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的人格精神

2011-08-15 00:42葛金平
飞天 2011年4期
关键词:人格精神传统

葛金平

中国传统文化的人格精神

葛金平

人格精神除了有普遍的意义,更有着民族的特色,是一个民族在认识自然、观察社会、反省自身的长期实践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一种精神。中国传统文化强调的是内在超越,深信价值之源内在于人心,同时外通于他人及天地万物,这种传统形成了一个悠久的思想体系:上自孔孟老庄,中经禅宗,下至宋明理学,都是以自我的体认与修养作为思想的主要目的。孔子说“为仁由己”;孟子说“尽其心者知其性,知其性者则知天”;禅宗说“平常心是道”。

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历来体现着中国人对人格精神的追求与诠释,中国文化以社会、人生为参照,其坚强、耐劳、诚信、友爱等优良传统,构成了当代宣扬人格精神的重要源泉。概而言之,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第一,忠心报国的赤子情怀。报效祖国是维护中华民族团结、促进中国社会进步的主要精神力量和价值源泉,是形成中华民族“内在超越”人格精神的核心。《诗经》中的“夙夜在公”;贾谊“国而忘家,公而忘私”;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顾炎武“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岳飞“以身许国,何事不可为”;陆游“位卑未敢忘国忧”;秋瑾“他年成败利钝不计较,但恃铁血报祖国”;《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蔺相如“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显示了为国义弃私利的君子风度。廉颇“肉袒负荆”,是“整体为上”的道德准则在注重国家利益上的具体表现。对于这种道德准则的弘扬,会使那些“勇于私斗,怯于公战”的小人自惭形秽。从到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孙中山的“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他们构成了历史上激动人心的群英谱,表达了一代又一代的志士仁人报效祖国的赤胆忠心,形成了源远流长的中国传统文化的爱国主义精神。

第二,怀友思亲的真挚情感。传统的中国文化非常注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牵挂友人、怀念亲人、追求爱情,构成了中华民族“内在超越”的人格精神重要环节。孔子提出“仁爱”、“和为贵”,孟子要求的“与民同乐”,墨子的“兼爱、非攻”,庄子主张的“泛爱、天地一体”,都反映了人与人之间对于和平共处,和谐互爱的向往。“天行键,君子以自强不息”,揭示了人类生活的内在本质,即人必须积极努力,奋发向上;“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则表达了人际关系的基本准则,即人与人之间应该互相关怀、敦厚宽容。

怀友思亲是待人处世的一种胸境,正所谓“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和谐的人事关系是处友的基本标准,同舟共济,更要分清是非,不同流合污。“天地君亲师”,由此“孝亲”成为中国的道德本位,并构成人际关系的准绳,笼罩在传统的中国社会,扎根在人的潜在意识,并深植于传统的文化。从《诗》开始到乐府民歌,所表现的男女之爱很少受到礼的约束,表现更为热烈执著、更带野性色彩。文人的描写爱情之作表现得含蓄了、深华了,并带有理性的色彩:如白朴的《墙头马上》、元稹的《会真记》、白居易的《长恨歌》、董解元的《诸宫调西厢记》、王实甫的《西厢记》、洪升的《长生殿》、汤显祖的《牡丹亭》、曹雪芹的《红楼梦》等。

中国传统文化的教化传统始终贯穿成一线:诗言志、诸子散文说理、汉赋讽谏、唐诗抒情等,讽谏劝世、歌颂光明正义、批评黑暗腐朽,中国传统文化历来就要求有鲜明的思想倾向性,这也就使得身为士人的文学家和文学理论家,为了表现自己的政治理想和人文关怀,热衷并致力于以文学来实施人文教育的方式来吐露自己的政治情感与人格情怀。如孟郊的《游子吟》、李白的《送汪伦》、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岑参的《春梦》、柳永的《雨霖铃》、李清照的《一剪梅·别愁》等,都饱含强烈真挚的情感,使作品情真、意切、感人至深。

