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美工巧”与“天人合一”

2011-08-15 00:47山东工艺美术学院人文艺术学院山东济南250000
大众文艺 2011年19期
关键词:造物天地万物

乔 凯(山东工艺美术学院人文艺术学院 山东 济南 250000)

春秋战国时期,“材美工巧”造物思想出现在作为手工业技艺集成的重要文献——《考工记》中,应该与当时人们“天人合一”的哲学观不无关系。笔者认为,“材美工巧”的造物思想包含了“天时”“地气”“材美”“工巧”四个基本原则,这四个基本原则是相辅相成、互相联系的。在整体上,又可以将其划归为客观方面和主观方面两部分,即将“天时”“地气”和“材美”的物质部分看成是客观外在条件,将“材美”的人为部分和“工巧”看成是主观内在条件。所以可以说“材美工巧”的造物思想是“天人合一”哲学观在造物领域的具体体现。我国之所以能够产生主张主客观相结合的“材美工巧”的造物思想,与我国当时盛行的“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密不可分,而“天人合一”哲学思想的形成又与我国特殊的地理文化环境所提供的客观基础是分不开的。

首先分析一下春秋战国时期我国的自然与文化环境。在影响造物活动的诸多因素中,如果追根溯源的话,最根本的应该是当时的社会经济,因为生产力是决定社会其他一切因素的根本动力,而生产力的高低以及由生产力决定下的生产关系、生产方式都与当地的自然环境有直接关系。“人都是从具体的自然环境中走出来的……而任何一种文化都是在一个特定的自然环境中生长起来的,因此它必定要被打上这一特定自然环境的印迹。自然母亲各不相同,文化之子也各不相同。马克思说过:‘不同的公社在各自的自然环境中,找到不同的生产资料和不同的生活资料。因此他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产品,也就各不相同。’……普列汉诺夫也说过:不同类型社会的‘主要特征是在地理环境的影响之下形成的。’”【1】其中作者认识到自然地理环境对人们生产生活乃至文化的影响,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导致了不同地域文化的不同。

我国位于欧亚大陆东部,太平洋的西岸,这样的海陆位置极利于季风气候的形成。这种季风气候决定了我国“雨热同期”的现象,从而有利于水稻、棉花、林木的生长,给中国的自然环境和农业生产带来了很大的好处。在这种优越的自然环境中,我国各朝各代都是坚持“重本轻末”的国策,将农业视为立国安邦的根本。在以农业生产为主要生产方式的社会中,土地对于人们的重要性可想而知,而且在生产力水平有限的春秋战国时代,人们无法对外界的各种正常的自然现象做出合理解释,从而也无法采取相应的措施去化解灾害的影响。所以在当时只能“靠天吃饭”的社会条件下,人们要想获得好的收成,只有以一种客体的身份和一种敬畏的态度去祈求“上天”。如果收成不好,出于对自然的敬重,人们只会自我反省,怀疑自己的某些行为是否违背了天的旨意,从而从自身找原因,努力提高自己的内在修为,这就是孟子所说的“尽心”“知性”。只有“尽心”“知性”了,才有可能达到“知天”,达到与上天的“合一”,最终实现好的收成和幸福的生活。所以中国人历来都是很本分地在自己的土地上耕作,不到迫不得已是不会掀起暴动起义。因为他们懂得“顺天者昌,逆天者亡”的道理。

当人与自然发生矛盾时,我国先人注重的是从主体找原因,以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而西方则试图对自然进行探索改造,以达到人的目的。这两种现象既是我国和西方(主要指古希腊)不同地理环境影响下的产物,又对以后中西方不同的文化走向产生了深远影响:中国传统文化基本上都是关于“人”本身的社会性思考,而对于外在自然界的认识和探索相对较少。西方文化(因为古希腊文化是西方文化的发祥地,所以在此西方文化主要指古希腊文化)恰恰相反,他们以获得真理为荣,他们的科学文化基本上全是对自然的认知。正是因为西方文化对自然知识的热衷,西方的自然科学才发展迅速,从而导致了工业生产的发达,这也就导致了西方科学技术的先进和社会进程的加快,最终在19世纪末期赶超中国。但是由于当时只顾发展,沉浸在征服自然的乐趣中,并没有注意到环境生态问题,因此发达的科学技术同时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环境恶化。等西方的人们认识到环境恶化问题的重要性的时候,他们突然发现中国虽然自然科学方面稍微落后,但是正是因为中国一贯坚持的“重农抑商”的传统信念,对自然环境的破坏相对于工业生产发达的西方来说才轻微得多,于是全世界又将目光对准了中国上千年来推崇的“天人合一”思想。

