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丽志 (河北师范大学汇华学院 河北石家庄 050091)
探析维米尔艺术魅力
——解读名画《读信的蓝衣女子》
王丽志 (河北师范大学汇华学院 河北石家庄 050091)
约翰内斯•维米尔(Johannes Vermeer,1632—1675)是著名的荷兰风俗画家,被称为“荷兰小画派”的代表。他的油画幅面都比较小,主要描绘市民家庭妇女的日常生活,画面构图单纯明快,形体坚实浑厚,光色晶莹明净,作品制作精致独特,善于概括细节,画面简朴、宁静而富有诗意。
维米尔;风俗画;现实生活;宁静
17世纪的荷兰,海上贸易蓬勃发展,经济繁荣、国家昌盛,是一个空前的黄金时代。1632年的秋天,维米尔出生于荷兰代尔夫特的一个小业主家庭,父亲经营一家客店并兼营卖画的生意。他的父亲去世后,维米尔继承父业,一边进行艺术创作,同时也处理一些商业事务。1653年维米尔成为圣路加公会的正式画师,并与名叫卡塔里娜•博尔尼斯的女子结婚。1662—1663年和1670—1671年,两次被选为该公会的会长,绘画声誉也不算小了,但他有十一个子女,经济上一直捉襟见肘,有时不得不用油画去抵面包铺的债务。如此穷困潦倒,很可能使他的作品流散严重。1675年,43岁的维米尔英年早逝,自从他去世后,他的名字一度被人忘却。
可能是由于他的画商业务干扰了他的艺术创作,或是中年早逝,或是生活拮据,他一生的绘画作品,据有案可查的仅约36幅,这是他去世后一度湮没无闻的缘故。维米尔的风俗画具有独特的情调,其艺术价值无论是过去还是现代都是不可低估的。可是真正认识维米尔绘画的艺术价值却在两百年后,这是极不公正的。
《读信的蓝衣女子》是维米尔的代表作之一,在这幅画中画家描绘了一位正临窗专心看信的女子,她神情专注、庄重大方,正在被信中的内容所吸引,好像周围的一切都在沉静中消失而不复存在。这是一个普通的市民家庭,朴素的室内只有书桌、椅子和墙上挂着的一幅变黄了的地图。她衣着简单朴素,动人之处就在于洋溢着一种崇高的沉静的美,而这正是在其他荷兰大师的作品中所不易见到的。笔者通过对大师经典作品的解读,主要从以下几方面来分析维米尔风俗画所具有的艺术魅力。
维米尔的绘画不追求情节上的引人入胜,其画中的人物也没有娇柔的动态,她们或站或坐,表情宁静、深沉,传达出人物优雅、高贵的气质。《读信的蓝衣女子》中的主人公是一位身着浅蓝色上衣的少妇,画面表现的是她在室内读信的情景,这是维米尔绘画作品中典型的创作题材。
维米尔善于在平凡中发现美,将世俗生活诗意化。在他的作品中,有窗明几净的家庭环境,安逸舒适的闺房起居,小康生活的室内陈设。人物多以市民家庭妇女为主,反映荷兰代尔夫特一些富裕家庭生活的平静、安逸、与自我满足,这也正是当时荷兰人民生活的缩影。不论是他的早期作品还是晚期作品,大多是这个基调。他的绘画里充满了人性和诗意,平常的家庭角落更使人感到亲切。
维米尔常常把人物安排到室内的窗户旁,使人物带有强烈的明暗效果,又显得十分自然,这种“窗边人物”的处理,几乎成为维米尔的构图特点之一。
《读信的蓝衣女子》构图上通过对背后地图的横平线和身边桌椅的纵直线的慎重处理,使画面产生了“古典”的和谐与平衡,给人一种稳定安静的视觉效果。墙上的地图在构图上是精心运用的几何形式,同时也有可能是强化主题,提醒人们荷兰商船的威名,也许少妇手中的信来自远洋的爱人。侧影的人物形象安排在画面的中心位置,十分突出。
维米尔在造型方面既严谨又灵动,概括能力极强,在物体的质感、形状、色彩等方面都达到了绝对的精确。维米尔不屑于细节纤毫必露的刻画,以洗练质朴,简洁凝重为造型特点。
《读信的蓝衣女子》画中人物形象十分单纯,他舍弃了许多细节,而保留对象最基本最重要的外轮廓,并注重表现画面的大效果和整个情绪。维米尔软化轮廓线,却保持物体的立体感,正是这种柔和与准确的统一,使他的画面有一种光和空气的流动感,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的画使我们看到了简单景象的朴素美。
