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 群,康 明
(北京积水潭医院急诊科,北京,100035)
留置胃管是临床常见护理操作,是不能经口进食及胃肠减压患者的重要营养治疗手段[1]。对于留置鼻胃管的固定方法,现已有很多的研究。本科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探索出一种新的胃管固定方法—用一次性输液器排气管作固定带,经临床长期应用,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选取2009年1月~2010年8月于急诊留观或监护且需要留置胃管的患者120例,男73例,女47例,年龄 26~89岁,平均(54.09±8.52)岁;神志清楚 78例,昏迷32例,躁动 10例;留置时间4~38 d,平均留置时间14.4 d。120例患者按留置胃管日期单双号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60例。2组患者在性别、年龄、意识状况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对照组采用传统的胶布固定法,置入胃管后用胶布固定于鼻翼两侧及面颊部[2]。实验组应用输液排气管作固定带,本研究中的输液排气管为北京福尔特技术有限公司生产的一次性精密过滤输液器所附带(以下简称排气管)。取排气管1根,剪掉针头及排气孔,再对折后剪成2段(每段长约11 cm)。取2根长约55 cm的棉线,将棉线分别穿过排气管备用。置入鼻胃管后,先固定一侧。将备好的1根棉线对折且置排气管于一侧,从棉线中点处绕胃管打结,送至鼻部拉紧。把套有排气管的一段棉线置于耳根处,与另一段在耳廓上方打一活结,再将多余的棉线剪掉即可。另一侧固定方法同上。棉线松紧度可调,每天检查松紧度,并做到每周更换。
观察并记录牢固程度、舒适度、皮肤刺激情况及美观程度。以神志清醒患者主诉判定舒适度;以皮肤出现痒感、红晕或破损判定为有皮肤刺激;以患者或家属自测满意度判定美观程度。
2种固定方法效果比较见表1。
表1 2组观察指标比较[例(%)]
舒适度由神志清楚的78例患者判断,其中对照组38例,实验组40例。
鼻胃管若不能妥善固定可造成胃管移位、脱出,引起呛咳、误吸甚至威胁患者生命,且反复置管造成患者痛苦和损伤,增加医疗成本[3-4]。因此,探索一种牢固、患者感觉舒适且成本低下的胃管固定带一直是临床护理工作者追求的目标。输液排气管作固定带具有以下优点:
传统胶布固定法仅靠胶布的粘贴力来固定胃管,随着患者面颊部汗液和油脂的分泌,胶布的粘贴力会逐渐下降,极易受小的牵拉而脱落[5]。而本固定带是将棉线及排气管绕于双耳,四段棉线所能承受的牵拉力非常大,因此可牢固固定胃管,且不受汗液及油脂的影响。实验组中有4例患者胃管脱出,其中2例是因患者躁动,自行将固定带由耳部取下后拔出胃管;另外2例是因棉线活结松脱,胃管脱出。因此,在固定胃管时,要系紧活结,并经常巡视检查固定带的松紧度。棉线过紧则勒住患者面颊和耳部,影响患者面部血液循环及舒适感,过松则易脱出,以能置入一指为宜。
传统胶布固定法将胶布固定于鼻部和面颊,患者感觉不舒适,且胶布具有刺激性,易致皮肤过敏[6]。本固定带接触皮肤的是棉线(接触面颊)和排气管(接触耳根部),对皮肤刺激性非常小,实验组中仅2例患者皮肤出现痒感,经安慰及涂抹润肤油后痒感消失。此外,棉线非常细,直径约为2 mm,且排气管位于耳根处,外观美观大方,患者感觉舒适,且不影响患者面部清洁。
输液排气管为一次性输液器中附带,作者科室中每天均有大量的排气管被废弃,将排气管用作胃管固定带既减少了一次性耗材的浪费,又节约了医疗成本。棉线亦价格低廉,因此本固定带无需患者花费额外的医疗费用。
本法简单易学,1人即可操作,且取戴方便。而胶布固定法易在面部残留胶布痕迹,难以去除,增加护理工作量。使用排气管固定于耳部,松紧度可调,于面部毫无痕迹,减少护理工作量,提高了护理工作效率。
使用输液排气管作胃管固定带,既增加了胃管的牢固性、舒适性和美观性,又减少了对患者的皮肤刺激和护理人员的工作量,且取材方便,成本低廉,操作简单,从而极大地提高了护理工作效率和患者满意度。
[1] 倪 媛.成人留置胃管固定方法的循证护理研究[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护理版,2009,5(6):47.
[2] 殷 磊.护理学基础[M].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303.
[3] 胡叶文.用静脉延长管固定胃管的可行性研究[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5,21(2):52.
[4] 黄亚兰,徐 洁,彭 虹.鼻胃管固定带的设计与应用[J].护理学杂志,2009,24(19):27.
[5] 王卫军,王 萍,李冠群.鼻胃管两种固定方法效果观察[J].护理研究,2007,21(3):725.
[6] 邰月琴,孙 慧.胃管固定材料及方法的比较[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护理版,2009,5(3):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