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恋然
“节”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一个常见字,它的本义是指竹子上各段之间相连的地方。《说文解字》里说“节,竹约也,从竹即声,子结切。”随着历史的推移,节的词义得到了引申扩展,“节”本来表示“关节”,引申为“关键”,再引申为一年之中关键、分段的时刻,即“时节”这一含义。古文献中皆有记载:
凡春、秋分,冬、夏至,立春、立夏为启。立秋、立冬为闭。用此八节之日登观台,书其所见云物气色。又人君寿日皆名节,有万寿节、天中节等名。(《左传》疏)
言屈原枉见放逐,其情如秋节之悲,故托言秋之为状而盛述之。(楚辞·《九辩》章句第八)
秋节将至,悲嘹噍也。(楚辞·《招隐士》章句第十二)
假之以舆马,信之以瑞节。(韩非子·《说疑》第四十四)
若是四时节气为病。虚实冷热为患者。(《备急千金要方》卷第二)
五和时节,君服黄色,味甘味,听宫声,治和气,用五数。(管子·《幼官》第八)
后来民间流传的节日一般是为了表达纪念庆贺,历史的积淀,使这些节日名称随着历史文化一起流传下来,然而语言是不断变化、自我完善的,因此,不出意外地,“节”在语言传承创新过程中,它的用法和含义也出现了变化。
以往的节日都是与古老的祭祀和庆祝纪念有关,这与我们的农耕文明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正由于农作的需要,古代劳动者积极把握季节气候,如同竹节分段一样,把一年分为二十四个节气,同时相应地根据月亮圆缺、节气时段,庆祝中秋等节,这些均体现了我们民族文化的特点。
近些年来,随着新中国的建立和改革开放,大量国外思潮和文化不断涌入,国外文化对我们的社会思想和日常生活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新出现了很多节日,如“三八国际妇女节”、“圣诞节”、“万圣节”等。
在社会环境的需要下,这些节日名称的字数得到了缩减,例如,“国际三八妇女节”缩为“妇女节”;“国际六一儿童节”等缩减为“儿童节”;“八一建党节”缩减为“建党节”等。这种情况很常见,有些是用双字格时间词代替内容,例如“三八节”;有些是用内容代替,如“建党节”;但有时候“三八节”也称为“妇女节”或“三八”,这是根据具体的语境决定的。
综合观察所有的节日名称,我们发现大多数常见节日的名称都是三字格的,这其中也包括由多音节词缩略为三字格形式的词。
相对于从古至今众多的双字格和四字格,三字格是不多见的,然而汉语词汇系统里已存在类似的词形:
(1)凡男女自成名以上,皆书年月日名焉。《周礼·地官·媒氏》
(2)如天一日不行,日月星不移,即有不周之气,天则毁矣。《史记·太平经》
(3)归去来兮,请息交以绝游。《陶渊明集·归去来兮辞》
以上划线的基本是三字格聚合词,此类词语的字数变化反映的根本原因是汉语的弹性作用。为了满足音律和整体结构的要求,文人往往会调整文字的顺序、字数,这在郭绍虞的《中国语词之弹性作用》这一文中有详细论述。
从构词法上分析,整体上看,双字格用来修饰“节”,属于偏正结构。细分到双字格,三字格节日名称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1)动宾 + 节:如植树节、宰牲节;
(2)主谓+节:如国庆节;
(3)联合 +节:如妇女节、儿童节、清明节;
(4)偏正 +节:如中秋节、中元节、铜鼓节、农具节;
(5)短语+节:如泼水节。
“节”,表示“节日”、“节气”或者“值的聚集庆祝的日子”含义时,是具有构成名词的词后缀的性质的。然而,一般的后缀,例如构成“桌子”、“凳子”、“石头”、“木头”的“子”、“头”,本身并没有意义,而“节”本身是具有意义的,可以单用,不算是语素,因此,“节”只能算是具有名词后缀的性质。
从另一个角度看,“节”在这里也不能单纯地看成是词缀。《现代汉语词典》上说,“清明”、“中秋”是名词;“儿童节”、“中元节”是名词,由此可见,在前一种情况里面,“节”不是构成三字格的名词后缀,而是跟原有的词组合形成词组;在后者的情况下,“儿童”本身是一个词,加上“节”还是词,“中元”不是词,加上“节”后才组合成词。
