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清文
浅析厦门岛内外文化差异和文化建设一体化进程
■蔡清文
长期以来,由于地理环境、二元管理体制等因素,厦门岛内外的协调发展受到了阻碍。近年来,厦门在推进岛内外一体化建设方面做出了巨大努力,然而政策区别和经济圈的基础性差异直接导致岛内外一体化进程相对缓慢。就当前的行政区划和经济布局而言,厦门岛内外的差异,可以大致归入城乡差异的范畴。在我们对城乡差别的认识中,往往更多地局限于物质形态,但就城乡差异而言,还远远不唯如此。文化和心理的差异,具有更加深层、根深蒂固的渊源。因此,推进区域文化协调发展,转变文化消费为群众的一种生活方式,对区域经济的整体提升有着重要影响。现立足厦门岛内外文化差异性的现状,针对厦门岛内外文化建设一体化进程提出以下认识和体会。
综合考量城乡文化差异,在非物质性的群众文化方面如语言行为、文明形象、人文精神、理想信念、娱乐追求、价值取向、意识形态、团队合作精神等方面,农村滞后于城区。就厦门这样一个全国文明城市而言,整体的文明水平较高,城乡差异不太明显,但岛外农村文化生活贫乏现象仍然存在,主要原因为:
(一)岛外文化设施落后于岛内
从公共文化资源配置角度来看,长期以来,文化设施布局重岛内,轻岛外。岛外文化设施设备普遍不健全,文化机构开设不足,公共文化资源短缺,有的农村文化站甚至就是一个招牌,一个房间,几本破旧的藏书。近年来,个别文化站配备了计算机、卡拉OK设备,却经常大门紧闭,设备尘封。农村家庭受网络条件、经济条件、个人知识能力水平的影响,计算机网络普及也相当有限。
(二)岛外文化管理滞后于岛内
由于对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视力度不够,岛外部分乡镇文化站,管理制度不够完善,服务职责不够明确,没有专职文化人才和具有丰富经验的文化工作者、管理者。文化站工作者身兼数职,甚至在职不在岗,工作缺乏主动性、创造性、灵活性,打折扣地完成上级下达的任务。基层农民很少接受文化、科技的培训,享受不了文化服务。
(三)岛外文化生活单调于岛内
岛外文化消费水平比岛内低,消费内容和结构不如岛内丰富和合理,农民精神文化生活单调甚至缺失。由于对农村的精神文化生活供给渠道单一,岛外尤其是岛外农村,没有城市小区里的健身步道,没有社区文化活动中心的功夫扇、太极拳,没有近在邻舍的电影院,没有温馨舒适的酒吧咖啡厅。群众文化供给内容贫乏,难以满足农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他们只好参加一些低级趣味的活动,甚至聚众打牌小赌、外围“六合彩”赌博、喝酒闹事、街头巷尾说三道四闹矛盾、有病寻仙觅巫等。
岛内外一体化发展战略,是厦门市委立足海西建设、厦门先行、更好履行经济特区使命做出的战略决策。加快岛内外一体化建设,不仅是增强城市综合能力,增创城市发展新优势的迫切需要,更是促进城乡协调发展,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的现实要求。2010年6月20日的海峡论坛大会上,中共福建省委书记孙春兰宣布 “国务院已批准厦门经济特区扩大到全市,并建立两岸区域性金融服务中心”。至此,厦门岛内外一体化进程得到了有力的政策保障,标志着厦门的发展进入一个新的历史阶段。
厦门推进岛内外一体化建设,为岛内外文化统筹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厦门大桥、海沧大桥、杏林大桥、翔安隧道四大通道缩短了岛内外地理距离,经济特区扩区结束了二元管理体制的历史。厦门文化建设应当抓住这个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推进岛内外文化建设一体化,尤其是提高岛外群众文化活动的开展能力,提升岛外文化形式和内容的创新管理水平,将文化消费转变为岛外居民群众的生活方式。此外,让更多岛内市民走出厦门本岛,参与到岛外的文化生活中去,让紧张的快节奏城市生活得到一定程度的舒缓与调节。只有岛内外文化的互补和融合,才能促进岛内外文化的均衡发展,促进全市文化大繁荣。
抢抓发展机遇,推进厦门岛内外文化建设一体化应该遵循文化的发展规律。岛内外文化建设的一体化,不能等同于文化形式或文化内容的兼容或转移,更不能等同于岛内外文化的简单合并。这就要求在厦门岛内外文化建设一体化过程中,对文化建设的各个元素进行辩证分析、分类推进。
(一)推进文化物质性建设一体化
