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自强 刘 霞 鲁二斌
网络信息时代高校图书馆宣传工作是实现与读者良性互动与交流的重要途径,也是图书馆实现自身价值和功能,塑造和提升自身形象的必要手段。
随着网络信息时代的发展,高校图书馆的地位和作用日益重要,图书馆逐渐从第二课堂转变为学校的信息服务中心,丰富的馆藏资源和网络资源为教学与科研提供可靠的信息资源保障,成为在校师生获取知识和信息的重要场所。高校图书馆宣传工作应当与时俱进,增强推销意识,改被动服务为主动出击。宣传作为一种传递信息的方法和手段,自然成为了联结图书馆与读者的桥梁。高校图书馆宣传既是图书馆塑造和提升自身形象与地位的必要手段,也是使读者了解图书馆的重要途径和有效方式。图书馆宣传内容包括图书馆的职能和作用、文献资源、数字资源、服务方式和功能以及图书馆的使用方法、图书馆的发展动态等等。通过宣传引导和吸引读者了解和利用图书馆,使图书馆的信息服务职能和教育职能得以更好的发挥。
1.改变传统的宣传模式,采取多形式宣传。高校图书馆的宣传工作应改变以前传统的宣传模式,积极发展创新新的宣传形式。处处可见“禁止”、“请勿”之类的典型用语,语气生硬且说教味浓,既枯燥乏味又缺乏人文关怀,使人难以接近。我们应避免口号式的宣传标语,尽量使用温馨的辞藻,使读者随时随地从细微处感受图书馆的人性化建设。馆内的橱窗要尽量使读者耳目一新,内容陈旧便失去了关注的价值,所以内容的更新一定要及时,努力为读者提供最新的文化动态和知识成果等。图书馆的电子大屏幕替代了传统的展示牌,即时滚动各类宣传信息,服务引导,读者指南,新书通报,活动通知等。
2.借助网络优势,加强宣传力度。互联网技术的广泛应用,为高校图书馆的宣传工作提供了一个更为广阔的平台和发展空间。我们可以借助网络媒体优势,在图书馆主页以固定栏目提供各种资源与服务的导引、数字资源使用指南,定期滚动推出各种网络信息资源的宣传和各类活动通知。同时可以借助网络手段设置与读者沟通的平台和窗口,开设图书馆论坛、email信箱,及时解决他们在使用图书馆时遇到的问题,接纳各种反馈信息和建议。
3.开展各类宣传活动,扩大图书馆的影响。(1)对读者进行培训。刚刚迈进大学校园的学生,对图书馆知之甚少,高校应开设网络文献信息检索课程,帮助读者尽快的熟悉和掌握网络信息检索工具等,提高读者在计算机网络环境下使用图书馆和获取信息的能力。(2)定期举办书展及图书捐赠活动。高校图书馆应根据读者的不同需求,每年定期和出版社合作举办的书展活动,通过举办书展的活动为广大师生提供便利,使他们不出学校门就能了解最新出版的本专业图书动态,选到合适的专业类书籍,使读者更具体化的感受到图书馆这一知识桥梁的作用。(3)加强新生入馆教育。新生入馆教育是培养读者信息素质的良好开端,是图书馆宣传工作的组成部分,是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的重要基础。
1.充分研究读者需求,满足读者切实需要。图书馆的服务对象就是广大读者,其一切工作都是直接或间接为读者服务。图书馆员只有对不同读者阅读心理、阅读规律等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才能做到有的放矢,使图书馆的宣传工作更具有针对性。围绕读者需求开展宣传教育工作,是这项工作始终不脱离读者服务这个中心。只有对广大读者的需求做到了如指掌,我们的宣传教育工作才是有把握的,才会有好的效果。
2.加强业务学习,培养高素质宣传人才。图书馆宣传工作是一项复杂的、长期的、艰巨的工作,它需要宣传馆员不仅要懂专业,还要有一定结构的知识,懂心理学、教育学等知识,要有一定的文学修养和艺术能力,善于观察读者,对广大读者的心理需求及变化有敏锐的反应,通晓时事,有耐心和热情,这样才是合格的宣传馆员。提高宣传馆员的素质,是做好宣传教育工作的关键,配备高素质的有宣传特长的馆员,是开展图书馆宣传工作的前提。
3.全体馆员共同参与宣传工作。图书馆宣传工作有两种形式:一种是书面形式;一种是口头形式。专职或主要宣传教育人员多半是编手册、办板报、出专栏、写标语、做主页、回复读者书面咨询等书面工作,其他馆员特别是流通人员多半是解答读者的日常性事务口头咨询。这就要求宣传教育工作全员上阵,人人负责、个个出力、热情服务,共同把宣传教育工作做好做细做深做广。实践证明,全员宣传时一种很好的宣传方式,是开展宣传工作的有效途径。
高校图书馆宣传工作是为读者服务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实现馆藏资源价值,树立图书馆形象和提高读者服务质量的重要手段。宣传只有拥有实实在在的读者最关心、最感兴趣的信息内容,才能真正贴近和满足读者需求,使其产生阅读兴趣,从而拥有真正的传播力量。我们应当经常研究读者的心理及其需求,了解他们想知道什么,需要知道什么,斟酌宣传艺术,不断创新宣传技巧和手法,进而实现形式多样化,内容丰富化的更有针对性的宣传,使读者更深的认识图书馆,更好的利用图书馆信息资源。
[1]黄俊贵.完善图书馆读者宣传[J].图书馆学刊,200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