在我国,农业是整个社会的基础,农业生产是主要的生产方式,所以在古代科技不发达、基本上“靠天吃饭”状况下,产生“天人相和”“天人合一”等一类的天人观是顺理成章的事。“天人合一”作为一个专有名词,首次出现不是在春秋战国时期,而是北宋的张载在其《正蒙•乾称》中首次提出的。但是在春秋战国时期,“天人合一”的思想观念却已经出现,孟子是第一个对“天人合一”理论进行自觉阐发的人。当然,当时的“天人相和”“天人合德”等观念也是“天人合一”思想的一种具体体现。在当时那种社会条件下,人们无法对自己的出身和各种“奇特”的自然现象作出合理的解释,只知道天地自然的威力很大,而且人自身各种最基本的生活资料都是直接来源于周围的天地,所以人们视天地有一种“再生父母”的崇敬之情。我国著名古代典籍《周易》中有很多的言论就反映了我国先民对天地万物的尊敬。在一开始的《乾•象》和《坤•象》中就表达了对天地的赞美之心:“大哉乾元,万物之始,乃统天”“至哉坤元,万物资生,乃顺承天”。《咸•象》中的“天地感而万物化生”则进一步说明了天地感应而化生万物的道理。与之类似的观点言论还有“天地不交而万物不兴”“天地养万物”“天地之大德曰生”“天地絪缊,万物化醇;男女构精,万物化生”等等。以上观点主要体现了人们相信自己是由天地“阴阳之气”之交合化生出来的,从而对天地自然充满尊崇,渴望与之融合化一,以求得自身幸福万物兴旺的心理意愿。

滥觞于先秦时期、对我国古代社会的发展产生过重大影响的儒家思想和道家思想,也无一例外地表达了“天人相和”而万物昌盛的观念。成书于春秋战国时期的《易传》,是儒家著名的代表作,其中有非常丰富的“天人相似”的观点,如它认为天道都是圣人通过“仰以观于天文,俯以察于地理”的方式总结出来的,所以圣人“与天地相似,故不违;知周乎万物而道济天下,故不过;旁行而不流,乐天知命,故不忧……”并能够“曲成万物”。这就是说人不但与其相似,而且还可以认识自然天地,可以参与造化,观象制器。《易传》认为,人与天是同源的,有共同的本性特质,正是因为这种同源同性,接着它在《乾卦•文言》一部分中又提出了“天人合德”的思想:“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法天时。”在此,“大人”是指心胸宽阔,能够明事理辨是非的有德之人,如果一个人心底有私,就不能做到与天道相通。《易传》在此提出这个命题,旨在教化人们平日要多积善行德,使自己的人格逐步完善提高,尽快成为所谓的“大人”,才能达到与天道的相通。这也是一种典型的“天人合一”思想。孟子作为儒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也主张“天人合一”,只不过更加侧重于主体自身的进取精神。孟子认为:“尽其心者,知其性;知其性,则知天矣。”也就是说,孟子将主体自身的积极进取(尽心)看作是与天道相通(知天)的基本条件,从人本身的角度对人与自然天地的关系做出了积极的思考。荀子在其《荀子•王制》中也明确了人与自然的关系:“夫天之所覆,地之所载,莫不尽其美,致其用,上以节贤良,下以养百姓而安乐之。”这句话说明了荀子认识到了人对自然的态度应该是既开发利用,又要好好保护自然。这种认识在当时是很积极的,现在我们对自然的态度也应该是这样。其实这也是一种比较积极的“天人合一”思想。

