,梅尔维尔淋漓尽致得抒发对种族问题的看法,塑造了一些高尚的非白种人,例如“野蛮人”魁魁格,也塑造一些光风霁月的黑人形象,他描写的这些黑人甚至比白人还要好。马克·吐温在《哈克贝里·费恩里险记》中,生动细致地塑造了吉姆这个黑人形象。吉姆不像“汤姆叔叔”一样安分守己、逆来顺受的黑人,而是一个富有反抗精神,能牺牲自己,品格高尚的人。他生性善良,在沿着密西西比河顺流而下的路上,吉姆对哈克的关怀可谓无微不至,把他当做孩子一样对待,最终赢得哈克的好感和信任,两人成为美国文学中忘年交的典型形象。
第三,富有抗争精神、追求平等地位的新黑人形象。20世纪20年代,美国纽约黑人聚居区哈莱姆的黑人作家掀起的一场文学运动,史称为“黑人文艺复兴”、又称“新黑人文艺复兴”或“哈莱姆文艺复兴”等。这是场一场以复兴黑人民间文化遗产、表现民族自我、反对种族歧视和振兴美国黑人文化为主要内容,在保持黑人尊严和个性的前提下以融入美国主流社会为宗旨的文化思想启蒙运动。在黑人的觉悟和民族自尊心大为提高的情况下,一些黑人青年知识分子开始重新评价自己的艺术创造才能,并要求在文学艺术中塑造“新黑人”的形象──一个不同于逆来顺受的汤姆叔叔型的、有独立人格和叛逆精神的新形象。
强烈的民族意识和作品的题材、表现形式以及涉及领域的多样性是新黑人作家和艺术家创作的主要特色。这一时期的作品,既有描述黑人过去在南方的生活及民俗,也有描写城市黑人生活。至于作品中的黑人形象,哈莱姆作家中存在两种立场。以杜波依斯、福塞特、拉森为代表的一派要求塑造形象完美、有教养的中产阶级黑人,反对一切有损黑人形象的做法;而以麦凯为代表的另一派则主张暴露黑人生活的阴暗面,着重刻画下层黑人,以此来对社会制度提出抗议。在黑人的原始性问题上,黑人作家之间存在分歧。许多黑人对强调黑人的异国情调和感观享乐心怀不满,尤其是对白人热衷于这一方面感到不快。另外一些作家,如麦凯的《回到哈莱姆》则强调黑人作为文明之子无拘无束的一面。不管新黑人呈现出怎样的丰富多彩性,他们还是表现出一些共同的东西,即为共同理想而奋斗的参与感和通过艺术来表现黑人经历的使命感。他们努力寻找黑人文化中独特的东西,寻找一种基本的黑人精神。
新黑人作家在作品中对种族歧视的罪恶进行了无情的控诉和揭露,揭露私刑的罪恶和混血儿的悲惨处境是新黑人文艺的两大主题。他们还通过文艺作品表达了黑人的愤怒。《土生子》理查德·莱特的代表作。此书之所以在美国文学具有重要地位,一方面由于这部小说主题的重要社会历史意义,即它用现实主义的方法揭示了美国社会存在的种族歧视和阶级压迫的严酷社会问题,另一方面就在于它成功地塑造了主人公别各托马斯这个反抗、犯罪少年的典型艺术形象,它体现了新一代黑人对种族歧视和阶级压迫的不满、反抗和为追求平等和地位而斗争。
第四,走向成熟的黑人形象。20世纪60年代,是美国黑人政治觉醒的年代,也是黑人文学迅猛发展的时代。尤其是1964年的黑人文艺活动,成为了美国黑人历史上一次新的文艺复兴,其规模和影响超过了20世纪20年代的“哈莱姆文艺复兴”,是黑色权利运动的具体体现。这一运动旨在改变黑人在美国的处境和地位,黑人文学家也旨在改变黑人在文学作品中的形象。在这场运动中,黑人已经意识到他们和白人在任何方面都应该是平等的,包括政治权利。
从70年代后期到80年代,美国文学进入莫瑞森所谓的“对世界持有更广博的看法”的阶段,不少作品都背离、否定“抗议小说”的主流和现实主义手法,走艾里森—莫瑞森这条“超现实主义”的道路。这些小说中的黑人人物,不但对黑人的命进行抗争,而且对整个社会提出抗议。他们已经从单纯地反对种族歧视、种族压迫,发展到更广泛意义上的反对社会上普遍的不合理的社会现象,寻求自我身份的更高意义的追求目标。这些人物以拉尔夫·埃里森的《看不见的人》中的主人翁“看不见的人”为代表。
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黑人文学又是真实地记录了美国黑人不卑不亢、自强不息地挤入白人社会的奋发精神,黑人在美国文化作品的形象也具有多样性的特征。更重要的是这一时期的黑人形象已不再是白人的陪衬,而是作品的主人公,黑人的性格发展、情绪起伏决定了整部作品的内容和走向。另外,反映黑人的文学作品中,很多描写也极具黑人的民族特征,如布鲁斯音乐的大量运用,无不反映极具黑人的特征,也有利于作者表现黑人的本来面目,同时也是作品具有了新的主题深度和与内涵,充满了艺术魅力。
[1]王守仁.美国文学史[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
[2]朱振武.美国小说本土化的多元因素[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
[3]黄卫锋.也谈美国新黑人文化运动[J].美国研究,2002,(2).
[4]虞建华.美国文学的第二次繁荣[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
潘晓东,三峡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硕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