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淑娥 (湖南师范大学 湖南长沙 410000)
中国传统文化是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渐渐发展、创造、积累、保存、延续下来的文化遗产。从时间的长度而言,它虽然是产生于过去的文化成果,但并不是停留于过去或是过眼烟云,转瞬即逝,而是对现代的文化构建、社会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中国传统文化内涵丰富,形式多样。涵盖了哲学、教育学、文学、宗教、科技、艺术以及中国人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和风俗习惯等等。诸如:儒、道、《孙子兵法》《诗经》、中国书法、篆刻印章、中国结、京戏脸谱、皮影等等。同时,这些传统文化伴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而发展,并对现代社会的发展产生巨大的影响。
马克思指出:“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承继下来的条件下创造”。 由此可知:只有对传统的东西加以继承,方可激起创造的智慧。
中国传统图案是中国传统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它的内容和表现形式多姿多彩,题材丰富至极,这些图案不仅是过去劳动人民和生活的真实写照,也以其独特的艺术形式折射出了所处的时代背景、社会心态、民族心理和审美情趣,反映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它产生于过去,存活于现在并影响着现代设计的各个领域,尤其是服饰设计这一领域。其主要的表现方法有谐音述意和以图寓意。
谐音述意是指在语言的修辞运用中,借助音同或音近的语音特点来使意义的相互转换,来寓意所要表达的事物。设计师常根据消费者的审美取向、消费心理及对服装造型的利弊,把一些动、植物施以取舍,重新组合成各种图案。运用不同的工艺技法装饰在服装款式上或大幅度的面料上。如:瓶子与鹌鹑的组合,“瓶”与“平”谐音,“鹌”与“安”谐音,寓意“平安”之意。若是图为花瓶里插玉如意,则表达“平安如意”的美好祝福。“鹿”与“禄”同音。这种形式最现最多的是在古代服饰及民间服饰中的运用。
以图寓意与同音或谐音寓意不同的是这种表现方法不依靠图案中动、植物名称的谐音来达其意,而是借某种动、植物所具有的特征来寓其所要表达的意义。这些传统图案内容丰富,有祥禽瑞兽(有龙、凤凰、狮子等)、花卉果木(梅花、兰花、牡丹等)、人物故事、文字符号、古器物图案等。民间有“有图必有意,有意必吉祥”的说法,这些传统图案都蕴涵着丰富的思想情感。有对生命信仰的崇拜、镇邪消灾的祈祷、纳福招财、多子继嗣的愿望。如在民俗信仰中,桃是植物界的执正祛邪之神。这一点从神话小说《西游记》西王母园中的蟠桃9000年一熟,人食之可“与天地齐寿、日月同庚”和“天上碧桃和露种”的描述中可以确定桃的形象很早就被神化了。石榴,因其一房中多子,象征着多子多孙,儿孙满堂的美好愿望。牡丹,硕大丰润的花型,优雅饱和丰富的色泽,浓郁的幽香,表达“祥瑞”和“美满”的并辔。除此,还有龙、凤、祥云等等的传统图案都是现代服饰设计师的创作元素,尤其在婚庆服、高级礼服的设计中。
刺绣工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工艺之一。传统的刺绣工艺源于劳动人民,他们仅凭一针一线,用自己的双手为中国创造一部永恒的刺绣文化史。凭借其精湛的技艺,以蜀绣、苏绣、粤绣、湘绣四大名绣而享誉中外。
随着服装行业竟争力的加剧,款式的多变,流行周期的缩短,设计师的压力越来越大。在设计师迫切追求创新时,“刺绣”为设计师提供了的创作灵感,成为了设计师的创新手段。普遍应用于服装行业,纺织行业等各个领域。国内高端品牌NE.TIGER是服装行业的典型示范。2007年11月推出的“锦绣国色华夏礼服”系列服装中,充分发挥了中国传统工艺的精髓,巧妙地集蜀、苏、粤、湘四大名绣于一身,演绎了一场美轮美奂的华丽时装秀。2010年发布的“蝶扇.缘”主题时尚秀,将“彩蝶”与“雅扇”两种传统元素巧妙地融合在一起