这种情况出现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1、由历史传统文化决定的
某些节日在群众中使用的时间长、范围广,名称概念深入人心,加上双字格的心理优势,百姓更乐于接受双字格的名称,如“中秋”、“七夕”,“节”因而被略掉了。
2、音律美
七夕、中秋、清明、端午、重阳、腊八、三八、六一。这些是可以不加“节”单说的节日名称,从中我们可以看到:
(1)叠韵:如清明;
(2)词尾以平声结束:如七夕、中秋、腊八、六一、三八;
(3)声调一致:如七夕、中秋、重阳、三八;
(4)与数字相关:如七夕、端午(庆祝时间为五月初五,“午”即“五”)、腊八、六一、三八。
这几条规律是可以相互交叉影响的,但是我们可以看出汉语是极富音乐美的语言,词汇的构造也是很大程度上考虑到音律,此时的“节”破坏了音乐的美感,因而不用。
3、语义限制
以上所列的双字格的含义加上“节”也是不会改变的,而其他不能单说的词,加“节”与否,直接造成词义的变化。如“儿童节”,双字格是“儿童”,指小孩,三字格后就变成特定为小孩庆祝的节日,意义差别是很大的。
需要指出的是,这些可以单说的双字格大多是传统节日名称,新造的节日名称基本是遵循古名仿造的,为了强调其节日性质、强调新词,都加上了“节”,因此三字格的“节”字结构才是主流。新造的词汇如“光棍节”、“记者节”、“购物节”,甚至出现了“玫瑰节”这种说法,即单纯词+“节”这种形式。这些词中,有些本来是属于生造词范围的,但是由于网络传媒的作用,使它们得到了广泛的传播,进而演变成得到大众认可的一般词汇。
在这些后来出现的词汇中,“节”慢慢演变为具有后缀性质的词。值得注意的是,变化的不仅是词性,词义也出现了新的特点:
1、从范围上看,不在全国范围内也不具有法律的影响力,只是针对部分人群使用的。
2、从内涵上看,具有商业性、聚集性和娱乐性。
3、从形成来看,这种“节”具有人为的规定。
这些特点是《现代汉语词典》中没有概括到的,由此可以看出,汉语,作为一种系统性很强的语言,在不断地完善发展自己,以适应不断发展的社会。这种词性词义演变也正好体现了词义的演变规律,即随着社会发展,新词不断产生,词的语义内容不断地发生变化。然而,这些新出现的词义在心理层面对大众还是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购物节”、“玫瑰节”就属于这种新造词,是“伪假日”,为了从心理上减小消费者的抵触心理,从而促使消费。这种长期的心理刺激加上部分消费不合理的不良情绪,并不会让大众体会到节日轻松的气氛,反而会导致群众对“节”的麻木,从点及面地破坏了节日气氛,更加会影响传统文化精神。因此,我们有必要规范汉语的使用,避免此类的生造词语,使普通话词汇不断朝着纯洁和健康的方向发展,充分发挥其交际作用,这是需要大众努力的。
“节”字由本义不断延伸发展,出现词义“节气”,后与词组合成某节日,经由现代汉语的丰富发展,对古代名称的仿构,形成了新名称、新概念,慢慢确立了其固定的三字格。其中,它的词性从词转变为带有后缀性质的词,词义也出现了《现代汉语词典》中没概括到的特点,但是正因为这些新出现的特点,导致了词汇的滥用,不利于汉语规范化,这是值得我们注意的。
[1]郭绍虞.照隅室语言文字论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
[2]张寿康.构词法和构形法[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81.
[3]陆志韦.汉语的构词法[M].北京:科学出版社.1957.
[4]王新宇.三字格聚合词初探[J].天津:南开大学.2009.
[5]温端政.汉语语汇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6]郭良夫.词汇与词典[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