道家思想的创始人老子以及他主要的继承者庄子,更是主张人与自然应该和谐相处,彰显出浓厚的“天人合一”思想。《老子》第二十五章说到:“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人生活在地球上,必须了解各种地理状况,而各种“地气”又会受到“天时”的影响,“天时”本身又受到“道”的制约,说到底,其实“道”就是自然规律。也就是说老子这句话主要强调了人的各项活动应该遵循自然规律,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才能够达到一种自然而然的生活状态。庄子分别在其《庄子•齐物论》、《庄子•达生》中提出了“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和“形全精复,与天为一”的思想,相对于老子的“道法自然”,这两种思想则更为直接地点明了“天人合一”的意味。庄子主张的天人关系“天与人不相胜”也是一种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旨图,只有这样才能达到真正的“至德之世”。虽然在庄子心目中的“至德之世”有一些偏激可笑的成分,但是他所主张的“天与人不相胜”的观点在生态保护方面却是积极可取的。

历代众多的思想家虽然对天的意义做了很多的解释,诸如现代哲学家冯友兰所做的五种解释:主宰之天、义理之天、命运之天、人格之天、自然之天等等,但是,不管是义理之天、命运之天,还是人格之天,这几种含义都是人们由自然之天不可抗拒的特性延伸出来的幻想体,它们其实是不存在的,真正存在的只有自然之天。对于这种观点,中国著名学者季羡林先生说过:“东方哲学思想的基本点是‘天人合一’。什么叫‘天’?中国哲学史上解释很多。我个人认为,‘天’就是大自然,而人就是人类。天人合一就是人与大自然的合一。”【2】著名哲学学者方克立也曾表达过同样的观点:“中国哲学中的天人关系包含着丰富、复杂的内容,但它的一个最基本的涵义,就是指人与自然界的关系。也可以说这就是它的‘本义’,其它各种涵义都是由此引伸或演变而来的。”【3】正是由于当时生产力低下,科技落后,人们对自然之天的神通广大感到无可奈何。所以人们在现实社会中对某些事情感到无可奈何的情况下,总是希望冥冥之中会有一种至高无上的神秘力量存在着主持正义,这种神秘的力量往往就被人们称为无可逾越的“天”。在人们心目当中,其实这种具有神秘力量的“天”就是义理、道德、命运、人格等等方面的最高统治者,就如同自然之天一样具有很大的威力,能够惩恶扬善。所以说不管天的含义到底是什么,如果要问一个根源或本质的话,那就是自然之天,“人”与“天”的关系就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因为只有将“天”的解释落实到客观实在——自然界的基础上,人们才能够真真切切地感受到“天人合一”的作用。一个比较具体而又容易理解的例子就是造物。人们造物包含两个层面的内容,一个是创造的主体,另一个是创造的客体。主体当然指的是人,而客体则是存在于自然界中的各种材料。只有将人的主体因素和自然材料的客体因素结合起来,才有可能产生另外一种原本世界上不存在的物体,两者缺一不可。如果没有人类,造物就根本无从谈起;如果没有客观的各种材料,那么造物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就会出现“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尴尬。所以只有将“天”(自然)与“人”统一起来,才能出现创造出生活所需的实实在在的物品。

通过以上叙述,我们可以知道,在春秋战国时期人们朴素的保护自然的生态观和“天人合一”哲学思想是很深入人心的。所以在这种天人观的影响下,在那种轰轰烈烈、造物频繁的社会环境中,造物思想领域应该会受到相应的影响。其实如果我们仔细揣摩一下,在哲学领域,先人认为要想世事昌盛,人民安居乐业,营造一种“良好”的社会环境,就必须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做到“天人合一”。那么这种思想观念落实到造物领域,其实就是一种合“天时”“地气”“材美”“工巧”四者,或者说合客观的“自然”与主观的“工巧”两者“才能为良”的造物思想。这也是本文所要讲述的主要内容,就是认为之所以在当时产生“材美工巧”的造物思想,与当时哲学领域盛行的“天人合一”思想是分不开的。

注释:

[1]吾淳.中国思维形态[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18

[2]季羡林.“天人合一”方能拯救人类[J].东方,1993

[3]方克立.“天人合一”与中国古代的生态智慧[J].社会科学战线,2003(4):209

猜你喜欢
造物天地万物
针刺无骨花灯的造物艺术与传承发展研究
万物皆可折
万物生
汲古怀远造物归真
物物与共,美美与共
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假如万物会说话,绝对会把你萌化
以木造物
会员天地
交友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