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中国画创新所必备的艺术修养

2011-08-15 00:42:45谭晓燕
飞天 2011年24期
关键词:艺术修养中国画画家

谭晓燕

艺术家与普通的制造精神产品的人是不同的,因其拥有一种特殊的本领,即对一般人观念中的简单美术元素与原始物质材料进行创造性工作,形成提供给人们精神享受的艺术品。不断创造乃是画家的艺术生命之所在,而深厚的艺术修养是创造的根基。在我国的历史传统中,儒家思想深深地影响着审美文化,大众对于画家的评价往往与其艺术修养息息相关、密不可分。因此,而画家的艺术修养成为我国传统绘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总体而言,画家的艺术修养主要包括品德修养、文学修养与生活修养三个方面。

一、品德修养

绘画作品反映着画家艺术修养,在我国古代就有人品高,画品也高的说法。画家的品德修养对中国画的创新有重要意义。具有创新精神的画家都是博采众长,多才多艺的,这充分地说明了中国画是主客观相结合并且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来自画家主观心理对客观事物内在感情的真切表达。鲁迅先生指出:“美术固然须有精熟的技工,但更须有进步的思想与高尚的人格。他的制作表面是一张画或一个雕像,其实是他的思想与人格的表现。”美学家阿尔贝蒂曾说:“画家应该为人善良,他的善良比任何熟练的手法和技巧更能博得人们的好感……也是继续钻研艺术的必备条件。”那些具备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颇有成就的艺术家们,善于把自己的阅历、素养、气度、情感和人品完美无缺地融入到他们在一笔一画勾勒之中,天衣无缝的融入到绘画的形象之中。正所谓“画为心声”、“艺者,德也”、“有其德,方有其艺”。

郑板桥是清代著名的画家,他爱民如子、为官清廉。乾隆十七年,因为他管辖的潍县发生了大灾害,郑板桥大力申请救济,结果触怒了上司,被罢了官。郑板桥做县令长达十二年,临行前,潍县百姓都来为他送行,却见他雇了三头毛驴,一头驮行李,一头让人骑着前边带路,一头自己骑。他为官如此清正廉洁,送行的百姓看到此情都依依不舍,颇为感动。郑板桥认为石坚定难移,竹高风亮节,兰四季常绿,所以他的一生只以石、竹、兰作画。这恰恰符合他倔强不屈的品格。

二、文学修养

我国的中国画创作是基于浩瀚而深邃的哲学文化,画家用自己的笔墨表达对于大自然乃至宇宙的主观感受,体现某种人文关怀的情感。对于中国的文人而言,国画是他们千百年来钟爱并且为之付出心血的精神成果,其他 画种的地位与其不可同日而语。如果画家的创作过于注重技巧,忽视了文化内涵,将会极大地降低中国画的文化学术品位。因此,要想实现中国画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有所创新,画家应拥有渊博的知识积累与深厚的文化修养,尤其是文学修养。

在我国宋代,就有了关于画家文学修养的论述。作为当时著名的鉴赏家,赵希鹊认为画家要具备这样的修养:“胸中有万卷书,目饱前代奇迹,又车辙马迹半天下,方可下笔。”(《洞天清禄》)。在这些必备的修养之中,首先提到的就是文学修养。黄文之变化与兴废,关乎世情、系乎时序。文者,乃画之导;画者,乃文之助。在我国近现代画家之中,齐白石、张大千、徐悲鸿、傅抱石、黄宾虹、李可染、潘天寿、陆俨少、李苦禅、董希文、林风眠等大师,除了拥有精湛绝伦的绘画技巧之外,也拥有极高的文学修养。尽管文学修养不能取代绘画技巧,但画家的文学修养能够促进绘画技巧的积累与发展,绘画技巧的逐步提高反过来也能使画家更好的抒发文学气息。

