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 潇 (河南财政税务高等专科学校专科学校文化传播系 河南 郑州 450000)
建筑是人类创造性的文化活动,建筑有着自己独特的设计语言,是科学与艺术的融合,是客观世界规律与主观世界情感的融合。建筑本身就具有典型的符号化特征,宫殿建筑更是这样,古代帝王为了突出自己作为最高统治者的至高无上,竭力要求在建筑美学、建筑符号上加以表达。
现代符号学研究,萌生于二十世纪初,发展于二十世纪下半叶。瑞典语言学家索绪尔是现代符号学理论的奠基人,能指与所指是索绪尔符号理论的中心,他认为符号学所指的符号必须是能指和所指的双面体。巴特也曾说:“能指构成表达面,所指构成内容面。”能指是符号的表现层面,表现出它可感的一面,被称为“符号形式”;所指是符号抽象的内容面,是抽象的、不可感的、常常被称为“符号内容”。能指和所指的关系,被称为“意指作用”。实施意指作用的过程就被称为符号化的过程。以语言为例,语言之所以成为符合,是由于语言既有存在于物理世界的形式,即语音,也就是能指;又有与语音紧密结合的抽象的内容,即语义,也就是所指。
设计与符号学关系密切。设计的英文Design,也有做记号的意思。
符号是负载和传递信息的中介,是认识事物的一种简化手段,表现为有意义的代码和代码系统。设计中的符号作为一种非语言符号,通常来说,可以把设计的元素和基本手段看作符号,通过对这些元素的加工与整合,实现传情达意的目的。
建筑设计作为精神文化,潜移默化地唤起人们的审美情趣,通过造型、装饰这些符号表现出来的象征或隐喻,反映当时的社会思想、人文精神与宗教意识等,是物质和精神、功能和艺术、形式与内容的统一体。
建筑设计通过对建筑造型、装饰、用材、空间按照特定要求进行构思,并运用一定的技术手段来实现其功能的要求和观念的“物化”。因此,建筑作为一种符号,其外观形式对应着语言符号学中的能指,构成建筑设计的表达面;而建筑的功能、空间对应着语言符号学的所指,构成建筑设计的内容面。
符号的价值在于它所包含特定的信息和含意,我们的建筑设计要通过符号元素来表现出设计的时空概念和文化内涵。索绪尔曾经指出,世界是由各种关系而不是事物构成的,在任何既定情境里,一种因素的本质就其本身而言是没有意义的,它的意义事实上是由它和既定情境中的其他因素之间的关系决定的。要对整体有所认识,必须由整体出发分析这些彼此联系的要素。建筑视觉符号系统的基础是建筑的造型、色彩、装饰和材质,设计师设计一座建筑,首先是从造型、色彩、装饰和材质方面,与消费者进行交流,然后进行设计信息的表达,但是单从形态、色彩或是材质的某一方面,是不能完整的表达一座建筑所要传达的信息的,只有从整体出发,将四者和建筑空间完美地结合在一起,进行建筑符号的编码,建筑内容才能完整、充分的体现出来。
自奴隶时代起,中国古代统治者那种君临一切的自我意识就是非常强的,为了突出作为最高统治者的至高无上,竭力在建筑美学上加以表达。以明、清两代的故宫为例,在利用建筑烘托帝王的崇高与神圣方面可以说是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首先是对全城作了非常讲究的规划设计,以规整、恢弘为基调,将这些宫殿沿南北中轴线排列,并向两旁展开,南北取直,左右严格对称。这条中轴线不仅贯穿紫禁城内,而且南达永定门,北到鼓钟楼,贯穿整个城市,气魄宏伟,规划严整。周围以大片民居的低矮、灰暗衬托它的崇高、辉煌。这种巨大的反差,突出了帝王的至高无上,以及尚“中”之美的设计思想。