维米尔在光线的运用上别具一格,堪称描绘光色变化的大师。同伦勃朗集中的戏剧化的强光不同,他喜欢表现撒满整个室内的漫射光,这种光十分柔和而又富于微妙的变化。维米尔描绘的室内场景,受偏冷色的天光照射,使其作品更加接近真实,显得更加亲切。
在《读信的蓝衣女子》这幅画中,画面上留有大部分的空间,光线从左上方一扇看不到的窗户射入,均匀的散布在这些空间里,阳光柔和、温存地轻抚主人公的手指和她低垂的额头,与她的金发亲密的融为一体。画家通过射入的光线,恰当地表现人物的明暗转折和色彩对比,人物受光部分的背景色彩较深,背光面背景则较亮,正好把人物的外轮廓清晰地衬托出来,人物明暗色彩和谐统一,使画面充满宁静的诗意。
维米尔所居住的代尔夫特城,在当时有“欧洲最清洁的城市”之称,也许正是这样一个空气清澈、明亮而洁净的环境,增加了维米尔对于光和色的敏感。
为了表现物体本身的光影效果和真实的质感,维米尔使用了以微小的珍珠般的画点组合来呈现对象的点画法,这种点画法在受光部分出现的光斑与摄影的某种效果非常相似,为此有人推测维米尔可能借助了某种带透视镜的机械装置来观察对象,从而创立了他的点画法。在《读信的蓝衣女子》这幅画中,背景的地图及木椅上钉子的高光都仔细地运用了点画法去表现,使画面有一种闪烁感。
维米尔是一位神奇的色彩魔术师。他在创作中喜欢用柠檬黄、群青、白和熟褐等色彩,该画中这些色彩被运用得十分恰当。画面中妇人的衣服是淡青色,椅子是深蓝色,以及发红发褐的地图,这些色彩使画面形成了一种华美的色调,在当时的油画作品中显得比较独特。他常用银灰色表现对象亮部的冷光,使他的画显得十分高雅和迷人。作品常常有一种特殊的晶莹感和空间感,同时也使人和物成为“通体发光”的载体。
他的画是用一片片的色调概括而成,这些色调又划分为规则的、微妙的层次。在他的笔下,一切事物都是很干净的,这是当时代尔夫特市民生活的特色。
1945年德军溃败后,荷兰反法西斯政府逮捕了一个名叫冯•米杰伦的画家,控告他盗窃国宝,把维米尔的画多次卖给德国法西斯头子。但在法庭上米杰伦否认自己出卖国宝,他辩解说所卖的画全部是他伪造的赝品,国际调查委员会经过精密研究,最后证明米杰伦供认的话是属实的。这件事说明了这个作伪画的画家的临摹功力是精到的,也使得维米尔的艺术从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重新受到了世界的重视。
维米尔作为一名艺术家,他发乎性情,自由创作的绘画语言,仍是有规律可循的。换句话说,是有特定的规范的。然而,恰恰是这个规范,“移植”到米杰伦身上就毫无价值了。米杰伦的闹剧说明:他的聪明在于他承认规范的存在,他的愚蠢在于他不明白每一种规范的创立才是艺术活动的核心。评价一个艺术家的尺度,并不是看他沿用现有规范的“生产效率”,而是看他能不能在自己的艺术劳动中形成有价值的新规范。
维米尔不像以往画家那样热衷于表现戏剧性,他在平凡的题材中主要以画面的构成、色彩的完美以及形象的质感等绘画因素取胜,可以说维米尔的作品带有较多的艺术性。维米尔为我们浓缩了当时荷兰的面貌,因为他具有一般荷兰人所特有的气质,这些气质不仅被他化为一束火炬,而且被他高高擎起。维米尔自成一家的卓异丰姿使他当之无愧于“歌颂宁静生活的诗人和描绘光色变化的大师”。
[1]迟轲.西方美术史话.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83.
[2]朱伯雄.世界美术名作鉴赏辞典.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1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