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红,姜虹
(贵州省辣椒研究所,遵义,563006)
漂浮育苗技术是指将装有较强吸湿力的营养基质的格盘漂浮在水上,将种子播于种穴内,由介质和水床供给植物水分与营养物质。它克服了以往无土栽培成本高、技术难度大、不便大面积推广的缺点。我国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引进漂浮育苗技术,最先将其应用于烟草行业,后逐渐在100多种作物上推广应用。一般漂浮育苗所用基质以草炭为主,再配以适当比例的蛭石、膨胀珍珠岩等,草炭一般占基质的30%~60%。随着漂浮育苗技术推广力度的加大和对育苗基质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草炭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但草炭作为不可再生资源,储量有限,且漂浮育苗所用的草炭一般来源于湿地,而湿地又是整个地球生物圈重要的组成部分,过度开发草炭势会严重破坏湿地生态系统的平衡。为此,笔者开展了用腐熟秸秆、腐殖质、牛粪、油饼等完全替代辣椒漂浮育苗基质中草炭的试验研究,总结了漂浮育苗过程中的相关技术,结果如下。
传统的辣椒栽培主要采用土壤育苗,而土壤育苗不能避免土传病虫害的传播,以及土壤理化性质缺陷对椒苗造成的各种影响。针对这些问题,笔者自2006年来,借鉴烤烟漂浮育苗技术,将由腐熟秸秆、牛粪、油饼、膨胀珍珠岩、蛭石等制成的育苗基质装入聚丙乙烯泡沫塑料育苗盘孔穴内,将辣椒种子播入基质后,再将育苗盘漂浮在装有适宜辣椒苗生产的全营养液的育苗池内,让辣椒种子萌发、生长、成苗,椒苗生长所需养分完全由人工配制的营养液供给,整个育苗过程完全脱离了土壤,克服了传统育苗方式的缺点和土壤对椒苗生长的负面影响。2008年来,漂浮育苗技术在贵州省遵义市各辣椒主产区得到应用推广,2010年示范推广面积3 333 hm2,2011年示范推广面积超过了6 667 hm2,并获得良好的应用效果。
漂浮育苗集约化程度高,一般所用标准盘长51cm,宽 32 cm,高 5.5 cm,具 160孔,每 1 hm2椒苗仅需 300~375 盘,占地 50~65 m2,而常规育苗每1 hm2椒苗需苗床 300~400 m2。
漂浮育苗过程中椒苗从育苗盘下的营养液中吸收水分和各种营养成分,可充分保证椒苗对水分、养分的需要,并可通过在营养液中添加营养成分及时均衡养分。通过移动格盘便可进行各种操作,且省去了间苗、分苗、除草等操作。
一是漂浮育苗基质和营养液是按一定比例由人工配制的,各种营养成分均匀一致,种子萌发和椒苗生长的温度、湿度、光照、水分、苗距和通风等环境条件都人为统一调控在适宜的水平,每株椒苗可获得的养分及所处的环境是均等的,所培育出来的椒苗在大小、高矮、茎粗、叶色和根系发达程度上较一致。二是漂浮育苗基质、育苗地和营养液以及辣椒种子都经过严格消毒,病害的发生明显减少。
传统育苗移栽包括起苗、检苗、运苗、栽苗等工序,费时费工,且易造成伤苗断根,病虫草害发生比较严重,从而导致杀菌剂、杀虫剂和除草剂(或人工除草)大量施用,不仅费工费药,还对环境和辣椒叶造成污染,不能生产有机食品。漂浮育苗法减少了苗期病虫杂草的为害,且不需要施用农药,大田期病虫草害比较轻,对环境和辣椒的农残污染小,有利于绿色和有机食品的生产及保证食品和环境的安全性。同时,漂浮育苗法能根据椒苗生长的需要施用肥料,节省肥料用量,并提高土地利用率。
采用常规育苗方法,椒苗的生长不一致,移栽到大田后,植株之间的生长速度有很大的差异。而漂浮育苗法培育的椒苗,根系发达,且可全根系移栽到大田,不伤根,椒苗成活率高,长势和发育进度比较均匀整齐,缓苗和生长快,旱期抗逆性增强。
根据育苗环境的不同,漂浮育苗可分别在温室和室外小棚内进行。
温室漂浮育苗在美国较为普遍。其特点是育苗规模大,自动化程度高。但其投资大,适合于大面积种植辣椒的农户和商业化育苗,在贵州烤烟育苗生产上也在大规模应用。
室外小棚覆盖漂浮育苗是一种简便的育苗方法。这种方法直接在室外铺建水床,在水床上安装拱架,其上覆盖塑料布或无纺布,不需要建造价格昂贵的温室,成本较低。贵州山区主要采用此种方法进行辣椒漂浮育苗。
辣椒漂浮育苗时使用的格盘多由聚丙乙烯制成,密度不一,因而首先要考虑格盘的密度,其次要考虑格盘的穴数。一般格盘的外围尺寸基本相同,但随着穴数的增加,每穴体积减少,虽然可以提高育苗效率、降低育苗成本,但椒苗生长空间偏小,对管理要求较严,需要及时防治病虫害,而且一般多穴格盘吸水多,盘体质量大,介质表面与水面接近,容易造成水渍,而少穴格盘可以育出较大、较壮的椒苗,且对管理要求不严,但育苗效率较低。一般来说,选用长51 cm、宽32 cm、高5.5 cm的160穴的格盘比较适合,可育出较好的苗,又可节省育苗面积。