在这里,规模宏伟的宫殿作为符号,所负载和传递的信息更多的是要强调建筑的“所指”——规模和造型,作为表现皇权至高无上的符号代码。
建筑的外部形态虽然是构成建筑文化价值的主要符号载体,但建筑外部形态本身又是建筑色彩符号的载体。建筑色彩符号具有建筑表现层面的视觉效果、物体审美含意的创造,承担了建筑视觉符号的“能指”意义,同时,在人类精神世界里还有着丰富的内容含意——所指,有着极为重要的象征含意的创造,具有“表情达意”、“联想”和“象征”的功能。
以故宫中轴线上的重要建筑太和殿为例。太和殿是明清两朝皇帝举行盛大典礼的重要场所,显著特点就是黄色的琉璃瓦,红色的砖墙。
黄色,在我国自古就被认为是尊贵的颜色,唐代,被规定为代表皇室的色彩,其他人不能采用。红色,在我国一直被视为美满喜庆的色彩,意味着庄严、富贵,远在周代,宫殿建筑就普遍采用红色,并流传后代。再者,宫殿作为封建国家最高统治者的活动场所,必须处处显示“至高无上”、“尊贵富有”,加之“五行”学说认为,土为黄色居中代表中央方位、国家,因此故宫屋顶多为黄色;而火能生土,火为红色,所以宫殿柱子和墙都用红色,以示兴旺发达之意,因此,故宫最重要的宫殿——太和殿,是红墙黄瓦,而皇子居住的宫殿则是绿瓦,其他的还有蓝、紫、黑等不同颜色的瓦当,都是以等级和不同用途而定,象征意义的所指功能极强。
故宫宫殿建筑的岔脊上,都装饰有一些动物,重脊的排头是一个骑凤凰的小人叫“仙人”,其后是一排小兽,最后面有一个较大的兽头,叫做“垂兽”。“仙人”与“垂兽”之间的小兽统称“走兽”,走兽的排序有严格的规定,数量的多少是依宫殿的大小、建筑的等级而定的,最多可达九只,并随着建筑等级的降低依次从最后一只往前递减。故宫以太和殿岔脊上的走兽数量最多,而且是中国古建筑中唯一有十个走兽的特例。其它殿上的小兽是按级递减,中和殿、乾清宫等都是九个,坤宁宫为七个,东西六宫为五个,一些琉璃门顶上仅有一至三个。
骑着凤凰的“仙人”,又称真人或冥王。传说这位仙人是齐闵王的化身,民间有“日晒闵王,走投无路”的说法,据传东周列国时的齐闵王,被燕将乐毅所败,仓皇出逃四处碰壁,走投无路,危急之中一只凤凰飞到眼前,齐闵王骑上凤凰渡过大河,逢凶化吉。在屋檐的顶端安置这个“仙人骑凤”还有绝处逢生,逢凶化吉的含义。
选择这些神话动物作饰件,首先是为了突出殿宇的威严,其次还象征着消灾灭祸,逢凶化吉,剪除邪恶的寓意,希望风调雨顺,国泰民安。这些重脊上装饰用的小兽,体现了古代建筑符号可感的一面,也就是“能指”。
走兽作为中国古代建筑装饰符号,具有“能指”的一面,也具有“所指”的一面,即符号内容——实用功能。因为屋檐有一定的斜度,脊瓦便有下滑的可能,故在交梁上需用多个铁钉加以固定,为掩饰铁钉不美观的痕迹并保护其免受雨淋而生锈,匠师们便在钉帽上加饰了这些琉璃小兽。屋脊上的这些走兽都是基于功能需要加以美化而形成的,体现着理性与浪漫的交织。
符号学理论的发展为古代建筑设计的研究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思维模式,人们通过对建筑符号的形态、颜色所传达的设计思想和意义的研究,使人与建筑的交流由物质层面上升到精神层面,将为古代建筑领域的研究开创一片新的天地。
大众文艺2011年1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