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异群 谭卫 肖存昌 左云飞
(1江西中医学院附属医院 南昌330006;2江西省南昌市结石病专科医院 南昌330001)
番泻叶为中药泻下类之攻下药。甘露醇系渗透性利尿药,主要用于治疗脑水肿,同时增加血容量,改善肾脏血液灌注而产生利尿作用,一般为快速静脉输注给药,亦有用于口服给药,以清洁肠道,准备肠镜检查与治疗或腹部X线检查。笔者2007年11月~2008年2月,分别用上述二药作X线腹部平片与静脉尿路造影的肠道准备,共计204例,现将此项对比研究的资料报告如下,以供参考。
1.1 一般资料 本组204例均为泌尿系结石住院患者,治疗前需作X线腹部平片(KUB)与静脉尿路造影(IVU),检查前肠道准备,分为服番泻叶组109例,服20%甘露醇组95例。番泻叶组109例中男性72例,女性37例;甘露醇组95例中男性65例,女性30例。两组均以男性为多。204例中以16~59岁青壮年为最多,共190例,占93.14%。见表1。
表1 204例年龄分布 例
1.2 纳入病例 16岁以上成年需作KUB或IVU者。每例取KUB平片与IVU注射有机碘剂后35 min片作为评定入选片。
1.3 排除病例 (1)高龄(>75岁)、低龄(<16岁);(2)碘过敏者;(3)心功能不全、严重高血压(>160/100 mmHg);(4)重度贫血;(5)严重肝肾功能障 碍 , 如 黄 疸 (TB>51.3 μmol/L; 或 Cr>265 μmol/L);(6)体质虚弱不能耐受此项检查准备者,或不能合作配合者;(7)服药后超过16 h始摄片者。
1.4 研究方法
1.4.1 番泻叶组 番泻叶25 g,现开沸水(100℃)250 mL冲泡,加盖5 min后过滤,药渣以同量现开沸水再冲泡1次,合并,总量500 mL,于检查日前晚8时顿服。
1.4.2 甘露醇组 20%甘露醇250 mL(50 g)加温开水250 mL,总量500 mL,于检查日前晚8时顿服。
1.4.3 注意事项 (1)两组均随机分组。(2)所观察病例的番泻叶、甘露醇均为同批次、同厂家生产。(3)服药后均禁饮禁食至次日检查结束。(4)摄片与服药时间间距在12~16 h。(5)两组摄片条件(含KV、曝光时间、胶片型号与生产厂家)均相同。(6)患者体重>80 kg者,番泻叶增加至30 g,20%甘露醇增加至300 mL(60 g),加温开水至500 mL。X线所需KV、曝光时间亦相应调整。
1.5 X线片评定标准 优:(1)摄片位置正确;(2)各组织对比度清晰,双腰大肌影均显示;(3)全片未见积气、积粪肠管,或积气肠管1~3个不影响病变观察;(4)双肾阴影隐约可见。良:(1)摄片位置正确;(2)各组织对比度较清晰,双腰大肌阴影显示基本上可辨认;(3)全片积气、积粪肠管在 4~6个,对病变以未造成影响诊断为限。差:(1)摄片位置正确;(2)各组织对比度差,双腰大肌影显示不清楚;(3)全片积气、积粪肠管 >6个;(4)病变显示不清晰,影响诊断评估。
2.1 大便次数 见表2。甘露醇致泻作用明显,排便5~10次及以上者28例,占29.47%,番泻叶组仅1例,占0.92%,两组经统计学处理,P<0.01,甘露醇组致泻程度明显优于番泻叶组。
表2 两组排便次数比较 例(%)
2.2 X线腹部摄片评估结果 见表3。两组KUB、IVU的优片率、良片率、差片率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 >0.05)。
表3 两组X线腹部检查摄片质量评价 例(%)
2.3 不良反应 (1)番泻叶组109例中,有不良反应记录97例(88.99%),均未出现需临床干预的不良反应。(2)甘露醇组95例中,有不良反应记录89例(93.68%),均未出现需临床干预的不良反应。提示此两种药物的用量均较安全。
3.1 安全有效评价
3.1.1 番泻叶 为豆科草本状小灌木植物狭叶番泻(Cassia angustifolia Vahl)和尖叶番泻(C.acutifolia Del)的小叶。狭叶番泻主产于印度,埃及和苏丹亦产,尖叶番泻主产于埃及尼罗河上游地区。性味甘、苦、寒,具有泻下导滞功效[1]。攻下用量5~10 g,用开水泡服,入汤剂后下。本组109例用量在25~30 g,有不良反应记录的97例,均未发生需临床干预的不良反应,表明此用量对>16岁青壮年是安全的。番泻叶导泻有效率达88.07%,KUB与IVU片的优良率与甘露醇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表明番泻叶(25~30 g)用于X线腹部检查作肠道准备,安全、有效均有保证。
3.1.2 甘露醇 为渗透性利尿药,静脉给药后升高血浆渗透压起高渗性利尿作用,可以降低脑水肿。本组95例口服给药50 g(20%甘露醇250 mL)作为X线腹部检查的肠道准备,有不良反应记录的89例,均未出现需临床干预的不良反应,表明此用量对>16岁青壮年是安全的。甘露醇致泻有效率达97.89%,且排便在5~10次及以上者占29.47%,而番泻叶组仅占0.92%,P<0.01,表明甘露醇致泻作用较剧烈,应慎用于高龄及体质较差者。甘露醇组的KUB和IVU片优良率与番泻叶组相比,二者无显著性差异,表明甘露醇(50~60 g)用于>16岁青壮年肠道准备,同样是安全有效的。
3.2 经济方便评估 番泻叶25 g,现价1元,只要有开水即可泡服,其缓泻作用,特别适用于老年人和体质较差者,符合廉验便原则。20%甘露醇250 mL,现价5.30元,价格稍高,但致泻作用较剧,特别适用于青壮年,慎用于高龄和体质较差者。如行内镜电凝诊疗,禁用甘露醇作肠道准备。
[1]凌揆.中药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