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驿欢 (云南艺术学院戏剧学院戏剧戏曲学 云南昆明 650000)
演员以剧作家提供的台词文本(包括对白、独白、旁白等)为二度创作的依据,从而赋予角色鲜活的生命特征,性格特征以及情感特征。台词或直观或侧面地展现一部戏的戏剧动作、情感脉络、人物关系及其精神意义。我们在生活中,常常碰到有话不便直说,有意无意地改变语气、语调来表达内心的真实想法。剧作家在创造剧中生活时,时常采用这一手法,使得角色的语言富有深层含义,同时也为演员提供更大的表演空间。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曾这样定义:“潜台词是角色的并不明显的、但在内心感觉到的人的精神生活,它在台词字句底下不断地流动着,随时都会给予台词以根据,赋予台词以生命。”①可见,潜台词的挖掘与表现,对于诠释角色的内心情感与精神生活是至关重要的。掌握挖掘潜台词的方法,并不是条条框框的概念,而是感悟力、接受力和想象力的综合作用,同时也是考验一个演员是否成熟的标志。
郭溥澜教授在《戏剧潜台词体现手段初探》②一文中对于潜台词的表现手段,做了十分详尽的阐述。主要概括为三个方面:有声台词;无声的言语(即表情、动作等);各式各样的笑声。在有声台词的表现手段中又分为:1.语气的变化;2.语势的变化;3.语调的变化;4.尾音的运用;5.利用重音;6.利用感叹词。对于这样详尽、生动的阐述笔者是十分认同的。为了使读者能够更直观地感受潜台词的表现手段对于塑造角色的意义,笔者选用《悲悼》三部曲中的莱维尼亚为例,结合有声台词的表现手段对角色的潜台词加以处理说明,以求塑造鲜活灵动、真实可信的人物形象。
莱维尼亚是尤金•奥尼尔笔下的《悲悼》三部曲中,人物性格最丰满、形象最立体的角色,她被誉为“最具有奥尼尔味的悲剧形象”③。莱维尼亚出生于名门望族,清教主义根植于她的思想。恋父情结使她强烈地想要霸占父亲的爱,也使其心理产生了扭曲错位。她与母亲克里斯丁的矛盾是根深蒂固的,当莱维尼亚发现了心仪的卜兰特船长与母亲有染,并谋划毒死了父亲,矛盾瞬间激化以致她开始逐步地实施复仇计划。莱维尼亚联合弟弟奥林杀死了卜兰特,又逼死了她嫉妒、痛恨的母亲。复仇后的她在精神上迎来了前所未有的解放与自由,甚至动摇了她作为清教徒卫道士的思想。无论从体态外貌还是行事风格,她越来越像母亲,她渴望爱情,一反常态地向彼得示爱。当如愿以偿的享受彼得的怀抱,品尝着排除一切障碍获取她渴望的生活时,她错把彼得叫成了卜兰特。她最终清醒的认识到,罪恶并未结束。作为这场悲剧的导演者、孟南家的最后一个人,理应由她来偿还这一切罪行,莱维妮娅最终选择用年轻的生命进行自我惩罚。
为了使读者清晰连贯地体会莱维尼亚潜藏在台词之下的内心活动与真实情感,笔者选用《悲悼》——《归家》④第一幕中的一段对白并加以处理分析。莱维尼亚怀疑克里斯丁与亚当姆•卜兰特有染,为了探求真相,她一步一步地接近卜兰特心底的秘密。
卜兰特有谋划地前来与莱维尼亚调情逗趣,面对他的花言巧语,莱维尼亚无法做到无动于衷,但她努力克制自己的情感,时刻保持谈话的目的性。在这样的情境下,台词需要利用舞台语言的外部技巧来加以修饰处理,向观众展现人物的心理活动。
1.我知道。
潜台词:别装了,我什么都清楚。
处理方法:此处可利用语气的变化来表现厌恶、仇视。可处理的强硬,直白一些。
2.船长,你对于李将军投降的消息有什么想法?
潜台词:我爸爸打了胜仗,就要回家了,你想怎样掩饰你的罪行?
处理方法:此处需要运用尾音的表现手段。“想法”需向上扬,为了试探对方的真实想法,这句话要对他产生一定的冲击。
3. 我们盼望爸爸不久就回家来。
潜台词:等我爸爸回来了,看你还怎么佯装我的情人,与母亲偷情。
处理方法:此处可运用重音的表现手段加以处理。在拉长重读后可适当停顿,突出表达爸爸对孟家以及卜兰特的威慑力。
4.她说过吗?
潜台词:她居然和你说起我和爸爸的事情!
处理方法:此处可运用语调的变化来表现其质疑的态度。音高适当提升并逐渐递减,衔接要连贯,音长适当延长。
5.为了要保护他不受伤害,随便什么事,我都愿意干。
潜台词:你胆敢伤害我的爸爸,我就和你拼命。
处理方法:此处可运用语势的表现手段。开头逐渐上行,到最后半句,压低保持语势平稳有力,表现她想要保护爸爸的强烈愿望。
6.啊!
潜台词:他真是那个被祖父赶出去的下贱的女佣人的儿子?
处理方法:此处可运用感叹词的表现手段。先猛地倒吸一口气,然后慢慢的边呼气边发出轻微声音。
需要注意的是,有些演员在设计潜台词的时候,常使用自己的习惯语汇。这样一来,很容易掺杂一些不属于人物的情感,偏离角色的心理轨迹。所以,为了更好地“化身”为角色,我们要习惯使用特定的语汇剖析人物的心理动机,追随角色的心灵,体会台词背后的真实意图和情感脉络。
由此可见,演员要创造出真实可信的人物形象,不能仅从文字表面来理解台词,而是要依据人物的内心活动,综观戏剧行动来分析和挖掘潜台词。同时值得注意的是,运用潜台词表现手段的最终目的是外化人物的内部动作,塑造真实可信的人物形象,切忌单纯从技术层面诠释人物的潜台词。不得不说,潜台词的运用既是衡量演员成熟与否的标杆之一,也为演员提供了更大的创作空间。以观众的角度来看,这种潜藏于台词之下的情感意向、动作契机,要比直白的台词来得更耐人寻味。因此,演员必须很好的掌握处理潜台词的表现手段,活学活用,融会贯通,力求在舞台上塑造出鲜活生动、立体丰满、深刻感人的艺术形象。
注释:
①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演员的修养》.中国电影出版社,2001年10月版.
②郭溥澜.《戏剧潜台词体现手段初探》吉林艺术学院学报.1982年01期.
③孙志红.不朽的形象成就不朽的作品——浅析《悲悼》中劳维尼亚艺术形象的意义. 《戏剧文学》 2002年第12期.
④荒芜译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