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剑涛
(双柏县农业局,云南双柏675100)
马铃薯具有适应性强、生育期短、产量高和耐贮藏等特点,是一种粮、菜与加工工业原料兼用的重要粮经作物。双柏县常年种植面积在333.3 hm2左右,主要分布于境内低热河谷及沿江地区,农户大多习惯进行冬早马铃薯种植,一般于11月中下旬播种,在次年3~4月份收获上市。由于马铃薯全年生产供应不平衡,致使秋冬季节市场需求不平衡,因此充分利用烤烟地进行套种,大力发展秋马铃薯种植,一方面能够均衡秋冬市场供应,另一方面可为来年的春马铃薯提供种薯,同时在马铃薯收获后种植啤饲大麦及蔬菜等生育期较短的作物,提高土地复种指数,显著增加农民收入和促进种植业结构调整。
烤烟品种为K326,马铃薯品种为合作88。
试验采用随机区组设计,设3个处理4次重复,小区面积20 m2,四周设保护行,烤烟种植行距1.2 m。处理1:套种密度为33 330塘∕hm2,每小区套种64塘;处理2:套种密度为49 995塘∕hm2,每小区套种96塘;处理3:套种密度为66 660塘∕hm2,每小区套种128塘。
试验地设在双柏县大庄镇普岩村委会老郭家村民小组郭明承包田内,此区烤烟连片种植面积较大,地势平坦,土壤状况及排灌条件较好,农田的自然条件与全县烤烟种植的生态条件一致。前作为蚕豆,土壤为紫色砂壤土,肥力中等,试验田面积为800 m2。
当烤烟采烤至上部叶片时,选用50 g以下的种薯进行整薯播种。播种前用72%甲霜灵锰锌1 000倍液浸种30 min,晾干后用5 mg/kg的“920” 浸种15 min进行催芽处理,当薯块芽长为1.5~2 cm时播种,使其苗齐、苗壮。播种前彻底清除烟墒地膜,薅除杂草,分别在烟墒一侧按塘距25 cm、17 cm套种1行马铃薯,或在烟墒两侧按塘距25 cm套种2行马铃薯,种植密度为33 330塘/hm2、49 995塘/hm2和66 660塘/hm2。播种时种薯芽眼向上,播种深度7~9 cm,施复合肥 (N︰P︰K=15︰15︰15)75 kg/hm2和普钙150 kg/hm2作底肥,播种后起沟覆土;在苗高10 cm左右时中耕除草小培土1次,用尿素225 kg/hm2追施1次提苗肥;现蕾期施复合肥(N︰P︰K=15︰15︰15)525 kg/hm2和普钙450 kg/hm2并进行中耕除草大培土,促进薯块膨大和淀粉积累。播种时施37.5 kg/hm2辛硫磷颗粒剂防治蛴螬等地下害虫,开花现蕾后分别用72%甲霜灵锰锌、72%农用链霉素和代森锰锌交替喷雾防治晚疫病4次;当马铃薯薯块达生理成熟期时,于12月20日收获。
根据马铃薯生育进程分别调查记录各处理的生育期;现蕾至开花期每小区随机抽取10塘调查植株性状;现蕾开花期后按晚疫病发生程度,分级调查各处理的晚疫病发生程度1次;在马铃薯成熟后及时进行收获,对不同处理的薯块全部按50 g以下、50~100 g和100 g以上3个类型进行分类,分别调查各处理的大、中、小薯块比例和小区产量。
从表1看出,3个处理的生育期在110 d左右,各处理之间相差不大;3个处理的株高相差也不大;每塘平均茎枝数最高是处理2,为2.67枝,其次是处理1和处理3,分别为2.43枝、2.03枝,说明处理3由于套种密度大,每塘平均茎枝数比处理1和处理2少。
表1 不同套种密度马铃薯生育期及植株性状调查
表2 不同套种密度马铃薯晚疫病发生情况
从表2看出,3个不同处理的马铃薯晚疫病发生程度无明显差异,但由于此期种植马铃薯正值雨季末期,田间湿度较大,3个处理的晚疫病发病相对较重,发生程度均达4级。
从表3看出,3个不同处理的薯块等级和产量相差较大,单薯重100 g以上的薯块比例处理1最高达66.69%,其次是处理2为62.17%,处理3为57.17%;50 g以下的薯块比例是处理3最高达25.66%,其次是处理2和处理1,分别为23.35%和13.24%,说明随着套种密度的增加,大薯比例逐渐下降,小薯比例逐渐上升。经小区产量调查,处理3的平均产量为9 349.5 kg/hm2,居第1位;处理2的平均产量为7 350.0 kg/hm2,居第2位;处理1的平均产量为6 799.5 kg/hm2,居第3位;说明随着套种密度的增加,产量也相应增加。对不同套种密度下马铃薯产量进行方差分析,结果见表4。
表3 不同套种密度马铃薯不同薯块比例及实收产量
表4 方差分析
从表4看出,处理间F=80.6952﹥F0.01,说明该试验3个不同套种密度处理之间马铃薯产量差异极显著,为进一步选择最好的套种密度,用新复极差测验进行多重比较,结果见表5。
从表5看出,处理3与处理2、处理1产量差异极显著,处理2与处理1产量差异显著。
表5 新复极差测验
试验结果表明,在烤烟地套种马铃薯的3个密度中,随着套种密度的增加,单位面积产量相应增加,其中最佳套种密度是66 660塘/hm2,平均产量达9 349.5 kg/hm2。
烤烟地套种马铃薯可在烤烟采烤至上部叶片时进行,套种时间掌握在马铃薯与烤烟的共生期不超过20~25 d,宜选择晴好天气,统筹安排劳动力,于土壤墒情较好时彻底清除烟墒地膜及杂草,在烟墒两侧按塘距25 cm打塘进行套种。播种时应选用抗病、高产、早熟的马铃薯品种,一般宜选择50 g以下整薯进行播种,播种前做好种薯消毒和催芽处理,播种时可不施或少施底肥。烤烟采收结束后清除烤烟秸杆,及时加强田间肥水管理,注意清沟培土,做到墒无烟杆、沟无杂草,做好田间排洪排涝,重点加强晚疫病、蛴螬等病虫草害防治,确保马铃薯的生长,就能实现烤烟地套种马铃薯增产增收的目的。
[1]赵会纳,潘文杰,雷波,等.有机营养液对烟苗根系发育与生理特征的影响[J].西南农业学报,2010,23(6):1863~1866.
[2]端永明,王晓霞,徐兴阳,等.青霉菌灭活菌丝体对烤烟苗期性状的影响[J].西南农业学报,2011,24(1):48~51.
[3]丁玉梅,李宏光,何金祥,等.有机肥与复合肥配施对烟株根际土壤pH值的影响[J].西南农业学报,2011,24(2):635~639.
[4]韩智强,王勇,李忠环,等.不同土壤改良措施对烤烟农艺性状的影响[J].西南农业学报,2010,23(6):1935~19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