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辣椒不同间作方式的经济效益研究

2011-07-30 07:37陆贤荣陆龙平
云南农业科技 2011年5期
关键词:间作病株含水率

陆贤荣,陆龙平

(1.广南县旧莫乡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云南广南663302;2.文山州土壤肥料工作站,云南文山663300)

不同间作方式的间作群体通风、透光等条件存在差异,竞争与互补程度不同,因而增产增值效应也不同。合理的间作结构不仅可以减少作物间的竞争,减轻病虫害发生,还能有效利用土地资源,使群体更加充分地利用自然气候条件,提高光能利用率,获得更佳的经济效益。本试验拟通过玉米与辣椒不同行比间作处理,探索以辣椒为主栽作物、玉米为间作作物的高产稳产间作模式。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试验地位于云南省文山州广南县旧莫乡底基村,海拔 1380m,北纬 23°52′57.1″,东经 104°57′24.5″,土壤为旱地红壤,土壤pH值为5.58,有机质17.40 g/kg、速效氮65.02mg/kg、速效磷19.59mg/kg、速效钾135.0mg/kg,肥力中等。

1.2 供试品种

主栽作物辣椒,品种为丘北辣椒;间作作物玉米,选择本地推广良种。

1.3 试验设计

试验设5个处理,3次重复,共15个小区,按随机区组排列,小区面积3m×10m=30m2,其中辣椒株行距0.4m×0.4m,玉米株行距0.3m×0.3m,试验设计如下:

处理A:2行玉米+4行辣椒,带宽2.3m。辣椒密度43470株/hm2,玉米密度57960株/hm2。

处理B:2行玉米+6行辣椒,带宽3.1m。辣椒密度48075株/hm2,玉米密度43005株/hm2。

处理C:2行玉米+8行辣椒,带宽3.9m。辣椒密度51270株/hm2,玉米密度34185株/hm2。

处理D:2行玉米+10行辣椒,带宽4.7m。辣椒密度53190株/hm2,玉米密度28365株/hm2。

处理E:净作辣椒(CK),密度62490株/hm2。

1.4 田间管理

辣椒栽培按《丘北辣椒无公害生产栽培技术规程》进行。每公顷施腐熟有机肥22.5t、过磷酸钙750kg、硫酸钾150kg、硫酸镁30kg作底肥;移栽后保持浇水至成活;2~3周后每公顷施尿素300kg为提苗肥;果实迅速膨大时每公顷追施速效磷酸二铵300kg、硫酸钾150kg;盛果期7~10d喷施1次叶面肥(0.3%磷酸二氢钾+0.3%尿素)。玉米采用直播方式,在移栽辣椒时同时播种,不施底肥,在苗期、拔节期、灌浆期分别按每公顷75kg、300kg、150kg追施尿素。田间管理按常规方法进行。

1.5 测定指标和方法1.5.1 产量测定

各作物成熟后,分小区称量作物的鲜重,并折算经济产量;对各小区固定观测的10株样株进行室内考种。

1.5.2 辣椒病害调查

辣椒病害调查分为6级,0级:无病害;1级:病株率为5%以下;3级:病株率为6%~10%;5级:病株率为11%~20%;7级:病株率为21%~50%;9级:病株率为50%以上。

1.5.3 土壤温度和含水量测定

用半导体电温计(美国制造的FLUKE51K/L型温度计)分别测定0cm、5cm、10cm土层的温度;用英国制造的DELTD-TDEVICES-HH1水分测定仪测定0~6cm土层的土壤含水量。辣椒玉米间作处理每个小区测定6个点(V字型),辣椒取3点,玉米取3点;辣椒净作处理测定3个点(V字型)。移栽后40d起每隔15d测定1次,每次于下午2∶00时测定。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间作处理对辣椒病害的影响

不同间作处理辣椒病害发生情况见图1。从图1看出,辣椒净作(CK)病株率最高,辣椒间作处理的病株率比辣椒净作(CK)低25.0%~53.8%,说明间作栽培对辣椒病害有较好的控制作用,有利于增强植株的抗病性,减少病害的发生。

图1 不同间作处理辣椒病害发生情况

2.2 不同间作处理对土壤含水率和温度的影响

从表1看出,辣椒净作(CK)土壤含水率最低,说明间作高秆玉米对矮杆辣椒有较好的遮荫作用,有利于减少水分蒸发,提高土壤含水率,增加墒情。而在不同间作处理之间土壤含水率不同,说明玉米不同行比对辣椒遮荫程度不同,但差异不明显;而辣椒株间不同土壤深度辣椒净作(CK)土壤温度均最高;在玉米株间各处理土壤含水率和土壤温度差别不大,说明矮杆辣椒对高秆玉米没有影响。

表1 不同间作处理对土壤含水率和温度的影响

2.3 不同处理对经济效益的影响

表2所示,总产值处理D>处理C>对照(CK)>处理A>处理B。说明间作对总产值影响很大,处理A和处理B比对照(CK)总产值低,各处理间差异不显著;不适当的间作行比降低总产值,而适当的间作行比能增加产值,其中玉米间辣椒2∶10型的总产值最高,比对照(CK)高11.0%,经济效益最好。

3 讨论

间作能改变田间光、温、水、气的分配,适当的间作行比使之分配更加合理,减少病虫害的发生,提高单位面积土地产值。

玉米间作辣椒对群体温湿度有很好的保持作用。玉米间作辣椒,一种浅根,一种深根,可充分吸收土壤水分,且相互之间不产生竞争;一种高秆,一种矮杆,对光能充分利用。这2种作物的群体结构较为合理,既可以发挥玉米边行优势,增加玉米产量,又可减少玉米对辣椒的遮荫,获得一定的辣椒产量。玉米辣椒间作,玉米可以适当缩小株行距,增加密度,以充分利用田间透光良好的环境条件,发挥玉米边行效应的增产潜力;同时,玉米的高密度种植对病虫害起物理遮挡作用,试验中,间作辣椒总病株率低于辣椒净作,说明间作后确实能减少病害的发生。

表2 不同处理的总产值

本试验结果表明,玉米间作辣椒2∶10型(处理D)能较好地体现间作互补增效作用,效果最佳。

[1]刘撰浩,牟正国.中国耕作制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3,134.

[2]杨进成,杨庆华.春作物多样性控制病虫害试验研究初探[J].云南农业大学学报,2003,18(2):120~124.

[3]孙雁,朱有勇.辣椒玉米间作对病害的控制作用及其增产效应[J].园艺学报,2006,33 (5):995~1000.

[4]张红叶,陈斌,李正跃,等.甘蔗玉米间作对甘蔗绵蚜及瓢虫种群的影响作用[J].西南农业学报,2011,24(1):124~127.

[5]米艳华,陆琳,陈艺齐,等.干热河谷区农业种植模式的资源利用率研究[J].西南农业学报,2011,24(1):61~65.

猜你喜欢
间作病株含水率
直接估计法预测不同层凋落物含水率的适用性分析
不同间作物对连作葡萄生长影响初探
千针万线草幼苗出土及生长对土壤含水率的响应
间作黄豆、花生对核桃幼苗及土壤化学性质的影响
豌豆抗白粉病资源田间评价试验
果园实行间作套种的优势与模式
山东省近期蔬菜病虫害发生趋势预报
级联型PID系统在加料含水率控制上的应用
可燃物含水率实时变化的预测模型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