第三,励志建功的豪迈气概。中国传统文化的人格精神,十分注重个人励志、立业等品行的提升与超越,突出个人在天地万物中的主动、能动核心地位,强调个人人格魅力的影响。早在先秦时代的孔子就说过:“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汉代的司马迁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发愤著书”的思想,后来唐代的韩愈则进一步提出了著名的“不平则鸣”的主张,要求文学为困境之人鸣不平。《三国演义》推崇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人生取向,赞扬关羽“拚将一死酬知己,致令千秋仰义名”处世志向,这都足以让人们领悟到这种人格精神的魅力。中国古代最长的政治抒情诗《离骚》,是诗人根据楚国腐败的政治现实和自己不平遭遇而发的忧愤之作。为践行其人生理想,诗人发出了“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坚贞感慨,表现了其不惜以付出生命而追求人生理想的高贵思想品格。这不仅仅是屈原的性格,更是中华民族坚韧不屈高尚品质的代表。只有志向远大的人才能自我砥砺,才能保持“长风破浪会有时”的信念,才会有积极进取的豪情。东汉末年的曹操,在击败袁绍,统一北方,打败乌桓之后,年已五十有三,他依旧乐观自信、踌蹰满怀,写下了《龟虽寿》,表现了一个大思想家、政治家的豪迈情怀,给后人留下诸多启迪。

励志建功的个人理想,反映了中华民族朝气蓬勃、努力向上的顽强生命力,表现了中华民族百折不挠的开拓精神,这对于现代人仍具有很大感召力。

第四,感悟生活的箴言哲理。崇德重义、感悟生活及对精神境界的追求,是传统文化中人格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五千年来的中华文明,深入人心的精神追求,并不是为了宣扬仙风道骨,不食人间烟火,而是特别注重在现实生活中,作为人该作怎样的选择。《周易》中“居安思危”、“见微知著”等,主张人的生活要有远见卓识;孔子的“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强调的是人能远虑,就有了生活的信心和方向;孟子的“舍生而取义者”,强调“唯义所在”的人生追求;李商隐《乐游原》“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流露出了对美景的留恋和对人生苦短的无奈。

文化有着反思历史的传统,文学的功利性决定了文学作品大多是作家自己的亲身履历事件和某种情感历程的记录。历来,文化系言志、咏物、抒怀的工具和消遣手段,或者是把它作为“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的工具。从屈原的作品里以找到他的出生、发展、理想、政治遭遇以及他的被流放和思想上的矛盾斗争直至最后的自杀;从李白的作品里可以再现他少年时代如何心高气傲,“五岳寻山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中年时代如何可以政治进取、自信恃才、坚持“天生我材必有用”,以及政治失意后的苦闷和惆怅,晚年时如何在超脱和苦闷中度过。杜甫不仅用诗歌记录了他自己的生平大事,而且也记录了他所处的时代的战乱和苦难。历代圣人贤士都很注重修养践履,“知行合一”,切磋实践,时时反省,方能最终造就理想人格。为此,曾子提出要“日三省吾身”,孔子认为“三人行,则必有我师”,倡导“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周易》提出的“天人合一”的宇宙模式、阴阳互动的建构方式与通变致久的发展观点等均对传统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此特别指出的是,宋代诗文的哲理性特征尤为明显,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如苏轼的《题西林壁》描写庐山变化多姿的面貌,并借景说理,指出观察问题应客观全面,如果主观片面,就得不出正确的结论。王安石的散文游记《游褒禅山记》记褒禅山后洞之游,同时悟治学之道,劝喻人们在学习中必须深入思考,谨慎选取,而不可浅尝辄止。

[1]丁索,杨翰卿.宋代文化精神[M].北京:九州出版社,2004.

[2]刘洁.论中国古代文学教学与健全人格的培养[J].甘肃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4).

[3]张兴武.五代作家的人格与诗格[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

(作者单位:葛金平,湘潭职业技术学院)

猜你喜欢
人格精神传统
铸造人格之鼎:文化育人三合一本质讨论
虎虎生威见精神
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你是回避付出型人格吗?
初心,是来时精神的凝练
趣味测试 分析你有几分懦弱人格
郑国明 立足传统 再造传统
拿出精神
漫画之页
清明节的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