贵州辣椒漂浮育苗前期所用的介质和烤烟生产育苗一样是以泥炭为基础,并配以不同比例的蛭石和珍珠岩。自2006年以来,笔者先后用腐熟锯末、花生壳、作物秸秆等部分或完全替代无土栽培基质中的草炭,研究结果表明,其不但可以为椒苗生长提供充足的有机养分,还能有效地抑制对草炭资源的过度开采,减少对生态平衡的破坏。通过研究总结出将贵州农业生产规模较大的玉米秸秆、腐殖质、牛粪(或油饼)按 7∶3∶3 的比例混合,再配以25%~30%珍珠岩和蛭石作基质,其下水后透气性良好;在介质中添加少量的硫酸铜、多菌灵和适量的肥料,有利于椒苗的根系生长、茎秆粗壮、根冠比例协调,且椒苗素质优良。但添加肥料过多会造成介质中的盐分积累,使之盐渍化,影响椒苗生长。
装盘可采用手工和机械2种方式。在装盘中常出现基质装填过紧或出现干穴的问题。装盘过紧造成介质吸水过多,椒苗的根系缺氧,生长受抑,出现气生根,同时易造成根茎腐烂和介质表面出现藻类生长。要避免装填过紧,首先要掌握适宜的介质湿度,确定介质适宜湿度的方法是:用手抓1把介质,当松开手时,介质团开裂,但仍保持团状,若松开手后介质紧黏在一起,则表明其含水分过多,应适当摊晾,以降低水分含量;其次切忌用力压实格盘表面,装填时应将介质推入穴内,然后将其端离地面4~6 cm,让其自然下落1~2次,也可用木板敲击盘的两侧,使介质充实。干穴产生的原因是介质未装到底部,使介质不能接触水面,或介质过干,或装盘不慎致使介质从底孔流出。
装盘后,介质表面离盘口约1 cm,不要装得太满,然后播种。播种量根据辣椒的栽植密度灵活掌握,每穴播1粒或2粒,播后立即覆盖介质,且介质与格盘盘面齐平,再盖上遮阳网。格盘放入水床后,要让其自然吸水,切勿为加速格盘吸水而用力下沉格盘,以免使介质从底部流失,造成干穴。
辣椒种子的正常萌发需要足够的水分以及适宜的温度。贵州地区在2月上旬以前播种,水温、气温偏低,种子萌发缓慢,增加椒苗育苗时间,出苗不整齐;3月下旬以后播种,水温、气温均稳定超过10℃,辣椒种子可正常萌发,但4月中下旬至5月上旬移栽大田,则椒苗苗期太短,不能满足椒苗生长发育对积温的要求。故贵州地区适宜播种期是2月中旬至3月上中旬。可在地底铺垫干稻草、腐熟秸秆残渣等来提高水温,为椒苗种子萌发提供良好的温湿条件,减少椒苗占地时间,提高土地利用率,培育壮苗,提高大田成活率,降低生产成本。
漂浮育苗水质的好坏直接影响椒苗的生长,影响水质优劣的重要参数是pH值、碱度和电导率。碱度高时可使生长介质的pH值升高,致使许多养分的有效利用率降低,使椒苗营养不良,辣椒漂浮育苗水质的碱度以50~100 mg/L为宜。电导率高表明营养液中盐分较多,会引起椒苗伤害,应更换水源或施用低盐含量的肥料。营养液pH值以6.5~7为宜。
①施肥 施肥是漂浮育苗的重要环节。若育苗介质中养分含量低,只能满足椒苗最初生长的需要,应向水床中施肥,以促进椒苗后期的健壮生长。氮、磷、钾肥的含量配比以 1∶0.5∶0.5为宜。漂浮育苗施肥可按2种方案进行:一是分2次施肥。第一次在播种时,纯氮的浓度为100 mg/L;第二次在椒苗具2片真叶时,纯氮的浓度为150 mg/L。二是在播种时一次性施入,纯氮的浓度为200 mg/L。施肥前应先在容器中用热水溶解肥料,分几处倒入水床,也可适当搅拌,以促进肥料均匀分布。
②温度控制 为了促进辣椒快出苗,出苗前苗床要维持较高的温度;种子破土出苗后,为防止植株徒长,床温要逐渐下降,降温的程度以不妨碍幼苗生长为宜,宜把床温降到白天15~20℃,夜间10℃左右;也可将格盘提到岸上,让介质干燥到椒苗刚开始萎蔫为止,再将其放入水床中,此方法还可预防猝倒病。出苗后,当温度上升到10℃以上时,每天揭开大棚两边的膜2~4 h;温度上升到15℃时,为增加光照,晴天要加大通风量和延长通风时间,做到早揭膜、晚盖膜,阴雨天也要通风见光3~5 h。在定植前1周或气温稳定到15℃以上后炼苗,即将塑料膜和大棚四周的膜全天揭开,使秧苗接受低温锻炼,适应露地的生态环境,缩短定植后的缓苗时间。
③病虫害防治 防治病虫害在漂浮育苗中极其重要,因为漂浮育苗系统为病菌的侵染和蔓延提供了有利的条件。苗床病害主要有猝倒病、灰霉病和立枯病,以防为主。首先要严格清洁消毒,包括育苗室、工作人员和格盘消毒,育苗室可用蒸汽、溴甲烷熏蒸;工作人员在进入育苗室前将鞋子在含有1%有效氯的漂白剂溶液的浴盆里浸浴1~2 min;格盘可用含氯的漂白剂处理。消毒应在贮藏前或播前进行。其次要注意通风,以降低空气温度。此外还应严格进行苗床管理,施肥不可过多,应避免直接对苗体喷肥、喷水,以保持叶片干燥和减少病菌的传染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