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新时期高校校园体育文化的特征

2011-08-15 00:42李泰武
飞天 2011年24期
关键词:校园体育文化

李泰武

校园体育文化是指校园内所呈现的一种特定的体育文化氛围,以校园为空间,以学生、教师参与为主体,以身体练习为手段,以多种多样的体育锻炼项目为主要内容,以校园精神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群体文化。这种特定的文化氛围与学校培养目标、校风校纪、生活方式等内容相联系。校园体育文化的内涵十分丰富,外延十分广阔,其表现形式主要分为表层的物质文化,中介层的制度文化和深层的精神文化。作为文化现象的校园体育文化,具有自身的特征。无论从教育文化的角度还是从体育文化的角度,其特征都具有极为重要的研究价值。

一、时代性与前瞻性

任何文化都是时代的产物,都具有一定程度上反映时代本质的特征。校园体育文化的内容与形式都受到一定的政治经济体制、教育体制、社会结构和文化风尚等方面的制约,反过来它又为一定的政治、经济服务。高校是培养人才的地方,校园体育文化环境对人才培养有直接的影响,也体现了它的时代性。高等学校作为最高层次的教育单位,高级知识分子相对集中,传播媒介比较完备,文化层次普遍较高,学校成员对各种社会现象、思潮、社会风云比较敏感,表现出明显的注意;对科技和社会的进步,具有趋善求美的理性的自觉性,理想主义色彩较浓。校园体育文化随校园文化已成为时代的晴雨表,有着一定的前瞻性,它能迅速地汇集传播各种体育信息和其他信息,及时地反映或预示体育动态和体育科技发展水平。高等学校因为有了校园体育文化的这种前瞻作用的优势,就能够根据社会发展的大趋势,确定体育教育发展的规模,设计校园体育设施的管理方式,面向未来造就人才;就能够正确利用现有条件和特点,充分发挥体育对社会政治、经济以及其他各方面的重要作用。

二、客观性与主观性

高校校园体育文化是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逐步形成的,是一种直观教学文化的积淀,它在社会化环境(文化传统,社会组织方式,社会心理因素等)和学校本身发展的合力作用下形成,尽管不排除人的主观努力,但从总体上看是客观的、独立的。由此可见,校园体育文化作为一种客观存在的形态,它总是会对学校的发展产生或正、或负、或大、或小的作用。另一方面,高校校园体育文化离不开人的主观努力,凡育人工作有特色,对外声誉高的学校,一般都有积极、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更有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校园体育文化。因此可见,高校校园体育文化作为一种客观存在的形态,它离不开人的主观努力,具有客观性和主观性并存的特点。

三、多样性与全面性

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大多数以“余暇体育”的形式进行。余暇体育不仅有学生自主锻炼的内容,还有学生学习健身知识与方法的内容。现在越来越多的学者认为,增强学生体质的目标单靠体育课的时间是不可能达到的,需要课内与课外体育共同来完成。而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校园体育文化活动不但时间利用率高,且随意性大,更有利于“全民健身计划”在高校的实施。学生可以选择一种或几种体育活动作为锻炼身体的方式,并且在自己感到“合适”的位置上扮演一个“适合自己的角色”。校园体育文化越向前发展,其体育文化的多样性也就越明显、越成熟,其所创造的氛围更能激发学生愉快地、自主地从事体育锻炼,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培养学生的独立性、自主性、创造性、道德性等方面的能力,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去从事创造、享受体育运动,以求获得知识的满足感、和他人共同参加体育运动的集体感、运动后的轻松愉快感、学生自我选择目标的成就感,同时提高其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塑造美的人格和心灵,使之接受美的陶冶。所以它不象其他教育形式只着重某一方面的教育,而是具有综合性、全面性的特点。

四、竞争性与合作性

竞争是现代体育的灵魂,同样是高校体育文化的核心内容。竞争性原则的内涵是遵循体育文化在教育、发展、教养诸方面相统一的规律,切实体现发展体能和运动技术的统一。掌握运动技术的目的在于提高体育文化修养,发展体能以育人任务的实现为旨归。校园体育在竞争性原则的作用下,主张公平,不徇私情;宣扬务实精神,不图虚妄;追求实绩,不论资历。中国传统文化中儒道思想倡导“无为而治”、“夫唯不争,故天下莫与之争”的守旧观念,在现代体育面前遭受了尴尬和批评。高校生活不是自给自足的田园生活的写照,排斥竞争与抵制竞争的社会根基在这里最早松动。高校校园体育文化中竞争意识的渗透过程,也是参与者价值观念的形成过程。竞技体育活动中形成的价值观念是其他文化活动难以胜任和无法比拟的。众所周知,参与篮球、排球、足球类项目活动需具备竞争合作的意识,参与田径项目活动需具备奋力抗争、不甘落后的精神,而参与体操项目活动则需具备勇猛顽强、果断进取的精神。并且在这些具体活动的进行中,均得遵守严谨的竞赛活动规则,参与的学生会产生强烈的情感体验、意志体验及自我效能感。这些体验将促使学生的竞争意识、协作意识及团队精神日趋成熟。

五、健身性与娱乐性

大学是学校与社会衔接的最后一个阶段,高校校园体育能为即将步入社会的大学生,在身体条件、锻炼习惯、健身能力的储备等方面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这种良好的基础将会为他们在未来生活中、工作中发挥长远的影响和效益。而且作为体育活动,无论是在高校还是在社会上,其本质是相同的,学生在校期间受益于校园体育文化的整体感受,将影响学生今后的工作及其发展。所以无论是现在,还是将来,校园体育文化均具有明显的健身特征。娱乐性特征是校园体育文化又一个明显的特征之一。校园体育文化内容广泛而丰富多彩,有竞技项目,有表演、游戏、休闲等项目,所有这些项目普遍都带有浓厚的娱乐色彩,“寓教于乐”这对于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无疑是必不可少的,青年学生对文化娱乐的需求较为强烈,在紧张的学习之余渴望通过一定形式的娱乐活动,来松弛绷紧的神经,调节一下自己的情感,从而达到愉悦身心的目的。而校园体育文化可以满足青年学生的这一需要并使其身心得到健康发展。

[1]王根法.高校校园体育文化的建设[J].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06,(4).

[2]顾春先,邬红丽,肖波,何文涛.中国高校校园体育文化指标体系研究[J].体育科学,2010,(8).

[3王利.高校校园体育文化探析[J].现代教育科学,2006,(5).

[4]方信荣.高校校园体育文化与素质教育的交融[J].江苏高教,2006,(1).

[5]王圣,杨刚.高校校园体育文化的价值取向与整合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06,(7).

[6]王艳云,左成.探析我国高校校园体育文化[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6,(9).

猜你喜欢
校园体育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谁远谁近?
校园的早晨
春满校园
我们的“体育梦”
体育一家人
体育一家人
体育一家人
文化之间的摇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