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 红
“独坐幽篁里 弹琴复长啸”
——群众文化个体论
□朱 红
唐代大诗人王维,曾写过一首诗情画意充满禅味的小诗:“清泉石上流,明月松间照,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诗人那啸傲山林怡然自得的神情跃然纸上。诗人这种悠然独处自娱自乐的个体性文化生活方式,以及这种生活方式的美感,使我联想到当代群众文化工作,那就是在抓好集体性群众文化活动的同时,大力普及和发展个体性群众文化活动。
当前的群众文化活动,大多侧重于集体性。例如广场健身舞,街头扭秧歌,群众歌咏比赛,集体性曲艺、戏剧活动等等。这些群众文化活动,具有参与人数多、场面热闹红火、营造和谐的社会氛围等优点,无疑应该继续发展下去。但与此同时,从长远发展上看,群众文化活动不能仅仅满足于“大帮哄”,还要深入抓好个体性群众文化活动。
所谓个体性群众文化活动,是指以个人活动的方式,以个体化的文化取向,所从事的个别文化活动。如个人的个性化读书,个人的个性化书法创作、绘画创作、剪纸创作、木雕、石雕创作、桦树枝、草编、刺绣等工艺创作,个人个性化的文学、戏剧、曲艺、音乐、舞蹈创作,个人个性化的歌唱活动和器乐演奏活动;个人个性化的科学技术发明活动,个人个性化的各种文物收藏活动,个人个性化的旅游活动探险活动,个人个性化的各种体育健身活动、烹饪美食活动、家居设计活动等等。这些个人个性化文化活动,对于活动主体个人来说,是自得其乐、美不胜收,提升了个人生活质量和生命质量。同时,这些个人个性化文化活动,又可以借助舞台、展馆、电视、网络等平台,转变为集体性群众文化活动,让社会共享个体文化智慧与财富。可以说是一举两得。
个体性群众文化活动具有重大意义,其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实现个人全面发展。
早在《共产党宣言》中,就提出了一个极其重要的观点,即社会的发展要以个人的优先发展为前提。社会是由无数个人构成的,个人的发展水平标志社会发展水平。如文艺复兴时代之伟大,是以无数“文化巨人”的诞生为标志的。而人的发展,就是人的个性健康地全面地发展,就是人充分占有人的全面本质,使人成其为真正的人。个体性群众文化活动,正是实现个人优先发展和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
二是培养独立自主的自由精神。
独立自主的自由精神,是人的本质的重要特征,是历史发展的终极取向,是文化艺术、人文科学,以及哲学的核心理念,是人的心灵与精神家园的支柱。美是自由的象征、自由是文化的追求。“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人类历史和人的生命,就是一个从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的过程。个体性群众文化活动,对于培养公众独立自主的自由精神,具有可操作的实践意义。
三是便于增强主动性和创造性。
个体性群众文化活动,是以个人爱好、个人兴趣、个人专长为动力而形成的,而不是被动地无兴趣地被组织起来参加活动。因此,活动主体参与活动是积极主动的,并且是充满创造性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使活动个体乐在其中,乐此不疲,从而使活动不是流于形式,而具有扎实的实际内容和文化享受。
最后是具有灵活方便的便利性。个体性个性化的群众文化活动,比大规模的集体性群众文化活动,显然更加灵活方便,且无拘无束自然而然,它可以随时随地进行活动,可以使活动家常化、日常化、生活化、人性化。
综上所述,我们希望有识之士,在抓好集体性大规模群众文化的同时,更加关注非同小可的个体性个性化群众文化活动。
责任编辑 李红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