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江仍需二次创业

2011-07-28 08:39:08吕晓宁西安交通大学文化创意产业研究中心副主任教授
西部大开发 2011年11期
关键词:曲江西安文化产业

◎ 吕晓宁 西安交通大学文化创意产业研究中心副主任 教授

西安音乐厅成为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

“曲江模式”是一个多重内涵的综合体,也是今天有诸多“曲江模式”不同描述和总结的原因。曲江作为国家首批命名的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区,从文化产业的角度看,“曲江模式”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以文化资源为依托,以城市运营为核心,以公共文化为基地,以一个城市新区的整体开发支持推动文化产业的聚集和发展。这是一个托一个的清晰的逻辑关系,也是之所以成为模式,即可以移植或拷贝的原因。

何谓“曲江精神”?

曲江重塑了城市形象,改变了城市面貌,恢弘了城市精神,提升了城市品牌,改善了城市民生。创造了一股精气凝聚的“曲江精神”。

“曲江精神”可以概括为创意、创新与创业。创意不仅表现于曲江在城市新区的策划、规划、建筑风格和环境营造,还在于建设与发展的模式。创新则包括理念、思想、体制、运营、管理、发展等一系列的创新,没有创新就没有曲江和西安的今天。如今曲江成为西安的客厅和名片,成为西安人赖以骄傲和自豪的地方,更重要的是曲江不是简单地数落我们的历史,而是展示了一座融合了历史与文化的现代都市的面貌和生活。

大型秦腔现代戏《秦腔》进京展演

曲江仍需二次创业

曲江创造了将文化资源、土地资源转化为资本的模式。但曲江仍然存二次创业的必要。任何模式,都有释放能量的空间,也在其适用范围。我们要探索的是,“曲江模式”的能量空间是否已释放完毕,“曲江模式”是否可以任意移植到所有地方和所有项目。十七届六中全会将文化产业提升到战略层面,这对于陕西、曲江是机遇更是挑战。在这种形势下,曲江应做好以下几点:

第一找准定位。曲江在文化产业的聚集上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要清醒地认识到在全国文化产业,包括各个子产业上,占什么样的地位和位置,对于产业的发展究竟有多大的影响力和带动力。

第二紧跟时代。曲江的发展必须吻合文化产业本身的发展规律与趋势,但目前的做法和情况,与文化产业的发展规律和趋势并不完全吻合,继续沿袭下去,就有偏离的倾向,这是需要注意的大问题。曲江提出文化产业的全产业链发展,但现在更重要的是我们已经进入泛媒体时代和跨媒体经营的全媒体时代,数字化、网络化和移动化带来的文化产业的革命,也是曲江下一步发展必须关注的趋势。

第三注重内容产业。文化产业本质是内容产业,文本及版权才是内容产业的本质,更是文化产业的核心资源。文化走出去,基本方式是遵循北美产业分类和WTO版权贸易原则,离开这些具体的路径和渠道,文化资源丰富就是一句空话。文化走出去,还必须解决跨文化解读和渠道问题,我们不能以自我欣赏的角度去看我们的历史和文化,我们必须站在全世界的视域谈论和实际操作,况且,文化产业的产业资源不是围绕政策,而是围绕内容聚集的。内容产业不足是目前值得注意和重视的事。

第四处理好各种关系。这就需要处理好公共文化与文化产业的关系,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曲江模式”含有政府强力推动文化产业的做法,以公共文化建设为基础,以一个新区的整体开发托起文化产业的聚集和发展,也存在以公共文化的方式发展文化产业的作法,文化产业核心部分的投入和产出不很协调。要逐步剥离文化产业与文化事业,厘清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发展文化产业,培育核心竞争力,要有话语权和决定权、有影响力和带动力,绝不能沦落为文化资源输出地或文化创意后加工基地。

国际化程度不够

西安虽然并非是所有中国历史的源头,但却是无可争辩的人类“文明轴心”。但曲江的国际化还不足,未能创建真正于人类文明的平台和地位。其次,曲江的商业化程度不足,虽然有大唐不夜城,但辉煌的皇家气派在某种程度上限制了大众文化和大众消费,削弱了商业氛围。陕西的优势是历史文化,但也带来沉重和严肃的一面。当代的文化产业是大众文化,或者如有人说的,一切产业都是娱乐业。参与、娱悦、体验、宣泄,感受,曲江在这方面都显不足。没有消费,就没有生产,没有消费就没有产业。曲江也罢、西安也罢,历史过于沉重,现代都市发育不足,文化娱乐和消费不足,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猜你喜欢
曲江西安文化产业
那拉提
西安2021
Oh 西安
曲江春晓
《西安人的歌》突如其来?
当代陕西(2019年6期)2019-04-17 05:04:10
追根溯源 回到西安
曲江花生分段收获试验成功
游曲江
文化产业
江苏年鉴(2014年0期)2014-03-11 17:09:57
文化产业
中国记者(2014年7期)2014-03-01 01:41:10