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宏波,黄韡,胡启贤,黄跃辉,王崇玉,郑丽华,陈华,张勇
(云南省烟草公司昭通市公司,云南昭通657000)
海拔高度、气候和土壤等生态因子是影响作物布局、生育期、生长发育及品质的重要因子[1-6]。大量研究证明[4-21],在一定区域内,海拔高度对烟叶产质量、化学成分及香吃味都有着明显的影响。地处滇东北的云南省昭通市,具有典型的高原地形地貌,烤烟种植区域海拔差异较大,作者通过对不同海拔高度烟叶糖含量的变化特征分析,旨在为昭通烤烟生产的择优布局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2004-2005 年对昭通各主产烟区进行典型抽样,品种为云烟85、云烟87和K326,取上、中、下3个部位叶,对应等级B2F、C3F、X2F,有代表性的烟叶样品共96个(其中上、中、下各32个),每个样品2 kg。同时,利用GPS定位,采集取样点海拔高度为1 200~2 250 m。烟叶样品统一送云南省烟草农业科学研究院进行化验分析。
利用Microsoft Office Excel和DPS统计软件[22]进行数据统计分析。
由表1和表2可以看出,上部叶烟叶总糖和还原糖含量变幅均较大,变异系数分别为18.36%和17.34%,变幅分别为15.82%~35.87%和14.02%~27.76%。
表1 不同部位烟叶的总糖含量
表2 不同部位烟叶的还原糖含量
由图1、图2可以看出,上、中、下3个部位的烟叶总糖和还原糖含量都随海拔高度的增加而呈现增高的趋势;各部位总糖含量增幅中部叶>下部叶>上部叶,中部叶总糖含量增幅达10.92%;各部位还原糖含量增幅下部叶>中部叶>上部叶,下部叶还原糖含量增幅达7.14%。
图1 不同海拔高度各部位烟叶总糖含量
图2 不同海拔高度各部位烟叶还原糖含量
对海拔高度与各部位烟叶糖含量的相关统计结果(表3)表明,海拔高度与烟叶总糖呈极显著的正相关性,相关系数分别为r上部叶=0.570**、r中部叶=0.614**、r下部叶=0.688**。海拔高度与上部叶和下部叶还原糖呈极显著的正相关性,与中部叶还原糖呈显著的相关性,相关系数分别为r上部叶=0.452**、r中部叶=0.431*、r下部叶=0.517**。
表3 海拔高度与各部位烟叶糖含量的相关性(n=32)
进一步做线性回归分析,得到海拔高度与各部位烟叶糖含量的线性回归方程(表4)。
烟叶总糖和还原糖含量随海拔高度的升高而增加,且上部叶总糖和还原糖含量随海拔升高变幅较大,变异系数分别为18.36%和17.34%,变幅分别为15.82%~35.87%和14.02%~27.76%。
表4 海拔高度与各部位烟叶糖含量的线性回归方程
海拔高度与烟叶总糖呈极显著的正相关性,且下部叶>中部叶>上部叶;与上部叶和下部叶还原糖呈极显著的正相关性,与中部叶还原糖呈显著的正相关性,且下部叶>上部叶>中部叶。
植烟区域生态因素是影响烟叶品质风格特征、生产优质烟叶的重要基础条件。昭通烟区地处云贵高原,植烟区域海拔高差悬殊大,做好烟叶品质风格定位和生态区域定位,是生产优质特色烟叶的重要条件。结合昭通烤烟生产实际,开展气候、土壤、海拔高度等生态因素对烟叶化学成分、吸味风格的研究有待进一步深入。
[1]陈学君,曹广才,吴东兵,等.海拔对甘肃河西走廊玉米生育期的影响[J].植物遗传资源学报,2005,6(2):168-171.
[2]刘淑云,董树亭,胡昌浩.不同海拔高度对玉米品质性状影响的研究[J].玉米科学,2005,13(2):68-72.
[3]石俊雄,陈雪,雷璐.生态因子对贵州烟叶主要化学成分的影响[J].中国烟草科学,2008,29(2):18-22.
[4]简永兴,杨磊,陈亚,等.海拔高度对湘西北烤烟品质的影响[J].作物杂志,2006(3):26-29.
[5]李明海,任远伦,詹蓉晖,等.不同海拔高度和土壤类型对烟叶产量质量的影响[J].中国烟草科学,1997(3):27-30.
[6]胡元才,余永超.海拔高度与烤烟产量和质量的关系[J].贵州农业科学,1995,23(5):36-39.
[7]李天福,王树会,王彪,等.云南烟叶香吃味与海拔和经纬度的关系[J].中国烟草科学,2005,26(3):22-24.
[8]穆彪,杨健松,李明海.黔北大娄山区海拔高度与烤烟烟叶香吃味的关系研究[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03,11(4):148-151.
[9]韩锦峰,洪涛.海拔高度对烤烟香气物质的影响[J].中国烟草,1993(3):1-3.
[10]陈传孟,陈继树,谷堂生,等.南岭山区不同海拔烤烟品质研究[J].中国烟草科学,1997(4):8-12.
[11]王世英,卢红,杨骥.不同种植海拔高度对曲靖地区烤烟主要化学成分的影响[J].西南农业学报,2007,20(1):45-48.
[12]简永兴,董道竹,杨磊,等.种植海拔对烤烟生物碱组成的影响[J].烟草科技,2006(11):27-31.
[13]简永兴,杨磊,谢龙杰,等.种植海拔对烤烟石油醚提取物及常规化学成分的影响[J].烟草科技,2005(7):3-6.
[14]王彪,李天福,王树会.海拔高度与烟叶化学成分的相关分析[J].广西农业科学,2006,37(5):537-539.
[15]付亚丽,卢红,尹建雄,等.云南烤烟烟碱、总氮和粗蛋白含量与种植海拔的相关性分析[J].云南农业大学学报,2007,22(5):676-680.
[16]李洪勋.海拔高度对贵州烤烟化学成分的影响[J].生态环境,2008,17(3):1170-1172.
[17]邓小华,周冀衡,陈冬林,等.湖南烤烟还原糖含量区域特征及其对评吸质量的影响[J].烟草科技,2008(6):13-19.
[18]胡溶容,周冀衡,张一扬,等.烤烟糖含量的空间变异特征[J].生态学杂志,2007,26(11):1804-1810.
[19]王欣,许自成,毕庆文,等.生态因素对烤烟还原糖、总糖含量影响之研究进展[J].中国农学通报,2007,23(8):225-228.
[20]吴又梯,邓小华,周冀舒,等.湖南烤烟总糖含量区域特征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7,35(15):4546-4549.
[21]阎克玉,李兴波.河南烤烟(40级)水溶性总糖和还原糖含量及其相关性研究[J].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1997,12(4):42-47.
[22]唐启义,冯明光.DPS数据处理系统:实验设计、统计分析及模型优化[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553-5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