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我之境中的情感因素——浅谈移情的美感经验

2011-08-15 00:47张逸婧武汉科技学院服装学院湖北武汉430073
大众文艺 2011年13期

张逸婧 (武汉科技学院 服装学院 湖北 武汉 430073)

意境是中国古典美学的一个核心范畴,意境探讨的是人与自然或心与物的关系,中国古典哲学中的“天人合一”观为意境中人与物的和谐、统一关系奠定了基础。宗白华先生这样概括意境“艺术家以心灵映射万象,代山川立言,他所表现的是主观的生命情调与客观的自然景物互渗,成就一个鸢飞鱼跃,活泼玲珑,渊然而深的灵境;这灵境就是构成艺术之所以为艺术的‘意境’。”1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以主观角度出发,将意境划分为两层:“有有我之境,有无我之境。‘泪眼间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有我之境也。‘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寒波澹澹起,白鸟悠悠下’,无我之境也。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其中的“有我之境”,以我观物,从而物中带有浓烈的主观色彩,物中带有强烈的情感因素。2

严格来说,艺术不可能摆脱主体(人)从而不可能达到“无我”,所谓“无我之境”和“有我之境”,是以主观(我)对客观(物)的情感明显和强烈与否以区别。朱光潜在分析美感经验之时,将这种带有强烈主观情感的“有我”概括为物我同一,可以理解为物中有我,我中有物的状态,所谓以我观物,即带有主观色彩地看待客体;然“无我”,即是我不以物喜,所谓以物观物,即是客观地看待客体,主观情感不强烈,并非主体的消失和不存在。从审美的角度出发,相比于无我之境的理性,有我之境中“物皆着我之色彩”,蕴含着丰富的感情色彩,也成为一个由物及我的一个重要的美感来源。

这种以情感为联系的主客体产生的美感经验,和近代德国美学家讨论的“移情说”有着不谋而合。情感作为主客体的纽带,实现主客体的统一,即是我中有物、物中有我的状态。移情作用可以解释为人在观察外界事物时,设身处在事物的境地,把原来没有生命的东西看成有生命的东西,仿佛他也有感觉、思想、情感、意志和活动,同时,人自己也受到对事物的这种错觉的影响,多少和事物发生同情和共鸣 。3

“移情说”指发生移情作用,是将感情移入对象事物。最先提出移情作用的Robert Vischer(1847—1933)创造了“Einfühlung”这个德文单词来表达人们把自己真实的心灵感受主动地投射到自己所看到的事物上的一种现象。美国实验心理学家Edward Bradford Titchener(1867—1927)把移情重新定义为:“一个把客体人性化的过程,感觉我们自己进入别的东西内部的过程”。他将移情归于一种情感的外射作用(projection),出于自我的经验和对象事物客观形态的认识、了解和同情,推己及物,将自己情感移入事物中时也感受到了事物的状态,并将这种情感称之为情感三级中的“移入情感”,认为是审美活动中最完满的阶段。

无论是国学中的“有我之境”还是西方美学中的“移情说”,情感都是构成这种美感经验的重要的中间环节和组成部分。这在中国古代文学中时常见的借景抒情、借物喻人等手法中得到了充分的应用。陆游的《秋波媚•七月十六日晚登高兴亭望长安南山》下阕中诗人移情于南山之月,“多情谁似南山月,特地暮云开”。由于诗人的对收复失地强烈的愿望,从而“暮云”是因南山月亦与其有着相同的情感而“开”。这与班婕妤以团扇作赋自伤,周敦颐以爱莲表其洁身自好,物外在形态,相似于人的境遇或者心理,以类似的经验勾起作者的情感。情感是将主客体合二为一的催化剂,而艺术创作本身,也是对这种情感的表达和宣泄。

一件好的艺术作品,应该是包含着作者的真实思想情感,呈现着作者的个人风格和创新的表现手法。这也就是艺术作品中有作者的自我所在,都强调个人修养、学识、品格、情感在创作中的发挥。即使是同一个创作者,因其自身情感的变化,对外物的反应也有所不同,从而在一个方面构造了艺术的多样性。郑板桥在一画中题到:“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南西北风。”竹给予了他“坚韧”的情感体验;在另一画中题到:“一节复一节,千枝攒万叶。我自不开花,免撩蜂与蝶。”竹又给他“清高”之感。虽然同样是画竹,胸襟不同画风亦殊异,可见竹中有“我”。

总得说来,移情说和“有我之境”都是重点强调了主体情感的作用,是由主体情感而引发出的主客体对立到统一的关系。从本质上说这两种美学观都是主体对内心丰富的心灵世界的诗意的抒写,即感情的抒发,强调在审美发生过程中,审美主体所具有的积极的审美态度。在主体的关照下,自然得以生命化,宇宙得以人情化。

注释:

1.宗白华.《美学散步》.70页.

2.《庄子•齐物论》.

3.朱光潜.《西方美学史》.第十八章.461页.

[1]朱光潜;西方美学史[M];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2008.9.

[2]宗白华;美学散步[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2007.7重印).

[3]凌继尧;美学十五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8.

[4]沃利青;“移情”论与“意境”说比较 [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年 第04期.

[5]郑日昌,李占宏;共情研究的历史与现状[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6年 第04期.

[6]牟春;移情还是感应:朱光潜论“有我之境” [J];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 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