本文所谓文化物质性建设,指的是基础设施、服务机构、人才队伍等方面的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当前厦门岛内外文化基础设施投入差异较大,岛内的市级、区级文化场馆、设施趋于完善,街道、社区文化活动场所也相对完备,而岛外各区级文化场馆建设水平不一,特别是翔安新区场馆更是近似空白,镇、村两级文化场馆和活动场所相当有限。此外,岛内外文化服务或指导机构开设情况差异性大,文化服务人才队伍更是力量悬殊。推进文化物质性建设一体化,就要求进一步统筹城乡公共文化资源,有意识地加快岛外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机构建设和队伍建设,缩小城乡差异,促进文化均衡发展。
《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纲要》已经提出要增加政府投入,调整资源配置,加大文化资源向农村的倾斜,着力推进农村文化建设重点工程,建立农村文化建设的长效机制,以切实加强农村文化建设。党的“十七大”报告首次把“大发展”和“大繁荣”作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任务和目标。因此,推进厦门岛内外文化建设一体化,首先要进一步加大岛外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优化区、镇、村三级文化活动场所配置,为岛外文化活动提供更好的平台;其次,要进一步加快文化体制改革步伐,配足文化服务指导机构,如文化馆、公共图书馆、少儿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管理中心等,提高公共文化管理水平;此外,要进一步推进岛外文化队伍建设,充实专业管理和服务人才,创新开展各类群众文化活动。在岛内外文化建设一体化进程中,市政府要在财力、物力、人力方面对岛外加大投入,以夯实基础,改善文化生存空间,实现文化物质性建设的一体化。
(二)推进文化非物质性建设一体化
所谓文化非物质性建设,指的是具有区域特色的文化形式和内容的建设与共享。推进文化非物质性建设一体化,不是要把岛内外各类文化形式同质化,相反的要保留岛内外各类特色文化形式的差异性,使得岛外文化更传统、更草根、更通俗,而岛内文化更现代、更高雅、更“小资”。岛内外文化应按照自己的形态发展,形成更成熟、更丰富的文化形式和内容,最后成为具有区域特色的文化品牌,让岛内外群众共同欣赏、共同参与,以达到岛内外的一体化。
我们知道,云南的山歌美在山谷回旋,台湾的小调美在渔港缭绕,海派清口到了东北总不比二人转受欢迎,闽南人总觉得歌仔戏比京剧好听。根据人们的喜好,有人会到云南去听山歌,到台湾去听小调,到上海去听周立波侃大山,到东北去欣赏二人转。所以,仅仅一水之隔的厦门岛内外更毋庸刻意追求空间上的一体化,而是要追求文化形式发展和共享一体化。例如,岛内人到同安莲花听褒歌,到翔安吕塘看古戏,到海沧青礁参加祭王船,到集美乡间听荷叶说唱……岛外人更可以到鼓浪屿听音乐会,到星海听合唱,到艺术剧院看话剧。
因此,文化非物质性建设岛内外一体化要求“政府搭台,文化唱戏”,拓宽文化空间,促进文化共享。首先,要立足区域文化特色,打造一批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形式,使之成为区域文化品牌;其次,要摒除城乡文化歧视,打造雅俗共赏的多元化文化品牌,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此外,要开通岛内外文化旅游线路,将区域特色文化形式纳入旅游产业,促进岛内外文化优势互补。在岛内外文化建设一体化进程中,市政府要着力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积极培育新兴文化形式,不偏不废,因势利导,打造更好的共享平台,促进群众文化多元化消费,实现文化非物质性建设的一体化。
文化也是生产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要求,同时也是促进和引导社会经济发展,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重要举措。只有城乡文化协调、均衡发展才能促进城市和农村社会的全面进步,才能实现城乡统筹发展。就厦门而言,缩小岛内外文化差异,推进岛内外文化建设一体化,不仅是提高城乡居民文化消费水平,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推动厦门新一轮跨越发展的重要推力。
(作者单位:厦门市翔安区文化体育事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