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 林 (福建省宁德市畲族歌舞团 福建宁德 352000)
对于畲族舞蹈,曾有人对其有否定的认识,认为畲族“有歌无舞”,其实畲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但由于历史上的原因,很多舞蹈多已失传。但是我们可以从一些史料记载来找到关于畲族舞蹈的记载,如《韶州府志》卷十一:“七月十五日祀其祖,……小男女衣花衣歌舞为侑”。邝露的《赤雅》云:“瑶名畲客,古八蛮之中……奏乐则男左女右,铙鼓、葫芦笙、忽雷、响瓠、云阳,祭毕合乐,男女跳跃,击云阳有节……”从资料中我们可以看出畲族舞蹈成为宗教祭祀礼仪活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畲族民间舞蹈几乎与宗教祭奠、祭祀仪式浑然一体,紧密结合,相互依存,相互依赖。可见,畲族自古就创造了反映本民族生活的音乐舞蹈等文化艺术。下面笔者谈谈自己对畲族祭祀舞的一点认识。
畲族是是我国人口较少的民族之一,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民族,散居在我国东南部福建、浙江、江西、广东、安徽省境内。畲族人民由于受历代统治阶级的歧视与压迫,被迫到处迁徙,最后在荒山密林中立足下来,开始了刀耕火种的生活。由于生产力的落后,人们希冀在虔诚的膜拜中消灾去祸,延年丰收,种族繁衍。所以巫术与图腾崇拜就自然地占据了人们的精神领域,甚至左右着人们的政治与社会生活。畲族是一个善歌能舞的民族,歌比舞较普及,舞蹈主要蕴藏在祭祀活动中表演者多为男性。动作大多是坐蹲步、悠荡步、软步、两步半,左右对称、双膝微曲,与山地农耕附加狩猎的生产生活有关。
畲族人民把这种祭祀性歌舞活动,谓之“功德”。每逢举行丧葬仪式时,畲民往往要由八名身着道袍的祭祀师跳功德舞。做“功德”主要是由祭师边吟边舞,根据舞蹈的动律和音乐节奏,动作大体可归纳为三大类,通称“坐蹲”“一步一踢”“悠荡”。
“坐蹲”。舞者四人或八人,每两人面相对或背相对。右手持龙角,左手持灵刀,边吟边舞。也有一人双手拿木板,另一人拿小鼓而舞的,其含意是为死者招魂驱邪。表演时,舞者双手有节奏地转动龙角和挥动灵刀,使其发出清脆悦耳的声响,同时双腿呈半蹲状(有一腿半蹲,另一腿屈膝在前以脚掌点地;也有双腿交叉半蹲),一步一蹲,步伐简单、稳健、沉重。上身基本保持平稳,当道具向身里甩动时,略扣胸,反之则略向外弹胸,形成了独特的舞蹈动律。两人动作对称,连续而做,直至乐曲告一段落。伴舞音乐采用民歌曲调,旋律流畅稳重。
“一步一踢”,随着舞者情绪的变化,舞蹈速度逐渐转快,众人面向里围成圆圈,双手在胸前,仍有节奏的转动龙角,挥动灵刀,或放下道具,作“神手”状;同时一脚迈步,双膝微屈,同时踢出另一腿。
“悠荡”。舞时在空拍上起法儿,上身俯冲保持一定倾斜度,双手随着荡向前,身体急速跳转身。舞者有时轻盈游步悠荡,有时排列成直线,身体左右转动,有时随着情绪发展,速度加快,动作幅度越来越大,形成里外四方对阵,擦肩对背,敏捷急速的跳转。高潮时舞者身上的长袍飞旋起来,显得十分潇洒豪放。