手工印染是指工艺产品采用手工的染色和印花方式,主要是区别于机械化批量生产而言的。手工印染的历史悠久、技法多样,是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财富。在众多的手工印染技法中,蜡染、扎染最为著名,驰骋国内外。
蜡染是通过防染材料在所需显示花纹的部分进行各种手绘涂蜡,再染色,最后经高温脱蜡而形成的图案。这种图案花纹千变万化,色彩素雅、层次分明,随意形成的冰裂纹是其它印染技法所不能代替的特色,曾被人称为“蜡染的灵魂”。
蜡染的这种独特的魅力倍受服装设计师的青睐。设计师通过蜡染这种特有的属性,对服装款式稍做简单的造型,便可达到出奇制胜的视觉效果。如裘海索教授在第十届全国美展中的金奖作品,简单的服装造型运用精细的手绘蜡染技艺,整系列服装看似简单却又充满细节,耐人寻味,回味无穷。
扎染通过对面料或服饰成品按设计者的意图对其进行捆绑、缝线、缠绕、折叠等工艺加工,再染色而形成一定的图案花纹。这些图案花纹不拘泥于外在的轮廓造型,随意、自然;色彩层层渐变,有深有浅谈,明暗交融。将其应运在现代的服饰设计中,提升服饰的艺术审美价值。同时,这种由天然植物染料而制的面料,穿着在人体身上具有一定消炎、保健的作用,超越了现代化学染料有害人体的副作用。
包、嵌、滚是一种服装加工工艺,过去常被广泛运用在民族服装的领口、袖口、门襟、下摆等位置。在现代服装设计领域,这些传统的包边、嵌条、滚边工艺也是设计师们钟爱的对象。尤其是运用在现代一些款式简单、面料华贵的礼服和旗袍中,既增添了服装外形的精致美观,提高了产品质量,又给服装的割处做了点缀,避免服装款式的简单、空洞,充分体现了它对现代服装设计的实用和审美价值。
当各种传统工艺在服装行业星罗棋布、连绵不断的涌现甚至泛滥时,各种传统工艺的相互结合成了一些设计师的别一条创新途径,将其运用到服装、桌围、窗帘、床上用品当中。
这种不同传统工艺的结合,综合了各自的特色,丰富了画面的视觉效果。如常见的泼墨与刺绣下相结合,大面积的泼墨中,选择其中的单个或多个要素加以刺绣,既有泼墨的随意、豪放、婉约,又有不失刺绣的工整、精致、细腻,有虚有实,形意并具。
随着社会的进步,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服饰功能的需求开始了物质需要到精神追求的转变。服饰的时尚及对身心的健康、舒适成了人们择衣的新标准。健康、环保、舒适的传统面料顺理成章地取代了化纤面料在服装领域的地位,掀起了时尚界改革的浪潮。
四大天然纤维,棉的吸湿,麻的透气、丝的柔软、毛的保温深受人们喜爱。由棉、麻、丝、毛等天然纤维织成的传统面料已风靡全球的各个纺织行业。以莨绸为主的“梁子·天意”以麻为主的“益鑫泰”,还有欲打造丝绸家纺第一品牌的“丝蒙”等品牌都是传统面料复兴的典型代表。传统面料在现代设计中的创新运用,不仅倡导了“绿色环保”设计理念而且又能满足消费者对时尚、舒适、健康的追求,凸显了“衣为人”的消费观念。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长期发展过程中积淀下来的文化智慧和精神奇葩。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是每一位中华儿女应尽的义务。但是,传统文化的继承不是简单的堆砌和照搬照抄,而是深入了解、取其精华,用现代国际语言来表达。把传统文化节的精髓倾注到现代设计之中,创造出既符合现代社会发展又充分体现中华文化精神的不朽之作,实现真正的“古为今用、古今贯通”。
[1]叶智勇主编.实用服饰手工印染技法[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7.04.
[2]朱汉民主编.传统文化导论人[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00.08.
[4]廖君湘著.南部侗族传统文化特点研究[M].甘肃:兰州大学.2006.05.
[5]侯玲玲.传统图案的古为今用[J].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学报.中国知网.2007.03.
[6]范聚红.我国传统服饰图案的丰富同蕴[J].美与时代 .中国知网.2006.04.
[7]于政婷.刘磊.浅谈传统工艺对服装设计的影响[J].山东纺织经济.中国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