三、生活修养

生活是艺术的唯一源泉。通过主观心灵的概括与提炼,绘画在平面上塑造形象,在现代被称为“造型性”造型的依据,并不是复制与再现真实的生活,而是生活里真实的对象。绘画既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达到形神兼备、物我交融的境界。古人云“外师造化,中得心源”,是成为一名优秀画家的最重要的基本功训练,也是中国画的根本传统。所谓“积劫方成”,第一,画家要深入生活之中,并且在这方面要下大功夫。通过深入生活,不仅使形象塑造的技巧与能力得到了锻炼,而且也促进艺术创造的灵感与意境的形成与深化。第二,行万里路,广泛了解社会,能够拓宽人生的阅历,从而对生活有更加深刻的感受。通过深入生活之中,画家会下笔如有神助,一气呵成,畅快淋漓。五代时西蜀画院的宫廷画家黄筌是绘画界花鸟的鼻祖。他十七岁时在翰林图画院,长期给御苑里的名木怪石、奇花珍禽写生。他还自己喂养鹰鹘,观察其生活习性与形态,以至于他的画作达到了以假乱真的境界。随着时代的发展,写生逐渐成为中国花鸟画的基本传统,北宋画家赵昌“每晨露下时,绕栏槛端玩,手中调彩色写之。”由于晨曦中的花朵沐浴在雾霭之中,有着鲜明而娇艳的色彩,因此他在写生的实践之中,创造了独特的色彩渲染的技法,其微妙之处令后人叹为观止。还有许多画家深入生活的例子,如倪瓒的物之归画,黄公望的皮袋中携纸笔等等。画家应该具有宽广而深厚的生活积淀。对画家而言,生活不仅要宽广,而且更重要的是深厚。对于行万里路而言,明代后期著名画家董其昌提出:“气韵不可学。然亦有学得处: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胸中脱去尘浊,自然丘壑内容,成立鄞鄂,随手写出,皆为山水传神。”(《画论》)。在他的一生中,几乎走遍中国大部分的名胜风景。中国近现代美术史上的开派巨匠黄宾虹在绘画领域的杰出成就也在很大程度上来源于生活的。他的足迹遍及祖国各地,每到一个地方就动笔写生,积累与保存了无数的画稿。他不局限于山水画家的范畴,而是将世间万物都视为绘画的对象,胸中立有万象,艺术视野极其宽广。

作为一名优秀的画家,要拥有广阔的胸怀,深邃的眼光,必须亲自到自然、社会中去体验和感悟,从而最终能够完善自我,修养身心。另外,我国古代绘画的学习还有一种重要的方式,即师徒相授。明代得唐志契曰:“凡画入门,必须名家指点,令理路大通……若非名家指点,须不惜重资,大积古今名画,朝夕探求,下笔乃能精妙过人。”(《绘事微言·传授》)。即学习绘画的技法是必要的,但学习名家风度有着更加深远的意义,能够从根本上清心正气,使画家的精神境界得以升华。

由此可见,以传统文化为根基,升华笔墨精神,培养学术品格,是中国画发展与创新的关键所在。高尚的品德修养,深厚的文学修养与全面的生活修养,是中国画创新所必须具备的艺术修养。

[1]成忠臣.“师古人”和“师造化”——中国书画继承与创新问题探讨[J].中国艺术,2009,(3).

[2]周凯达.继承、借鉴与转化:当代中国画的发展与创新[J].艺术探索,2010,(3).

[3]韩宏斌.我对中国画创新的认识[D].西安美术学院,2008.

[4]蓝青.当代中国画创作的发展与创新[J].艺术百家,2010,(9).

[5]秦立新,唐连全.浅谈中国画传统与创新[J].美术大观,2010,(7).

猜你喜欢
艺术修养中国画画家
从“王向荣现象”看一位优秀民间歌者的艺术修养
乐府新声(2023年1期)2023-06-29 06:44:02
中国画
华夏文化(2021年3期)2021-11-04 04:46:34
中国画之美表现在哪些方面?
艺术品鉴(2020年1期)2020-01-19 06:01:08
《远方》中国画
吐鲁番(2019年3期)2020-01-01 07:42:04
酷炫小画家
聪明的画家
大灰狼(2018年12期)2018-01-18 00:40:36
《岁有长又长》(中国画)
海燕(2017年2期)2017-03-18 05:34:09
小画家联盟
明天小画家
幼儿园(2016年6期)2016-04-26 19:20:58
浅谈如何培养大学生的艺术修养
文学教育(2016年27期)2016-02-28 02:35: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