做功德时舞者有时不拿道具,徒手而舞,常见的手式有“神手”(双手掌向上端起,拇、食、小指上翘,好似顶着酒杯),“诀”(双手手背相靠,绕于胸前)。功德舞蹈中的某些舞姿,与汉族道教仪式中的动作相仿,如坐蹲动作身体要保持平直稳定,不可撅臀部,叩拜时,腿部半蹲交错,这些动作又类似佛教莲花团座。
原始舞蹈与宗教有密切关系。畲族的祭祀性歌舞——“功德”虽有封建迷信的内容,但从祭祀者的舞蹈动作和情绪来看,却反映和表现了畲家山民强悍、质朴的性格特征。畲族敬奉鬼神,十分崇拜祖先,民间舞中多有表现。如福建的“刀铃舞”“龙头舞”和“踏步舞”等。“龙头舞”是畲族迎祖请龙头公仪式上的舞蹈,“踏步舞”是祭祖仪式中的舞蹈,与浙江省的“功德舞”相似。
1.记载民族的发展史
畲族没有本民族的文字,通用汉文。然而,畲族人民在长期的生产劳动过程中,创造了自己富有特色的文化艺术,这些不同种类的文化艺术以不同的形式,记载着一个民族的发展史。
在浙江景宁的畲族民间舞蹈文化的长河中,我们可以看到,众多的舞蹈都与宗教、祭祀有着密切的联系,在这些舞蹈里,每一个姿态,每一个造型,都反映着该民族的生活习俗。从舞蹈的形象也可以看出,它不仅仅是一种单一的形体艺术,那些从传说中演变而来的舞蹈,那些流传至今的原始舞蹈,都与人类的劳作,战争、宗教祭祀等生活密切相关,是生活的直接反映。这些舞蹈可以令人重温民族的光荣历史,再现先祖的丰功伟绩,记载着先祖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浴血沙场的赫赫战功,从而激励和教育着子孙后代,自强不息。
2.传播知识,满足了人们的审美需求
以前生产劳动及狩猎是畲族先民赖以生存的主要手段,在先民的原始舞蹈中必然会反映出来,而这些模拟性较强的舞蹈为后人提供了形象的学习素材。
畲民以前均居住在偏远的山区,交通不便,经济落后,文化娱乐活动极度贫乏,于是每逢有祭祖、祭祀仪式活动便成了畲族人民的盛大节日。这也成了畲族人民不可缺少的一种文艺形式,不仅起到了娱神的作用,同时也起到了娱人的目的,满足了人们的审美需求。如《传师学师》《做功德》《打徨》等舞蹈,人们可以在巫师精湛表演中欣赏到优美、惊险的舞蹈动作。
事物都是在历史前进和社会变革中求得自身的完善和发展,畲族舞蹈发展到现在的水平,也是经过民间艺人和艺术家们不断革新,进化的结果。进入新世纪,一个多元化的时代,民族舞蹈要发扬光大,更需要舞蹈工作者能勇敢地突破自己,解放传统的束缚,发掘舞蹈艺术的“另类空间”与“另类思考”。比如,于1959年创作的舞蹈《采茶》,以罗源西兰村畲族女青年采摘“七境茶”为素材,表现畲村茶叶丰收情景。于2000年11月参加福建省少数民族文艺调演,获创作一等奖的舞蹈《情系凤凰》,以罗源畲族妇女出嫁前梳扮凤凰髻,穿凤凰装和戴凤冠为素材进行创作。舞蹈以畲族传统舞步为基调,并运用集体舞和领舞有机结合的办法,反映一群畲族青年人追求美满幸福生活的高尚情操。
总之,畲族宗教祭祀舞蹈的形成是畲族人民是劳动活动、神话传说的再现,是对祖先的怀念和崇敬,是对美好生活的憧憬。畲族宗教祭祀舞蹈是畲族人民文化意识的心理特征,作为一种历史现象,宗教祭祀舞蹈所依附的畲族宗教活动,确实也存在着一定的迷信色彩,但我们需要看到的是,这种舞蹈不仅起到传播历史、传播知识的作用,同时对民间舞蹈的传播与发展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